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辖区医院医务人员输血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用血医院651名医务人员分别在输血质量管理及输血资质评审辅导前后进行调查,并对不同级别医院的护理、医师人员各考核项目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输血质量管理及输血资质评审辅导前2、3级医院护理人员综合得分分别为(29.56±4.47)分和(30.72±4.19)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3级医院医师综合得分分别为(28.87±3.98)分和(31.63±3.77)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评审辅导后2、3级医院护理人员综合得分分别为(39.19±1.20)分和(38.40±1.5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级医院护理人员得分情况较评审辅导前提高(P<0.01),且2级医院护理人员比3级医院护理人员提高得更明显;2、3级医院医师经评审辅导后综合得分分别为(38.90±2.17)分和(38.71±1.35)分,均较评审辅导前显著提高(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3级医院经评审辅导培训后,医务人员输血知识掌握情况得分明显提高,不同级别医院的医务人员均可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输血相关知识;开展输血质量管理及输血资质评审检查可有效促进医院输血质量管理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推行输血全过程表格化管理,规范简化临床输血病历的书写。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防范医疗纠纷。方法以《中华人们共和国献血法》及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为依据,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中医医院输血科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推行自制表格涵盖整个输血过程记录。加强临床医师输血相关知识,规范各种表格的完整、准确的填写。结果推行输血全过程表格化管理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中医医院输血科临床合理用血水平显著提高,输血病历缺陷明显减少,临床医生对输血适应证的掌握明显提高。结论科学合理用血是衡量一个地区或医院医疗质量和输血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通过表格式规范管理输血全过程,提高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输血治疗风险,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分析北京地区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状况,推广科学合理输血,保障输血的疗效和安全.方法 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相关法律法规和行政文件设计检查表,采取现场查看、工作人员问询、材料查阅等方式调查了81家医疗机构输血管理状况.内容包括用血资质和组织管理、临床输血管理、血液管理、输血病历四个方面.结果 在被调查的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专科医院和私立医院输血管理中,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在临床输血管理、血液管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私立医院在用血资质准入方面好于其他医院,但在输血病历书写规范化方面与其他医院有一定差距(P<0.05),部分妇幼专科医院输血科或血库面积布局需要合理规划.医疗机构在输血设备配置、人员培训、服务能力等项目符合率较高,但有65.4%的医疗机构未开展相关血液回收、血液保护技术.输血病历中的输血前检查项目、输血同意书、输血医嘱等方面符合率较高.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输血后评估、自体输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结论 北京地区输血管理整体水平不断提高,输血准入制度的建立明显提高了输血治疗能力.医疗机构应进一步完善改进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对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保障输血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信息质控平台在输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输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所有项目编辑入信息质控平台。回顾性收集并记录使用信息质控平台前、后的输血质控过程所需时间、护士输血相关知识得分及输血护理缺陷的数据。采用秩和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方法、χ~2检验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应用信息质控平台后,输血质控过程所需时间明显缩短,平均用时由1 786.8 s降至699.8 s;护士输血相关知识掌握得到提升,护士输血相关知识得分的平均分由11分提高到14分;输血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由11.18%下降至2.71%,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质控平台的应用很大程度节约了质控人员及被质控科室的时间,减少了质控中主观因素的影响,质控结果的准确性和同质性得到保障,护士输血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提高,输血护理质量得以提升,因此信息质控平台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乡镇医院输血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方法 以卫生部《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临床输血须知》为依据,对2006年邹城市红十字会血站辖区内曾经用血的19所乡镇医院临床输血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19所乡镇医院临床输血无论从质量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仪器设备、输血前检查的方法及实验室条件、记录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结论 应重视对乡镇医院输血管理工作,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医院等级评审中病案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对病案信息管理技术进行加强,选取34名医师,55名护士以及79名查阅了档案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初期和研究后期期间,对比分析医护患三方对病案信息管理技术的满意度以及医护人员对相关病案管理知识掌握程度。结果研究后期医师、护士以及患者对病案信息管理技术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研究初期,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后期医护人员对相关病案管理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显著高于研究初期,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等级评审中加强对病案信息的管理技术不仅可提高医护患三者对病案信息管理技术的满意度,还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对相关病案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可见医院等级评审中病案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医学教学的角度探索提高临床输血质量、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及相关疾病的方法,为基层医院提供合格的临床技能人才。方法调查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输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与临床输血教学现状。结果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对临床输血知识的掌握总体较差,掌握最好的是血液及其成分的保存和运输,平均正确率57.6%,最差的是自身输血,平均正确率仅7.2%。结论医学院校临床专业输血医学教育的现状是临床输血不规范、不科学、不合理,应该在医学院校开设临床输血课程,加强临床输血医学教育。  相似文献   

8.
杨起  焦伟  黎海澜  朱春丽 《华夏医学》2007,20(6):1273-1275
目的:了解输血科(血库)管理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广西地区输血质量提出有益的建议。方法:以信函方式对广西二级及以上医院输血科(血库)业务开展情况调查。结果:部分医院成分输血率差距较大,开展业务项目单纯,缺乏有效质控手段。结论:提出制定输血前相容性检测的SOP,完善输血相关检测;实现输血科微机管理,提高输血工作质量和效益;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提高科学合理用血水平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叶春艳  俞勇  陈伟岳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2):1578-1580
目的 分析宁波市各级医院使用冷沉淀情况,探索促进冷沉淀科学合理使用的适宜方式.方法 通过采供血信息管理系统分析2005-2013年宁波市各级医院冷沉淀使用量,随机调查166名临床医师对冷沉淀相关知识测试,调查156份归档病历了解冷沉淀合理输注情况.结果 本市冷沉淀使用量增速较快,由2005年的23 U增加到2013年的6 959 U,主要使用在三级医院,其他医院相对较少.临床医师冷沉淀相关知识测试合格率为70.5%,不同等级医院冷沉淀相关知识掌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6份冷沉淀输血病历合理输注率为68.6%,不同等级医院冷沉淀合理输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市各级医院冷沉淀合理输注率有很大提升空间,在做好冷沉淀合理使用监管的同时,加强对临床医师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冷沉淀制品的适应症及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平凉市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的现状并探讨输血管理的对策,为临床安全有效输血提供参考依据,全面提升本地区临床合理用血的水平。方法:通过平凉市中心血站信息资料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医疗机构血液制品的使用情况,统计成分血用量的分布状况,分析现行临床输血合理性情况,探讨输血管理的有效性。结果:2010年1月~2019年12月平凉市用血总量呈迂回上升趋势,成分输血率为99.96%,各级医院推进成分输血的过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级医院外科组输血合理性为82.22%,内科组为90.80%,内科组合理性高于外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级及以下医院外科组为73.61%,内科组为8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凉市临床成分输血开展良好,但仍然存在不合理输血及尚无开展自体输血(ABT)等现象,急需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大力普及临床合理用血的知识和提高安全用血的意识,切实加强临床输血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和提高护士对输血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对护士进行输血新知识培训,保证对患者输血能达到预期效果.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宁夏银川市三所三级甲等医院临床科室的护士,对输血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对输血相关法律知识掌握较好,正确率在94%以上.护士对红细胞制品的正确储存温度和储存时间掌握较好;对新鲜冰冻血浆的融化及血袋的保存时间掌握较好,其他知识掌握均有一定问题.结论: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临床护士对输血相关知识掌握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医院应进行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使输血这种治疗手段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同时降低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12.
498份临床输血病案质量考评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霞  严华 《中国病案》2007,8(11):15-16
目的探讨科学合理用血,强化安全输血,减少输血风险。方法加强输血知识宣传、用血统计、输血科管理,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和组织设施,出台本院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操作规范和流程,制定输血考核表,不定期抽查输血病案或专项输血质量督查,建立监测、考核、信息反馈制度。结果输血科管理完善,输血同意书签署100%,成分使用率100%,输血适应症95.9%,病历记录缺陷明显减少,合格率99.6%。结论领导重视是关键,输血科建设是前提,质量管理是根本,监督考核是有效措施,病历监控是保证,输血管理得到进一步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肇庆市辖区内医疗机构输血科现状及临床输血管理存在的问题,促进科室的整体进步,逐步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5号)要求.方法:通过查阅医院科室资料和现场调查,对肇庆市辖区内的57间医疗机构设置、临床用血管理等方面进行调研.结果:肇庆市辖区内的57间医疗机构,其中三级医院共4间,三级医院4间均有独立的输血科,二级医院共23间,其余二级医院均由检验科兼并设置.三级医院中,红细胞类和血浆类用量明显高于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类.三级医院普遍的用血量明显高于二级医院,三级医院中,红细胞类和血浆类用量明显高于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类.2018—2019年,临床输血管理评分上升.结论:肇庆市辖区内的医疗机构输血科正在逐步建设中,有待进一步完善,临床输血管理虽然存在部分问题,如临床输血有效性评估及各规章制度有待加强.总体上,肇庆市辖区内的医疗机构输血科正逐步走向正规,但部分建设环节缺失,存在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4.
临床输血是治疗疾病、抢救生命的重要医疗手段,而输血安全是临床医学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为此,应加强医院输血科规范化的管理,加强输血质量的管理,科学合理地执行输血措施,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提高输血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检验专业实习生对输血基础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掌握情况,为针对性地学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75名检验专业在输血科实习两周的学生在实习前和实习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所掌握输血基础知识和输血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情况。结果实习前学生对输血法律知识认知程度不一、成分输血知识的掌握欠缺、输血风险的意识模糊、输血作用了解不全面、输血基础知识较薄弱;实习后学生对所考核的五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输血法律知识完全掌握率从实习前的21.5%上升到实习后的95.3%;成分输血知识完全掌握率由实习前的13.0%上升到实习后的96.0%;输血风险认知完全掌握率从实习前的10.7%上升到实习后的92.7%;输血作用知识完全掌握率从实习前的8.0%上升到实习后的87.3%;输血基础知识完全掌握率从实习前的33.3%上升到实习后的100.0%。结论实习前通过检验专业实习生的输血基础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掌握情况的了解,针对存在的问题,在带教过程中重点讲解,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6.
输血是现代医学中重要的抢救、治疗手段。输血工作质量对病人的救治效果 ,医院的医疗质量 ,提高输血工作者的自身医疗水平 ,减少医疗事故 ,降低医疗纠纷都有重要的作用。现就山西省人民医院近年来加强输血工作质量管理谈几点体会。1 加强组织管理医院为加强输血工作的管理成立了由院长、医务科、输血科及临床用血科室有关人员组成的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 ,由院长担任主任 ,输血科主任为秘书 ,对全院输血工作进行指导。2 加强血源管理认真贯彻执行《献血法》 ,本院一直使用太原市中心血站提供的血液 ,并对其血液进行抽检 ,加大了输血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加强输血管理的措施,防止医院感染.方法 选取40份输血管理前献血人员送检血液样本及40份输血管理后献血人员送检血液样本,对比两组血液管理前后献血人员传染病检查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结果 输血管理后献血人员传染病检测阳性率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率明显优于血液管理前,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做好输血管理关键过程的感染的管理与控制,能有效保障血液质量与医院患者、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止医患纠纷及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医院等级评审对重症医学科输血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在我科接受输血治疗的病人按照医院等级评审前后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比较两组病人输血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输血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V2=4.49~6.13,P〈0 0.5)。结论 医院等级评审后,重症医学科采取规范化、科学化的输血治疗规范及流程,减少了输血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贾云凌 《中外医疗》2008,27(14):144-144
输血是现代医学中重要的抢救和治疗的有效措施.保证血液质量是当前输血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课题.如何加强血液质量管理,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已成各级采供血机构,医院输血部门和广大输血工作者长期任务.我们就影响输血质量的因素及响应措施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内蒙古自治区34家申报二级或三级蒙医、中医医院输血科(血库)管理工作,了解自治区西部边远地区基层医院输血科(血库)近年来的发展和建设现状。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蒙医中医医院评价标准》(《标准》)、《内蒙古自治区蒙医、中医医院评价标准考核细则》(《细则》)中输血科的内容对全区34家蒙医、中医医院输血科(血库)分6个方面进行考核和检查,即落实《献血法》、卫生部《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评价医院是否具备为临床提供24 h供血服务的能力、医院输血管理组织工作制度技术操作规范、掌握输血适应证和开展成份输血、临床用血登记制度和用血报批、控制输血感染方案执行情况等。结果:上述6个方面的考核达标率分别为85.8%、82.4%、69.5%、60.1%、75.1%、47.0%。结论:通过评审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进一步规范、完善输血科(血库)管理,提升全区蒙医、中医医院输血科(血库)的管理水平,保证临床输血质量和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