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儿童脑性瘫痪伴智力低下的疗效。方法:将200例确诊为脑性瘫痪及运动功能障碍伴智力低下的患儿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小儿智力糖浆口服,同时予常规功能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功能训练。结果:治疗后患儿智商水平提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疗效在改善患儿多动症、不良情绪及注意力方面尤为突出。总有效率97%。结论:小儿智力糖浆能够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智力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890例小儿脑瘫患儿分为单纯西医治疗组(440例)和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组(450例),分别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法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组临床显效382例(85.0%),有效434例(96.5%),无效16例(3.5%);单纯西医组临床显效319例(73.0%),有效387例(88.0%),无效53例(12.0%),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婴儿高压氧治疗婴儿脑性瘫痪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12个月的脑性瘫痪患儿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予脑蛋白水解物、功能训练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应用脑蛋白水解物及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HBO)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5个疗程,采用GESELL量表评分对治疗进行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4.4%,对照组有效率68.33%,两组治疗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5)。结论加用HBO综合治疗对婴儿脑性瘫痪疗效显著,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4.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儿童期常见的致残性疾病,患病率为0.2%~0.6%,痉挛性脑瘫占脑性瘫痪的60%-70%。对痉挛性脑瘫通常采用综合治疗的康复手段,包括Bobath手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高压氧疗法加针炙及穴位药物应用。部分患儿在上述方法基础上再加上田疗法,取得理想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激光氧液加东莨菪碱(LOFS)治疗小儿脑性瘫痪(cP)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DJF—IA型多功能激光血液治疗仪,以5%葡萄糖10ml.kg-1做载体,置于血疗仪中,接受He—Ne激光照射15rain并充氧,加用东莨菪碱0.01~0.03mg·kg-1,静脉输注1次/d,疗程10d/月,连续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激光氧液加东莨菪碱治疗CP患儿104例,有效率为77.88%(81/104)。该疗法对CP痉挛型疗效最好,有效率达93.06%(67/72);对肌张力低下型伴严重智力低下患儿治疗效果不佳。结论激光氧液加东莨菪碱治疗CP经临床观察疗效较佳,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CP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分析SUT超声治疗脑性瘫痪的效果。②方法SUT超声治疗组(超声组)及对照组各40例脑性瘫痪患儿,超声组在接受中西医结合医学康复的基础上给予SUT超声治疗,对照组接受中西医结合医学康复。治疗前后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脑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检测,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袁(GMFM)评估患儿运动功能,盖什尔发育商(DQ)评估患儿智力水平。③结果治疗后脑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在ACA、MCA、LCA3组动脉中,超声组Vm均高于对照组,Pl及R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而康复疗效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④结论SUT超声治疗能增加脑性瘫痪患儿脑血流量,改善小动脉顺应性,降低小血管阻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小儿脑性瘫痪的分型特点及其各种并发症和实验室检查特征,探讨高危因素致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的74例脑瘫患儿的病历资料。结果分型以痉挛型双瘫为主,占52.7%;合并症为:智力低下(86.7%)、视力障碍(23.0%)、听觉障碍(12.2%)、癫痫(9.5%);头颅cT异常率58.7%、脑电图异常率37.0%、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55.6%,其中cT阳性率与临床分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高危因素中比例较高者:早产(40.5%)、窒息(39.2%)、异常分娩(39.2%)、低体重儿(33.8%);具有二项以上高危因素者占50%以上。结论本组患儿合并智力低下较多,CT、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改变均占所查患儿的一半以上,预防早产、窒息、异常分娩等高危因素可减少脑性瘫痪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运动疗法结合针灸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和评价。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26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运动疗法结合针灸组(83例)、单纯针灸组(65例)、单纯运动疗法组(78例)进行治疗,另选同期60例脑瘫患儿采取一般治疗,作为对照组。对患儿日常生活能力及康复效果进行评定。结果:运动疗法结合针灸组总效率为91.57%,高于其它3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对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运动疗法结合针灸组经治疗后的综合评分也显著高于其它3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结合针灸对于小儿脑性瘫痪治疗效果明显,在改善患儿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也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芪芍护脑荣筋胶囊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方法 1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以芪芍护脑荣筋胶囊配合内科常规治疗及针灸、康复治疗;对照组以内科常规治疗配合针灸、康复治疗。3月后两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定、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级(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及不良反应观察。结果 2组NIHSS评定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临床痊愈20例,显效56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显效率76%。对照组临床痊愈4例,显效20例,有效3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55%,显效率38.71%。2组显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MAS评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未发现与使用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芪芍护脑荣筋胶囊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王冀平 《当代医学》2009,15(30):55-56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与康复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5例小儿脑性瘫痪儿的临床资料,以确诊年龄分为Ⅰ组(0~6个月)、Ⅱ组(7~9月)、Ⅲ组(10月~4岁)三组,各组患儿依病情需要采用运动疗法、药物疗法、高压氧舱等综合康复治疗措施,在1个疗程(3个月)结束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Ⅰ组有效率为93%,Ⅱ组有效率为85%,Ⅲ组有效率为68%,三组间患儿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确诊和开始治疗年龄组小的患儿治疗有效率大于大年龄组。结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是保护小儿脑性瘫痪高危儿健康、减少小儿脑瘫残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应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机器人对平衡功能、肌痉挛程度及发育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93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康复机器人及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观察两组患儿下肢运动能力、平衡功能及肌痉挛程度、发育水平情况。结果 观察组上田敏评级、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下肢FMA)、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FAC)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而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国-比内智力测验手册分值、Gesell发展量表(DQ)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康复训练、肌电生物反馈及康复机器人联合治疗能够提高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降低肌痉挛程度,改善智力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居家康复护理对脑性瘫痪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2年6月~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脑性瘫痪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居家康复护理,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各项能力大大提升,其护理总有效率达到了93.34%,而对照组护理总有效为64.44%,其护理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在早期对患儿进行居家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患儿预后,改善其生活质量,以及提升其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肌电图引导注射不同剂量的A型肉毒素治疗小儿痉挛性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北省人民医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共114例,分为A、B、C 3组,每组38例,应用肌电图进行引导定位,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A型肉毒素于痉挛肌内注射,并配合康复训练,应用粗大运动评定量表(GM FM )对患儿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应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对患儿肌痉挛程度进行评价,并用儿科生活质量调查表(PedsQL)4.0对患儿健康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结果3组患儿治疗后期GMFM 评分均明显增加,改良Ashworth分级减轻与治疗前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间A型肉毒素组治疗后GMFM 评分、改良Ashworth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间PedsQL4.0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自评及家长报告量表生理领域一致性较好,而心理领域一致性较差。结论应用肌电图定位行肌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可明显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的各项指标,不同剂量间疗效无显著差别,PedsQL 4.0通用核心量表可用于评价患儿健康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在儿科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508例BAEP的检测结果和患儿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分别比较不同疾病BAEP的异常率,异常程度和异常类型分布。结果508例患儿BAEP异常241例(47.4%),其中听力障碍、智力低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性瘫痪、脑炎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BAEP异常率分别为82.9%,54.4%,46.3%,44.9%,35.7%和32.9%;听力障碍组患儿的BAEP异常率明显高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障碍组患儿BAEP重度异常比率为75.9%,明显高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障碍组患儿周围性听路损害比率为81.0%,明显高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EP是早期诊断小儿听力障碍,判断听力异常损害程度和病变部位的有效方法;BAEP还可用于检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性瘫痪、脑炎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疾病是否合并脑干听觉传导通路的损害,帮助评估这类疾病的脑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应用中药熏蒸配合康复训练对患有脑性瘫痪痉挛性双瘫疾病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68例患有脑性瘫痪痉挛性双瘫疾病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4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治疗;采用中药熏蒸配合康复训练方案对治疗组患儿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儿在治疗干预前后GMFM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脑性瘫痪痉挛性双瘫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药熏蒸配合康复训练对患有脑性瘫痪痉挛性双瘫疾病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6.
张煜华 《河北医学》2012,18(5):624-626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患儿家庭康复训练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对42例脑性瘫痪患儿(观察组)在医院康复治疗外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并与同期40 例仅给予医院康复的患儿(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康复治疗总有效率80.95%,而对照组仅50.00%,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 =8.73,P<0.01).治疗后观察组ADL 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康复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9):840-843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穴位注射对智力低下脑性瘫痪患儿智力发育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脑性瘫痪合并智力低下患儿6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静穴位注射。采用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计算发育商(DQ),评价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智力及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D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5,P>0.05);2组患儿治疗后DQ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t=9.386、10.05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D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3.641,P<0.05)。治疗前2组患儿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黏附率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黏附率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20/30)、90.00%(27/30),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812,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穴位注射可显著改善智力低下脑性瘫痪患儿的智力及血液流变学,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神经节苷脂治疗脑性瘫痪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亚飞  赵广春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6):150+152-150,152
目的分析神经节苷脂治疗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年1月~2010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脑性瘫痪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神经节苷脂20mg静脉滴注,疗程10d,治疗周期为5个疗程。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20mg静脉滴注,疗程10d,治疗周期为5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脑性瘫痪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等特点,能够促进脑组织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背景 我国脑性瘫痪发病率为2.48‰,由于高龄产妇增多和环境污染等因素,脑性瘫痪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脑性瘫痪患儿常伴随智力发育落后,其发生率为40%~65%。任务导向性训练及肌电生物反馈在脑性瘫痪的临床研究中,以针对运动功能为主,而针对智力方面的研究较为鲜见。目的 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性瘫痪患儿智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7年2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脑性瘫痪患儿6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任务导向性训练;观察组采用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采用中国-比内智力测验手册及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测评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智商(IQ)。结果 试验完成时,剔除及脱落病例5例,有效研究病例64例,其中对照组31例,观察组33例。治疗前,两组患儿中国-比内智力测验手册及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IQ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中国-比内智力测验手册及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IQ较对照组升高(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中国-比内智力测验手册及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IQ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 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能更有效地提高脑性瘫痪患儿的智力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胎龄对脑性瘫痪高危儿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不同胎龄脑性瘫痪高危儿50例进行随访,对早期诊断脑性瘫痪的高危儿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其中康复惠儿根据胎龄分为早产儿组20例和足月儿组30例,比较两组不同胎龄高危儿的康复疗效.结果:高危儿开始接受康复治疗时间在生后3~6月,治疗至1岁时早产儿组康复率为85%,足月儿组为90%,两组高危儿运动落后、智力低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促进脑性瘫痪高危儿智力运动发育,胎龄不是影响早期康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