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羊玲  钟丽花  林秋玉 《海南医学》2013,24(15):2305-2306
目的评价52项神经运动检查早期筛查高危儿脑损伤及在高危儿早期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脑损伤高危儿948例进行52项神经运动检查,筛查出148例可疑脑瘫患儿,对其进行早期干预,按月随访。随访中复查52项神经运动检查评价早期干预的效果,对52项神经运动检查持续多项阳性的患儿进一步进行脑瘫的确诊。结果通过对148例可疑脑瘫患儿早期干预,6个月龄时仍以52项神经运动检查进行评估,康复有效率达89.9%,并早期诊断脑瘫5例。结论 52项神经运动检查是一种早期发现脑瘫患儿的较好方法 ,对脑损伤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可以减少脑损伤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高危儿神经心理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西蓉  王勤  杨尧 《四川医学》2009,30(1):104-106
目的纵向了解高危儿的发育情况;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在婴儿期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8月-2006年8月在我院出生和院外出生收入我科新生儿病室住院的高危儿184例为研究对象。出院时按家长的意愿分为干预组98例和对照组86例。对干预组患儿实施在医生指导下的家庭干预和医院综合康复治疗,定期随访,在婴儿6、12个月时采用0-6岁儿童心理精神发育量表对两组患儿进行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估。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育儿。结果干预组患儿在6个月及12个月时,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适应能力、社交能力五大能区的发育商均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的后遗症发生率为2.04%(2/98),而对照组的后遗症发生率为19.77%(17/86),两组在预后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高危儿的神经心理发育,预防和减轻高危儿的脑损伤后遗症,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高危儿运动技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82例运动技能障碍高危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静脉给予营养神经细胞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做被动体操,视、听、触觉刺激,进行Peabody运动康复治疗.疗程结束后通过临床评估和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组总显效率95.65%,对照组总显效率为75.00% (P<0.0001).1岁时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评定结果,治疗组在反射(0~11个月)、姿势、移动、实物操作(12~72个月)、抓握、视觉-运动整合发育商均高于对照组 (P<0.001).结论 高危儿早期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可促进和改善患儿运动技能的发展,同时对患儿的语言、社交和社会适应能力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危儿家庭和门诊结合早期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90例高危儿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接受家庭和门诊结合的早期干预,两组患儿定期随防,以《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进行发育评估。结果 1岁时Gesell智能检查,干预组五大能区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干预组的康复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6,P<0.01)。结论高危儿家庭和门诊早期干预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高危儿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索早期干预对窒息、高胆、早产三类高危儿智力发育改善的效果,寻找更合适的早期干预措施。方法 将三类高危儿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同时随机选取正常对照组进行随访。干预组采用鲍秀兰教授“0~3岁”早期干预方案训练,各组均在6个月、1岁时分别采用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进行智力发育测评,结果用MDI、PDI表示。结果 (1)6个月龄时MDI各干预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窒息组、早产组与正常组间亦有显著性差异;高胆组与正常组间无差异;PDI窒息组中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高胆组、早产组均无差异(P>0.05)。(2)1岁时MDI和PDI结果一致,干预组与对照组间比较窒息组、高胆组有显著差异,早产组无差异;窒息组、高胆组干预组与正常组比较无差异,对照组和早产组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3)所有干预组测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6个月与1岁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各观察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三类高危儿早期干预效果差异较大,干预组均较对照组分值高,早期干预有改善智力发育的作用;三类高危儿中,窒息组、高胆组效果最好,均达到或超过正常水平。所有未干预组均不及正常水平;早期干预对足月高危儿效果显著,对早产儿欠佳,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运动疗法加引导式教育共同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探索更好的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的方法.方法收集于2009年—2011年的61例高危儿,将小儿在4月(干预前)和12月(干预后)的智能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高危儿在12月时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社交行为、适应能力、发育商较4月明显提高,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运动疗法加引导式教育是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措施对高危儿体格,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88例高危儿分为三组,即缺氧缺血性脑病组(HIE组)118例,早产儿组105例及脑损伤组65例,根据有无系统随访干预又分为干预组和未干预后,由专人进行体格发育与神经系统检查及智力测定。结果:早产儿组、脑损伤组中的干预组与未干预组患儿身长,体重,头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智力发育指数(MDI)及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比较;HIE组中干预组平均高于未干预组10分,P均<0.05;早产儿组中干预组分别高于未干预组10分及17分(P<0.05,0.01);脑损伤组中干预组高于未干预组36分及43分(P均<0.01)。HIE组、早产儿组及脑损伤组脑性瘫痪与智能落后干预组明显低于未干预组。结论:高危儿早期系统干预2岁时可达到正常同龄儿水平,可减少伤残,降低脑性瘫痪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危儿早期干预对其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69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并设正常儿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干预,定期体检、检查及智能发育测试。结果干预组智能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明显高于未干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促使高危儿的智能发育,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高危儿监测与早期干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危儿是一组脆弱的人群,其易出现的各种运动、智力、语言等发育障碍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已开展的监测方法与干预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高危儿早期干预与预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1岁以内脑损伤高危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2例脑损伤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46例,对照组46例,干预组接受定期随访和系统的干预治疗,对照组仅定期门诊随访及指导家庭训练,在确诊为脑瘫后才开始康复治疗,两组患儿的随访及智能测定由专人进行。结果无论6个月龄还是1岁时MDI、PDI平均值干预组均大于对照组,两组儿童MDI和PDI于6个月、1岁时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干预组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癫痫、精神运动发育迟滞、听觉障碍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脑损伤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可促进高危儿的智能发育,降低脑瘫等后遗症的发生率,有效地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胎儿期、分娩期和新生儿期的诸多危险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小儿脑发育不全和脑损伤,其后果将发生各种脑损伤性疾病,如中枢协调障碍、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以及感知觉异常等。因此,早期发现脑损伤并进行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是保护高危儿健康,减少残障的关键。现将我院小太阳早教保健中心去年收治的200例脑损伤病例干预治疗的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朱华  彭珉娟  杨涛毅  李桦  张彤  陈先辉  程建 《四川医学》2013,(12):1780-1783
目的 探讨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提高高危儿的生存质量.方法 将46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同时选取2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随访观察.对干预组的高危儿定期进行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和早期干预.各组均在3月、6月和1岁时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发育商的测评.结果 ① 3月时高危干预组和高危对照组5个能区的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1);高危干预组和高危对照组比较,各能区的DQ无差异(P>0.05).② 6月时高危干预组各能区的DQ均高于高危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高危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4个能区的DQ无差异(P>0.05).③ 1岁时高危干预组各能区的DQ均明显高于高危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高危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能区的DQ无差异(P>0.05).结论 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可以促进高危儿的智能发育,到1岁时能赶上正常儿童,有效减少残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及精神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64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高危儿一般资料基本相似,具有可比性.对照组仅常规育儿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早期干预,干预前及干预后每三个月两组均用Bayley智能发育量表进行智能发育及精神运动发育评定.结果 干预组智能发育及精神运动发育均优于对照组,且随月龄增加差异逐渐显著.结论 早期干预能明显促进高危儿智能发育及精神运动发育,帮助他们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6.
夏敏  高美哲 《济宁医学院学报》2012,35(4):265-267,269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脑瘫高危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小儿脑瘫高危儿,分为干预组(125例)和对照组(35例)。干预组给予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OT)、言语疗法(ST)以及药物疗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全部脑瘫高危儿在干预前和1岁时进行智测,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干预组在1岁时发育商为102.49±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7.09±10.0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并且干预组高危儿治疗后发育商明显高于治疗前的92.13±9.34,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干预组脑瘫发病率1.60%,低于对照组20.00%,且病情程度较轻,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神经运动检查结果显示异常神经征象仅2例未消失,而对照组仍有12例未消失;3)神经心理发育等级评价表明干预组84.0%正常,11.2%聪明,仅2.40%偏低,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改善脑瘫高危儿的神经心理发育情况,有效预防脑瘫发生,并减轻残障程度。  相似文献   

17.
胡旭东  罗燕  刘晓琼 《重庆医学》2015,(24):3418-3419
目的:探讨全身运动评估技术在高危儿神经发育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45名在该院进行神经发育随访的高危儿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标准化全身运动质量(GMs)评估录像记录,并于3、6、9月龄作 Amiel-Tison52项神经运动检查。结果201例 GMs 预测正常的婴儿在12月龄有9例诊断为脑瘫,有6例判定为运动发育迟缓,其余同步作神经运动检查均正常。44例 GMs 预测脑瘫在12月龄有38例诊断为脑瘫,有4例判定为运动发育迟缓,有2例判定为运动发育正常。结论GMs 评估技术安全、可靠,在3月龄内能早期鉴别脑瘫等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但不能预测生长发育迟滞等轻微神经发育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早期规范化干预对高危儿生长发育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08例高危儿按家长的意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施在医生指导下的家庭干预与医院综合康复治疗相结合的干预模式,对照组只实施家庭干预。测量身高、体重等体格发育指标,使用婴幼儿智力发育测量表(CDCC量表)进行智能测评。结果:(1)干预组高危儿1岁时身高、体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组在发育商(DQ)、精细动作、认知能力、语言、社会交往能力方面的发育水平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进行规范化管理对高危儿体格及智能发育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危儿的发育风险主要来自于脑损伤。高危儿的早期干预则是要抓住儿童脑发育的可塑性、重组性以及代偿的关键期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干预,规避风险,预防脑瘫发生。本文将就高危儿早期干预的生理基础以及早期干预的常规方法、强化训练及异常问题的康复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