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8 毫秒
1.
浅谈推拿手法与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推拿手法的个体特异性造成了不同的疗效、不同的疗程,所以要通过规范推拿手法来提高临床疗效。手法疗效的提高,离不开以下3个方面:1)法之所施,气至病所。2)法之所施,患不知苦。3)法之所施,医守其神。此外,还需在治疗过程中讲求条理,既全面又突出重点,使治疗手法安排得当,有条不紊。通常,在手法力度上应遵循先轻后重的顺序,在治疗部位上应先外周后患处、先外侧后内侧、最后整体的顺序,在手法频度上应遵循先缓后急的顺序,治疗总体上应充分体现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或刚中求柔,或柔中求刚,刚柔相济。  相似文献   

2.
曹仁发教授认为一指禅推法操作的技术核心在于"松";推拿手法治疗应以人为本,即重视对患者身心的调节,同时也注重医者自身的调节。手法柔和有力,柔中寓刚,安全舒适;手法用劲有"平浅深陷"之分,分别作用于皮肤、肌肉、筋骨和骨骼内脏。临证手法因病而异,辨证而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柔筋开结"推拿手法治疗冻结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探讨本手法在肩关节周围炎治疗中的优势与特点。方法:将冻结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柔筋开结"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氯酚酸钠缓释片口服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辅以功能锻炼与康复指导。所有患者在治疗后2周、4周与8周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肩关节功能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并显示两种治疗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在治疗初期(2周),两组患者VAS评分与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进展(4周后),治疗组患者VAS与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筋开结"推拿手法在冻结期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中疗效肯定且预后良好,在有效缓解疼痛的同时,对关节功能的改善和生存质量的提高较常规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且无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安全性高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作用、疗效及其机理。方法 将 2 34例颈椎病患者分为推拿手法治疗组 189例和西医保守对照组 4 5例 ,对各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进行观察 ,同时对推拿手法治疗本病的疗效及其与本病的病理分型、病程之间的关系做了比较研究。结果 ①推拿手法在改善颈痛、颈痛伴上肢痛、头痛以及头晕等方面有着显著性作用 (P <0 0 0 5 ) ;对因压迫神经血管引起的肌肉萎缩的作用极为有限 ,与治疗前相比 ,没有显著性差异。②推拿手法治疗本病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有着显著性差异 ,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③推拿治疗颈椎病的疗效 ,主要与分型、病程有关。结论 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疗效可靠 ,应根据临床分型配合不同手法治疗以获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牵引、针灸和推拿联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 12 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按先后分成 6组 ,按牵引、针灸和推拿以不同顺序组合进行治疗。牵引用间隙牵引、时间相同 ;同症型患者针刺与推拿的穴位和手法均相同 ,并于 2 0次后比较疗效。结果 牵针推组总有效率 10 0 % ,疗效明显优于其他各组。结论 按牵引—针灸—推拿顺序组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颈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推拿组和颈胸同治组,传统推拿组采用法、拿法、一指禅法、弹拨法、牵引法选择性的分别作用于颈后部两侧肌肉、肩胛部肌肉及颈部不适部位。除传统推拿手法,颈胸同治组另行胸椎小关节整复手法。两组治疗均每周两次,共3周。治疗结束后评定疗效,并于治疗前、治疗后及1个月后随访记录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结果]颈胸同治组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推拿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及1个月后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均有改善,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颈胸结合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小儿推拿疗法有确切的疗效、丰富的特色和悠久的历史,是中医儿科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中和学术思想系国医大师孙光荣创立,反复实践于临床,效果可靠,继而形成了“中和医派”。中和学术思想主张恪守中医临床思维,遵循辨证治疗六步程式,强调“中和辨证、中和组方、中和用药”,提出“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的治疗总则,这些思想对小儿推拿的作用、治则、选穴、辨证、手法、治疗套路等都有全新的指导,验之临床,颇有疗效。经多年实践形成了“严守中和理论,谨遵儿童特点;恪守中医思维,遵循经络穴位;注重调和气血,燮理阴阳平衡;兼顾升降平衡,手法轻快柔和;主张辨证施推,注重三因制宜;主症主穴主推,随症加减施推;重视穴位功效,简化手法套路;博采众家之长,融会贯通创新”的八大特色的中和小儿推拿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身心护理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康复科住院的20名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患儿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中医推拿手法,综合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身心护理模式。记录治疗前后对ROM值、HSS肘关节评分、ADL评分,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儿在接受3个月的推拿治疗或增加针对性的身心护理后,ROM值、HSS2肘关节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接受身心护理的患儿改善更明显,疗效更好。结论与常规推拿治疗相比,增加身心护理能够更好的促进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部针刺法配合推拿手法、功能锻炼治疗粘连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粘连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按临床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针灸疗法+推拿手法+功能康复锻炼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功能康复锻炼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种疗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67%(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降低(P〈0.01),两组前屈、内旋和外展功能显著提高(P〈0.05,或P〈0.01);观察组疼痛评分降低程度和前屈、内旋、外展功能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分部针刺法配合推拿手法、功能锻炼治疗粘连期肩关节周围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推拿手法联合蜡疗与单纯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LDH患者118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58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联合蜡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手法,以LDH主要症状、体征量化计分为客观检测指标;2组治疗1个疗程(6 d)、2个疗程(12 d)后分别对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1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率为18.3%,愈显率为53.3%;对照组治愈率为13.8%,愈显率为37.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第2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率为52.5%,愈显率为84.7%;对照组治愈率为50.0%,愈显率为84.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推拿联合蜡疗治疗LDH临床疗效肯定,早期疗效更为显著,为优化LDH的治疗方案提供了临床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药蒸敷配合推拿疗法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蒸敷配合推拿疗法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疗效。方法:选门诊病例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热敷和推拿手法治疗相配合,对照组单用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46例,有效率为91.3%,对照组40例有效率为72.5%。结论:中药蒸敷配合推拿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临终关怀死亡选择的伦理争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临终关怀事业得到了健康有序的发展,但由于受到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临终者的死亡选择、姑息治疗等问题上存在着伦理两难。受中国传统死亡哲学的影响、传统孝道观的影响,又因为没有安乐死的立法支持,使得临终病人的死亡选择、姑息治疗受到了种种桎梏。建议在临终关怀中国化进程中既要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又要逐渐转变观念,尽量减少传统思想的束缚,既要聚集全社会力量又要加强专业化规范建设,加强人员培训,既要遵守现行法律,又要积极推动立法进程,提高临终关怀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选取背腰部穴区、头颈部穴区、四肢部穴区进行手法治疗;益气健脑、理筋整复.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达最佳治疗效果.结果:推拿手法可益气通经,健脑补肾,改善头部血液循环,促进血栓吸收,达到治病效果.结论: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脑瘫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卧位旋牵推拿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放松类手法加卧位旋牵法治疗;对照组仅使用放松类手法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卧位旋牵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可解除肌肉紧张,松解黏连,纠正寰枢关节紊乱,恢复患者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浅谈手法整复外固定治疗中的医患沟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住院骨、关节损伤患者在手法整复及外固定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都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医护人员针对性地运用一些沟通方式和技巧与患者进行沟通,可减轻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的消极心理反应,有效地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和身体及早康复。  相似文献   

16.
脊髓损伤患者容易导致截瘫、生活不能自理等,由于康复周期长、功能恢复慢等特点,要求训练患者的康复人员重视并遵循医学伦理学原则,综合考虑患者的需求,将保障患者利益贯穿到整个康复治疗过程中。新技术与方法的应用也给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康复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加牵引矫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采用推拿手法加牵引治疗38例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本组男11例,女27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19岁,平均14.5岁。Cobb角11°~20°27例,21°~30°11例。结果:治愈15例,显效9例,好转8例,无效6例。结论:推拿手法加牵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具有不影响正常活动,无合并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范剑 《中外医疗》2013,(12):64-65
目的分析关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经过手法复位治疗后的疗效。方法选取来该院接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患者诊断的病情不同分别采用EPLEY耳石复位法、Barbecue翻滚耳石复位法、后半规管Se-mont摆动法以及后半规管嵴顶结石症Brant-Daroff习服治疗。随访1年。结果病情不同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后均有所恢复,在复查时有些患者也出现了复发的现象,且年龄大的患者出现复发的几率要高。结论对患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采取手法复位治疗有利于患者的恢复,疗效是值得肯定的,且见效快,方法易操作,在短期内出现复发的可能性较低,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步三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2组均给与基础治疗,治疗组外加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热敷。2个疗程(15天)结束后采用10A腰痛疾患疗效评定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对症状体征等综合方面以及腰腿疼痛进行疗效评定,量化比较两组疗法的治疗效果。【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853%(P〈0.05);治疗组治疗后10A腰痛疾患表评分、腰腿痛VAS评分改善明显,且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础治疗并加上三步三位手法操作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疗效明显、安全性高的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