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4 毫秒
1.
血管损伤影响离体平滑肌细胞增殖与钙稳态有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球囊剥脱术在体损伤血管,于术后3天和10天取出血管做平滑肌细胞培养。结果发现,血管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显著增加,DNA和蛋白质合成加速,细胞数目增多。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过程中,钙内流增加,胞内钙含量升高。应用10μmol·L ̄(-1)异搏定不但对钙稳态变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还对血管损伤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这些结果提示血管损伤可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钙稳态失衡可能是血管损伤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细胞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不同起搏方式对病窦综合征患者远期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为了解不同起搏方式对病窦综合征特别是慢-快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及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利用超声心动图、体表心电图及Holter检查,对211例病窦综合征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生理性起搏(AAI/DDD)组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明显增加(AAI:53.5±6.1%vs47.2±7.8%,4.95±0.57L/minvs4.20±0.62L/min;DDD:52.5±6.8%vs44.3±0.1%,5.12±0.71L/minvs4.41±0.38L/min;P均<0.01),左房内径(LAD)无明显变化;DDD组E/A比值明显增加(0.98±0.09vs0.87±0.15,P<0.01),AAI组E/A比值呈增加趋势(P=0.057)。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减少(15.9%vs50%,P<0.01)。非生理性起搏(VVI)组术后LVEF、CO明显下降(44.1±4.7%vs48.3±4.3%,3.77±0.42L/minvs4.17±0.85L/min,P均<0.01),LAD明显增大(39.26±2.37mmvs36.81±2.35mm,P<0.01),E/A比值呈?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在家兔胸主动脉内皮剥脱模型上,观察血管舒张反应的变化及其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关系。结果发现.内皮剥脱后血管对乙酰胆碱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明显降低。术后2周和4周时分别为对照组的27.7±9.9%和51.1±11.4%;实验组和对照组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反应和硝普钠的舒张反应均无显著性差异。内皮剥脱后血管平滑肌细胞显著增殖,内膜增厚。这些结果提示,内皮剥脱后血管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内皮源性舒张因子产生可能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可能与这些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培养的兔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球囊血管成形术后管壁的增生反应。方法:将槲皮素(0.6μmol/L,3.0μmol/L,15.0μmol/L)加入平滑肌细胞培养液培养后进行细胞计数,并测定氚-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放射性强度。应用球囊损伤动脉内膜加高脂饲养的方法建立髂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20只模型兔进行球囊血管成形术。其中10只于术前3天起至术后4周持续腹腔注射槲皮素200mg/kg,每日1次。另10只为对照组。结果:槲皮素能抑制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及3H-TdR的摄取(与对照组相比P<0.05或0.01);增加球囊血管成形术后血管腔面积,减少内膜和中膜厚度(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槲皮素能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预防血管再狭窄;槲皮素对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蛋白-酪氨酸激酶及蛋白激酶C在血管平滑肌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中的作用,应用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抑制细胞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及应用伏波脂耗竭细胞蛋白激酶C。结果发现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显著抑制了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0.830±0.189对0.519±0.180,P<0.05)和一氧化氮的释放(培养基亚硝酸盐浓度为8.94±0.86μmol/L对2.83±0.47μmol/L,P<0.01)。而耗竭细胞蛋白激酶C不影响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和一氧化氮合成,表明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信号转导为蛋白-酪氨酸激酶依赖性的而非蛋白激酶C依赖性的转导。  相似文献   

6.
本文观察45例轻、中度非肥胖高血压病患者口服异搏定、氨酰心安降压治疗24周后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结果:异搏定治疗后血浆葡萄糖浓度(PG)无变化;血浆胰岛素浓度(INS)下降(13.9±3.6mU/L:11.0±2.4mU/L,P<0.01);胰岛素敏感性格数(ISI)增加(-4.10±0.34:-3.92±0.27,P<0.01),表明其对胰岛素浓度有影响。氨酰心安治疗后PG升高(4.60±0.43mmol/L:5.38±0.46mmol/L,P<0.001);INS下降(14.7±4.8mU/L:13.7±3.4mU/L,P<0.05);ISI减少(-4.11±0.29:1-4.25±0.30,P<0.05).表明其加重了胰岛素抵抗。因此,对合并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病患者,应注意降压药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外源性P53和Rb基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体外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将P53基因和Rb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平滑肌细胞72h后,检测平滑肌细胞的迁移。结果显示,对照组平滑肌细胞的迁移距离为0.84±0.36cm(X±S),而P53基因转染组和Rb基因转染组的细胞迁移距离分别为0.53±0.45cm和0.37±0.29cm,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01)。提示外源性P53基因和Rb基因导入可显著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细胞计数和MTT快速比色计量法观察到体外培养的半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分别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共厕培养后,前者明显增殖(P<0.01)。抗氧化剂丙丁酚(100μmol·L-1)能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促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NG-硝基-L-精氨酸对两者促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无影响,同时也不能阻断丙丁酚的抑制两者促细胞增殖作用.这一结果提示,丙丁酚能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外源性氧自由基促平滑肌细胞增殖,这一作用可能与血管平滑肌细胞中一氧化氮的合成及释放无关。  相似文献   

9.
血管紧张素Ⅱ预处理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预处理(AngⅡ)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A/R)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采用心肌细胞A/R损伤模型,用血管紧张素Ⅱ进行预处理(AⅡPC)。AⅡPC能提高A/R损伤后心肌细胞存活率(76±3%比52±2%,P<0.01,减少细胞MDA产生(0.95±0.06比1.72±0.07nmol/mgpr,P<0.01),减少乳酸脱氢酶漏出(36.5±7.1比56.3±9.3U/L,P<0.01),及蛋白漏出(0.33±0.04比0.43±0.07g/L,P<0.01)。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H7完全阻断AⅡPC的上述保护作用。结果提示AⅡPC对乳鼠心肌细胞具有预处理保护作用,其机理是通过PKC介导的。  相似文献   

10.
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人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人胰岛素敏感性的干预作用。我们测定22例高血压病人,22例正常血压者胰岛素敏感性以及高血压病患者氨氯地平治疗后(剂量5~10ml/d,疗程4周)的胰岛素敏感性变化。以正常血糖胰岛素钳夹技术测定葡萄糖代谢率作为胰岛素敏感性指标。结果发现:(1)高血压病人氨氯地平治疗后血压比治疗前有显著降低[收缩压:17.4±1.5kPa(131±11.3mmHg)比21.3±2;3kPa(160±17.5mmHg),P<0.01;舒张压:10.3±1.0kPa(77±7.5mmHg)比12.5±1.6kPa(94±11.7mmHg),P<0.01],总有效率达90;9%;(2)合并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的高血压病人治疗后葡萄糖代谢率明显增高(4.84±0.67mgkg-1/min比6.35±1.28mgkg-1/min,P<0.01),而胰岛素敏感性正常的高血压病人治疗后葡萄糖代谢率无明显变化(8.35±1.05mgkg-1/rnin比8.76±0.99mgkg-1/min,P>0.05),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的高血压病人治疗后有10例(83.3%)葡萄糖代谢率恢复正常;(3)高血压病人不论是否合并肥胖,只要是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患者血中血小板激活因子水平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物定量法测定35例肝硬化患者及正常对照10例血中的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血中PAF含量为227.74±27.60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6.44±14.36ng/ml,P<0.01。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中的B和C级患者PAF含量分别为231.93±19.37及232.74±28.67,二者明显高于A级患者的183.44±19.09,P<0.05。结论提示肝硬化患者在内毒素的诱导下通过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合成PAF增加。文中对PAF在肝损伤、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作了扼要讨论  相似文献   

12.
用膜片钳全细胞法研究关附甲素(GA)对单个心室肌细胞钠通道电流(INa)的频率依赖性和使用依赖性影响。结果:40μmol/LGA在刺激频率0.5,1.0,2.0Hz时使INa峰值由用药前的7.93±2.3nA分别降至4.81±1.3,3.23±1.1和1.28±0.8nA(n=8,P均<0.05),抑制率分别是39.3%、59.3%和83.9%。在脉冲串刺激时,维持电位-90mV、指令电位-30mV,灌流前INa为7.69±1.33nA;40μmol/LGA灌流后第1,10,20,30个脉冲INa分别是4.24±0.98,3.25±0.74,2.33±0.64和2.06±0.70nA(n=6,P均<0.01);而在维持电位-80mV,指令电位-30mV时,GA灌流前INa为7.51±1.43nA,在灌流后第1,10,20,30个脉冲分别是4.19±1.09,2.28±0.41,1.27±0.24和0.89±0.25nA(n=6,P均<0.01)。提示:GA抑制INa具有频率依赖性及使用依赖性,其频率依赖性和使用依赖性的机理相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24例PHC患者的血清T3,T4,TSH和rT3,并以24例健康成人作对照。结果PHC组血清T3为1.60±0.14nmol/L,而对照组为2.37±0.08nmol/L(P<0.001)。PHC切除组血清T3,T4和rT3分别为1.94±0.16nmol/L,134.34±11.49nmol/L和2.61±0.39;而PCH未切除组分别为1.22±0.17nmol/L(P<0.05),104.01±7.24nmol/L(P<0.05)和1.35±0.36(P<0.05)。结论PHC患者血清T3降低,晚期患者出现血清T4降低和T3/rT3比值降低。  相似文献   

14.
用实验性心力衰竭制作持续性心房颤动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探讨实验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形成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可行性,用200~250ppm的频率以VOO方式起搏犬心室3~7周形成实验性心衰,在犬清醒状态下观察心衰前、后刺激诱发的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快速起搏右室3~7周,8条犬均发生充血性心衰,3周时体重由心衰前的28±6kg降至24±4kg(P<0.05);左室射血分数由0.64±0.06降至0.23±0.09(P<0.01),右房直径由25±3mm增至36±6mm(P<0.01),心房不应期由116±5ms增至137±12ms(P=0.01),不应期离散度无显著性改变(16±12msvs20±9ms,P=0.20),心房平均传导时间亦无显著性变化(61±19msvs66±24ms,P=0.20)。1条犬于起搏后第6周夜间突然死亡。心衰前,8条犬均未诱发心房扑动,4条犬诱发短暂房颤;心衰后,8条犬均可反复诱发心房扑动和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超过15min,平均周长95±5ms),最长者持续24h以上。结果表明起搏心室导致犬心衰可形成非瓣膜病性慢性房颤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抗高血压治疗前后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M)水平的变化。方法 用特异性的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3例高血压病患者福辛普利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及3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浆AM水平。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的基础血浆A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55.78±15.08)ng/L比(39.90± 6.93)ng/L,P<0.01]。II期患者的平均血浆AM水平显著高于I期患者[(61.87±13.48)ng/L比(48.64±14.62)ng/L,P<0.01];伴有左心室肥厚(LVH)者高于无LVH者[(66.49±14.11)ng/L比(53.29±9.62)ng/L,P<0.02];有肾功能损害者也高于无相应病变者[(67.32±15.92)ng/L比(53.09±11.47)ng/L,P<0.02]。福辛普利治疗3个月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浆AM水平降至(45.91±10.25)ng/L(P<0.01),但LVH或肾功能损害者仍高于无相应病变者(均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浆AM水平升高,尤其是伴LVH和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福辛普利治疗后其水平显著下降,说明AM可能对血压的调节和肾功能的保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对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对MNNG在诱发体外培养的人胎胃粘膜上皮细胞的非程序DNA合成、脂质过氧化和rasP21蛋白进行观察.结果MNNG处理组各时相胃粘膜上皮细胞的增殖速率,非程序DNA合成水平(1838cpm±205cpmvs705cpm±125cpm,P<001),质脂过氧化物(第20天,7.42nmol/mg±0.68nmd/mgvs3.62nmol/mg±0.54nmol/mg蛋白P<0.01)和rasP21蛋白含量(第40天,121A±012Avs051A±007A,P<001).结论MNNG可诱发胃粘膜上皮细胞恶性转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损伤细胞DNA,诱发质脂过氧化或导致rasP21异常表达所致.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肝病、肝癌患者IL-6、IL-8 和 TNF-α活性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对36例慢性肝炎(CH)、28例肝炎性肝硬化及2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IL6、IL8及TNFα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慢性肝炎患者IL6、IL8及TNFα活性分别为:180.54±9.68,160.88±6.16和230.74±89.04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炎性肝硬化患者IL6、IL8及TNFα活性分别为246.67±9.06,203.04±8.02和267.85±106.88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原发性肝病患者IL6和IL8活性分别为101.11±8.64和107.46±4.58pg/ml,与对照组比较,活性明显升高(P<0.05),TNFα活性为306.78±158.6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对上述三种细胞因子与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发展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采用心率变异(HRV)频域指标定量评价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变化及其与心脏性猝死(SCD)的关系。Holter监测仪记录假手术组(20只)及心肌缺血后存活组(54只)与SCD组(36只)大鼠的心电信号。结果显示存活组或SCD组大鼠于心肌缺血初始15min内的低频(LF)及低频/高频比值(LF/HF)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LF(ms2/Hz):198.8±41.3或226.7±56.4vs65.4±19.6,P均<0.01;LF/HF:4.08±1.1或5.12±1.4vs1.87±0.7,P均<0.01〕,而且SCD组大鼠的LF与LF/HF较存活组增高〔LF(ms2/Hz):226.7±56.4vs198.8±41.3,P均<0.05;LF/HF:5.12±1.4vs4.08±1.1,P<0.05〕,各组间HF无明显变化;SCD组大鼠于SCD发生前15min内,心率功率谱动态变化表现为LF及LF/HF随死亡时间的濒临而呈进行性升高(P<0.01及0.05)。表明大鼠心肌缺血后其交感神经活性明显亢进,HRV降低与SCD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低氧对肺血管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低氧对肺血管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探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时无肌型肺动脉肌化的细胞来源。方法实验分为4组:直接低氧组(H组),常氧组(N组),低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组(HECCM组),常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组(NECCM组)。应用细胞培养、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免疫细胞化学、图像分析等技术,研究低氧对肺血管周细胞3HTdR的掺入量、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tin)表达的影响。结果H组周细胞3HTdR的掺入量、PCNA及αSMActin的表达量分别是N组的2.16倍(P<0.01)、1.16倍(P<0.01)及1.11倍(P<0.05),HECCM组周细胞3HTdR的掺入量、PCNA及αSMActin的表达量分别是NECCM组的1.8倍(P<0.01)、1.15倍(P<0.01)及1.12倍(P<0.05)。结论低氧可直接或刺激内皮细胞分泌某些细胞因子促进肺血管周细胞增殖、并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肺血管周细胞的增殖、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是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无肌细动脉肌化的重要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钾通道开放剂吡那地尔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及其肺血管重建的影响。方法Wister大鼠46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5只;低氧组16只;治疗组(低氧+吡那地尔)15只。低氧组及治疗组建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治疗组于每天缺氧前腹腔注射吡那地尔3mg/kg。 4周后测定各组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RV)/左心室+室间隔(LV+ S)比值和肺小动脉病理及其形态计量学。结果(1)低氧组mPAP、RV/(LV+S)分别为(28.4 ± 2.8)mmHg和(0.30±0.03),明显高于对照组(16.2±1.8)mm Hg和(0.22±0.03)(P<0.01),管壁厚度与血管外径比值(MT%)、管壁面积与血管总面积比值(MA%)分别为(25.7±2.6)%和(75.3±5.6)%,亦明显高于对照组(18.5±2.9)%和(59.9±6.6)%(P<0.01),管腔面积与血管总面积比值(VA%)为(24.3±5.6)%,明显低于对照组(40.7±8.1)%(P<0.01)。提示慢性缺氧导致大鼠发生明显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肥厚和肺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等肺血管重建等改变。(2)治疗组mPAP、R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