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构建组织的方法和环境是组织工程研究所涉及的另一重要环节,对于能否最终形成新生组织以及新生组织质量的好坏起着关键作用。探讨运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血管中膜组织的方法。方法:将体外培养、扩增的犬平滑肌细胞接种于片状聚羟基乙酸(PGA)材料上,形成细胞-材料复合物,将该复合物包绕于硅胶管使成管状结构后移植于裸鼠皮下,第2,6,11周后行大体及组织学检测。结果:裸鼠皮下形成的组织工程化血管中膜组织学结构在不同的时间点具有不同的特征。结论:运用组织工程技术可形成具有与天然血管中膜组织学结构相似的血管。  相似文献   

2.
组织工程血管种子细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构建组织工程血管提供种子细胞。方法:全麻下取兔的主动脉,分别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法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并传代、免疫组化鉴定及倒置显微镜下形态学观察。结果:成功地培养出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并传代。倒置显微镜下血管内皮细胞呈“鹅卵石”形态,平滑肌细胞呈典型的“峰-谷”状。免疫组化鉴定内皮细胞Ⅷ因子(+),平滑肌细胞α-肌动蛋白(+)。结论:所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为研究组织工程血管提供了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3.
孙璇  卢光琇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2):2343-2346
血管在人体的绝大多数组织的形成和维持中起到重要作用.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是血管的重要组成细胞,同时还参与血管形成的调节、血压调节、脂代谢、血管内膜增生、肿瘤、炎症和血栓形成等生理病理过程.内皮和平滑肌细胞在治疗血管性疾病和促进缺血组织生长等应用中潜能巨大,其相关研究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氦-氖(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对糖尿病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糖尿病患者,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并观察血液流变学、中分子物质的变化。结果 8例糖尿病患者空腹和餐后2h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微循环有改善,中分子物质浓度下降。结论 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糖尿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心血管类疾病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血管重建在临床外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球每年大约60万人需要各种心血管外科手术,大多数需要合适的血管移植物[1]。自1952年Voo-rhees等[2]首次研制成功维纶人造血管,并于次年用于临床取得成功以来,人们陆续开发出各种材料、多种成型方法的人造血管。目前应用于血管支架的生物材料包括天然血管(如自体血  相似文献   

6.
1资料与方法 按照 1978年 WHO制定的诊断标准,结合临床体检、心电图、心脏超声波检查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 30例,其中高血压病 I期 I组 16例, II期 14例 (II组 );男 21例,女 9例,年龄 36- 82岁,平均 (56.8± 11.6)岁。健康人 10例(对照组),男 8例,女 2例,年龄 28- 56岁 ,平均 (45.6± 6.4)岁。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均停服降压药 2周,采用 JH- 30型 He- Ne激光治疗仪, 2mW,光斑直径 6mm, 1次 /d,每次 10min, 10次为 1疗程。血压变化采用治疗前及一疗程后测定左侧肘动脉压。血浆活性物质采用放射免疫分离法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以1,25.(OH)2VitD3为活性因子,与人骨髓间质成骨细胞、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联合构建组织工程骨时,1,25-(OHhVitD3在三维支架上对成骨细胞的作用及构建组织工程骨的体内快速血管化能力和异位成骨能力。方法:(1)实验材料及对象:实验于2005—09/2006—03在苏州大学细胞与基因教研室完成。取SPF级6—8周龄BALB/cnu雄性裸鼠18只,体质量27~32g,骨髓来源于健康成人(志愿者)、新生儿脐带取材时经产妇同意。(2)实验方法及评估:①体外实验:体外分离、培养人骨髓间质成骨细胞和脐静脉内皮细胞。人骨髓间质成骨细胞以5×10^8 L^-1,脐静脉内皮细胞以2.5×10^8 L^-1按2:1比例接种至经1,25-(0H)2VitD3处理过的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上,作为实验组;相同比例接种于单纯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上为对照组。体外培养3d后,检测骨钙素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并始终行光学显微镜观察。②动物实验:18只裸鼠随机摸球法分为两组,9只植入实验组组织工程骨每侧1块,另9只植入对照组组织工程骨每侧1块。术后4,8,12周后取材,行常规组织学、扫描电镜观察,并行植入物新生血管定量分析和成骨的定量判断。 结果:纳入裸鼠1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倒置显微镜下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周边人骨髓间质成骨细胞、脐静脉内皮细胞均良好生长。组织工程骨构建3d后,骨钙素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组织学观察可见,4周时,各组原始类骨组织均长入支架材料内部。8周时,骨组织成熟与微血管相伴出现。12周时,各组均有成熟骨组织出现。对照组在各时间点微血管量均少于实验组。扫描电镜观察,4周时,实验组大量细胞外基质将细胞包埋,材料表面可见大量微血管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低强度激光照射疗法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光生物调节作用是指低强度单色光或激光对细胞或生物组织功能的调节作用,它产生于光化学效应而非热效应(机体温度升高不超过0.1~0.5℃)。血管内低强度激光照射疗法(intravascular low intensity laser irradiation on blood and blood vessel,ILIB)是在血管内应用光生物调节作用发挥治疗功效,目前临床上主要分为普通的血管内低强度激光照射疗法(general ILIB,GILIB)和冠心病经皮球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e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后防止动脉再狭窄的血管内低强度激光照射疗法(ILIB after PTCA,PILIB)。GILIB首先由美国人提出,并先后在俄罗斯及中国等国家流行。尽管俄罗斯和中国都进行了大量的GILIB临床研究,但只在治疗风湿性关节方面才开展了循证医学研究。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个国家都进行了大量高水平的基础研究。PILIB亦是由美国人率先提出,尽管我国也有学者开展此类研究,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均是由美国完成的。  相似文献   

9.
氯氮平是目前使用较广泛的广谱抗精神病类药物,因具有强烈的外周抗胆碱能作用,故患者服用后便秘是其主要副反应之一。我科采用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冶疗(intravascular He-Ne laser irradiation,ILIB)氯氮平引发的便秘,临床证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应用低能量氦—氖(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的疗效。方法对3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ILIB治疗。结果经过两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0%;治疗后全血粘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0.01)。结论ILIB治疗可改变血液流变学性质,是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手段,同时对预防脑梗死的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Vessels are formed during embryonic development through three distinct processes. Angiogenesis and arteriogenesis involve the remodeling of established capillary networks and arterioles, while vasculogenesis involve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mesodermal progenitor cells called angioblasts into mature endothelial cells. Until recently, postnatal vessel development was felt to occur exclusively through angiogenesis or arteriogenesis. However, recent studies using experimental tumor and ischemia models have raised controversy regarding whether vasculogenesis occurs in postnatal vessel development, with some studies suggesting the possibility and others refuting it. Here, we summarize the process of embryonic vessel development and review studies 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postnatal vasculogenesis in vessel formation in adult ischemia and tumors. We then focus on studies in which wild-type and genetically modified vascular progenitor cell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s possible cellular therapies for tumors or ischemia. We also take note of key issues that will need to be understood about the biology of vasculogenesis before cellular therapies utilizing vascular progenitor cells can be finally taken from the bench to the bedside.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观察高功率微波辐照大鼠致淋巴结、胸腺基因表达谱改变情况,探讨电磁辐射非热效应分子作用。方法:微波接触剂量现场检测于2002-01/2005-05进行;高功率微波对大鼠免疫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于2003-12/2005-05分别在航天中心医院动物实验室和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免疫学研究室完成。①采用德国Narda公司EMR射频电磁辐射分析仪,根据国家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GB10436-89)测定和评价该研究所近年(2002/2005)作业人员操作位的微波辐射强度,同时收集该所既往微波现场检测资料。②应用由上海沪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10003个基因的大鼠基因表达谱芯片(SBC-R-RC-100-10)检测10mW/cm2重复照射Wistar大鼠150min后1,3,7,14d的淋巴结、胸腺的基因表达谱改变情况。健康二级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4只,随机分为未照射对照(10只)和平均功率密度10mW/cm2照射(24只)2个组,重复照射150min(照射30min/d,连续照射5d),峰值功率为16W/cm2,屏蔽室内温度约28℃,相对湿度24%。结果:实验大鼠3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10mW/cm2微波一次照射Wistar大鼠30min,不会引起大鼠直肠温度明显升高。②照射后各时间点淋巴结差异表达基因数量均多于胸腺。淋巴结、胸腺差异表达基因数:照后1d分别为913和156个,照后3d为157和88个,照后7d为97和37个,照后14d为208和148个。③10mW/cm2功率密度微波连续5d照射Wistar大鼠共150min,能够引起实验大鼠淋巴结和胸腺组织基因表达变化。差异表达基因涉及信号转导、免疫及防御反应、氧化应激、凋亡、细胞周期、细胞黏附、细胞骨架组建和发生、DNA复制与修复等生物学功能。④在这些已知生物学功能基因中信号转导相关差异表达基因数量最多(淋巴结25个,胸腺11个)。⑤淋巴结中8个氧化应激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则明显地表现出功能和表达模式的一致性。它们参与的是抗氧化生物学过程,表达量均有一定程度的下调。结论:①10mW/cm2高功率微波重复照射Wistar大鼠150min对免疫组织的影响属于非热效应分子作用。②Wistar大鼠淋巴结对微波的辐照敏感性高于胸腺。③电磁辐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动物体内氧化和抗氧化平衡。  相似文献   

15.
高功率微波辐照对大鼠免疫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姝雅  张天许  崔玉芳  张超  王水明  徐菡  靳巍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9):132-137,i0005
目的:观察高功率微波辐照大鼠致淋巴结、胸腺基因表达谱改变情况,探讨电磁辐射非热效应分子作用。 方法:微波接触剂量现场检测于2002-01/2005-05进行;高功率微波对大鼠免疫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于2003-12/2005-05分别在航天中心医院动物实验室和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免疫学研究室完成。①采用德国Narda公司EMR射频电磁辐射分析仪。根据国家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GB10436-89)测定和评价该研究所近年(2002/2005)作业人员操作位的微波辐射强度。同时收集该所既往微波现场检测资料。②应用由上海沪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10003个基因的大鼠基因表达谱芯片(SBC-R-RC-100-10)检测10mW/cm^2重复照射Wistar大鼠150min后l,3,7,14d的淋巴结、胸腺的基因表达谱改变情况。健康二级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4只,随机分为未照射对照(10只)和平均功率密度10mW/cm^2照射(24只)2个组。重复照射150min(照射30min/d,连续照射5d)。峰值功率为16W/cm^2,屏蔽室内温度约28℃,相对湿度24%。 结果:实验大鼠3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10mW/cm^2微波一次照射Wistar大鼠30min,不会引起大鼠直肠温度明显升高。②照射后各时间点淋巴结差异表达基因数量均多于胸腺。淋巴结、胸腺差异表达基因数:照后ld分别为913和156个。照后3d为157和88个。照后7d为97和37个,照后14d为208和148个。③10mW/cm^2功率密度微波连续5d照射Wistar大鼠共150min,能够引起实验大鼠淋巴结和胸腺组织基因表达变化。差异表达基因涉及信号转导、免疫及防御反应、氧化应激、凋亡、细胞周期、细胞黏附、细胞骨架组建和发生、DNA复制与修复等生物学功能。④在这些已知生物学功能基因中信号转导相关差异表达基因数量最多(淋巴结25个,胸腺11个)。⑤淋巴结中8个氧化应激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则明显地表现出功能和表达模式的一致性。它们参与的是抗氧化生物学过程,表达量均有一定程度的下调。 结论:①10mW/cm^2高功率微波重复照射Wistar大鼠150min对免疫组织的影响属于非热效应分子作用。②Wistar大鼠淋巴结对微波的辐照敏感性高于胸腺。③电磁辐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动物体内氧化和抗氧化平衡。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