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氢吗啡酮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选择瑞芬太尼进行复合麻醉,对照组患者选择地佐辛进行术后痛觉过敏的预防,观察组患者选择氢吗啡酮进行术后痛觉过敏的预防,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58例无痛,对照组33例无痛,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于选择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的手术患者,选择氢吗啡酮进行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预防,其预防效果更加明显且不会对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等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
瑞芬太尼是目前广泛用于术中持续静脉输注的超短效阿片类镇痛药物,其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停药后患者苏醒彻底。但同时由于其代谢迅速、作用时间短并可能诱发痛觉过敏,所以患者在苏醒后可能出现急性剧烈疼痛[1~3],而帕瑞昔布钠是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等的合成发挥强效镇痛及抑制痛觉敏感的作用[4]。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伤害性过程的进一步认识,以基因为基础的镇痛疗法已成为研究热点,而对阿片类药物引起的痛觉过敏,持续的术后疼痛仍为临床所关心。因此本文对疼痛机制的进展、阿片类药物引起的痛觉过敏、以基因为基础的疼痛治疗、患者自控镇痛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与芬太尼对瑞芬太尼麻醉术后早期痛觉过敏(OIH)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ASAI-II级,年龄18~45岁的择期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布托啡诺(B组),芬太尼(F组),每组25例。两组皆采用吸入0.7~1.3MAC七氟醚+0.05~0.25ug.kg-1.min-1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进行心电图、无创血压、SpO2、BIS、TOF、ETCO2、麻醉气体浓度监测。观察指标:(1)拔管期指标:记录静注芬太尼或布托啡诺前基础值(T0)、静脉注射芬太尼或布托啡诺后5min(T1)、拔管前(T2)、拔管后1min(T3)、插管后5min(T4)的HR、MAP、SpO2、BIS值。(2)拔管后30min、1h、4h早期镇静/警觉(OAA/S)与镇痛(VAS)评分。(3)PACU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各时点的HR、MAP、SpO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在T1的BIS明显低于F组(P〈0.05)。OAA/S在拔管后30min与1h两时间点,B组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时间点B组VAS均明显低于F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腔镜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布托啡诺对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痛觉过敏的防治效果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下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后痛觉过敏情况,分析患者痛觉过敏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医院2019年5月-2020年2月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13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停用麻醉药物待患者苏醒30 min评估患者痛觉过敏情况;设计一般基线资料填写表,询问并记录患者相关基线资料,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找出可能影响下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后痛觉过敏的相关因素。结果 139例下腹部手术患者麻醉苏醒30 min痛觉过敏情况严重,平均触痛阈为43.26(42.10,44.19)g;未应用右美托咪定、浅麻醉、饮酒史的下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后苏醒30 min触痛阈低于应用右美托咪定、深麻醉、无饮酒史患者(P<0.05);其他不同特征下腹部手术患者触痛阈相近(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方程:Y=27.798+7.935X1+7.009X2+8.189X3,结果显示,术中未应用右美托咪定(X1)、浅麻醉(X2)、饮酒史(X3)均是下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后痛觉过敏严重的影响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胆囊切除术中持续静注小剂量纳洛酮对瑞芬太尼所致痛觉敏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进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生理盐水)和纳洛酮组[纳洛酮0.25 μg/(kg·h)],麻醉诱导前15 min,至手术结束前5 min期间持续静注设计好的液体。测定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痛阈、VAS评分、Ramsay’s评分。结果 组内比较,对照组术后0.5 h、1 h的痛阈值显著低于术前(P<0. 05),术后2~24 h的痛阈值显著高于术前(P<0. 01);纳洛酮组术后0.5~48 h的痛阈值显著高于术前的痛阈值(P<0. 01),术后0.5~1 h的VAS评分显著高于术后2~24 h(P<0. 01),而Ramsay’s评分显著低于术后2~24 h(P<0. 01)。组间比较,纳洛酮组术后0.5~1 h的痛阈值、Ramsay’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全身麻醉中持续静注小剂量纳洛酮能够拮抗瑞芬太尼麻醉导致的术后痛觉敏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分析某些烧伤创面外用药物的局部副作用,探讨处理措施.方法 全身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及皮质激素类药物,局部外用湿润烧伤膏.结果 创面痊愈,过敏症状消退.结论 全身抗过敏治疗,局部应用湿润烧伤膏,可有效控制局部过敏反应,即使因使用烧伤膏治疗所产生的过敏反应,经合理抗过敏治疗后,仍可继续原烧伤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8.
坐骨神经挤压模型大鼠脊髓背角c-fos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挤压模型,观察其神经恢复过程中行为学、机械痛阈值、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以及脊髓背角c-fos表达(对c-fos表达产物:Fos蛋白阳性的神经元进行计数)的改变,探讨外周神经损伤再生与痛觉过敏的关系.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0只,体重180~200g,随机分为坐骨神经血管钳挤压损伤组(A组)和假手术组(B组),每组20只.前者分离出右侧坐骨神经后于神经中段用止血钳挤压神经直到成为透明膜状,持续30s;后者将坐骨神经于空气中暴露5min后,还复至原位.术后第18、21、24、27、30、33、36、39天重复检测大鼠行为学、机械痛阈值、TWL值.术后21、27、33、39d处死大鼠,免疫组化检测Fos蛋白表达.结果 A组术后各时间点的累积疼痛评分均高于B组(P<0.05),但A组内各时间点间无差异.A组术后21d后机械痛阈值和TWL均低于B组(P<0.05).A组术侧L4-5.脊髓背角浅层Fos蛋白阳性反应神经元计数大于B组(P<0.05).A组39d的机械痛阈和TWL值均大于21d(P<0.05),但Fos蛋白阳性反应性神经元计数无显著差异.结论 坐骨神经挤压模型中外周神经损伤再生过程诱发脊髓背角浅层c-fos表达,同时出现再生神经支配区域的机械痛觉过敏和疼痛相关行为.  相似文献   

9.
有效的术后镇痛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目前用于术后镇痛的方法和药物较多,其中舒芬太尼是适用于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药物之一。现就我科近年来舒芬太尼在PCIA中的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应用于全身麻醉中的有效性可控性安全性.方法:60例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和芬太尼组(F),每组30例.观察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手术开始及麻醉维持时的血压变化、睁眼时间、术后疼痛等情况.结果:麻醉诱导时瑞芬太尼组低血压和心率减慢者多于F组(P<0.05)插管反应率低于F组(P<0.05),术中R组的心率、血压、低于F组(P<0.05).睁眼时间、拔管时间R组明显少于F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应用于鼻内镜手术,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麻相比较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发生率低、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快且无呼吸再抑制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氢吗啡酮和舒芬太尼用于成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超前镇痛,观察其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60例,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Q组(氢吗啡酮0.01 mg,/kg)、S组(舒芬太尼0.1 ug/kg),每组40例.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注射氢吗啡酮和舒芬太尼,分别记录两组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拔管后20 min、1h、2h、4h、各时间点患者的镇痛评分(VSA)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结束前20 min给予氢吗啡酮0.01 g/kg和给予舒芬太尼0.1 ug/kg相比较,氢吗啡酮组麻醉复苏时间更更少短,且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P)由国际疼痛研究学会1994年命名,指各种原因所致的以神经病理性改变为基础的顽固性疼痛,其主要表现为痛觉过敏、痛觉超敏和异常疼痛,且发病率高,病情顽固,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脊髓背角补体级联反应在NPP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将近年来有关补体活化与NPP关系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纳洛酮与舒芬太尼混合液在老年患者胃食管反流病射频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择期行胃镜下射频治疗的老年患者(年龄≥65)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和干预组(舒芬太尼纳洛酮混合液复合丙泊酚麻醉)。记录术中平均血压较基线值波动大于20%的例数、平均动脉压和心率、BIS值;记录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和术后1 h痛觉(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等。结果 对照组(26例,43%)血压波动大于20%的例数大于干预组(10例,17%)(P=0.001);干预组BIS值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丙泊酚的用量小于对照组用量(P<0.01),干预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术后1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5)。结论 纳洛酮舒芬太尼混合输注镇痛效果增强,可使丙泊酚用量减少,血流动力学更稳定,苏醒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4.
郭波  肖永忠  唐浩 《人民军医》2012,(8):725-726
目的:观察小剂量瑞芬太尼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LC手术12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观察组)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以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麻醉诱导,术中吸入七氟烷、静脉泵入丙泊酚维持麻醉。观察组于术后即刻一次性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和术后躁动发生率等。结果: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睁眼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剂量瑞芬太尼超前镇痛可显著降低LC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且不影响苏醒恢复。  相似文献   

15.
毛宏梅  韩超  崔璐  武鑫  李洋  李毅  李岩 《军事医学》2016,(5):405-408
目的 探讨4种不同种类药物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的设计特点,为药物临床前过敏反应的合理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对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注射用头孢美唑钠、鱼腥草注射液4种不同类型药物进行过敏性评价,观察激发给药后豚鼠全身主动过敏反应.结果 阳性对照组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平行对照组豚鼠在激发给药后30 min内均出现了过敏反应症状,阴性对照组在激发给药后3h内均未见明显异常和过敏反应症状,其他受试物各剂量组在激发给药后3h内均未见明显异常和过敏反应症状,判定4种药物过敏反应均为阴性.结论 由于豚鼠对某些抗生素类药物高度敏感,对中药注射剂药物的类过敏反应无法识别,亟需建立新的致敏反应评价模型和检测指标,以真实评价药物的临床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滴鼻对剖宫产术后宫缩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80例择期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均分为四组:A1组舒芬太尼0.3 μg/kg;A2组舒芬太尼0.4 μg/kg;A3组0.5 μg/kg;B组生理盐水1 ml.舒芬太尼均稀释至1ml.四组均于2min内滴完.10 min后开始静滴缩宫素.记录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探讨安全、有效九痛胃镜检查术的药物选择和剂量,选用最新的μ阿片受体激动药瑞芬太尼和短效静脉麻醉药丙泊酚组合,采用对照的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200例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术的患者,静脉麻醉药按公斤体重用药配制,分成4组,Ⅰ组丙泊酚(即得普利麻,下同)2mg/kgiv;Ⅱ组芬太尼1μg/kg+丙泊酚2mg/kg iv;Ⅲ组瑞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1.5mg/kiv;Ⅳ组瑞芬太尼0.75μg/kg+丙泊酚1mg/kg iv。观察指标:起故时间,麻醉深度,术中HR、R和SpO2的变化,有尤呛咳、喉痉挛等副作用,术毕清醒时间和离院时间,以及术后有九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结果Ⅳ组与其他各组比较,起效时间,清醒时间,离院时间,麻醉深度,术中呼吸抑制等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选用瑞芬太尼0.75μg/kg与丙泊酚1mg/kg复合的静脉麻醉配方用于胃镜检查起效快,清醒快.麻醉深度合适,术巾、术后副作用少,适用于胃镜检查,只要注意预防药物的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可控性强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术后疼痛是机体受到手术伤害刺激后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一系列反应,小儿唇腭裂患者术后疼痛可引起应激反应导致小儿生理和心理发生变化,对心身、家庭及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传统的术后镇痛治疗常以阿片类药物为主,如杜冷丁、吗啡及芬太尼等,但大量使用阿片类药物会引起许多围术期副作用。氟比洛芬酯(Flurbiprofen)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止痛及解热作用。氟比洛芬酯微球载体注射液,采用微球载体技术,使药物具有靶向性,起效时间短,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36岁.双下肢麻木2个月入院.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足跟麻木,后至足背、足尖,渐发展到膝髋部并累及腰部,自觉腰部束带感.近1周出现双手麻木,大小便不畅,无头痛、头晕.体检:颅神经征阴性,四肢肌力正常,双手痛觉减退,双下肢痛觉过敏,T1以下深浅感觉减退,双侧Babinski征阳性.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盐酸纳美芬用于舒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后催醒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舒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术毕给予盐酸纳美芬0.2μg/kg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对比观察两组术后拔管时间、清醒时间,以及给药前后心率、血压、血脉氧饱和度(SpO2)变化及不良反应等。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88±9)min,对照组(91±6)min;观察组舒芬太尼用量(25±5)μg,对照组(24±3)μg。两组手术时间及舒芬太尼用量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2)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分别为(7.6±2.0)min和(13.4±5.1)min,均非常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5.2±3.1)min和(28.7±6.6)min(P〈0.01)。(3)两组围术期心率、血压、SpO2等指标改变,均差异不显著(P〉0.05)。(4)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躁动评分、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盐酸纳美芬用于舒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术后催醒效果好,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