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清  凌康  袁海 《安徽医学》2019,40(1):56-59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对单次治疗、多次治疗2种治疗结果进行测量:单次治疗使用模式A、压力80 mm Hg的空气波压力治疗患侧下肢20 min,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不同时间段(治疗前,治疗后即刻、20、40、60分钟)患侧下肢股总静脉血流平均速度(Vm)、血流峰速度(Vmax)、血流量(BF)变化情况;多次治疗使用模式A、压力80 mm Hg空气波压力治疗患侧下肢,每次20 min、2次/天,反复治疗时间大致为20 d,静息状态下,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患侧下肢股总静脉的上述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等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单次治疗后Vm、Vmax和BF在不同时间点间的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两比较发现,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在即刻、20分钟、40分钟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治疗后60分钟值相比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20天后,患者的Vmax值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单次的空气波压力治疗来说,治疗效果大约可持续到治疗后1小时,20天多次的空气波压力治疗可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液回流。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比较不同压力下,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效果.方法:2018年5月-2019年4月收治脑卒中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压力30~59 mmHg)、观察组2(压力60~89 mmHg)、观察组3(压力90~119 mmHg)、观察组4(压力120~149 mmHg)、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空气压力波治疗仪结合康复疗法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空气压力波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1人发生血栓,对照组有7人发生血栓,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压力波治疗仪结合康复治疗可有效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5.
朱雪梅 《吉林医学》2013,(20):4181-4182
目的:研究空气压力波循环治疗仪及温水足浴在剖宫产产妇术后护理中的运用方式和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各12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术后通过空气压力波循环治疗仪给予双下肢按摩及温水足浴,对照组由护士指导家属术后行双下肢按摩。观察记录两组剖宫产产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自理活动等情况,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试验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自理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结论:使用空气压力波循环治疗仪给予双下肢按摩及温水足浴使剖宫产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及自理活动时间提前,有利于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6.
<正>脑卒中主要指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障碍。脑卒中致残率很高,极大地降低了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1]。因此,脑卒中肢体障碍患者康复护理对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显得非常重要,而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简称空气波)治疗对预防偏瘫肢体水肿及深静脉血栓形成起重要作用。我科于2008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健康者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从中筛选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的最佳治疗压力并分析作用效果持续时间.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实习的20名健康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0名对象左下肢股总静脉在使用4组不同治疗压力(40、60、80、100 mmHg)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干预下,不同时间段股总静脉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及血流量.结果 干预后4组血流峰速度、平均速度、血流量较静息状态下显著增高(P<0.05).然而随着时间的延长,4组血流动力学指标逐渐恢复到静息水平.4组静息状态下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及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后40 min内4组间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 min时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压力为80 mmHg时促进静脉回流的效果最佳,作用效果可持续40 min,可以考虑作为今后临床康复治疗中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参数选择的参考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8.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老年下肢肿胀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老年下肢肿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部老年下肢肿胀患者52例,比较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辅助治疗前后患肢的周径。结果治疗前后患肢的周径差异均有显著性改变。结论空气渡压力治疗仪治疗老年下肢肿胀患者具有疗效好、安全且经济适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联合中医泡洗治疗奥沙利铂引起神经毒性的疗效.方法 将40例使用含奥沙利铂方案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使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仅联合中医泡洗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预防治疗,6周期化疗后评价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结果 治疗组神经毒性发生率为65.0%,对照组为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神经毒性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神经毒性恢复时间短(P<0.01).结论 化疗期间给予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联合中医泡洗可降低奥沙利铂引起的神经毒性发生,且可缩短神经毒性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0.
王燕  热迪娜  谢荣 《新疆医学》2009,39(10):53-54
水肿系血管外的组织间隙中有过多的体液积聚,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偏瘫患者下肢水肿系静脉回流障碍和营养代谢障碍所致,是常见的并发症,属于局限性水肿^1[]。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是一种非侵入性、无创伤的治疗水肿的方法,应用其治疗偏瘫患者的下肢水肿,取得了短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搪尿病肾病双下肢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0月~2010年5月对70例糖尿病肾病下肢水肿患者联合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试验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空气渡压力治疗仪辅助治疗下肢水肿,每天治疗2次,每次30min,7d为1个疗程,共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水肿疗效、下肢肢围、体重及尿量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86.1%,其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治疗2周后,试验组患者下肢水肿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水肿下肢肢围、体重、尿量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结论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能明显减轻糖尿病肾病双下肢水肿,对糖尿病肾病双下肢水肿有确切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蒋艳珍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3):110-110
目的:探讨葛根素加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择46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予以葛根素注射液0.4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加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共14天。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8.1%,其中明显改善39例,改善94例。结论:葛根素与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张玮  吕雪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0):1402-1403
<正>骨科大手术后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少数可造成肺栓塞导致死亡[1]。在欧美发达国家中,每年的患病率为160人/10万人,肺栓塞(PE)为20人/10万人[2]。据报道骨科大手术后DVT发生率波动在41%~85%[1]。因此早期预防是防止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将传统针刺疗法中的头皮针结合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联合现代康复运动疗法与单纯采用现代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入选90例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常规用药+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皮针和空气压力波治疗仪的联合治疗,3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将两组的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和对照分析;观察指标:(1)手功能试验(Carroll评分法);(2)疼痛分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评分);(3)手掌围度(使用软尺测量)。结果对照组45例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疗程结束后总有效28例,无效17例;治疗组45例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疗程结束后总有效39例,无效6例。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中有效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手功能试验Carroll评分(57.71±34.34比较46.56±24.08)与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8.09±3.56vs.17.31±6.08)显著高于对照组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手掌围度有效改善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针联合空气压力波结合康复训练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在缓解肢体肿胀程度上较常规康复疗法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应用价值及护理重点。方法对8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空气波压力辅助治疗的为观察组,只采用常规治疗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肢皮肤温度,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情况及静息痛、间歇性跛行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操作简便易掌握,能加强动脉灌注,减轻肢体缺血缺氧症状,改善下肢的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循环系统治疗仪对急性脑卒中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60例急性脑卒中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30例除常规内科治疗外,加用脑循环系统治疗仪,20min/次,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治疗前与治疗后10d分别进行SNSS和BI评定。结果在治疗后10d,SNSS评分和BI指数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循环系统治疗仪可明显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临床治疗效果的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5月收治入院的60例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情况、临床效果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控制血糖的治疗方法,均有明显效果,其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IPC治疗后,其间歇性跛行、下肢静息痛、坏疽、行走距离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前血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控制血糖无明显影响,但对下肢血管病变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有效地防止糖尿病足、坏疽情况的发生及恶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空气压力治疗仪是一种物理性、非介入性的治疗仪器,治疗原理是通过由远心端至近心端依次充放气过程,加速肢体静脉血流速度,消除水肿;促进淤血静脉排空入血液循环,预防凝血因子的聚集及对血管内膜的黏附,防止血栓形成。此仪器能增加纤溶系统的活性,使用后即能刺激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加速新陈代谢。  相似文献   

19.
深静脉血全形成是指血液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在深静脉中出现不正常的凝结,会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危害。本文从骨科患者自身情况、手术因素和疾病康复过程因素等方面归纳了影响骨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并对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从而对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骨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空气波压力治疗仪(IPC)用于预防骨科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将106例骨科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2组均采用常规预防方法,试验组应用IPC,2次/d,30 min/次,10 d为1疗程;对照组未使用IPC。对2组患者DVT发生率及肿胀、疼痛、舒适度方面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试验组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IPC在消除肿胀、减轻疼痛及提高舒适度方面效果明显。结论 IPC能有效预防骨科长期卧床患者DVT,且安全舒适、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