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 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我国古代医学巨著《黄帝内经》,曾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正邪相争”,“阴阳失调”等理论原则,揭示了疾病发生的原理与规律。其“厥逆”便是在正邪相争过程中,引起阴阳失却平衡出现的一种征象。“厥”与“逆”在《内经》之中,或单独出现,或二字并称,多表示病机,亦常作为病名。称病机则指为阴阳气血之逆乱;作病名则表示阴阳气血逆乱所致之昏仆、肢厥等病症。纵览《内经》全书,厥逆为病层出不穷。因此,对蕴于经中的厥逆发病学说实有研讨之必要。  相似文献   

2.
深入研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领悟:认识“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中包涵着阳与阴的连动关系,阳与阴共进退,阳主阴从;“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阳本来要在上,反而在下;阴本来在下,反而在上,谓之“此阴阳反作”,正因为“阴阳反作”而产生“病之逆从”;提出“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中“极”的两个意思:一是(尽)头,二是(两)端;“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是阴阳关系的最完美表达.  相似文献   

3.
疾病的临床表现,虽复杂多变,总不外乎在气在血,属阴属阳。但病有真假,证有微甚,因此,治疗有逆从。《素问·至真要大论》明确提出:“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又谓:“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提示当诊察病气微甚而施治,或逆或从,或二逆一从,或一逆二从,以适应复杂病变。通过“逆之,从之,逆而从之,从而逆之”,务使“疏气令调,则其道也”。就是要做到辨证准确,随机应变,庶能除疾去病。具体来说,“逆者正治”,是指逆其病象而施治之谓,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总的精神是符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审其阴阳,以  相似文献   

4.
卫气运行与阴阳交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阴阳交感是决定卫气运行的重要因素 ,阴阳二气的相互吸引决定了卫气运行 ,阴阳二气客观存在的质与量的差异 ,从而形成卫气运行方向与运行空间。笔者试图进一步揭示病理性的卫气逆行的产生。1 卫气行  卫气在人体中运行存在逆行与顺行 ,如《灵枢·逆顺篇》“气之逆顺者 ,所以应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也。”如《灵枢·胀论》“卫气之在身也 ,常然并脉循分肉 ,行有逆顺 ,阴阳相随 ,乃得天和。”在正常情况下卫气的运行就存在逆顺两种方向 ,又气机运行的动力来源是阴阳二气的交感 ,原文中卫气的行有逆顺是由于阴阳相随的结果。从《灵枢·口…  相似文献   

5.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膜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这里的“病之逆从”,其义不难理解,然因其注家及今之《内经》教材对“病”字多略而不  相似文献   

6.
双向调节,《内经》称之“权衡相夺”。中医认为,错杂症的病理比较复杂,常呈现“阴阳反他”的双向性两极差异。如寒热互见、正虚邪实、升降紊乱、阴阳两损等等。《素问·玉版论要篇》说:“阴阳反地,治在权衡相夺……”。清·高士宗注曰:“阴阳相得则顺,反他则逆。若阴阳反他,则治之之法,在于权衡相夺。权衡者,得其平也;相夺者,夺其逆于右者从左,逆于左  相似文献   

7.
治法逆从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逆”是《内经》中“逆者正治”之意,又称“逆治”。它是根据“微背逆之”的原则制定的。“微”指病势较轻,病情比较单纯.疾病的征象与其性质相符。如寒病表现寒象,所选药物以温热药为主;热病表现热象,所选药物以寒凉药为主;虚病表现虚象,所选药物以补药为主。临床上我们最常见的是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或者阴阳俱虚,气虚血脱。在运用补药的过程中,往往采取气血双补。或者阴阳俱补的方法。实病表现实象,  相似文献   

8.
曾立言 《国医论坛》1996,11(2):13-13
张介宾在《医易又》中引孙真人的话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的确,在医学上许多疑难问题,都可通过易理而得以阐明和解决。如中医方剂学的一些问题.中医学认为:人体之所以无疾,是因为阴阳相对平衡,气机升降得宜的结果.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阴阳失调,或升降失常,就会发生疾病。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几阴阳之要,明密阳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赛,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高决,精气乃绝”.《四气调神大论)说:“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相似文献   

9.
《新中医》1982,(5)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人们如果能顺应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就可生存,如果违背了它就会死亡;如果能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就能平安,如果违背了它,就会产生祸害。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把顺应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反转过来成为违背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这叫做“内格”——肌体不能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因而格拒成病。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  相似文献   

10.
郭士全 《国医论坛》1996,11(6):12-13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反顺为逆,是谓内格”,《外经微言·阴阳颠倒》篇“阴阳之道,不外顾逆,顺则生,逆则死也”,诸如此类,中医养生学广泛使用顺逆概念.实际上顺逆源于八卦,是易学最基本的一对哲学范畴,广泛用于中医及古代各学科,而与中医养生学关系尤为密切。《易·说卦》曰:“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所谓“易,逆数也”,即谓易学的实质,不过就是象数义理的顺逆变化。然何谓顺逆?《易·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即宇宙、人体及事物形成和…  相似文献   

11.
论开合枢机理在《伤寒论》中的运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开、合、枢(以下简称开合)是以门户为背景的三个相关概念,是对门户运动的完整描述。门户概念引入中医学始见于《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朱济公对此释云:“阴阳出入,故谓之门。”由于在人体内及人体与天地之间都存在着阴阳的出入变化,因此,它们之间都会有门户存在。重要的是,人体的阴阳出入变化必须与四时阴阳的变化协调同步,这乃是健康的必要保证。譬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云:“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此处的“从”即人体阴阳与四时阴阳变化的同步协调关系,“逆”即同步协调关系的破坏。而上述的协调能否保证,显然与把握阴阳出入的门户状  相似文献   

12.
(三)知逆从所谓逆,就是反,所谓从,就是顺,因此所谓知逆从、也就指我们必须要知道一个事物反和顺两面的意思,由于逆从这两个字范围很广,因此中医在临床上运用这两个字的时候,各方面的含义也就有所不同,从人体生理病理上来说,所谓逆从就是指人体生理活动異常或正常,例如中医书上说:“荣卫之气……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素问);从疾病诊断上来说,所谓逆从、就是指疾病的善恶,预后的吉凶,例如中医书上说:“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素问);从治疗上来说,所谓逆从,就是指对于疾病的正治与反治,例如素问上  相似文献   

13.
刘红旗 《河北中医》1999,21(6):381-381
病有所偏,治有所宜,此为医之常理也。脾胃亦是如此。脾胃同居中焦,脾为阴土,胃为阳土,阴阳有反正之意。《素问·太阴阳明论》曰:“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歧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温病条辨》曰:“若脾病治胃,胃病治脾……或笼统混治,脾胃不分,阴阳寒热不辨……诸证蜂起矣。”脾以升为常,胃以降为顺;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素问·太阴阳明论》曰:“阳道实,阴道虚。”脾病多虚、多寒,胃病多实多热,所以治脾宜温、宜补、宜升、宜燥,治胃宜清、宜润、宜通…  相似文献   

14.
近代著名医家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立意新颖,特别是对药物的认识和运用更为独特。今采书中有关龙骨、牡蛎的运用经验,作一简介。一、补虚劳,固阴阳,救垂绝之危 (一)补虚劳张氏认为龙、牡有补益之功,凡“形体赢瘦,饮食不壮筋力,或自汗、或咳逆……”等虚劳证,用龙牡皆能补之。并说:“且龙骨、牡蛎之功用神妙无穷。既脉之虚弱已甚,日服补药毫无起象,或病虚极不受补者,投以大剂龙骨、牡蛎莫不立见功效”,用治此证,常与党参、黄芪相伍。 (二)固阴阳凡“阴不中守,阳不外固”所致的大汗淋漓之亡阳,或“大病后阴阳不相维系。阳欲上脱,或喘逆、或自汗……,阴欲下脱,或失精,或小  相似文献   

15.
四逆散为《伤寒论》少阴篇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之主方。历代有的注家认为本证的“四逆”是阴阳不相顺接所致的“热厥”。如朱广仁:“传经热邪至于手足四逆,最当辨悉。若见咳利种种之证,其为热证无疑矣。虽...  相似文献   

16.
霍建锐 《河北中医》2008,30(12):1285-1286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四逆散是治疗少阴阳气郁遏,枢机不利,四肢厥冷的主方。方由柴胡、白芍药、枳实、甘草4味药组成。方中以柴胡疏肝解郁,透达郁阳为主药,辅以白芍药益阴和营,二者配伍,一阴一阳,使邪气外透,阳气升发,与阴气相合,阴阳顺接,佐以枳实开痞降气,与柴胡相合,一升一降,使枢机运转,气机调畅,则郁阳通达;甘草缓急和中,配白芍药柔肝和脾。阳郁得伸,气机得调,阴阳和协,四逆自痊。  相似文献   

17.
“厥”在《内经》中出现较多,除有专篇论述外,还散在于许多篇章中,其含义较广,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指导致气机厥逆的病邪《灵枢·邪客》说:“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类经·不卧多卧》注:“邪气逆于藏腑”,可见,此“厥气”即指“邪气”。本段论述的失眠证,是由于邪气客于脏腑,迫使卫气只行于阳分而不能入于阴分,导致阴阳不和所致。《素问·调经论》亦说:“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写。”《类经·阴阳虚实寒热随而刺之》注:“厥气,寒厥之气也。或寒气伤藏,或食饮寒凉。”说明这里的“厥气”亦乃“邪气”之义,原文系指下焦阴寒之气过盛,则寒气上逆而积  相似文献   

18.
陈发青 《中医研究》2002,15(3):56-57
四逆散出自仲景《伤寒论》,原治“少阴病,四逆”之证,四逆者四肢逆冷之谓也。其症状为四肢逆冷,其病机为阴盛格阳、阳盛格阴,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方由炙甘草、枳实、柴胡、白芍组成,功能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主治“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重”诸证。笔者近年在临床中随证加减,扩大其应用范围,疗效尚属满意,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急症的特点之一就是发病急、变化快、季节性明显、时间性强。在临床实践中,笔者运用“因时制宜”法则诊治急症,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兹举验案以证之,以飨于同道。四时发病,治以阴阳春夏秋冬四时循序,寒热温凉气候环调。人身阴阳之气亦随之发生变化,若人身阴阳之气失调,不能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时令变化,“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素问·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太阳篇有一条经文是:“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凡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疒制)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这一段经文,很难理解。历来注家,亦多随文衍义,无所发明。惟山田氏云:“若发汗以下,王叔和所加。较之伤寒例,赝自彰彰矣。况其曰灼热,曰阴阳俱浮,曰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皆非仲景之辞气乎?”比较直捷了当。因为从原文语气看,自“若发汗以下”各句,固系后人之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