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据“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平脉辨证”对《金匮》理法方药渊源进行了探讨,并认为这三个方面是其成书的三大组成部分,又围绕理法方药,重点阐述了《金匮》几个突出特点,旨在说明其对中医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以及为临床医学的奠基与升华所作出的贡献是划时代的。  相似文献   

2.
仲景《伤寒》、《金匮》二书用牡蛎者十二方,其中有二方(牡蛎汤、白术散)系宋林亿等校正《金匮》时,从《外台秘要》等书中补入者。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仲景法的发展,因为二方的补入并没有远离仲景理法方药系统。《外台秘要》对仲景的治法并有所补充,如十二方中的柴胡桂枝干姜汤,在《伤寒论》本是治疗少阳病往来寒热、胸胁满微结等证的,这些证状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寒热并用相反相成用药规律探讨徐刚(北京中医药大学九三级博士生100029)主题词《伤寒论》,治则,中药配伍《伤寒论》创六经辨证,开中医辨证论治之先河,首次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因证立法,以法统方,所载112方与《金匮》所载之方被后世尊为经方,...  相似文献   

4.
《内经》、《伤寒》、《金匮》、《本草经》誉之为中医经典。笔者于本文中所述“经方”,悉指《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所载之方而言。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辩证论治、理法方药的论述和方药的组合,独辟溪经,幽微严谨,用之于临床,确能起到证治上的绳墨作用。《伤寒杂病沦》后世才被分成为《伤寒  相似文献   

5.
对《黄帝内经》心为君主之官命题在《伤寒论》理法方药体系中的体现进行了研究。从《伤寒论》的病证症状构成统计,到方药性能对比及临证方剂应用分析,表明《伤寒论》的理法方药体系充分体现了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立论。认为《伤寒论》对临床病证客观规律反映之真实、组方之严谨、用药之精确,是中医学界应当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6.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集理法方药于一体的医学经典著作,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其伤寒部分经西晋王叔和搜集整理而形成后世流传的《伤寒论》,而杂病部分则直至北宋年间林亿等人删减校订了翰林学士王洙所发现的《金匮玉函要略方》,而形成后世流传的《金匮要略》。该文试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含有甘草生姜大枣的方剂中归纳总结仲景对草姜枣的配伍应用规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析赵以德《金匮方论衍义》妇人病篇的学术思想,拓宽中医妇科学治疗思路。[方法] 通过研读《金匮方论衍义》妇人病相关内容,分析赵氏对于妇人病篇条文的注释,并研究赵氏对于条文中理法方药的解析,归纳其理论研究和临床经验,并总结其学术思想。[结果] 《金匮方论衍义》在继承《黄帝内经》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朱丹溪的思想,通过注解《金匮要略》妇人病篇,对妇人产前、产后诸多疾病加以阐述,解释方义之外提出诸多经方临床应用的心得,在总结仲景药物使用规律之余,以阴阳五行为理论,以临床实践为事实,得出药物在妇人病中的独特疗效。[结论] 赵以德《金匮方论衍义》妇人病篇注释详尽,不仅是对于仲景的学术体系的传承,而且提出了对于现代妇人病诊治具有重要意义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内经》对疝病的论述散在于各篇章之中,多从宏观方面论述,《金匮要略》对疝病的论述是在《内经》理论的指导下,从具体临床应用方面进行理法方药的论述,使疝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治法方药更加具体化.  相似文献   

9.
杜雨茂是一位现代以研究《伤寒论》而著称的医家,他学术严谨、思维活跃、深入浅出,对《伤寒论》学术理论主要在六经辨证、理法方药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阐释,见解颇多而独特.对《伤寒论》六经实质内容注重整体观,六经与气化学说应该本着既不可弃离,又不可拘泥的的原则,从实践论六经辨证、六经传变理论,从广义角度认识伤寒与温病的关系,《伤寒论》的理法方药也适应于温病,且善于治疗危重急证、疑难病症等.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伤寒论》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理法方药一体的理论及方证体系,个体化诊疗体系,辨证论治的核心要素,以及辨证与论治的具体内容等。同时论述了《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特色,主要有理法方药连贯、一致,丝丝入扣,方剂配伍严密精炼,方剂使用灵活,注重方药剂量、煎法、服法等。  相似文献   

11.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胃炎诊治病案、方剂数据进行研究,对中医药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原始数据预处理和数据结构规范化,对用于中医胃炎诊治数据挖掘的多算法模型组进行了研究和设计,系统选择C/S架构,并建立了系统基于.net技术的分布式多层应用体系架构。文章所设计的系统可以用于中医胃炎症状与证候关系规则的挖掘研究,文章的研究结果对中医在线胃炎诊治系统的开发与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胃炎诊治病案、方剂数据进行研究,对中医药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原始数据预处理和数据结构规范化,对用于中医胃炎诊治数据挖掘的多算法模型组进行了研究和设计,系统选择C/S架构,并建立了系统基于.net技术的分布式多层应用体系架构。文章所设计的系统可以用于中医胃炎症状与证候关系规则的挖掘研究,文章的研究结果对中医在线胃炎诊治系统的开发与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经络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经络早已被中医临床反复证实,但对于现代生命科学来说,仍然还是一个尚未被认识的新天地.本着“肯定现象,掌握规律,提高效率,阐明本质”的研究思路,从中医文化学的角度出发,总结过去的研究成果、建立客观评价标准、着眼于针灸临床,结合以“S”形曲线为核心的多种结构图,另辟蹊径阐释经络的实质.  相似文献   

14.
中医传入东北(包括吉林省)的时间不会晚于清初崇德(1636—1643)年间。境内的中医最初主要以走方医的形式流动行医,被称为驼医。医生群体广布于市、县、乡等地区,呈现出聚集于城市、传道授业渠道多样、药铺成为学医的重要场所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单字格的使用是古汉语的一大特点.为了证实中医术语以及中医英语翻译中也有此重要的语言现象,本研究采用人工分析结合计算机技术,对中医术语进行初步的多因素研究.首先,从汉语单字着手,分析单字在中医术语群中的词频与占有比例、单字与中医术语内部语法结构的关系以及与中医术语翻译的关系,以此证实提出单字格中医术语这一基本概念的必要性.然后,在单字格术语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单字格与其他字格中医术语的相关性,从而显现出不同字格中医术语的构建与翻译存在高度相关性.最后,以上述分析数据为基础,推出以单字格为基础的中医术语动态组合译法,以期能够为中医术语乃至中医英语翻译开拓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肝纤维化、肝硬化不同阶段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肝硬化不同分期时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其对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形成、发展的影响。方法 :经肝穿刺活检证实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 30例、肝硬化患者 75例。肝纤维化患者分S12例、S2 4例、S3 10例、S414例 ,G13例、G2 5例、G3 10例、G412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 -Pugh分级A级 2 8人、B级 39人、C级 8人。对照组为 2 0例健康人。所有患者肝穿刺活检的同时 ,取血清测一氧化氮 (NO)、肿瘤坏死因子 (TNFa)、内毒素(LPS)。结果 :TNFa随肝炎程度及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 ,具等级相关。r分别为 0 .6 2 3(P <0 .0 5 )、0 .6 4 9(P <0 .0 1) ,NO等级相关性r=0 .32 8(P >0 .0 5 ) ,LPS在肝纤维化阶段尚无明显增高 ,只是在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B、C级时才显著升高。结论 :LPS早期未参与肝病的慢性损伤 ,在肝硬化时与肝功能损害互为因果 ;TNFa在慢性肝炎发展至肝硬化过程中 ,始终起着重要作用 ;NO早期未参与肝硬化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医学界在急性放射损伤的病因病机及诊断治疗等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理论体系也尚未构建完整,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医药在辐射防护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对引起急性放射损伤的电离辐射的中医病因学特点进行分析,将其命名为电离毒。基于电离毒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以及"脾为之卫"的理论内涵,本研究提出:急性放射损伤的中医核心病机是"脾为之卫"的病理表现——"脾失之卫"。在急性放射损伤发病之初,病机为电离毒外侵,伤脾之卫;在疾病发展、变化阶段,病机为脾失之卫,百病由生;在疾病转归、预后阶段,病机为脾卫渐复,祛邪外出。充分认识急性放射损伤的中医病机,可为进一步探讨放射损伤的防治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收集乳腺癌不同中医证型、不同临床分期、不同分子分型舌象图像数据信息,观察其与舌象特征的相关性,为乳腺癌的舌象客观化研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月期间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就诊的乳腺癌患者,使用TFDA-1型数字舌诊仪采集乳腺癌患者舌象图片,以Matlab为图像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中医药事业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迈入高质量发展阶级,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肩负新的历史使命。过去十年间,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现代化和产业化持续推进;中医药进一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中医药学术研究亦取得重要进展。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张伯礼院士立足近十年中医药的发展情况,针对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个人见解,并对中医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以“久病入络”为理论基础,研究应用当归芍药散对早期复发性流产孕前干预疗效的影响。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于2015年2月—2017年8月在丽水市中医院门诊就诊的被诊断为肝郁脾虚、瘀血内阻型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60例,以“久病入络”为理论基础采用当归芍药散加减进行治疗,疗程结束时,总结60例患者完成疗程时的治疗转归,分析影响治疗转归的因素。 结果 60例患者疗程结束时,19例(31.67%)成功实现自然妊娠。对影响治疗转归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年龄、病程的长短、自然流产次数、子宫内膜类型、子宫动脉血流情况等,采用χ2检验发现,自然流产次数(P=0.013)、子宫内膜类型(P=0.027)、子宫动脉血流是否异常(P=0.034)、中医主要证候积分(P<0.001)、治疗过程中子宫内膜、动脉血流及中医证候积分是否好转(P<0.05)与治疗转归具有相关性,但病程(P=0.558)与治疗结局无关;进一步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子宫内膜C型(P=0.027)、子宫动脉血流异常(P=0.034)、中医主要证候积分≥4分(P=0.001)是该证型治疗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基于“久病入络”理论的精准辨证治疗可降低复发性流产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