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感染病的优势与思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药治疗感染性疾病具有早期干预、对抗病原体与保护脏器组织及免疫功能相结合、多法联用,综合协同,在各个环节调动机体内在因素,祛除疫毒,无明显毒副作用的优势,提出加强对新发感染病特别是病毒性感染性疾病的防治研究,探讨发病规律,早期介入,截断治疗,辨病与辨证结合,整体调整与专病专药结合的治疗思路.强调重视温病学课程的地位,培养温病学人才是发挥中医防治感染病优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治疗感染性疾病具有早期干预、对抗病原体与保护脏器组织及免疫功能相结合、多法联用,综合协同,在各个环节调动机体内在因素,祛除疫毒,无明显毒副作用的优势,提出加强对新发感染病特别是病毒性感染性疾病的防治研究,探讨发病规律,早期介入,截断治疗,辨病与辨证结合,整体调整与专病专药结合的治疗思路。强调重视温病学课程的地位,培养温病学人才是发挥中医防治感染病优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支原体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女性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在我国发病率很高。西医常用抗生素治疗本病,疗效明显,但由于病程较长,很多患者出现了耐药性。中医根据支原体致病后的临床表现将本病归于中医"淋证"、"带下"、"白浊"、"阴痒"等范畴。主要病机为湿热毒邪侵犯下焦,血脉瘀阻,膀胱气化不利。众多学者通过中医药调节机体微生态平衡对本病进行辨证论治,取得良好疗效,且无耐药性,具有较大优势。本文将中药、西药、中西医结合用药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弓形虫是重要的机会性感染病原体,可导致人兽共患弓形虫病,目前尚未找到理想的治疗药物.本文综述了抗生素类药物、其它类化学药物、生物制剂及中药抗弓形虫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对抗弓形虫药进行了总结.其中复方中药在治疗急性弓形虫病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西药联合用药,可适当减少药量、降低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的产生,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5.
中医络病的现代认识   总被引:44,自引:6,他引:38  
络病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络病理论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中医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理论的发展与创新.通过在分子水平上探索与研究络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对中医络病理论给予了现代医学诠释,提出了新的络病假说,从而部分地实现了中医基础理论与西医基础理论实质性的链接,实现了传统中医药学与国际前沿科学研究的接轨.  相似文献   

6.
细菌耐药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难题,感染部位靶向抗菌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纳米药物载体负载抗生素(ATBs)可以通过特定的识别途径清除耐药菌,这些纳米药物载体负载ATBs不仅具有对抗目标病原体的抗菌活性,还可以限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有望成为解决细菌耐药的可行方案.对纳米材料在纳米载药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前,感染性疾病的表现呈4项特点:①新的病原体及其所致的感染疾病患不断出现。②许多传统的老病原体出现了临床新问题,对实验诊断提出了新的要求。③新老病原体的耐药性明显增强,不仅带来治疗上的困难,也向实验诊断提出了挑战。④临床微生物学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明显提高了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中医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源流、基本概况,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方法]对中医经典中有关感染性疾病的论述进行分析、总结、归纳,从而结合现代医学得出感染性疾病的新时代发展思路。[结果]在中医学理论里对于感染性疾病多称"疫病",关于其记叙最早可见于《礼记》,中医认为"外邪""内虚"是发病必不可少的因素,扶正祛邪是感染性疾病的总治则。而现代医学认为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体入侵人体后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而治疗主要是以针对病原为主导的抗病原微生物治疗。在抗感染领域,中医药的应用较少,二者结合亦不多,随着目前感染性疾病愈发多样,病原体耐药性愈发变强,发掘中医药抗感染不仅是理论需求更是现实需求。[结论]中医药在治疗感染性疾病领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我们应从中医文化传承、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中医药学术创新三个方面来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9.
2019年底以来,我国武汉地区陆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认为隔离仍然是预防本病最重要的措施,治疗当分轻重。医者在临床治疗中应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和优势,重视中医温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另外,也应重视中医药中针对病原体的有效方药或成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哈雪梅  张尉华 《吉林医学》2009,30(22):2798-2799
目前,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健康的疾病。相对于硝酸酯类药物等西药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我国的传统中医药在冠心病(中医痹证)治疗上越来越显现出优势,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的通心络胶囊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冠心病心绞痛(胸痹)的治疗。本研究通过中医症候和平板运动试验观察通心络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中医全科医学起步较晚,至今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聚焦中医全科医学诊疗实践,从中医全科医学诊疗理念与实践模式、诊疗技术在社区的应用、发展优势及现存问题等几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中医全科医学发展现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促进中医全科医学发展成为实用价值高、服务能力强、广泛渗透基层的中医实践学科。中医全科医学诊疗理念和实践模式特点为提倡以“人”为中心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个体化综合干预、治未病的预防养生理念及重视服务家庭与社区。中医全科医学诊疗技术在社区服务中的应用主要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管理以及体质辨识和调养方法、膏方治疗冬病夏治、中医适宜技术筛选应用等社区健康问题的中医药干预。中医全科医学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有利于慢病防治,助力医养结合;容易立足社区和家庭,促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简便效廉,有利于节约医疗成本;有利于中医理论向临床应用的转化,促进中西医融合等方面。同时,中医全科医学发展还存在人才教育及培养体系尚需完善、中医全科医生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完善、岗位缺乏吸引力;中医全科医学学科建设依然薄弱;中医全科医学在社区卫生服务的研究仍不足等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导引术起源、作用机制及防病治病文献的总结论述,结合中医学理论与现代研究分析,揭示导引术防病治病的应用价值。导引术具有疏通经脉、行气活血、培护元气、扶正祛邪、舒筋通络及调整阴阳的作用,其精髓体现了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导引术调摄身心,呼吸吐纳,配合运动和意念,动静结合,动中有静,刚柔并济,成为融合中医学与体育学的理念于一体的绿色、健康的特色疗法。导引术在防病治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与特色,尤其在治未病及运动疗法的应用中彰显出现代医学不可替代的优势。在目前临床大量应用现代医学介入治疗的态势下,导引术为非损伤、免介入的绿色疗法,应当引起临床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节奏加快,高血压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应用降压散治疗临床获较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吴又可治疗观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吴又可治疗温疫病的“逐邪务早,逐邪务尽”的原则,扶正逐邪的原则以及“一病一药”的治疗观点在急性传染性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的重要指导意义,并分析了中医药治疗急性热病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中医糖尿病食疗理论认识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经验。文章对糖尿病中医食疗的起源发展及当代研究进行系统回顾分析,表明糖尿病中医食疗具备一定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挖掘。  相似文献   

16.
大蒜为药食同源食物,中医文献记载大蒜可用治关格病症(慢性肾脏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大蒜素为大蒜的提取物,在防治心血管疾病、肿瘤、细菌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方面具有广泛药理学作用。近年来,大蒜素在肾脏疾病中的药理学作用也被挖掘。大蒜素可多途径、多靶点保护肾脏,对慢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肾纤维化、肾肿瘤等均有一定作用。今后有关大蒜素的研究应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深入系统研究大蒜素防治肾脏疾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机制和作用环节,研制适合临床长期使用的新剂型,发挥中医药优势,提高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文中基于免疫系统有关免疫活性细胞或分子与外来抗原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的动力学模型对中医学正邪相争理论及其扶正祛邪治则进行了新的诠释,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认为:中医学关于外感邪气致病的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在本质上是识别抗原与免疫活性细胞或分子相互作用的三种不同的非线性动力学诊断模式,其证相应于这一过程中不同的非线性动力状态,可以用一个或一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进行定量描述。一个证常常对应于抗原与免疫活性的细胞或分子非线性动力学相互作用相空间中的一个稳定或不稳定的极限环和混沌,这可以作为证诊断的图形或形象标识。以中医学扶正祛邪的治疗思想为先导,有可能研制出全新靶向的和更有效的治疗传染性疾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基于运气学说的中医辨证论治治疗疾病的临床研究现状。方法全面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2个数据库,检索运气学说应用于中医辨证论治疾病的临床研究文献并进行评述。结果当前评价运气学说疗效的临床对照试验研究(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和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尚非常少见,且各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均较低,运气学说诊疗疾病的个案报告论文数量相对略多,少量的个案难以代表总体,存在的偏倚大,因果关系的论证强度弱。结论现有的证据尚不能得出基于运气学说的中医辨证论治能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确切结论。期望通过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以评价和验证运气学说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以“络病证治”为总纲,以“脉络学说”“气络学说”为两翼的中医络病理论体系就是传承了历代医家关于络病的学术思想、理论观点、临证经验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系统构建的创新理论,开辟了临床重大疾病防治的新途径。以络病理论为指导,以现代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为基石,将临床有效组方转化为系列中药创新药物,在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微血管病变、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疾病防治及抗衰老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