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结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重症感染患者中病情预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承德市中心医院ICU249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分为感染组131例,其中脓毒症48例,重度脓毒症43例,脓毒性休克40例;非感染组118例。比较两组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结果。结果感染组PCT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组中,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随病情加重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与APACHEⅡ评分显著相关(P<0.05)。结论PCT结合APACHEⅡ评分在指导ICU老年重症感染患者病情预测方面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降钙素原定量检测对重症感染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危重患者120例,其中重症感染患者60例,一般感染患者60例。再选择同期收治的非感染性疾病患者60例。对比观察三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测定,并且比较一般感染组、重症感染组的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细菌培养阳性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一般感染组和重症感染组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重症感染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显著高于一般感染组,差异显著(P0.05)。重症感染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和细菌培养阳性率均显著高于一般感染组,差异显著(P0.05)。一般感染组的预后情况显著优于重症感染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重症感染患者采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具有显著诊断效果,并且对于预后具有显著意义,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CU老年重症感染患者血清PCT(血清降钙素原)、CRP(C反应蛋白)及APACHEⅡ(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评分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8.01~2019.12月入住我院ICU的老年患者206例,将其中99例非感染患者作为对对照组,107例重症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两组患者均采集外周静脉血,分别进行血清PCT、CRP检测及APACHEⅡ评分,并分析其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PCT、CRP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但两组APACHEⅡ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PCT、CR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显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P<0.05)。血清PCT、CRP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血清PCT、血清CRP单一检测(P<0.05)血清PCT、CRP联合检测与单一检测相比,灵敏度高,漏诊率低(P<0.05)。结论:ICU老年重症感染患者,应用血清PCT、CR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应用价值巨大,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citonin,PCT)对危重患者感染诊断及其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危重患者分为重症感染组、一般感染组、对照组,应用荧光酶免疫法定量检测其血清PCT水平,同时采集血液进行细菌培养,部分病例采集痰、尿、创面分泌物等标本作细菌培养,并观察其预后。结果重症感染组、一般感染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PCT浓度有显著增高(P<0.05);重症感染组与一般感染组比较,其PCT阳性率与细菌培养阳性率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浓度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一般感染组较重症感染组预后效果良好。结论血清PCT对危重患者感染诊断及判断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尿脓毒血症诊断中血清降钙素原的意义进行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普通感染患者50例(甲组)及尿脓毒血症患者50例(乙组),对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进行统计和记录。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相比甲组患者,乙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较高,甲乙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分别为(0.658±0.019)ng/mL及(10.767±2.214)ng/mL,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会随着尿脓毒血症程度发生变化,患者病情越重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越高。结论对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进行监测能够为医护人员诊断尿脓毒血症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降钙素原测定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 (PCT)对细菌感染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结果 病毒感染者与轻症或局限性细菌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 <0 .5ng/ml,中度细菌性感染患者 >0 .5ng/ml,重症细菌性感染患者 >2 .0ng/ml,重度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患者 >10 .0ng/ml。病毒感染组和轻症或局限性细菌感染组与中度以上细菌性感染组PCT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PCT对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性为 93 .3 3 % ,特异性为 95 .0 0 %。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可以作为细菌感染诊断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联合检测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重症患者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该院ICU病房260例老年重症患者,分为2组,感染组135例(一般感染77例、脓毒血症58例),非感染组125例。空腹采集2组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PCT、CR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各指标。以细菌培养和临床诊断作为金标准,分析各指标在重症感染的阳性率。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的脓毒血症亚组患者血清各指标也高于一般感染亚组(P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脓毒血症亚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一般感染亚组(P0.05)。血清PCT和CRP联合检测的灵敏度(97.04%)高于单项检测(91.11%、88.15%),且漏诊率最低(2.96%)。结论血清PCT、CRP在重症患者细菌感染中均具有诊断意义,且联合诊断具有高灵敏度;APACHEⅡ评分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血清PCT、CRP与APACHEⅡ评分联合检测对老年重症患者病情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并发脓毒症患者中血清降钙素原(PCT)、血乳酸(Lac)及内毒素水平的变化研究。方法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40例重症肺炎并发脓毒症患者(观察组),分为存活组20例和死亡组20侧,入院后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选入院后最初24 h内评分最差值。同时选取2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PCT,血Lac及内毒素的水平,对血清PCT,血Lac,内毒素及APACHEⅡ评分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0.02±0.01 ng/ml,0.87±0.27 mmol/L,4.15±1.63 pg/ml)比较,观察组血清PCT,血Lac及内毒素水平均升高(18.29±11.02 ng/ml,6.55±3.02 mmol/L和15.5±10.38 pg/m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48,11.79,6.75,均P0.05);与存活组(9.52±2.93 ng/ml,4.26±1.78 mmol/L,7 62±3.04 pg/m1)比较,死亡组血清PCT,血Lac及内毒素水平均升高(27.06±8.88 ng/ml,8.84±2.14 mmol/IL和23.39±9.00 pg/m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39,7.35,7.42,均P0.05);血清PCT,血Lac,内毒素与APACHEⅡ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919,P=0.001;r=0.914,P=0.002;r=0.909,P=0.004)。结论血清PCT,血Lac及内毒素是评估重症肺炎并发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9例确诊为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到我院作健康体检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高于对照组,重症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高于局部感染和病毒感染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儿科感染性疾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作为细菌感染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综合分析CRP(C反应蛋白)、血清PCT(降钙素原)在多发伤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49例发生细菌感染的多发伤患者作为感染组,49例未发生细菌感染的多发伤患者作为未感染组、4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降钙素原含量,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并统计学分析感染组、未感染组和对照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及其阳性率。结果⑴对照组和未感染组C反应蛋白水平、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显著低于感染组(P0.05);⑵感染组C反应蛋白阳性率为85.71%、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为77.55%,未感染组C反应蛋白水平阳性率为16.33%、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阳性率为40.82%;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阳性率、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反应蛋白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多发伤患者中能够早期诊断感染性疾病,从而指导多发伤患者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与总IgE表达临床意义。方法:以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广东省东莞市塘厦医院诊治的36例为ACOS组(A组),单纯哮喘急性加重期39例为哮喘组(B组),ACOS急性加重期患者42例ACOS急性加重期组(C组),检测患者血清T-IgE和PCT水平。结果:B组PCT水平明显低于C组和A组(P0.05),C组和A组血清PCT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C组血清PCT水平最高,C组血清T-IgE水平明显低于B组和A组(P0.05),B组和A组血清T-IgE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PCT临界值为≥0.25 ng/ml,A组、B组和C组阳性率分别为75.00%、20.51%和78.57%;血清T-IgE临界值为100U/ml,A组、B组和C组阳性率分别为63.89%、76.92%和7.14%;A组14例患者T-IgE、PCT同时阳性,阳性率为38.89%。结论:血清T-IgE和PCT水平同时升高可以作为ACOS的诊断依据,ACOS急性加重期存在不同的发病类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老年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诊治的老年患者的血清标本,行降钙素原检测,并与微生物培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感染组PCT浓度为(4.48±13.09)ng/ml,高于非感染组(0.07±0.02)ng/ml(t=5.31,P<0.05).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混合感染组PCT浓度分别为(9.97±21.65)ng/ml,(5.92±8.82)ng/ml,(14.13±21.41)ng/ml,三组间PCT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P=0.284;t=-0.80,P=0.425;t=-2.14,P=0.064),若以血清PCT≥0.115 ng/ml为诊断感染的阳性临界值,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7.80%,93.80%.结论 血清PCT检测敏感度高于培养,对老年感染患者具有重要的早期、快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对老年患者急性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198例老年患者分成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并进行PCT检测,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作比较,同时将106例细菌感染组患者分为重症感染、一般感染组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重症感染组PCT阳性率91.18%,一般感染组阳性率为62.28%,健康对照组阳性率为9.09%,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0.5ng/ml为阳性阈值,在重症感染时PCT的敏感度为91.18%、特异性为57.50%:以2.0ng/ml为阳性阈值,在重症感染时PCT的敏感度为61.76%、特异性为84.17%,与CRP相比,其敏感度和特异性更高。结论 在急性重症细菌感染的老年患者中血清PCT的检测比CRP更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血清和痰液中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 D,SP-D)的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加重期COPD(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AECOPD)患者34例(A组)、稳定期COPD患者37例(B组)、有嗜烟史的健康人30例(C组)、无嗜烟史的健康人30例(D组)。分别检测4组血清和痰液中的SP-D水平,并分析AECOPD患者血清和痰液SP-D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B、C、D组的血清SP-D水平依次为(165.09±16.72)、(126.48±15.64)、(72.85±8.62)、(54.70±7.29)ng/mL,痰液SP-D水平依次为(109.03±18.95)、(133.28±16.36)、(260.04±47.91)、(665.89±117.49)ng/mL;血清和痰液SP-D水平在4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患者的血清SP-D水平和痰液SP-D水平呈负相关(r=-0.698,P0.05)。结论:AECOPD患者的血清、痰液SP-D水平呈负相关。血清、痰液SP-D水平的监测有助于临床AECOPD病情的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的定量检测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中山市民众医院外科住院感染性疾病患者90例,根据疾病类型将其分为重症感染组30例、局部感染组30例、病毒感染组30例,并将同期健康体检成人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检测灵敏度高,有助于早期发现患者感染情况,根据降钙素原检测结果实时指导抗菌药物使用,可有效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浆降钙素原在慢性重症肝炎合并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重症肝炎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45例和死亡组55例,观察两组患者血浆降钙素原水平及阳性率,并分析血浆降钙素原水平与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血清胆红素水平及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存活组患者血浆降钙素原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降钙素原阳性表达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低于阴性表达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及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降钙素原阳性表达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低于阴性表达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及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降钙素原表达与凝血酶原活动度呈显著负相关,r_1=-0.378,P10.05;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及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_2=-0.469、P20.05,r_3=-0.297,P30.05。结论:血浆降钙素原水平监测对慢性重症肝炎合并感染患者病情综合评估、早期预后判断和治疗方案的调整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老年人细菌性肺炎与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以及在指导用药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该院呼吸内科、胸外科收治的细菌性肺炎老年患者50例和肺癌老年患者40例,以及100例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血清PCT水平,同时规范采集晨痰标本进行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对50例细菌性肺炎患者选用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治疗7d后再次检测血清PCT。结果细菌性肺炎组治疗前、细菌性肺炎组治疗7d后及肺癌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分别为(9.960±8.540)、(2.420±1.280)、(0.346±0.300)ng/m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027±0.010)ng/mL(P0.05)。细菌性肺炎组治疗前与肺癌组比较,血清PCT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组患者治疗7d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清PCT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细菌性肺炎患者痰培养阳性21例,阳性率为42.0%,这21例痰培养阳性的细菌性肺炎患者治疗前血清PCT水平明显升高,为(17.620±8.460)ng/mL。药敏试验显示,分离出的1株铜绿假单胞菌为多重耐药菌,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耐药。结论血清PCT检测对老年人细菌性肺炎与肺癌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联合血清PCT及病原学检测对指导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细胞外网络(NETs)与接触系统在尿毒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尿毒症患者44例,分为尿毒症 ACS 组[包括尿毒症 ACS 感染组(A1组)和尿毒症 ACS 非感染组(A2组)两个亚组]、尿毒症非 ACS 组[包括尿毒症非 ACS 感染组(B1组)和尿毒症非 ACS 非感染组(B2组)两个亚组],正常健康查体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血清中瓜氨酸化组蛋白 H3(CitH3)和高分子量激肽原(HK)的水平。结果①尿毒症 ACS 组、尿毒症非 ACS 组的血清 CitH3(229.35±131.51)μg/L、(175.40±91.72)μg/L 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120.61±56.18)μg/L;HK(354.55±208.16)ng/L、(429.13±131.62)ng/L 低于健康对照组(562.81±138.8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②与 B2组比较,A1组血清 CitH3水平增高(269.31±131.66)μg/L vs (142.65±56.69)μg/L;血清 HK 水平降低(272.84±158.44)ng/L vs (486.44±133.1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③A1组中血清 CitH3水平与血小板呈负相关(r =-0.731,P <0.05)。结论 NETs 与接触系统激活在尿毒症患者 ACS 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联合血气分析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风险预测的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共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共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行血清降钙素原联合血气分析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动脉血气分析数值差异。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p H值、血氧饱和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均存在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0.099±0.041 ng/ml)、二氧化碳分压(77.842±25.763 mm Hg)数值显著升高,而氧分压(51.258±21.159 mm Hg)以及实际碳酸根离子(2.537±1.126 mmol/L)数值显著降低。结论血清降钙素原联合血气分析检测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风险预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延秋  时兢 《中国综合临床》2004,20(10):945-946
目的 评价降钙素原对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比较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结果 病毒感染者与轻症或局限性细菌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 <0 .5ng/ml;中度细菌性感染患者 >0 .5ng/ml;重症细菌性感染患者 >2ng/ml;重度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患者 >10ng/ml。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可以作为细菌感染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