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感染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临床上多以长期发热、乏力、关节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特点,该病可导致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全血细胞减少,而导致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病例较为少见。本例患者存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因病程中有发热,查血培养有布鲁菌生长,明确布鲁菌病,予以抗布鲁菌及对症治疗后,患者体温正常,且溶血表现亦随之消失。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铅中毒的临床特点,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深圳市人民医院3例以肠梗阻、溶血性贫血为主要表现的铅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3例患者均以腹痛起病,辅助检查提示不完全性肠梗阻,实验室检查可见溶血性贫血,血铅含量均大于400μg/L,诊断为铅中毒。出院后转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进一步诊治。结论 铅中毒患者临床表现复杂,症状多无特异性,容易导致误诊和漏诊。临床工作中诊治不明原因腹痛、溶血性贫血患者时,需警惕慢性铅中毒的可能。在我国,药源性铅中毒是非职业接触铅中毒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相关人群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正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典型的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疾病,以广泛的微循环中透明血栓形成后导致相关组织、器官缺血为病理特征[1]。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经典的五联征:发热、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肾功能损害和神经系统障碍。TTP分为遗传性TTP和获得性TTP,我们通过分析1例长期误诊的遗传性TTP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4.
肝豆状核变性(HL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引起的肝硬化和脑变性疾病。以溶血性贫血(HA)为首发症状的HLD临床上较少见,多被误诊,从而延误治疗。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3例,现报告如下,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溶血性黄疸病因繁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部分患者虽然存在溶血,但贫血不明显或因贫血程度轻微而以黄疸为首发表现,长期反复,难以治愈,可误诊为原因不明的慢性肝炎、黄疸原因待查等,尤其容易与Gilbert综合征等先天性非结合胆红素血症混淆,出现漏诊和延误诊治。作为肝病科医师,应了解并掌握溶血性黄疸以及慢性溶血性疾病的相关知识。总结了溶血性黄疸的临床特征及鉴别诊断思路,并简述了常见慢性溶血性疾病的临床特点,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6.
发热待查是临床上常见且棘手的难题。某些血液病本身可致发热 ,应予重视。1 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可致低或中度发热 ,罕见高热。机制可能与红细胞破坏及引起溶血的原发病 (如结缔组织疾患等 )有关。常见发热的溶血性贫血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综合征、其它血管内溶血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溶血性贫血引起的发热合并贫血及溶血表现 ,且随着溶血被控制体温渐恢复正常。疟疾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可致高热( 39℃以上 )、寒战、大汗等。2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恶组 )  该病多伴高热 ,可持续 ,可不规则。抗生素控制无效 ,部…  相似文献   

7.
胃癌并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2例关玉盘,洪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胃癌除因失血造成贫血外,尚可伴发获得性溶血性贫血(MHA)。在临床上较少见。现将我院所见2例报道如下。例1:女、46岁农民,因头昏、乏力、腹胀2月,排柏油样便、酱油色尿一周,于19...  相似文献   

8.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肝脏对铜代谢的异常导致铜在肝脏、神经系统等组织器官内堆积。临床缺乏特异性症状而容易漏诊或误诊。首发症状不一,多数以肝病症状为首发,其次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少数以溶血性贫血、肾脏损害、骨关节病  相似文献   

9.
镰状细胞贫血(SCA),由于β-珠蛋白链上第6位的缬氨酸被谷氨酸取代,导致血红蛋白S(HbS)产生,红细胞畸形、僵硬及脆性增加,从而发生溶血性贫血、血管阻塞性疾病及进行性功能性无脾.  相似文献   

10.
溶血性贫血是肺高压重要的相关因素和危险因素,但至今还缺乏溶血性贫血相关性肺高压的大规模临床研究报道。随着溶血性贫血患者生存时间的明显延长,肺动脉高压已成为镰刀细胞贫血、地中海贫血及其他血红蛋白病患者最常见的致残、致死并发症。本文复习了近年有关溶血性贫血相关性肺高压的临床研究资料,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