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运用3.0T MR T2 mapping 成像技术定量研究椎间盘退变及生物力学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分析34例下腰痛(LBP)及(或)坐骨神经痛患者腰椎间盘 T2值与 Pfirrmann 分级、椎间盘部位、年龄的相关性及加压前后腰椎间盘 T2值。结果髓核 T2值与 Pfirrmann 分级、椎间盘部位、年龄存在相关性。结论(1)T2 mapping 可以对椎间盘退变作无创性定量检测;(2)体外压力负荷变化可影响椎间盘 T2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MR T1 rho对无症状志愿者腰椎间盘早期退变的评估价值,并分析T1 rho值与Pfirrmann等级、椎间盘不同解剖水平及性别的相关性.方法 对45例无症状大学生进行腰椎MRI检查,分别采集腰椎矢状位T1WI及T2WI、轴位T2WI、矢状位T1rho图像,按Pfirrmann分级标准在T2 WI图像上对无症状志愿者腰椎间盘进行等级分级,通过后处理软件在矢状位T1 rho上分别测量髓核(NP)和纤维环(AF)的T1 rho值,并分析其与Pfirrmann 等级、椎间盘不同解剖水平及性别的相关性.结果 腰椎间盘NP的T1rho值与Pfirrmann分级呈负相关(r=-0.63,P<0.001),且各腰椎间盘NP区T1rho值明显高于AF(P<0.001),但椎间盘各解剖节段的NP/AF区T1rho值未见明显差异,并且男女之间差异不大.结论 T1rho值与椎间盘退变等级密切相关,且对无症状志愿者椎间盘早期退变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R T2?mapping成像技术在定量分析腰椎小关节退变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因慢性腰痛来本院就诊的患者51例及健康志愿者17例,采用3.0T MR对L1~S1腰椎小关节进行扫描,获取T2 WI及T2?mapping横断位图像,分别用于小关节形态学分级及关节软骨T2?值测定,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小关节软骨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不同Weishaupt分级的小关节软骨T2?值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提示:0级与1级、0级与2级小关节软骨T2?值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0级与3级、1级与2级、1级与3级、2级与3级间小关节软骨T2?值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R T2?mapping成像技术在定量评价腰椎小关节早期退变中具有提示性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3.0 T MRI T2mapping及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IDAEL)技术对腰椎间盘退变进行定量评估,为椎间盘退变准确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选取40例下腰痛患者(160个椎间盘)行MRI腰椎间盘矢状位T1WI、矢状位T2WI、轴位T2WI、矢状位T2mapping成像,以及矢状位IDEAL序列扫描。在矢状位T2WI图像及IDEAL水相图上对椎间盘行Pfirrmann分级,测量椎间盘髓核及前、后纤维环T2值、水信号分数(WSF值),分析椎间盘退变与T2值、WSF值的相关性。结果:160个椎间盘在矢状位T2WI图像上行Pfirrmann分级,其中Ⅰ级28个,Ⅱ级49个,Ⅲ级45个,Ⅳ级22个,Ⅴ级16个;在IDEAL水相图上行Pfirrmann分级,其中Ⅰ级33个,Ⅱ级49个,Ⅲ级45个,Ⅳ级21个,Ⅴ级12个。矢状位T2WI图像与ID...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表观扩散系数(ADC)、各向异性分数(FA)以及 T2 mapping T2值定量评估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价值。方法健康志愿者12例,男8例,女4例;慢性下腰痛患者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19~70岁。行腰椎MRI矢状位T2 WI、DTI、T2 mapping成像。对 L1~S1椎间盘进行Pfirrminn退变分级,测量各腰椎间盘髓核 ADC 值、FA 值以及T2值并分析其与不同腰椎间盘退变分级的相关性,比较 ADC值、FA值以及T2值对腰椎间盘退变的诊断价值。结果腰椎间盘的平均ADC值、T2值与Pfirrminn分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779,r=-0.708(P<0.001);FA值与Pfirrminn分级呈正相关关系,但是相关关系不密切(相关系数r=0.474,P<0.001)。结论 DTI和T2 mapping可以定量评估腰椎间盘的退变程度,其诊断价值为 ADC 值最高,T2值次之,FA 值较差。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退变引起的下腰痛是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原因,MRI 技术是诊断腰椎间盘退变的主要手段,特别是MR扩散加权成像、T2 mapping成像、T1ρ加权成像、钠MRI、软骨延迟钆增强MRI 和MR 波谱成像等新技术能够通过对蛋白聚糖、水等椎间盘细胞外基质成分进行检测,从而达到早期诊断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目的。从上述几个方面综合论述MRI技术用于定量分析研究早期腰椎间盘退变的新进展,并就各自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DEAL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显示腰骶神经受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明显腰腿痛并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正常志愿者10例作为对照组,行腰骶神经根IDEAL序列冠状位薄层扫描和常规扫描,所有图像均经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和曲面重建(CPR)后处理,观察腰骶神经根的受压特点及其与突出椎间盘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40例中有92组腰椎间盘不同程度的疝出,而由此引起的神经根受压共81组,其中神经根侧隐窝段受压的概率显著大于椎管内段,但是任何部位的神经根受压好发生于同侧还是双侧受压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338)。另有4组神经根受压由增厚的黄韧带或骨质增生引起;有6组由神经根鞘囊肿引起。受压神经根的影像学表现为:(1)神经根局部缺损样压迹;(2)走行的改变;(3)形态的改变,包括局部肿胀,甚至截断样改变;(4)与邻近组织局部粘连,边界不清,边缘模糊;(5)局部脑脊髓间隙变窄或消失。结论 IDEAL序列能直观显示腰骶神经根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及受压特点,能够对神经根受压作出准确的定位和受压程度评估,对判断腰骶神经受压、损伤等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也能为临床早期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及疗效观察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T2 mapping成像定量参数对颈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应用。方法 对临床因颈痛就诊的80例颈椎间盘退变患者行颈椎T2WI、DKI及T2 mapping定量成像扫描,按照Miyazaki分级进行颈椎间盘退变程度分类,对颈椎髓核的DKI定量参数值平均扩散系数(MD)、平均扩散峰度(MK)及T2 mapping参数T2值与Miyazaki分级、被检者性别和椎间盘形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MD值与Miyazaki分级呈显著负相关(r=-0.850,P<0.01),MK值与Miyazaki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785,P<0.01),T2值与Miyazaki分级呈显著负相关(r=-0.851,P<0.01)。C6/7节段T2值(56.51±24.58)高于C2/3(50.43±18.13)、C3/4(49.96±17.51)、...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早期退变的MRI征象和病理改变。材料和方法:对5具新鲜尸体的腰椎标本(共23个椎间盘)行MRI扫描,并与其病理对照研究。结果:所有椎间盘都有不同程度地退变。其中属早期退变的间盘16个。MR可以反映的病理改变主要包括:(1)T2加权像在低信号的纤维环中出现高信号是纤维环粘液样变性肿胀,软骨细胞增生地反映:(2)在高信号的椎间盘内出现与纤维环相连的低信号是纤维环内折地反映;(3)T1加权像椎间盘前部角形低信号伴T2加权像髓核前缘成角是纤维环外折地反映。结论:MRI信号强度地改变能真实地反映某些椎间盘早期退变的病理改变,有助于早期椎间盘退变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研究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扩散加权成像(DWI)与T2 mapping技术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IVD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34名健康志愿者及30例下腰痛(LBP)患者,在3.0 T MRI行腰椎矢状位T2WI、IVIM-DWI和T2 mapping扫描.由两名影像诊断医师对椎间盘进行Pfi...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RI定量测量T2弛豫时间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对腰椎间盘退变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46例无症状青年志愿者行腰椎常规MRI、T2-mapping和DWI检查.由两位医师分别对椎间盘进行Pfirrmann分级,并间隔一周2次测量髓核的T2值和ADC值.结果:同一观察者或不同观察者间测量的T2值和ADC值的一致性均较好(ICC=0.86~0.93,P<0.01).髓核T2值及ADC值均与Pfirrmann分级呈负相关,但以T2值相关性更佳(rT2 =-0.70,P<0.01;rADc=-0.60,P<0.01).髓核T2值和ADC值在不同Pfirrmann分级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0.6和72.3,P<0.01);各级间两两比较,T2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DC值在Pfirrmann Ⅰ级与Ⅱ级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值和ADC值鉴别Ⅰ级与Ⅱ级、Ⅱ级与Ⅲ级、Ⅲ级与Ⅳ级椎间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92和0.80(P均<0.01);0.69(P<0.01)、0.90(P<0.01)和0.74(P<0.05).结论:T2值和ADC值均能定量评估腰椎间盘退变,二者相互结合能更全面地观察椎间盘早期退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2-mapping及T2*-mapping成像对椎间盘退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5只)和糖尿病模型组(15只),两组中按时间(1月、3月、6月)随机各均分为3组.按分组时间对实验兔脊柱行T2 WI、T2-SPAIR、T2-mapping和T2*-mapping序列矢状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T2 mapping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早期视神经改变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T2 mapping检查的30例TAO患者(非甲状腺相关视神经病变患者)(病例组)及1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测量并比较2组间视神经T2弛豫时间(T2 RT)值、眼球突出度、眼外肌最大径以及临床参...  相似文献   

14.
心脏磁共振T1mapping技术能够直接定量心肌组织的T1值和细胞外间质容积分数(ECV),可以无创的评估许多不同的心脏疾病.尽管传统的钆剂延迟增强(LGE)技术能鉴别某些疾病状态下的局限性心肌纤维化,但对弥漫性心肌纤维化则并不可靠,而T1mapping技术则能够对LGE上不显示或显示不明显的心肌病变进行量化评估.本文简述了T1mapping技术在多种心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在不同心肌病变(特别是弥漫性心肌纤维化)的定性评估和鉴别诊断上,利用T1mappping进行T1值和ECV定量检测可能是一种更加可靠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RI mDIXON-Quant定量T2*值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9年3月~2019年11月招募年龄19~78岁,进行腰椎常规MRI及mDIXON-Quant检查,纳入标准且图像质量满意的共98例,平均年龄(42.2±17.1)岁。根据Pfirrmann标准将L1/L2~L5/S1椎间盘进行退行性变分级,并采用水-脂分离(mDIXON-Quant)技术定量测量相应椎间盘的T2*值。采用SPSS 19.0软件,运用一般线性方差t检验对不同检查者L1~S1椎间盘相应的T2*值与Pfirrmann分级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T2*与Pfirrmann分级的相关性,据相关系数r判断相关程度。结果L1/L2~L5/S1椎间盘在Pfirrmann分级与T2*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L1/L2~L5/S1椎间盘在Pfirrmann分级与T2*值有相关性,L1/L2和L2/L3呈弱负相关,L3/L4呈强负相关,L4/L5和L5/S1呈中等程度的负相关。T2*值随着Ⅰ~Ⅴ组排序信号的变化呈现出下降趋势,尤其是Ⅱ~Ⅴ级的T2*值下降明显。结论基于MRI mDIXON-Quant序列T2*值定量评估腰椎间退行性变的程度不仅扫描时间短、重复性高、操作简便,尤其对下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定量分析,不易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估腰椎间盘退行性变。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利用T2?mapping监测腮腺放射损伤的动态变化.方法 纳入34例鼻咽癌患者,于放疗前(放疗前2周)、中(放疗开始后5周)、后(放疗结束后4周)进行双侧腮腺T1 WI、T2 WI及T2?mapping.记录各时间点腮腺MR参数、平均照射剂量及患者口干等级.另纳入9例健康志愿者,间隔4周进行2次腮腺T2?mapping扫描,以分析T2? 值的可重复性.结果 放疗前至放疗中、后,腮腺体积[萎缩率分别为(25.34±11.33)%和(25.74±9.93)%]及T2? 值显著缩小[变化率分别为(-5.63±8.86)%和(-4.81±10.67)%)(P均<0.01).放疗前至放疗后,腮腺标准化T1信号强度显著降低[变化率为(-7.43±10.61)%,P=0.007],且其变化率与平均照射剂量呈显著负相关(r=-0.646,P<0.001).放疗过程中,腮腺体积和T2? 值与患者口干等级具有相对应的变化趋势.腮腺MR参数具有极好的可重复性(组内相关系数为0.843~0.993).结论 常规MRI及T2?mapping能够无创地评估鼻咽癌患者腮腺放射损伤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3.0T MRI IDEAL序列显示正常人腰骶神经结构形态及神经根受压后形态结构变化的可行性,评估其同时显示腰骶神经根细微结构及全程形态特点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25例健康志愿者和15例腰腿痛患者行IDEAL序列腰骶神经冠状位成像及后处理重建,观察图像中L1~S1各水平腰骶神经显示情况,包括腰骶神经走形、节前神经长度、神经根鞘长度及神经节大小。结果 1 L1~S1各水平节前神经、脊神经节以及L3~S1各水平节后神经显示率达100%,并且形态结构清晰;L1及L2水平节后神经形态结构能够清晰显示达Ⅰ级的显示率分别为12%和42%,达Ⅱ级显示欠清晰者分别为16%和32%,达Ⅲ级结构辨认不清者分别为72%和26%。各水平节前神经、神经节长径、神经节橫径及神经根鞘长度从L1~S1逐渐增大(P<0.05、P<0.001)。正常腰骶神经根走形于腰神经通道内,表现为边缘光滑,高信号脑脊液衬托下的条形等信号。结论 IDEAL序列腰骶神经成像可以清晰直观地显示正常腰骶神经根的形态走形和细微结构特点,以及腰骶神经根受压后的变化,能够为临床准确评估腰腿痛患者神经根受压的变化与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标准和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模型腰椎间盘的变化及腰椎间盘退变的发生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0只作为模型组腹腔注射50 mg/kg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另外2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在造模前及造模后第4、8、12周利用X线测量腰椎间隙高度,利用MRI的T2WI序列分析椎间盘信号强度;同期取大鼠腰椎间盘进行组织学评分,并分析影像学与组织学的关系。进一步检测血清中血脂、IL-6的变化。结果: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成功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功率为60.0%。X线检测结果:造模后第8、12周糖尿病组大鼠腰椎间隙均减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1)。MRI检测结果:造模后第8、12周糖尿病组大鼠腰椎间盘退变等级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11)。造模后第8、12周糖尿病组大鼠组织评分显著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组织学评分与腰椎间隙高度呈负相关(r=-0.818,P=0.001),与腰椎间盘退变等级呈正相关(r=0.858,P=0.000)。糖尿病...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退变的X线、MRI表现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观察腰椎间盘退变的病理变化及其MRI表现。方法 13具腰椎尸检标本共31个椎间盘均进行X线钼靶检查,其中5具标本的20个椎间盘进行MR检查,将X线及MRI所见与31个椎间盘的87个层面的病理大切片进行对照。结果 31个椎间盘病理均可见不同程度的纤维环退变,在T2WI上20个椎间盘的内外纤维环中均出现带状、片状高信号,或椎间盘大部呈高信号。病理见22(22/31)个纤维环成角折曲突向髓核(内折),18(18/31)个纤维环成角折曲突向周边(外折);在T1W1和T1WI内折表现为椎间盘内突向髓核成角折曲的低信号,外折表现为椎间盘内突向周边的折角低信号。病理见20(20/31)个椎间盘髓核内可见坏死的细胞碎渣,在T2WI表现为髓核中斑点状低信号(14/20)。Schmorl结节见于7个椎间盘,病理显示为椎间盘内的组织突破软骨终板进行入椎体内形成结节,7个Schmorl结节在T2WI均呈高信号。病理显示2个椎间盘纤维环内有大的裂隙形成,在T2WI表现为低信号带。病理显示6个椎间盘退变,纤维组织增生呈团块状、分支状和带状横贯于椎间盘之中,在T2WI表现为椎间盘中低信号带。平片示唇样增生3个椎体,Schmorl结节7个椎体;椎体上下面骨板硬化,呈孤形凹陷和锯齿状骨质侵蚀11个椎体,后者病理见凹陷处软骨板消失。结论 MRI对腰椎间盘退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X线平片可以间接显示软骨终板的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