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雪莹 《临床医学》2020,40(4):68-69
目的探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疗法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7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先天性缺牙患者62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取口腔修复治疗;观察组31例,采取口腔修复联合正畸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 77%,30/31比74. 19%,23/31)、满意率(93. 55%,29/31比64. 52%,20/31)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语言能力、咀嚼功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先天性缺牙患者采取正畸联合口腔修复疗法治疗可达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且患者满意度更高,语言能力、咀嚼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7):1097-1099
目的探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对先天性缺牙患者语言及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先天性缺牙患者,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正畸治疗,观察组应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对比两组语言及咀嚼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语言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59,P=0.000);治疗后观察组咀嚼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37,P=0.000);观察组语言、咀嚼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44、4.298,P均=0.000)。结论正畸联合口腔修复在先天性缺牙患者治疗中可有效促进患者语言及咀嚼功能提升,且可缩短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联合修复先天性缺牙的效果及对口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96例先天性缺牙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检查+口腔修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口腔正畸,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言语功能及咀嚼功能恢复时间、治疗前后的言语功能及咀嚼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5.83%(46/48),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3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言语功能及咀嚼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言语功能及咀嚼功能评分上升更加显著(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2/48),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缺牙采用口腔正畸联合修复的临床效果肯定,能够显著改善缺牙症状,提高言语及咀嚼功能,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口腔修复治疗对先天性缺牙患者语言功能、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口腔科收治的106例先天性缺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单一口腔正畸治疗,试验组采用口腔正畸+口腔修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试验组的咀嚼效率、语言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试验组的总体健康、精力、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躯体疼痛、躯体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可有效改善先天性缺牙患者的语言功能、咀嚼效率,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二七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先天性缺牙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口腔修复治疗,观察组给予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其功能修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美观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44/44),对照组为95.45%(42/44),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2.047,P=0.153>0.05)。观察组语言功能评分和咀嚼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语言功能恢复时间和咀嚼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附着丧失指数和软垢指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观满意度(97.73%,43/44)显著高于对照组(63.64%,2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具有较佳的临床效果,可缩短各功能恢复时间,不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结合修复疗法治疗错[牙合]畸形伴牙列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错[牙合]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修复疗法治疗,研究组接受口腔正畸结合修复疗法治疗。比较两组舒适感、咀嚼功能、牙齿美观度、语言功能,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舒适感、咀嚼功能、牙齿美观度和语言功能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舒适感、咀嚼功能、牙齿美观度和语言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口腔正畸与修复疗法联合治疗错[牙合]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牙齿功能、美观效果、牙周组织等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209-4210
研究先天性缺牙采用口腔修复治疗对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的影响。选取治疗的先天性缺牙患者90例,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单独使用常规正畸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口腔修复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的修复效果及修复满意度。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75.56%),(观察组修复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天性缺牙采用口腔修复治疗,不仅修复效果显著,且患者护理满意度非常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8):1276-1277
目的分析牙列缺损采取口腔正畸联合种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66例,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单纯采取种植义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腔正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修复成功率、稳固率、咀嚼效率以及自我感觉评分。结果两组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稳固率、咀嚼效率及自我感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列缺损患者采取口腔正畸联合种植治疗成功率高,还可提高治疗稳固率以及咀嚼效率,增强自我感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分析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美观效果以及牙齿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前牙覆颌良好率、后牙咬合良好率、牙齿整齐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咀嚼、吞咽以及语言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实施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疗效确切,修复效果满意,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牙齿咀嚼、吞咽以及语言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成人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40例成人错颌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0,口腔正畸治疗)与研究组(n=20,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比较两组的牙齿功能评分、舒适度与协调美观评分、修复效果、治疗满意度与治疗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语言功能、咀嚼功能、舒适度、协调美观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修复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成人错颌畸形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治疗满意度,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0):3660-3662
目的分析探讨口腔修复在先天性缺牙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先天性缺牙患者90例,根据治疗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口腔修复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评价治疗前后患者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并统计患者对治疗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评分均得以改善,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口腔修复用于先天性缺牙治疗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可显著改善患者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提高患者对治疗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采取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修复疗法,n=43)与观察组(采用正畸联合修复疗法,n=43),观察两组疗效、牙齿功能恢复及牙齿美观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5.3%)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前牙覆盖与覆颌良好率、后牙咬合状况良好、牙齿排列整齐率(95.3%、93.0%、10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吞咽、语言、咀嚼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采取正畸联合修复疗法治疗,可提高牙齿美观效果及修复效果,优化牙齿功能,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错■畸形伴牙列缺损行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错■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口腔正畸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牙齿功能评分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 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舒适度、美观度等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56. 23±1. 62)分,对照组为(79. 66±2. 05)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在牙齿固定评分、软垢指数、牙菌斑附着指数等指标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与单一口腔正畸治疗比较,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有助于改善咀嚼功能和言语功能,提升牙齿美观度,且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正畸疗法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进行口腔修复的牙列间隙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填充修复法,观察组采用正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口腔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9%(P<0.05)。治疗前,两组口腔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口腔舒适度、咀嚼功能、固定功能、语言功能等各项口腔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畸治疗应用于口腔修复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牙列间隙,提高口腔功能,且治疗后具有一定的美观度,深受患者喜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接诊的68例先天性缺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口腔修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生活质量变化等。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的语言功能、咀嚼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愈36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64/68),平均矫治时间(9.3±3.1)个月。结论对先天性缺牙患者行口腔修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正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牙周菌斑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20年10月于我院的先天性缺牙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口腔修复治疗,研究组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后PLI、PD、GI、SBI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发音功能、舒适度、矫治器固位能力、整齐美观感、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缺牙患者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正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的牙周菌斑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牙周改善情况,提高满意度和患者的咀嚼、语言功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咬合能力和美观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口腔科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需采用口腔修复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修复治疗,研究组采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咬合功能及美观程度评分。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咬合功能及美观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畸治疗应用于口腔修复中效果显著,可提高修复效果,使患者咬合能力得到恢复,提高美观程度。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832-834
目的研究牙列缺损应用磁性附着体进行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2例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修复,研究组则行磁性附着体口腔修复治疗,以固位力、咀嚼效率以及满意度等为标准对两组治疗效果予以评析。结果研究组的固位力、咀嚼效率相比于对照组均显著更优(P0.05);研究组的言语功能影响、舒适程度以及外观满意度相比于对照组均显著更高(P0.05)。结论牙列缺损应用磁性附着体进行口腔修复治疗具有美观舒适、佩戴方便等优势,且患者的固位力、咀嚼效率恢复更好,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即刻种植修复术联合口腔正畸对错畸形患者外在美观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本院诊治错畸形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38例)、研究组(42例)。对照组接受即刻种植修复治疗,研究组接受即刻种植修复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比较外在美观效果、牙种植体稳定性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3、6个月,2组红色美学指数(PES)评分提高,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1、3、6个月种植体稳定性系数(ISQ)评分不断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刻种植修复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错畸形的疗效确切,可长期稳定种植体,改善牙齿咬合功能,有较好的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成人牙齿错牙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成人牙齿错牙合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单一正畸治疗,研究组采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愈21例,进步10例,好转4例;对照组治愈14例,进步9例,好转4例,无效8例;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成人牙齿错牙合疗效确切,可实现患牙功能和美观度的双重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