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Ma XW  Hu ZY  Wang J  Zhang YR  Cui ZL  Cao XY  Weng XH 《中华内科杂志》2005,44(3):202-205
目的建立噬菌体生物扩增法(PhaB)快速测定乙胺丁醇(EMB)耐药性,探讨其在结核分枝杆菌(MTB)EMB耐药性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aB测定138株MTB临床分离株EMB耐药性,并与BACTEC960药敏试验结果比较,对耐药性测定结果不符合的菌株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138株MTB临床分离株,BACTEC960测定敏感114株,耐药24株;PhaB测定敏感118株、耐药20株。两种方法测定均为敏感112株,均为耐药18株。共计130株两法测定药敏结果相符,符合率942%;结果不符8株,不符合率58%。如以BACTEC960药敏结果为判断标准,则PhaB检测EMB耐药性的敏感性为750%(18/24),特异性为982%(112/114),阳性预测值为900%(18/20),阴性预测值为949%(112/118),准确性为942%(130/138)。结论PhaB检测EMB耐药性只需3d时间,操作简便,不需特殊仪器设备,可作为MTB的EMB耐药性快速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吡嗪酰胺耐药性结核分枝杆菌的噬菌体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噬菌体生物扩增法(PhaB)快速测定吡嗪酰胺耐药性,并探讨其在结核分枝杆菌吡嗪酰胺耐药性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建立的PhaB测定108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吡嗪酰胺耐药性,并与绝对浓度法的药敏结果进行比较,对不符合的菌株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和序列测定分析。结果 PhaB检测吡嗪酰胺耐药性的最佳测定条件为pH值5.5、药物浓度200μg/ml、37℃作用48h。用绝对浓度法检测108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其中吡嗪酰胺敏感33株、耐药75株;用PhaB检测该108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若以噬菌斑减少95%为判断标准。则吡嗪酰胺敏感32株,耐药76株。2种方法检测均为敏感的为28株,均为耐药的为71株,符合率为91.7%;2种方法检测结果不符的为9株,其中5株的PhaB结果与MIC结果相符,4株的结果不符,测序结果表明9株中有7株的PhaB结果与测序结果相符。如以绝对浓度法药敏结果为判断标准,PhaB检测吡嗪酰胺耐药性的敏感性为94.7%,特异性为84.8%,阳性预测值为93.4%,阴性预测值为87.5%,准确性为91.7%。结论 PhaB测定吡嗪酰胺耐药性简便、快速,3d即可获得药敏结果,可作为吡嗪酰胺耐药性的快速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结核分枝杆菌阿米卡星(Am)耐药性的噬菌体生物扩增法(PhaB)快速检测技术,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通过不同菌量及药物浓度的筛选,建立PhaB测定结核分枝杆菌阿米卡星药敏检测方法;用该方法对108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了阿米卡星药敏检测,同步进行Bactec MGIT 960的Am药敏检测,对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符合的菌株测定其Am的最低抑茵浓度(MIC)。 结果 以细菌接种量10-3 mg/ml、药物浓度2 μg/ml、37℃作用48-h为药敏最佳检测条件,噬菌体检测108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阿米卡星敏感82株、耐药26株,Bactec MGIT 960检测敏感80株、耐药28株;2法测定均为敏感79株、均为耐药25株。以Bactec MGIT 960测定结果为判断标准,则PhaB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分别为89.3%、98.8%、96.2%、96.3%、96.3%。 结论 PhaB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Am耐药性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整个检测只需3 d,且操作简单、不需特殊仪器设备,可作为 M .TB临床分离株Am药敏快速检测备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临床结核菌株耐药趋势。方法采用BACT/ALERT3D进行各种临床标本的分枝杆菌分离培养,L-J绝对浓度间接法进行分枝杆菌的初步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916株结核分枝杆菌在11种药敏结果中耐一种药物的耐药率为62.8%(1204株),耐多药(MDR)24.1%(462株),广泛耐药(XDR)4.0%(76株)。结论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就诊的结核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株的总耐药率、MDR和XDR等明显高于全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结果,其高耐药趋势与该中心收治基层和周边地区转送难复治结核较多有较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对乙胺丁醇(EMB)产生耐药的分子机制,建立直接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EMB药物敏感性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技术对临床耐乙胺丁醇结核分枝杆菌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直接进行DNA测序分析。结果 54例临床分离株中,19例为EMB敏感株,35例为EMB耐药株。35例耐药株中13例(37.1%)发生基因突变。13例基因突变皆为错义突变,且有1例同时发生310位和313位突变。结论 embB306位氨基酸Met被置换是结核分枝杆菌对乙胺丁醇产生耐药性的重要机制,测序分析可以确认耐药基因的突变位点,是快速检测耐乙胺丁醇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艾滋病(AIDS)合并结核病(TB)的病原学诊断的阳性率,获得AIDS合并TB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对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方法采用萋-尼抗酸染色、BacT/ALERT3D360MP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AIDS合并疑似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病人不同时段的样本同时进行检测;对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物,经抗酸染色和TB-DNAPCR确认为结核分枝杆菌的进行抗结核药敏试验。结果涂片萋-尼抗酸染色阳性率为11.69%(18/154);样本直接进行TB-DNAPCR扩增的阳性率18.18%(28/154);MP培养阳性经抗酸染色和TB-DNAPCR确认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率20.13%(31/154)。临床分离株对抗结核一线药物的敏感试验结果显示,异烟肼的耐药率高达81.48%,其次是链霉素37.04%,乙胺丁醇和利福平分别为25.93%、18.52%。结论云南省AIDS合并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率为20.13%(31/154),AIDS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分离率为16.23%(25/154)。实时荧光PCR扩增TB-DNA能为临床提供早期病原学诊断依据,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在提供病原学诊断"金标准"的同时,可为进一步检测其耐药性准备菌株。鉴于AIDS病人免疫缺陷的特殊性,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对多份样本和多种类样本同时检测,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氧氟沙星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快速测定结核分枝杆菌氧氟沙星耐药性的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并探讨其在结核分枝杆菌氧氟沙星耐药性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噬菌体检测技术(PhaB)快速检测氧氟沙星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的可能性,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PhaB测定205株结核分枝杆菌(MTB)临床分离株对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并与绝对浓度法药敏结果比较,对两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菌株进行比例法测定。 结果 以绝对浓度法药敏结果为判断标准,则PhaB检测OFX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PPV、NPV)及准确度分别为95.4%、93.2%、91.2%、96.5% 和94.1%,共有12株菌株PhaB法药敏结果与绝对浓度法检测结果不符,其中9株PhaB法药敏结果与比例法相符合。 结论 PhaB检测氧氟沙星药敏结果与绝对浓度法有较高的一致率,可作为MTB耐药性的快速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乙胺丁醇体外诱导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乙胺丁醇(EMB)体外诱导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H_(37)Rv实施乙胺丁醇耐药性诱导试验,对诱导菌侏和34株耐药临床分离株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测序分析(DS)。结果 12株耐药临床分离株和第8代H_(37)Rv诱导株的PCR-SSCP出现异常电泳图谱,DS证实发生embB306 ATG→GTG突变。结论长期间歇低浓度药物刺激能够诱导结核分枝杆菌获得性耐EMB。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方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夏”)结核分枝杆菌流行株进行分型研究,并分析北京基因型与耐药性的相互关系。 方法 搜集宁夏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115株,应用Spoligotyping方法进行基因分型研究,采用BioNumerics软件将分型结果进行基因聚类分析。应用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对115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检测,最后将药敏结果结合基因型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组间结果的差异。 结果 在分离培养的115株菌株中,具有特异Spoligotyping指纹图谱的北京基因型菌株90株,占78.3%(90/115),25株为非北京基因型,占21.7%(25/115)。 90株北京基因型菌株中,41株为古代基因型(45.6%,41/90),任意耐药株为16株(17.8%,16/90);49株为现代基因型(54.4%,49/90),任意耐药株为33株(36.7%,33/90),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7,P>0.05)。 结论 宁夏结核分枝杆菌以北京基因型流行为主,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基因型与耐药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对10种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用MB/Bact 240分枝杆菌培养仪和改良罗氏管对患者的多种标本进行分枝杆菌分离培养鉴定,对分离到的结核分枝杆菌采用绝对浓度法对10种抗结核药物,利福平(RFP)、异烟肼(INH)、乙胺丁醇(EMB)、链霉素(SM),利福喷丁(RFT)、丙硫异烟肼(TH)、氧氟沙星(OFL)、卷曲霉素(CPM)、卡那霉素(KM)和对氨基水扬酸(PAS)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722例患者的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589株,阳性率为34.2%(589/1722),589株结核分枝杆菌对10种药总耐药率38%(224/589),单耐药率最高为SM(17.1%),最低为PAS(3.4%);55株MDR-TB对另外8种药物耐药率最高为RFT(94.5%),最低为KM(20%)和PAS(20%),对10种药物全耐者有3株(0.5%)。结论结核菌耐药情况仍然十分严重,应加强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科学有效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结核分枝杆菌乙胺丁醇耐药性的噬菌体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建立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快速测定乙胺丁醇 (EMB)耐药性 ,并探讨其在结核分枝杆菌 (MTB)EMB耐药性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测定 10 2株MTB临床分离株EMB耐药性 ,并与绝对浓度法结果进行比较 ,对不符合的菌株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 (MIC)。结果 噬菌体法测定 10 2株MTB临床分离株EMB敏感 82株、耐药 2 0株 ,绝对浓度法敏感 77株、耐药 2 5株 ;二法测定均为敏感 74株、耐药 17株。噬菌体法与绝对浓度法测定EMB耐药性结果相符 91株 ,符合率 89.2 % ;不符 11株 ,不符合率 10 .8%。11株两种测定方法结果不符的菌株中 ,7株(6 3.6 % )噬菌体法与MIC测定结果相符合 (5株噬菌体法敏感、绝对浓度法耐药 ,2株噬菌体法耐药、绝对浓度法敏感 )。结论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测定EMB耐药性只需 3d时间 ,操作简便 ,不需特殊仪器设备 ,可作为MTB的EMB耐药性快速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快速测定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建立快速测定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性的噬菌体生物扩增法 ,并探讨其在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性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测定 5 2 4株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性 ,并与绝对浓度法结果进行比较 ,对不符合的菌株采用BactecMGIT 96 0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 (MIC)。结果 噬菌体法测定 5 2 4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利福平敏感 30 1株、耐药 2 2 3株 ,绝对浓度法敏感 313株、耐药 2 11株 ;两法测定均为敏感 2 88株、均为耐药 198株。在 38株噬菌体法与绝对浓度法测定结果不符的菌株中 ,35株噬菌体法与MIC测定结果相符合。如以绝对浓度法药敏结果为判断标准 ,则噬菌体法测定利福平耐药性的敏感性为 93 8%、特异性为 92 0 %、阳性预测值为88 8%、阴性预测值为 95 7%、准确性为 92 7%。结论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测定利福平耐药性只需 2天时间 ,操作简便 ,不需特殊仪器设备 ,可作为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性的快速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591株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回顾性分析湖南省结核病医院结核病人中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状况并分析耐药形成原因。方法分析2003年5月1日—2007年12月31日间分离培养出并使用噻吩-2羧基肼(TCH)和对硝基苯甲酸(PNB)进行分型确认的591株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包括异烟肼(INH、H)、利福平(RFP、R)、硫酸链霉素(SM、S)、对氨基水杨酸钠(PAS、P)、乙胺丁醇(EMB、E)、卡那霉素(KM、K)、左氧氟沙星(OFLX、O)。7种药物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591株结核分枝杆菌中,至少耐一药为63.6%(376/591);同时对7种药物耐药率为0.2%(1/591);耐多药率(MDR)为38.6%(228/591)。结论结核病人耐药情况比较严重,需要更严格的执行结核病控制策略,防止耐药病人及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4.
SETTING: Recent reports of embB306 mutations in ethambutol-resistant and ethambutol-susceptible drug-resistant strains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have questione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mutations in conferring resistance to ethambutol (EMB).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occurrence of embB306 mutations in all EMB-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drug-resistant M. tuberculosis strains isolated during a specified period at a single geographical location. DESIGN: Twenty-five pansusceptible, all EMB-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M. tuberculosis strains resistant to other first-line drugs isolated in Kuwait during 2000-2003 were analyzed. The embB306 mutations were detected by 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d DNA sequencing. The PCR-based methods were also used for determining strain relatedness. RESULTS: None of the pansusceptible M. tuberculosis strains contained a mutation at embB306. Fifteen of 50 (30%) EMB-resistant strains but only three of 122 (2%) EMB-susceptible isolates resistant to other first-line drugs contained a mutated embB306. The EMB-susceptible isolates with embB306 mutation were resistant to isoniazid plus other drug(s). The isolates carrying similar mutations were genotypically distinct strains. CONCLUSIONS: The frequency of embB306 mutations in EMB-resistant strains compared to EMB-susceptible M. tuberculosis isolates resistant to other drugs was 15 times higher. Association of embB306 mutations in EMB-susceptible strains with isoniazid resistance and inherent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phenotypic EMB susceptibility testing suggest that these strains may actually be EMB-resistant.  相似文献   

15.
南京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监测疫情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胸科医院结核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对临床常用9种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采用绝对浓度法对9种抗结核药物:链霉素、异烟肼、乙胺丁醇、利福平、对氨基水杨酸、丁胺卡那霉素、卷曲霉素、左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进行药敏试验,同时用PNB、TCH进行菌种初步鉴定。结果 10014株结核分枝杆菌中,总耐药率38.42%(3847/10014),单耐药率最高为利福平(27.35%),最低为卷曲霉素(0.50%);2017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另外7种药物单耐药率最高为链霉素(56.22%),最低为卷曲霉素(1.69%),对9种药物全耐者有3株。结论结核分枝杆菌对多种药物耐药率高,应加强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科学有效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