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体外培养神经细胞损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新型信使,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发挥有利作用,但是内源性或外源性NO的产生和过量释放则会直接导致神经毒性。研究表明,NO参与了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诸多环节,但其详细机制并不明确。本实验在体外培养大鼠原代神经细胞的基础上,制成NO毒性模型和神经细胞缺血损伤模型,观察选择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氨基胍(AG)和非选择性NOS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L-NA)对体外培养神经细胞损伤作用,为治疗脑缺血疾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蕲蛇酶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蕲蛇酶 (acutobin)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 (MCAO)模型 ,缺血3h后恢复血流再灌 2 4h。观察蕲蛇酶对脑梗死面积、脑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 (MP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活性、一氧化氮 (NO)、丙二醛 (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影响。结果 :蕲蛇酶能有效减小脑梗死灶 ,缓解MPO升高、降低MDA含量、抑制iNOS活性 ,降低NO含量。结论 :蕲蛇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缓解MPO升高以及抑制脑组织中iNOS活性 ,降低NO、MD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与脑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在脑缺血中作用的深入研究,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也在不断被开发,并成为保护缺血脑损伤的热点研究之一。本文综述了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尤其是nNOS和iNOS抑制剂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为缺血性脑损伤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一氧化氮(NO)在脑缺血中既能起有害作用,又能起有利作用。应用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研究NO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虽有一定进展,但研究结果尚有争议。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检测了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时,选择性NOS抑制剂氨基胍对缺血侧纹状体、海马、皮层中谷氨酸、  相似文献   

5.
苦碟子总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苦碟子总黄酮(TFS)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按pulsinelli方法制成全脑缺血模型,大鼠全脑缺血30min后再灌注40min。记录脑缺血前、缺血30min及再灌注40min后的脑电图(EEG),取脑组织,采用荧光指示剂Fura-2定量测定大鼠前脑皮层组织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 TFS可促进缺血后EEG的恢复,降低缺血再灌后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升高,抑制SOD、GSH-Px和LDH活力的下降,降低NOS的活力和脑组织中MDA、NO的含量。结论 TFS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自由基、抑制钙超载和NO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ZX-5对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和活性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前期研究表明ZX-5中的一个异构体(R,R)ZX-5,能够促进脉络膜血流和增加NO的释放量。该研究是为了进一步阐明ZX-5是通过上调哪种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或活性而达到增加NO释放和促进脉络膜血流的作用。方法 Western blot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检测试剂盒测定不同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和酶活性。结果 (S,S)ZX-5能够上调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而不影响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而(R,R)ZX-5能够上调eNOS表达,并且iNOS表达也有轻微上调作用,但是不改变nNOS的表达;酶活性测定研究发现(S,S)ZX-5仅仅能通过激活iNOS酶活而增加NO释放量;而(R,R)ZX-5也仅仅能够通过激活eNOS的酶活而增加NO释放。结论和(S,S)ZX-5相比,(R,R)ZX-5能够通过上调eNOS表达和活力,增加NO的释放,进而增加脉络膜的血流;因此(R,R)ZX-5也更加适合开发为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高署  陈琳  余世春  彭磊  李荣  李俊 《安徽医药》2004,8(2):89-90
目的观察复方葛根注射液对大鼠局部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结扎右侧大脑中动脉(Right Middle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MCAO)方法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研究复方葛根注射液在脑缺血中的保护作用.测定脑组织匀浆中的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探讨药物作用机制.结果复方葛根注射液能够明显减轻脑梗死重量,保护神经细胞,降低脑匀浆中NO及NOS含量.结论复方葛根注射液对脑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降低脑局部的NO及NOS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5-脂氧合酶抑制剂zileuton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2 h/再灌注24 h,观察zileuton 10、50 mg.kg-1对脑梗塞体积、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的影响。结果zileuton 10、50 mg.kg-1均能明显缩小脑梗死灶,降低NOS活性及NO含量,高剂量组亦可降低脑组织MDA含量、增加GSH-PX活性、缓解MPO升高。结论zileuton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山茶花总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研究山茶花总黄酮(TFC)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按pu lsinelli方法制成全脑缺血模型,大鼠全脑缺血30 m in后再灌注40 m in。记录脑缺血前、缺血30 m in及再灌注40 m in后的脑电图(EEG),取脑组织,采用荧光指示剂Fura-2定量测定大鼠前脑皮层组织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TFC可促进缺血后EEG波幅的恢复,降低缺血再灌后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升高,抑制SOD、GSH-Px和LDH活力的下降,降低NOS的活力和脑组织中MDA、NO的含量。结论TFC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自由基、抑制钙超载和NO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氧化氮(NO)在脑内具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作用.生物体内L-精氨酸与O2在一氧化氮合酶(NOS)作用下生成NO.脑缺血发生后即有短暂的NO增高,主要由神经元的nNOS及血管内皮的eNOS介导,24 h后出现延迟性的更为明显的NO升高,这可能源于nNOS及iNOS的缓慢上调.不同来源的NO在脑缺血损伤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NO对神经元的损伤可能与其介导兴奋性氨基酸的作用及其自身的氧化还原状态有关.NO的半衰期很短,大量研究通过对NOS、L-氨酸及特异性酶抑制剂的了解,熟悉不同来源的NO的作用,有助于脑缺血的临床治疗及愈后.  相似文献   

11.
L-精氨酸和氨基胍对实验性脑缺血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供体L 精氨酸 (L arginine)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氨基胍 (aminoguanidine,AG)对实验性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治疗作用以及一氧化氮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规律。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 (MCAO)模型后注射L 精氨酸和AG ,研究大鼠脑缺血后脑梗塞体积变化 ;脑组织中NO、丙二醛 (MDA)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变化 ;缺血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单独给予L 精氨酸或氨基胍均可明显缩小脑梗塞体积 ,明显降低缺血脑组织MDA含量 ,增强SOD活性 ;L 精氨酸还可明显增加缺血脑组织NO含量 ,氨基胍可明显抑制缺血脑组织NOS活性 ;L 精氨酸与氨基胍合用时 ,上述各项指标与缺血组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L 精氨酸与氨基胍分别单独应用 ,对脑缺血性损伤具有治疗作用 ,两药合用则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2.
PKC抑制剂灯盏花素对缺血/再灌流脑损害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68,自引:1,他引:68  
目的蛋白激酶C(PKC)与脑组织缺血性损伤有密切关系,且证明可调节一氧化氮(NO)合酶的活性。灯盏花素可抑制PKC的活性,其对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作用和机制需深入研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流模型,对缺血脑组织NO含量、局部脑血流量(rCBF)、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脑梗塞体积进行测定。结果灯盏花素对缺血脑组织NO的产生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改善缺血脑组织的rCBF和显著降低MPO活性。结论PKC抑制剂灯盏花素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与NO的变化无关,其主要是通过抑制PKC、增加rCBF和降低缺血脑组织内中性粒细胞的粘附浸润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1. Current studies indicate that nitric oxide (NO) plays a dual role as both a protective and pathogenic factor in focal cerebral ischaemia depending on the level, location, source and environment. The present study hypothesized that the NO donor ZJM‐289 could inhibit cerebral ischaemia–reperfusion (I/R) injury and investigated the mechanism of the beneficial events. 2. Adult male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i) sham operated; (ii) I/R (ischaemia for 90 min and reperfusion for 24 h) treated with vehicle; (iii) I/R treated with 0.1 mmol/kg body weight ZJM‐289; and (iv) I/R treated with 0.2 mmol/kg body weight ZJM‐289. We evaluated the changes in brain infarction, brain‐water content, neurological deficits and histopathology. Western blot analysis was used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 and 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nNOS) in the brain after I/R. The levels of NO and 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 (cGMP) were also determined. 3. ZJM‐289 reduced infarct volume and brain‐water content in ischemic brains and promoted functional recovery. Western blotting showed significant inhibition of nNOS in ZJM‐289 treated rats compared with untreated rats. However, eNOS expression in the ischemic brain was enhanced in the ZJM‐289 groups. The cGMP and NO levels increased in the ZJM‐289 groups after I/R. The study showed that ZJM‐289 could alleviate cerebral injury after I/R through inhibition of nNOS and stimulation of the NO/soluble guanylate cyclase/cGMP pathway. Therefore, a suitable NO donor might be an effective candid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stroke by neuroprotection.  相似文献   

14.
Recent data showed that glutamate toxicity in primary cortical cultures is mediated by nitric oxid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hibition of NO synthase on focal cerebral ischaemia in rats, we studied the hist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a 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 occlusion after post-operative treatment with NG-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 an inhibitor of nitric oxide synthase. We foun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cortical (-43%) and striatal (-25%) necrotic volumes induced by MCA occlusion, indicating that NO synthesi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neurotoxic cascade leading to neuronal damage after focal cerebral ischaemia in rats.  相似文献   

15.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早期缺血性脑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 (NO)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在大鼠早期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 ,分别给予非选择性和选择性诱导型NOS抑制剂 ,观察早期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脑组织内NO、NOS的变化及作用。结果 非选择性NOS抑制剂可加重脑组织的损伤程度 ,而选择性诱导型NOS抑制剂虽无明显疗效 ,但有防止脑梗塞继续恶化的趋势。结论 来源于不同类型的NOS所合成的NO在早期缺血性脑损伤中具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与光化学法诱导大鼠脑缺血早期损伤的关系和绞股蓝总皂苷(Gyp)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光化学法诱导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观察氧合血红蛋白(OHb)和Gyp对MCAO后脑梗死范围,脑组织含水量、NO及超氧化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产物TBARS含量的影响。结果:MCAO6h可导致大鼠局部脑组织明显梗死、脑水肿,同时SOD活力下降,TBARS含量升高,NO释放减少。OHb能进一步强化上述改变而Gyp能逆转上述变化。结论:脑内过氧化反应水平增高导致早期NO含量减少是脑缺血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Gyp可通过影响脑缺血损伤早期脑内NO水平发挥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探讨一氧化氮在戊四唑癫病发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每天注射戊四唑建立在鼠癫痫模型,测定癫病发作后大鼠大脑皮质,海马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变化,结果癫痫发作后海马NO含量和NOS活性显著升高,结 戊四唑诱导的癫痫中具有致痫性。  相似文献   

18.
张晓娟  郭莲军  曲玲  吕青 《药学学报》2004,39(8):661-665
目的研究蝙蝠葛酚性碱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继发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缺血2 h后,将线抽出实行再灌注,观察蝙蝠葛酚性碱对粘附分子(ICAM-1)表达、白细胞的粘附与浸润、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结果蝙蝠葛酚性碱可明显抑制ICAM-1的表达,减轻白细胞的粘附与浸润,降低缺血侧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中的MPO活性和NO含量。结论蝙蝠葛酚性碱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炎性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CAM-1表达,减轻白细胞的粘附与浸润,减少NO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体条件下,一氧化氮(NO)对缺血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及可能的途径。方法:建立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模型,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及一氧化氮合酶(NO S)抑制剂NW-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 E)药物干预后处理组(药物干预组)。于再灌注末测定血浆肌钙蛋白I(cT n I),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 DA)的含量,测定心肌组织梗死面积,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心肌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 S)的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及药物干预组相比,缺血后处理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少,血浆cT n I,M DA含量降低,血浆NO,SOD含量升高,心肌细胞胞浆内eNO S表达增加。结论:缺血后处理通过eNO S/NO信号通路,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