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宫腔镜检查与治疗2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疗价值。方法213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均行宫镜检查,有阳性发现者行镜下治疗。结果213例患者中,有阳性发现者为171例,其中老年性子宫内膜炎68例,子宫内膜息肉38例,子宫粘膜下肌瘤21例,子宫内膜癌14例(经定位活检证实),宫内节育器8例,宫颈管炎4例,宫颈管息肉18例,诊断阳性率为80.3%。其中30例子宫内膜息肉和21例子宫粘膜下肌瘤行宫腔镜下电切术。结论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诊断阳性率高,与定位活检相结合可大大地提高宫腔内疾病诊断的准确性。而且宫腔镜下电切术具有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1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结果:有阳性发现者为180例,其中老年性子宫内膜炎70例,子宫内膜息肉41例,子宫粘膜下肌瘤18例,子宫内膜癌11例(经定位活检证实),宫内节育器12例,宫颈管炎8例,宫颈管息肉22例,诊断阳笥率为77.9%。其中13例子宫内膜息肉和2例子宫粘膜下肌瘤行电视宫腔镜下电切术。结论: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诊断阳性率高,与定位活检相结合可大大地提高宫腔内疾病诊断的准确性。而且宫腔镜下电切术具有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结果:有阳性发现者为60例,其中老年性子宫内膜炎22例,子宫内膜息肉20例,子宫粘膜下肌瘤8例,子宫内膜癌4例(经定位活检证实),宫颈管炎2例,宫颈管息肉4例。结论: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诊断阳性率高,与定位活检相结合可大大地提高宫腔内疾病诊断的准确性。而且宫腔镜下电切术具有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何菁  刘新雄 《当代医学》2010,16(7):81-82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3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宫腔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病人出血原因经过病理切片确诊,原因分别为:子宫内膜萎缩14例,子宫内膜炎12例,子宫内膜息肉10例,子宫内膜癌5例,子宫内膜增殖症4例,子宫黏膜下肌瘤4例,宫颈管息肉3例,宫颈管炎1例。其中10例子宫内膜息肉和4例子宫黏膜下肌瘤行宫腔镜下电切术。结论宫腔镜直接观察子宫腔病变,优于单纯诊断性刮宫和B超等影像学诊断,是目前妇科诊治宫内病变不可缺少和替代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价值,进一步证实宫腔镜是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最佳检查手段。方法对74例绝经后子宫出血,B超和诊刮排除宫腔变的患者,进行官腔镜检查,其中15例同时行电切术或摘除术。结果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有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萎缩等。结论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实用价值,诊断阳性率高,不易漏诊。而且,部分病例可同时行手术,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性分析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价值,进一步证实宫腔镜是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最佳检查手段.方法 对74例绝经后子宫出血,B超和诊刮排除宫腔变的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其中15例同时行电切术或摘除术.结果 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有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萎缩等.结论 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实用价值,诊断阳性率高,不易漏诊.而且,部分病例可同时行手术,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B超联合定位活组织检查(简称联合定位活检)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105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54例应用联合定位活检、51例进行诊刮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结果萎缩性子宫内膜炎是引起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样病变、子宫内膜癌亦是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常见原因,联合定位活检与术后病理检查的总符合率(88.89%),高于单纯诊刮与理检查的符合率(62.75%)(P〈0.05)。结论宫腔镜与B超联合定位活检安全、可靠、准确,是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最佳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效果和诊断价值.方法:对105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后,常规刮宫或宫腔涂片以及取活检,送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子宫内膜息肉19例,宫颈管息肉8例,子宫内膜增生22例,萎缩性子宫内膜20例,子宫内膜炎13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0例,子宫内膜癌9例,宫内节育器4例.结论:宫腔镜可全面观察宫腔情况,用于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有效、实用,不易漏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应用连续灌流式宫腔镜,对53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其中5例行子宫内膜电切术,23例行子宫肌瘤电切术,21例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或宫颈管息肉切除),4例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及内膜切除术. 结果:53例术后随访6~20个月,月经改善率为98.1%,其中无月经13.2%,月经减少30.2%,月经正常54.7%.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粘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或颈管息肉所致的异常子宫出血,近期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联合定位活检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3例门诊异常子宫出血(AUB)妇女患者行官腔镜检查,术中行定位活检术或宫腔镜手术治疗,结果与组织病理诊断对照。结果:宫腔镜诊断宫腔内异常病变的敏感性为90.74%,其中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性为95%,子宫黏膜下肌瘤为100%,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为50%,子宫内膜癌为66.67%。15例绝经后妇女AUB出血原因中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居首位,占46.66%,其次为子宫内膜炎,占20%,萎缩子宫内膜占13.33%。子宫内膜癌占6.67%。结论:宫腔镜检查直观、可靠,有助于鉴别子宫功能性或器质性出血的原因,直视下定位活检准确性高,是早期诊断官腔内异常病变的最好方法之一;绝经后妇女异常子宫出血仍以子宫内良性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应用于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80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结果:萎缩性子宫内膜45例,子宫内膜息肉45例,子宫内膜增生症33例,子宫内膜炎15例,黏膜下子宫肌瘤17例,子宫内膜癌11例,子宫平滑肌肉瘤1例,未取出宫内节育器13例。结论: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治无可替代,病理符合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utility of hysteroscopy as a diagnostic tool in cases of postmenopausal bleeding. The study includes 42 cases presenting with postmenopausal bleeding on which hysterscopy was performed using rigid hysteroscope (CIRCON) with glycine 1.5% as the distension medium. In 17 of the 42 cases positive hysteroscopic findings were noted which included 2 case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2 cases of postmenopausal endometritis, 4 cases of endometrial polyp, 5 cases of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1 case of submucous myoma and 3 cases of endocervical polyp whereas normal postmenopausal endometrium was noticed in rest of the 25 cases. Endometrial biopsy was done in all these cases so that the hysteroscopic findings could be corroborated with tissue diagnosis. Hysteroscopy along with directed endometrial biopsy proved to be a useful diagnostic aid in cases of postmenopausal bleeding.KEY WORDS: Hysteroscopy, Postmenopausal bleeding  相似文献   

13.
陆静 《四川医学》2011,32(10):1539-1540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确诊的203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宫腔镜检查、B超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60例,子宫粘膜下肌瘤26例,子宫颈管内膜息肉23例,子宫颈管粘膜下肌瘤7例,子宫内膜增殖症19例,子宫内膜炎13例,子宫内膜癌4例,与病理诊断总的符合率为87.4%,B超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57.5%。结论宫腔镜在直视下观察宫腔病变并定位取活检,使诊断更直接、更准确,是诊断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月经异常改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2009年11月月经异常改变315例的宫腔镜检查资料。结果在315例中宫内异常285例,检出率90.48%。各种月经异常改变检出情况:以不规则阴道出血的检出率最高,其余依次为经期延长、月经过多、闭经、月经频发、月经过少。宫内异常中以子宫内膜炎的检出率最高,其余依次为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殖症、宫腔粘连、子宫内膜萎缩、宫颈管息肉、妊娠物残留。结论在月经异常改变的诊断中,排除内分泌激素异常的因素后,阴道超声未见异常,应尽量先选择宫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官腔镜和B超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B超和官腔镜对80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进行检查,同时行镜下诊刮术及组织病理检查,并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官腔镜检查确诊宫内病变34例,B超确诊22例,两者符合率61.3%,其中子宫内膜癌为83.3%,子宫内膜息肉为75.0%。子宫颈管息肉最低(20.0%)。官腔镜检查粘膜下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癌与诊刮病检比较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1)。结论:官腔镜是查找子宫出血原因、诊治官腔内病变的一种不可替代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朱华  宗娜 《中外医疗》2012,31(20):25-26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治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共125例子宫异常出血病人行宫腔镜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 125例患者中增值期子宫内膜8例,分泌期内膜1例,子宫内膜简单增生64例,息肉样简单增生11例,复杂性增生5例,非典型增生3例,内膜癌5例,子宫内膜息肉14例,粘膜下肌瘤14例。125例患者宫腔镜检查子宫异常率80.8%,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94.5%。结论宫腔镜是一种诊治子宫内膜病变有价值的微创技术,特别在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粘膜下肌瘤有其独到之处,是诊治子宫异常出血的不可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价值和治疗效果。方法:对12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和治疗。结果:120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中;宫腔内有异常病变者102例,占85.0%,其中子宫内膜息肉17例,子宫内膜增生5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4例,慢性子宫内膜炎8例,子宫内膜癌5例。镜下诊断与病理活检的符合率为95.10%(97/102),经宫腔镜治疗病例治愈率为96.74%(89/92)。结论:宫腔镜对子宫异常出血诊断的正确率和治疗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18.
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绝经后出血的原因及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30例绝经后出血患者行宫腔镜检查,术中行诊刮或直接活检,将宫腔镜诊断与病理结果结合并参考术前B超结果作出联合诊断。分别将宫腔镜诊断、诊刮及B超诊断与联合诊断进行比较。结果:130例中萎缩性宫内膜48例,内膜息肉29例,内膜癌20例,子宫内膜增殖症16例,粘膜下肌瘤8例,其他9例。宫腔镜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12%、95.83%、97.50%、92.09%,宫腔镜的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高于诊刮(75.61%、71.64%,P<0.005),宫腔镜的特异度及阳性、阴性预测值高于B超(50.00%、71.76%、80.00%,P<0.05)。结论:萎缩性宫内膜是绝经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出血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联合诊刮可高效准确地诊断绝经后出血。  相似文献   

19.
宫腔镜检查对妇女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罗笑卿 《当代医学》2010,16(18):44-45
目的评价宫腔镜应用于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行宫腔镜检查的198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并与其病理检查诊断相比较。结果萎缩性子宫内膜66例,子宫内膜息肉30例,黏膜下子宫肌瘤15例,子宫内膜增生症33例,子宫内膜炎12例,可疑子宫内膜癌12例,环变形、断裂、嵌顿30例。宫腔镜检查与病理检查总的符合率为84.8%(168/198)。结论宫腔镜对妇女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具有实用价值,诊断阳性率高,临床漏诊率低,且操作简单,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