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指因免疫异常造成的血小板破坏增多的综合征,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严重患者危及生命。常规的治疗有糖皮质激素,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和脾切。但对于难治性ITP的治疗,目前尚无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一致意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抗CD20单抗)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应用利妥昔单抗(375mg/m2,静脉输注,每周1次,连用4周)治疗31例难治性ITP患者.结果 10例获完全缓解(32.3%),13例获部分缓解(41.9%),5例微效(16.1%),3例无效(9.7%).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利妥昔单抗可能是治疗难治性ITP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75岁。因腹部不适3个月、加重1d、寒战1 h于2010-07-28T12:00入院。查体:T37.2℃,神志清晰,精神不振,贫血貌,双下肢散在新鲜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牙龈无增生,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低,心律规整,腹平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肝区叩痛,无移动性浊音,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各腱反射(++),病理征(-)。  相似文献   

4.
程玉芝  王铭 《临床荟萃》1996,11(17):776-777
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efractory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RITP)是指用皮质激素、肝切除、免疫抑制剂经适当剂量和治疗时间仍无效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近年来已有多种新的治疗方法,多数是通过免疫机制达到治疗效果,各有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 1 达那唑(dnnazol,DNZ) 达那唑是人工合成的17烷基雄激素,其性刺激极轻微。达那唑的剂量一般为400~800mg/d,治疗时间至少2月,治疗开始后中数时间2.7±3月开始见效。如短于6个月,复发较多见,Majerj用DNZ治疗18例RITP。方法:DNZ200mg每天2次,连服3个月,结果5例完全缓解,随后以小剂量维持,随访一年未复发,6例部分缓解,2例在小剂量长期治疗中出现较好的反应,7例无效。国内吕世藩治疗12例RITP,10例均有不同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一种与自身免疫相关的疾病。近年来对难治性ITP的治疗方法较多,并取得一定疗效,现综述如下。1大剂且维生素C治疗1983年Brox等[1]报道用大剂量VitC治疗11例ITP,VitC2g/d,早晨空腹顿服,结果7例缓解,2例好转.总有效率81.8%。尔后有人分别采用大剂量VitC治疗12例儿童ITP取得一定疗效[2],给药方法:1.5~2g/d,分3次给予,或200mg/kg加入10%葡萄糖1…  相似文献   

6.
地塞米松冲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冲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09-2009-12利用地塞米松40 mg×4 d冲击治疗ITP患者40例。结果根据出血症状及血小板上升情况,并根据并发症如合并感染,安全性,与传统的治疗(地塞米松10 mg×7 d)相比,均有明显的优势。血小板上升迅速,出血症状很快得到控制。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安全性提高。结论短程地塞米松40 mg×4 d冲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缩短疗程,起效快,缩短了危险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对人体的危害降低,值得推广,可做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误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青年女性,1999年底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出血点,查血常规示PLT 5×109/L,血小板抗体阳性(lgG或lgM不详),抗核抗体(+),骨髓象检查示:颗粒性巨核细胞增多,超声示脾稍大,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予丙种球蛋白以及激素治疗,效果不佳.2000-08行脾脏切除,术后血小板维持在80×109/L左右,至2005年初病情平稳.2005-04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皮肤出血点,月经量大,伴有低热,体温37.8℃.急诊入我院,查血常规示WBC 15×109/L,PLT 6×109/L,Hb 52 g/L,尿蛋白定性试验(+),考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复发,失血造成血红蛋白降低,给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4d,血小板无明显改变,一般状况恶化,并出现头痛伴癫痫发作,急诊行头颅CT检查未发现出血等异常表现.进一步完善检查,网织红细胞30%,血总胆红素33.4 μmol/L,间接胆红素26.5 μmol/L,乳酸脱氢酶1039 U/L,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酸溶血试验阴性,游离血红蛋白160 mg/L.外周血破损红细胞占15%.骨髓象检查,红系增生极度活跃,巨核系以及粒系无异常,ESR27mm/h.综合分析:患者有血小板减少,溶血,伴发热,以及精神症状,结合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急诊给予血浆置换同时给予潘生丁抗血小板聚集,后缓解出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52例ITP住院患者随机分成IVIG治疗组,IVIG 320-500 mg/(kg.d)连续应用3-5 d;强的松对照组,口服强的松1-2.5 mg/(kg.d),治疗4周。结果:IVIG治疗ITP有明显的疗效,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升高血小板数的时间比强的松明显缩短(P〈0.01)。结论:IVIG治疗ITP具有快速升高血小板数、改善出血症状、保护重要脏器免于出血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我院近2a来使用环胞素A治疗获得性单纯性无巨核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闫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1):5075-5075
目的:探讨炎琥宁联合激素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儿科2002/2007年收治的80例小儿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均采用对症支持和免疫抑制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炎琥宁10 mg/(kg.d)治疗10 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激素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蔡春颖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2):2974-2975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分别予以糖皮质激素、达那唑、丙种球蛋白、长春新碱、脾切除治疗。结果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血小板恢复正常者13例,糖皮质激素加用人丙种球蛋白血小板恢复正常者6例,血小板恢复至大于50×109/L者4例,其中有3例加用达那唑口服。激素加用长春新碱共用5例,2例有效。2例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后行脾切除,血小板恢复至50×109/L以上。结论成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主要是体内存在血小板抗体,抗体一方面与血小板结合被吞噬细胞破坏,另一方面抗体还可作用于骨髓巨核细胞使之产板发生障碍,治疗首糖皮质激素,可与人丙种球蛋白、达那唑、长春新碱联用,内科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行脾切除。  相似文献   

12.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累及多器官系统的血栓性微血管病(TMA),其特征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HA)、血小板减少和系统性微血栓所致的器官缺血。TTP中继发性占43%~66%,常继发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药物、恶性肿瘤、妊娠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目前,血浆治疗为本病治疗的主要方法,其中血浆置换(PE)优于血浆输注(PI),本文就2008-08/2008-11经PE治疗的2例TTP患者的诊疗经过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与自身免疫有关的慢性疾病.一般见于成年人,女性多见,慢性多见于成年人,女性多见,缓解和发作交替出现,少数患者因反复出血可引起贫血[1].2004年至今本院收治了48例,应用环孢素A加六味地黄丸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41例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李全林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217-4217
我院内科从2006—2010先后收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23例,进行随机分组后治疗,按长春新碱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进行治疗,结果长春新碱治疗组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对我院1999—01~2006—06共收治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6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均符合国内TTP诊断标准。男2例,女4例,年龄15~58岁,中位年龄35岁。有皮肤黏膜出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多变性神经精神症状三联征2例,其余4例均同时伴有发热及肾功能损害五联征。本组抗血小板抗体、抗核抗体、凝血六项及头颅CT检查均正常。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评价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大剂量地塞米松与常规剂量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比较近期和远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ITP完全缓解率和远期缓解均优于泼尼松组,不良反应较泼尼松少(P<0.05).结论 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较好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末以来,不少国外学才应用于干扰素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取得了一定疗效,本文主要从干扰素对骨髓巨核细胞的影响,当前临床应用情况以及作用机理等几方面进行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9.
20.
张国材 《新医学》1996,27(6):326-327
成人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血液系统疾病(8)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张国材大多数成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经肾上腺皮质激素(简称激素)、脾切除及免疫抑制治疗可获疗效。然而,仍有30%左右的患者对上述治疗无反应。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