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1/Th2的平衡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raves病(GD)和桥本甲状腺炎(HT)均为儿童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二者的自身免疫过程是不同的,但又有类似之处,从而在某些临床方面不易完全区分。而辅助性T细胞(Th)1/Th2的平均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间的自身调节和相互调节在AITD的发生、发展和病程演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而在GD和HT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上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程昕然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1,28(4):210-213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生与遗传因素相关,具有复杂的多基因控制的特点,尤其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LA)-II类基因及其产物在AITD发病中有着重要作用,不同人种的;研究表明,HLA-II类基因位点存在于AITD发病相关的易感基因和保护基因,二者共同作用影响AITD的发生,HLA-II类基因的多态性决定HLA-II类分子的多样性,本文拟就HLA-II类基因及其抗原分子结构,功能以及AITD的易感基因和保护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HLA-Ⅱ类基因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生与遗传因素相关,具有复杂的多基因控制的特点,尤其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Ⅱ类基因及其产物在 AITD发病中有着重要作用。不同人种的研究表明,HLA-Ⅱ类基因位点存在于AITD发病相关的易感基因和保护基因,二者共同作用影响AITD的发生。HLA-Ⅱ类基因的多态性决定HLA-Ⅱ类分子的多样性。本文拟就HLA-Ⅱ类基因及其抗原分子结构、功能以及AITD的易感基因和保护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Th1/Th2免疫应答失衡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辅助性T细胞(Th)1和2可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具有不同的免疫功能,且二者的功能相互调节,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母孕期的细胞因子向Th2型偏倚,以维持妊娠;孕母的营养,过敏都会改变胎儿的Th1/Th2平衡状态;胎儿出生后,随着接触不同的抗原,其免疫发育有其自身的特点。细胞因子对Th细胞的分化起着基本的调节作用;树突细胞、调节性T细胞等通过细胞因子网络影响Th1/Th2的平衡。该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Th1/Th2免疫应答与婴儿RSV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免疫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RSV感染或刺激后CD4+辅助性T细胞(Th)1/Th2的分化成熟受RSV蛋白抗原种类、呈递形式、细胞因子微环境、宿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基因等因素的影响,而 Th1/ Th2平衡紊乱、Th2优势免疫应答可能是婴儿RSV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尤其是早期喘息和哮喘发生的重要决定因素。对其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对RSV免疫病理机制的理解,并可能为其免疫治疗和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哮喘与T辅助细胞亚群功能失衡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目的探讨T辅助细胞(Th)亚群功能失衡在婴幼儿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对20例哮喘患儿和1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经植物血凝素(PHA)和脂多糖(LPS)刺激后,培养上清液中各细胞因子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经PHA刺激后哮喘组Th产生IFNγ、IL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4.15,4.07;P均<0.01),而IL4、IL6、IL10水平则显著升高(t′=4.73,5.91,318,P均<0.01)。经LPS刺激后,哮喘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IL1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5.60,P<0.01)而IL12水平则降低(t′=3.34,P<0.01)。相关分析发现IFNγ与血清IgE水平呈高度负相关(r=-0.664,P<0.01),IL4、IL10与IgE呈高度正相关(r=0.776,0740;P<0.01)。结论哮喘患儿生成Th1类细胞因子不足,Th2类因子增多;单核巨噬细胞产生IL10增多,IL12减少,导致Th1/Th2功能失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对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表明,Th17、滤泡辅助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s,Tfh 细胞)通过IL-21、STAT3等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共同参与了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IL-21作为Th17、Tfh细胞共同的细胞因子,对二者分化发育、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就目前Th17、Tfh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炎症性肠病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大手术后机体防御功能的改变在术后并发症和感染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了解手术应激时Th1/ Th2平衡的变化,为进一步的免疫凋控提供依据 方法 15例行大手术的婴幼儿分别于术前、术后2 h、24 h和96 h果集外 周血标本,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IL-4和IFN-γ,酶标法(ELISA)测定IL-10和IL-6。结果 与手术前相比,经过PHA刺 激,细胞内的细胞因子IFN-γ在手术后明显下降,手术后第1天为(29.71±2.73)IU/ml,手术后第2天为(46.85±5.98)IU/ml, 与手术前(61.98±4.34)IU/m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Th2细胞因子IL-4水平在手术后亦下降;血清IL-10水平手术 后明显增加。结论 婴幼儿大手术后Th1细胞因子IFN-γ的产生明显下降,Th1/Th2平衡向Th2偏移 相似文献
10.
CD40+T细胞在免疫防御中起了核心的作用.根据细胞的功能,迄今为止已经证明至少存在4种不同的CD4+T细胞亚群--Th1、Th2、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是常见的以慢性非化脓性关节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免疫网络失调引起,其中Th1/Th2细胞平衡、Th17/Treg细胞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就Th1/Th2细胞、Th17/Treg细胞的分化、调节及Th1/Th2细胞失衡、Th17/Treg细胞失衡参与JIA发病的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Th1/Th2免疫应答与婴儿RSV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志敏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1,28(4):184-187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免疫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RSV感染或刺激后CD4+辅助性T细胞(Th)1/Th2的分化成熟受RSV蛋白抗原种类,呈递形式,细胞因子微环境,宿 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基因等因素的影响,而Th1/Th2平衡紊乱,Th2优势免疫应答可能是婴儿RSV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尤其是早期喘息和哮喘发生的重要决定因素,对其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对RSV免疫病理机制的理解,并可能为其免疫治疗和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自身免疫多腺体综合征Ⅲ型、1型糖尿病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Q基因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多腺体综合征(APS)Ⅲ型、1型糖尿病(T1DM)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与HLA-DQ基因的相关性。方法以APSⅢ型(15例)、T1DM(29例)及AITD(40例)为研究对象,27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从外周血中提取DNA,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DQA1、DQB1的第二外显子区,通过测序对HLA-DQA1*0301、*0501、*0103和DQB1*0201、*0601进行基因分型,分析HLA与APSⅢ型、T1DM及AITD的相关性。结果DQA1*0301在APSⅢ型、T1DM、AITD中的频率(分别为73.3%、62.1%、5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9.6%)(P均<0.05)。DQA1*0501在APSⅢ型、T1DM中的频率(分别为60.0%、55.2%)明显高于对照组(22.2%)(P均<0.05)。DQB1*0601在T1DM中的频率(10.3%)明显低于对照组(33.3%)(P<0.05)。DQB1*0201在T1DM中的频率(44.8%)明显高于对照组(18.5%)(P<0.05),DQA1*0103在APSⅢ型、T1DM、AITD中的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APSⅢ型与T1DM者的遗传背景有相同之处。DQA1*0301同时也是AITD的易感基因。DQB1*0201在T1DM患儿频率增高,DQB1*0601在T1DM患儿频率最低,提示前者为青少年T1DM的易感基因,后者可能为T1DM的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13.
仇佳晶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0,27(5):248-250
辅助T细胞(Th)亚群功能失衡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多数报道认为SLE存在Th亚群功能失衡(Th2功能亢进和Th1功能不足),从而出现B细胞过度活化,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导致病理损伤。也有倾向于Th1占优势的报道。在其发病机制中,可能既有Th1类,又有Th2类细胞因子的参与;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失衡的种类也可能不同。探讨SLE中影响Th分化的因素,研究使Th亚群向反方向转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甲状腺病(AITD)儿童血清、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4、IL-6水平变化及在AIT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30例弥散性毒性甲状腺肿(GD)和20例桥本甲状腺炎(HT)患儿及30例对照组患儿分别检测血清IFN-γ、TNF-α、IL-4、IL-6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D患儿血清IL-4、6水平明显升高,IFN-γ/IL-4、TNF-α/IL-6值均明显下降(Pa<0.05);HT患儿(GD)IFN-γ、TNF-α水平、IFN-γ/IL-4、TNF-α/IL-6均显著升高(Pa<0.05),GD较HT患儿明显升高(P<0.05),IFN-γ水平HT较GD患儿显著升高(P<0.05)。HT组IFN-γ、TNF-α阳性表达明显高于IL-4、6,而GD组IL-4、6明显高于IFN-γ、TNF-α。结论GD患儿以分泌IL-4、6的Th2浸润为主,而HT患儿则以分泌IFN-γ、TNF-α的Th1浸润为主。儿童AITD的发病与Th1/Th2失衡及其分泌的Th1/Th2细胞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Th1/Th2细胞功能变化在婴幼儿重症肺炎中的意义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通过观察婴幼儿重症肺炎中T辅助细胞Th1/Th2细胞的功能变化及结合相关的临床评分,以探讨其在重症肺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采用急性肺损伤评分标准、儿童危重评分标准对23例重症肺炎和26例普通肺炎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采用ELISA方法测定上述肺炎患儿外周血中IFN-γ、IL-4的浓度。结果显示:①重症肺炎患儿急性肺损伤评分高于普通肺炎(1.57±0.53/0.54±0.37,P<0.01),而危重评分低于普通肺炎(79.24±5.38/94.00±3.41,P<0.01)。②重症肺炎患儿IFN-γ平均水平低于普通肺炎(M=3.49pg/ml,P95=7.20pg/ml)/(M=5.28pg/ml,P95=21.71pg/ml),P<0.05;而IL-4在重症肺炎中的水平略高于普通肺炎,但无统计学意义(M=1.12pg/ml,P95=1.46pg/ml)/(M=0.69pg/ml,P95=1.69pg/ml),P>0.05;重症肺炎患儿IFN-γ/IL-4的比值低于普通肺炎,(M=2.88,P95=9.63)/(M=7.02,P95=24.32),P<0.05。③IFN-γ/IL-4的比值与急性肺损伤评分成负相关,r=-0.31,P<0.05,与危重评分成正相关,r=0.32,P<0.05。提示婴幼儿重症肺炎的发生可能与Th2优势反应、抗炎反应过强有关。 相似文献
16.
蔡振伟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8):601-602
目的 探讨儿童1型糖尿病(DM)并甲状腺自身抗体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放射免疫法(RIA)测定11例1型DM患儿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及甲状腺功能。结果 11例1型DM患儿中GADA、IAA、ICA阳性率分别为27.3%、63.6%、18.2%;TgAb、TMA阳性率分别为0%、27.3%,其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2例,发生率为18.2%。伴与不伴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两组1型DM患儿GADA、IAA、ICA阳性率分别为66.7%和12.5%、100%和50%、33.3%和12.5%,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型DM有相当高TMA阳性检出率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发生率,并可能演变为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综合征(PAS),并甲状腺自身抗体异常的1型DM确实存在胰岛自身抗体高企。 相似文献
17.
临床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靠免疫抑制剂,但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会引起迟发性的功能异常、感染、肿瘤等不良反应,因此诱导机体免疫耐受和抑制免疫应答是最有效的方法 .树突状细胞(DC)是迄今发现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一方面,DC作为专职抗原递呈细胞触发和调节固有性及获得性免疫反应,启动免疫应答;另一方面,DC通过多种机制诱导抗原特异性T细胞无能,且在免疫耐受中展示出极强的可塑性,在机体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核因子(NF)-κB是细胞内的一种核转录因子,树突状细胞内的NF-κB对其自身的调节包括DC的发育、成熟、抗原提呈、刺激T细胞发生免疫应答功能等方面,这些调节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将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8.
地中海贫血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院地贫患儿42例检测Coombs试验,直接阳性,抗C3阳性24例(A组),直接,间接试验均阴性18例(B组)。比较两组合并感染率,输血率,末次输血间隔〈6m时间,结果A组合并感染率高于B组,A组输血间隔时间较B组短,两组输血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和T淋巴细胞分化失衡与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ITP患儿和对照者外周血Th细胞、Ts细胞、Treg细胞及树突状细胞变化。结果在持续性和慢性ITP组中Th细胞、Treg细胞和Th/Ts细胞比值降低,而Ts细胞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新诊断ITP组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Treg细胞在新诊断ITP组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慢性ITP组中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绝对值降低,髓样树突状细胞(mDC)/pDC比值增高,与对照组和新诊断ITP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60例ITP患儿经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有39例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9例无效。在无效组中Th细胞降低,而Tc细胞增高,与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Treg细胞和pDC绝对值在无效组和部分缓解组中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效组与完全缓解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和DC亚群比例失衡与儿童持续性和慢性ITP的发病及儿童ITP的临床分期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0.
树突状细胞是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也是唯一能显著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的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它能决定机体的免疫反应向辅助性T细胞(Th)1/Th2分化。过敏性疾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最重要的免疫异常为Th2数目增多和功能亢进。作为过敏性疾病始动环节的树突状细胞,通过其表面表达的FcεRI,可促进T细胞增殖分化成Th2,并可导致一系列促炎的细胞因子/分子释放,从而引发过敏性疾病临床表现的出现。鉴于树突状细胞在过敏性疾病中的独特作用,通过各种干预措施实现对其功能的调节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大的兴趣。本文就树突状细胞在小儿过敏性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