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是一类严重的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累及范围广、病程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磁共振神经成像(MRN)在CIDP的诊断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以从形态及功能学方面直接显示及评估周围神经病变。目前研究热点多集中于T2加权抑脂成像及基于扩散的MR成像。就CIDP的MRI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摘要目的评价inkedrest-tissue快速采集弛豫增强成像(SHINKEI)对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病人的3D神经鞘信号的增强作用。方法该回顾性研究经机构  相似文献   

3.
李冲  朱恂  赵彦胤  刘含秋 《放射学实践》2018,(11):1124-1127
【摘要】目的:探讨腰骶丛神经DTI对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3.0T MR仪对11名健康志愿者及16名CIDP患者进行腰骶丛常规MRI扫描和腰骶丛神经DTI扫描。其中DTI扫描范围包括L3~S1神经根,在DTI参数图上行FA、λ1、λ2、λ3的参数值测量,通过所得测量值计算出FA、AD、RD、MD参数值。健康志愿者组及CIDP组对应的FA、AD、RD、MD参数值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健康对照组FA、AD、RD、MD值分别为0.263±0.091、(4.993±0.647)×10-3mm2/s、(4.435±0.745)×10-3mm2/s、(4.672±0.642)×10-3mm2/s;CIDP组FA、AD、RD、MD值分别为0.225±0.053、(5.261±0.365)×10-3mm2/s、(5.657±0.292)×10-3mm2/s、(4.872±0.312)×10-3mm2/s。CIDP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FA及ADC值明显下降,AD、RD、MD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CIDP患者的腰骶丛神经DTI参数的变化对CIDP早期诊断和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格林-巴利综合症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是一种神经脱髓鞘疾病,临床非常常见,急性起病,肢体瘫痪往往始于下肢。然后逐渐上升,患者常诉渐进性无力,可有某些感觉障碍,有的病例病后遗有乏力或瘫痪,但多无感觉障碍。本病多采用综合治疗方法,从运动疗法考虑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早期良好体位的摆放;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对呼吸肌受累,患者帮助呼吸训练及排痰训练,应用矫形器,施行维持及增大关节活动度的训练,克服肌肉短缩训练和渐进性站立,行走功能恢复性训练。  相似文献   

5.
1例特重型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其主要病变是周围神经广泛的节段性脱髓鞘,部分病例有轴索性变性,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涉及自身免疫的周围神经病。多从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开始,病情逐渐加重,可累及肋间肌及膈肌而致呼吸肌麻痹,而呼吸肌麻痹是GBS主要的死亡原因。我科于2007年2月成功救治了1例特重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飞行人员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的诊治和航空医学鉴定原则,为此类疾病的航空卫生保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患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的飞行员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中1例患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1例患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1例患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 ,AIDP)。本组病例临床特点为起病隐袭,症状、体征不明显,不容易被发现。航空医学鉴定结果:患MS、MG的飞行员飞行不合格,患AIDP的飞行员飞行合格。结论对患此类疾病的飞行人员要仔细观察,避免误诊、漏诊。要根据飞行人员病情轻重、飞行经验、个人意向、部队意见及相关标准综合评定后作出飞行结论。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一般认为与免疫异常有关,他汀类药物通过阻断甲羟戊酸的合成,发挥多效应作用.本文就他汀类的免疫调节、神经保护作用及在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e-Barre syndrome,GBS)也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是以周围神经急性炎性脱髓鞘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1],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一般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GBS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四肢麻木、无力,  相似文献   

9.
<正>病人,男,62岁。5年前开始逐渐出现右下肢隐痛,约2个月后出现左下肢疼痛,打喷嚏时无加重。2年前逐渐出现双下肢无力伴麻木,间歇性跛行及尿便失禁。外院胸椎MRI检查提示T1012脊髓内异常信号,诊断为"多发性硬化",给予地塞米松、丙种球蛋白及营养神经等治疗,但无效。查体:双下肢肌肉废用性萎缩,双下肢肌力Ⅲ12脊髓内异常信号,诊断为"多发性硬化",给予地塞米松、丙种球蛋白及营养神经等治疗,但无效。查体:双下肢肌肉废用性萎缩,双下肢肌力Ⅲ级,  相似文献   

10.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炎性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我院1988年6月~1992年6月收治20例,经激素治疗,取得较好效果。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13~58岁,平均24.9岁。20例均为急性起病,病前有明确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历例,ZO例均有四肢无力,肌力0级1例,上下肢肌力下降相同者问例,上肢肌力下降重于下肢者4例,下肢肌力下降重于上肢者5例。四肢套式病觉减退9例,颅神经损害11例,其中面神经损害6例,后组烦神经损害7例,眼外肌麻痹5例,呼吸肌麻痹2例。二、实验室检查20例中,18例腰椎穿刺检…  相似文献   

11.
高旭 《人民军医》2002,45(3):184-185
多发性神经根炎病因复杂,目前尚无特殊疗法.近年来,我们采用针刺太阳、尺泽、腰阳关等穴位放血的方法,治疗多发性神经根炎15例,获较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本组男9例,女6例,年龄28~45岁,平均34岁.多为发病后20~30d,已经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者.全部病例均具有较典型的多发性神经根炎的临床表现,双肢发凉、麻木、沉重、无力,凉、麻感渐向上扩展,伴腰背灼痛,脑脊液检查示“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段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 收集2009年5月~2010年12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确诊为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的1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A组(≤18岁)、B组(19~45岁)和C组(≥46岁).结果 A组男女比例为1:1,B组和C组男女比例之比分别为1:1.8和1:1.7;B组32.8%患者伴有眼球转动痛或头痛,比例高于其他两组;球后视神经炎和视神经乳头炎的比例3组相近;A组、B组、C组分别为73.1%、56.2%、45%,患者预后视力>0.5,3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视力预后,3组相比,A组较好,B组稍差,C组最差.B组女性且双眼发病患者中,水通道蛋白-4(AQP-4)阳性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在2年的随访中,A组6例AQP-4阳性中,1例发展视神经脊髓炎(NMO),1例发展为多发性硬化(MS);B组13例AQP-4阳性中,4例发展为NMO.结论 低年龄组患者视神经炎视力预后较好;中年龄组女性视神经炎患者AQP-4检测阳性率高,发展为NMO的几率也较高;应该重视IDON视神经炎患者AQP-4的检测,以达到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22岁,左利手,缝纫工,长期从事低头屈颈工作;因"颈后部疼痛半年余,左上肢无力,肌肉萎缩3月"入院,呈进行性加重,无感觉障碍,起病前(2006-2008年)有身高快速增长史,否认有外伤、毒物接触史及家族性疾病遗传倾向.查体:颅神经(-),颈软,四肢肌张力基本正常,左侧肱二头肌腱反射(+++)>右侧(++),桡骨膜反射(+++)>右侧(++),双膝反射双侧(+),左上肢近端肌力Ⅴ级,远端肌力Ⅱ~Ⅲ级;左前臂尺侧肌肉明显萎缩,左手骨间肌、大小鱼际肌萎缩,呈斜坡样改变(图1);右侧肌力正常,未见肌萎缩,双侧病理反射未引出.  相似文献   

14.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又称为格林—巴利综合征。主要表现肢体对称性瘫痪 ,重者常因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我院采用高压氧 (HBO)辅助治疗二例收到较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例 1 男性 ,33岁。因感冒后四肢麻木无力伴胸闷气促6 d于 1 998年 1 2月 2 1日入院。查体 :神志清楚 ,精神差。体温正常 ,血压 1 2 0 /75 mm Hg(1 m m Hg=0 .1 33k Pa)。呼吸浅快 ,40次 /m in,口唇轻度发绀。声音细弱 ,咽反射消失。心率90次 /m in,律齐 ,双肺少许细湿音。四肢肌张力低 ,双上肢肌力 2级 ,双下肢 0级。轻度肌肉压痛。双踝以下痛觉、触觉减退 ,…  相似文献   

15.
多发性硬化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性疾病,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手段也有限。抑炎性细胞因子通过参与免疫耐受性的产生,降低多发性硬化患者体内的炎性反应。合理地理解抑炎性细胞因子在多发性硬化中的免疫调节机制,将对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及相关药物治疗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神经内科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8岁。7d前开始发热,腹泻,经用小檗碱等药,5d后治愈。12h前赴宴回家即发现双下肢无力,2h前全身无力,不能起床。体检:烦躁不安,气促,说话困难,口唇发绀,四肢肌力级,肌张力低,腱反射减弱,痛觉存在,排尿不易解出,呼吸困难。提问1 应考虑下述哪些疾病?A.低钾综合征 B.周期性瘫痪 C.重症肌无力 D.多发性神经病 E.格林-巴利综合征 F.脊髓灰质炎 G.急性脊髓炎 H.多发性肌炎提问2 急诊最好应先进行哪些初步检查?A.心电图 B.脑脊液 C.血钾 D.肌电图E.血气分析 F.血清酶学检查提问3 在急诊室首先采取哪些治疗措…  相似文献   

17.
李光云  杜定富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2):1356-1359
目的探讨肌电图检测对手部肌肉萎缩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9例手部肌肉萎缩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神经肌电图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不同疾病的临床表现,总结引起手部肌肉萎缩几种疾病的肌电图特点。结果 89例患者中,19例颈椎病呈节段性神经源性损害,神经传导检测全部正常;27例腕管综合征仅是拇指处肌肉呈神经源性损害,正中神经SCV减慢,DML延长;12例肘管综合征仅尺神经支配诸肌呈神经源性损害,经肘尺神经MCV减慢;18例运动神经元病全部肌肉呈神经源性损害,CMAP波幅下降明显;13例平山病上肢远端C8~T1支配肌呈神经源性损害,MCV减慢及波幅降低。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测对非外伤性手部肌肉萎缩患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丽  李小明   《放射学实践》2011,26(11):1237-1239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是临床上相对较常见的特发性炎性肌病。目前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肌电图、血清肌酶和肌肉活检,其中肌肉活检是确诊的依据。但在临床中,部分患者病变较局限,肌肉活检时不一定能取到病变肌肉,导致部分活检失败。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30岁.四肢关节痛、腰痛3个月余,无恶心、呕吐、视物不清、四肢无力等症状,于当地医院行腰椎X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因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前额及顶部发作性剧烈头痛3d,于2011年5月11日就诊.体检:双小腿肌肉形态轻度萎缩,左下肢肌力5级,右下肢肌力4级,跟膝胫试验右侧稍差;颈稍抵抗,克尼格征(+).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常规:蛋白定性(+),单核细胞0.7,多核细胞0.3;脑脊液生化:葡萄糖0.1mmol/L,蛋白定量0.98 g/L,腺苷脱氨酶29.2 U/L.  相似文献   

20.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免疫介导、不断进展的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慢性炎性脱髓鞘疾病。提高MS早期诊断、促进临床早期治疗、监测病灶动态演变对延缓MS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患者预后尤为关键。MRI作为重要检查技术, 广泛应用于MS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本文对MRI在MS疾病中诊疗和科研热点的重要进展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