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志远 《广西医学》2006,28(6):937-938
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共收治中高位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82例,行肛门成形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占7.31%,现总结并就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先天性肛门闭锁术后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将在我科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00例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经验分析护理方法。结果 200例患儿术后出现造瘘口周围皮肤感染者2例,经针对性对症处理后好转,其余198例患儿并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经有效护理后均痊愈出院。术后经5~9个月随访,患儿肛门功能均恢复正常,并养成正常的排便习惯。结论加强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术后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肛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肛门闭锁并直肠舟状窝瘘肛门成形术患儿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婴先天性无肛舟状窝瘘是常见的肛门直肠畸形。我院2000年~2006年收治的23例患儿,均采用瘘管原位游离后移肛门重建治疗无肛舟状窝瘘的手术方法。此术式维持和修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与排便功能相关的肌肉和神经,患儿可获得满意的控制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4.
5.
<正>先天性肛门闭锁是在胚胎第4~8周时由尿生殖隔向泄殖腔移行受阻所致,是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占消化道畸形的首位,发生率约为1/1 500~1/5000[1],男多于女,男女比例约为3:1,无种族差异,部分病例有家性发病族倾向[2];据国内畸形监测网统计,在我国的发生率是2.81/万。随着现代影像学逐步应用于临床和现代微创技术在小儿外科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会阴肛门成形术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后创面护理及喂养指导.结果:11例患儿术后排便顺利,无大便失禁.结论:术前准备充分,术后肛门护理,定期护肛和随诊指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的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以来笔者所在科室诊治的18例先天性肛门闭锁的临床资料.结果 按照直肠盲端至肛门皮肤的距离分为高位、中位、低位闭锁三类,其中行肛门成形术治愈12例,行结肠造瘘术解除梗阻出院,Ⅱ期行肛门成形术2例,Ⅱ期行阴道瘘口修补3例.结论 先天性闭肛无瘘者属低位完全性梗阻,死亡率与手术延误成正比,因此必须尽快利用简单的手术方式解除梗阻,抢救患儿生命.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肛门畸形术式有3种。现将经腹会阴肛门成形术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肛门闭锁手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的围手术期护理,提高治愈率。方法:总结326例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体温与呼吸管理,建立通畅的输液通道,正确置入胃管和尿管以及完善的术后处理是围手术期护理的关键。结果:315例彻底治愈,经随访,在1~1.5岁时已有正常排便习惯和正常的肛门功能,21例需二次手术。结论: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手术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11例先天性肛门闭锁肛门成形术后肛门功能不良(失禁、狭窄、回缩、污粪)的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11例肛门再次成形术患儿治疗过程。结果:11例患儿均经一次或二次以上手术治疗后临床痊愈出院。Kelly评分4分以上。结论: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术后发生肛门功能不良。若发现肛门肌肉合体破坏不严重,或者肛门不在正常肛穴位置,完全可以再次行肛门成形术,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术后的治疗、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肛门闭锁患儿手术后随访,有12例在3个月~6个月有正常排便习惯和肛门功能;19例在6个月~12个月有正常排便习惯和肛门功能;1例发生造瘘口皮肤感染,2例术后肛门功能差。结论正确的术后治疗护理是先天性肛门闭锁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肛门闭锁症又称锁肛、无肛门症。该病是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占新生儿1/1500~1/5000,男多于女。常合并其他畸形,约占41.6%。本病的病因不清,婴儿出生后即肛门、肛管、直肠下端闭锁,外观看不见肛门在何位置。10年来对本病的手术治疗有很大地改进,疗效也明显提高,临床上主要是手术治疗(会阴肛门成形术)。我科于2005年5月收治1例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直肠肛门畸形是新生儿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据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不一,3000—5000个新生儿中即有1例患婴。现将我院手术治疗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先天性高位肛门闭锁的治疗方法,评价腹腔镜辅助下高位肛门闭锁一期成形术后患儿排便、控便情况.方法:先天性高位肛门闭锁患儿17例,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一期肛门成形术,术后平均随访(18.3±2.0)个月.根据中国医科大学临床评分标准评定术后肛门功能.结果:本组1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全部存活.腹腔镜操作时间65~120 min,平均(78.2±10.6)min;术中出血量6~18 ml,平均(9.8±0.6)ml;住院时间9~20 d,平均(12.6±0.8)d.术中未出现并发症.本组均术后恢复顺利,无切口感染的发生.术后随访4个月~2.75年,肛门功能评定为优良者占82.3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肛门一期成形术是治疗高位肛门闭锁的有效方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而且术中处理合并瘘管方便,辨认盆底肌中心准确,术后能获得良好的肛门排便、控便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先天性肛门闭锁治疗体会。方法:1990年-2002年共收治51例,其中高位无肛17例,中间位10例,低位24例,分别采用会阴肛门成形术,骶-会阴肛门成形术,腹-会阴肛门成形术,肛门成形术后均行半年-1年的扩肛治疗。术后存活者随访2—10年。结果:51例共存活45例,死亡6例。低位便失禁发生率4.3%,肛门狭窄无;中间位I期手术便失禁发生率50%,肛门狭窄无,分期手术便失禁发生率40%,肛门狭窄无:高位I期手术便失禁发生率100%,肛门狭窄发生率66.7%,分期手术便失禁发生率88.9%,肛门狭窄发生率66.7%。结论:低位锁肛I期手术效果良好;中间位及高位分期手术可以提高生存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术后有效的护理和支持疗法可以提高术后生存率;术后随访、积极处理术后并发症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总结2007年6月—2012年6月62例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的护理过程。结果:55例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均成功治愈,并接受随访,(1-1.5)岁已有正常排便习惯和正常的肛门功能,7例需行再次手术。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完善的术后护理,可提高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先天性肛门闭锁的有效方法。方法:3例患儿均采用肛门膜状闭锁切开术。结果:3例患儿均完全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患儿应在出生后立即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中高位先天性肛门闭锁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12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进行腹腔镜辅助三期肛门成形术治疗的18例中、高位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为观察组,随机选择2005年10月至2014年12月的18例进行三期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组,然后将2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关瘘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肛门功能评分、直肠肛管测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好于对照组,关瘘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肛门功能评分及直肠肛管测压结果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中高位先天性肛门闭锁的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高,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肛门闭锁是新生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须行肛门成形术,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提高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直肠舟状窝瘘的疗效。方法 对14例先天性肛门闭锁直肠舟状窝瘘成形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本组14例全部为女性。年龄6周~6月7例、6月~1岁3例、4岁、14岁、18岁、19岁各1例、其中14岁病例已做肛门成形,瘘管修补失败。18岁病例作肛门成形,瘘管未动。全组均以改良式瘘管剥离,瘘管会阴部隧道拖出肛门成形,获得满意效果。随访远期疗效满意。结论 此术式避免了损伤生殖膈,保留了直肠末端内括约肌及肛门外括约肌功能。符合生理,操作简单,易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