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目的观察股骨粗隆部成型加长柄股骨假体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股骨粗隆部成型保留股骨距,加长柄股骨假体提供远端稳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23例。结果无一例死亡,2例于术后出现DVT,经治疗痊愈。术后X线片显示假体位置良好,骨折复位满意。Harris评分平均为91分,优良率为91.3%。结论股骨粗隆部成型加长柄股骨假体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特制股骨假体置换治疗老年粗隆部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目的:分析和评价应用特制人工肿瘤型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特制人工肿瘤型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68-82岁,平均72.4岁。骨折类型按Tronzo和Evans分类:Ⅲa2例,Ⅲb6例,Ⅳ6例。结果:14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6~24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无1例感染,无假体松动,无DVT发生,无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发生,无1例病人死于手术并发症,12例病人髋关节功能满意。结论:应用特制人工肿瘤型股骨头置换是一种治疗老年粗隆部不稳定性骨折的安全有效方法,但应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评价应用特制人工肿瘤型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特制人工肿瘤型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68~82岁,平均72.4岁.骨折类型按Tronzo和Evans分类:Ⅲa 2例,Ⅲb 6例,Ⅳ6例.结果:14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6~24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无1例感染,无假体松动,无DVT发生,无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发生,无1例病人死于手术并发症,12例病人髋关节功能满意.结论:应用特制人工肿瘤型股骨头置换是一种治疗老年粗隆部不稳定性骨折的安全有效方法,但应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股骨粗隆部骨折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粗隆部粉碎性骨折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标准型双极人工股骨头假体13例,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假体6例,全髋关节假体(混合型)2例。骨折类型按Evans分类:ⅢA型12例,ⅢB型7例,Ⅳ型2例。骨质疏松分级按照Singh指数Ⅳ级3例,Ⅲ级10例,Ⅱ级8例。[结果]本组21例顺利通过手术,出院时能离床扶拐下地部分负重,术后下床时间3—8d,平均5d。X线片示骨折复位满意,假体位置良好。随访8—57个月,无假体松动、下沉,钢丝松动、断裂。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优12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90.4%。[结论]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骨质疏松严重的老年人股骨粗隆部粉碎性骨折,卧床及住院时间短,可早期离床功能锻炼,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有效提高老年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4):1273-1276
[目的]探讨分次复位理念在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中的效果。[方法]2009年6月~2013年10月,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65例,其中男27例,女38例;年龄69~99岁,平均79岁。所有病例术前术后均详细评估,并存内科疾病者占83.08%,同时并存两种以上内科疾病者49.23%,以分次复位的理念应用Gamma3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辅助单钩技术进行再次辅助复位,并应用改良的综合伴随疾病指数进行评估。术后常规进行下肢功能锻炼,术后6周、半年复查股骨正侧位X线片。[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28个月(平均20个月);所有患者分别按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本组病例疗效满意、功能恢复好,65例中除1例术后1个月内并发心梗死亡外,其余患者骨折全部愈合,并发症发生率为16.92%。[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多为高龄老人,常合并多种严重的内科疾病,外科治疗是首选。分次复位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应用中可达到较好复位,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采用APL非骨水泥柄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11年10月,2014年1月,我们采用施乐辉APT。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49例,男21例,女28例;摔倒32例,车祸12例,高处跌落5例。按evans分型,Ⅲ型20例,Ⅳ型24例,V型5例。49例病人中30例患有多种内科疾患,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术后随访时间2个月~2年,平均17个月。结果:术后x片示假体位置良好,且髋关节恢复正常活动,全部病人均如期出院,在院期间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出院后随访,49例病人中无髋关节脱位、松动及感染,均保留了行走功能,大部分(36例)达到了骨折前的行走水平。结论:APL柄非骨水泥柄人工假体置换在治疗尤其是老年人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方面,短期在死亡率,并发症,早期康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老人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适应证及评估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2月~2010年11月,本科收治的22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及术后功能;术后20例获随访,随访6~42个月,平均21个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0 min,术后5~11 d能扶拐下床,术后2~3周扶双拐行走,术后3~6个月肢体功能基本恢复到伤前水平,无1例死于术后并发症.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2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尤其是合并内科疾病的患者能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能早期活动,保留了髋关节生理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钢板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钢板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39例。结果 术后随访1~2年,患者髋关节伸屈活动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钢板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复杂型股骨粗隆部骨折(粗隆间伴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加长型PFNA治疗27例老年复杂型股骨粗隆部骨折(粗隆间伴粗隆下骨折)。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3例出现肺部感染,1例褥疮,1例骨不愈合。术后Harris评分;优10例,良8例,可8例,差1例。结论 PFNA内固定牢靠,操作简单,手术时间少,并发症少,是治疗老年复杂股骨粗隆部骨折(粗隆间伴粗隆下骨折)的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同侧股骨粗隆间并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2—2015-02诊治的24例老年同侧股骨粗隆间并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采用股骨粗隆部重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5例采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Evans-JensenⅡ型患者采用LISS及空心钉内固定。结果 18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获得1年随访,均未见假体脱位、松动等并发症。6例采用股骨锁定接骨板的患者获得平均14.2(8~16)个月随访。术后1例出现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并出现股骨头变扁,髋关节间隙变窄等情况,予以拆除内固定物后,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余5例应用内固定患者均达到骨折愈合,内固定物无松脱、断裂。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股骨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同侧股骨粗隆间合并股骨颈骨折,疗效确切、满意,可根据患者年龄及骨折类型灵活应用上述手术方法 。  相似文献   

11.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40  
[目的] 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在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问骨折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998年10月~2004年9月采用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47例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经分析,所有病人在术后2~7d(平均3.4d)下地负重行走,术后3~6个月恢复到术前肢体功能,未发生重大并发症。[结论] 对于严重骨质疏松且合并多系统疾病的高龄病例,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可以尽早恢复肢体功能、早期下地负重、减少术后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是内固定治疗很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生物型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1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经髋关节外侧切口前方入路生物型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发生急性深静脉血栓2例,经积极治疗恢复正常。死亡2例,1例术后6个月死于心肌梗死,1例术后10个月死于肺部感染。49例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10个月,无人工关节脱位、假体周围感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按Harris评分评定患髋关节功能:优18例,良25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7.8%。结论生物型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水泥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经髋关节外侧切口前方入路骨水泥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结果 30例获得随访,时间18~36个月。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10例,良1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6.7%。无人工关节脱位、假体关节感染、假体松动、下沉、钢丝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骨水泥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技术和疗效。方法采用骨水泥型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9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行全髋关节置换术6例,标准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3例。结果本组手术时间51~90min,平均78min;术中出血量300—600ml,平均410ml;其中19例术中输血,输血量200~800ml,平均320ml。随访期间死亡1例,其余28例术后随访5~30个月,平均18.6个月。术后1d患者可拄双拐下床活动。术后1个半月,24例患肢功能明显改善,行走能力基本恢复到伤前水平。未出现髋臼磨损及股骨假体松动、下沉等并发症。出现脑梗死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异位骨化2例。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6例,良18例,可4例,差1例。结论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有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2例Evens-JensenⅣ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行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术,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及假体情况,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10例获平均为16个月(9~22个月)的随访,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好,无假体脱位、松动等并发症。Harris髋关节评分优4例,良4例,中1例,差1例。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31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Harris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60~105(75±12)min,术中出血300~700 ml。29例获随访(2例术后死亡),时间6~28个月。患者均在术后1周逐步下地负重行走。按Harris评分标准:优19例,良7例,可3例。X线片示假体无松动、下沉。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具有卧床时间短、可早期下地负重、术后并发症低、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中山二院骨科2000年9月-2005年9月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实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97小时、平均术中出血量267.6ml、术后扶双拐下床时间平均6.8d、平均住院时间20.8d。术后随访1~4年,假体松动1例,异位骨化5例,患髋Harris关节功能评分平均90.46分。结论只要严格掌握病例选择标准,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进行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特制长柄股骨头置换的生物力学实验,在此基础上应用于临床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设计长柄人工股骨头,模拟人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进行置换,做为实验组,同时设对照组及标准组进行生物力学测定,在此基础上采用该方法治疗70岁以上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29例,对住院时间、术后负重行走时间、并发症及术后病死率进行观察、随访。结果 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特制长柄股骨头置换的生物力学测定符合生物力学要求。临床应用,平均住院时间为15 d,平均术后负重行走时间为12.4 d,术后并发髋关节疼痛2例,术后3个月死亡1例。结论 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病人粉碎性粗隆间骨折,功能恢复好、能早期负重下地、并发症少,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9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女性30例,男性19例,年龄75-94岁,平均83.5岁。骨折按Tronzo-Evans分型,Ⅲ型28例,Ⅳ型21例。8例合并髋关节骨关节炎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5例采用特制粗隆柄人工股骨头置换,其余均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结果所有病例术后X线片显示转子间骨折均复位固定良好,假体位置良好。术后48例获得6-48个月随访,平均22个月。Harris评分,优良率85.4%。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具有术后功能恢复快、负重活动早,可避免长期卧床并发症等优点,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合理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效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28例7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效或骨折不愈合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男10例,女18例;年龄70~86岁,平均76.5岁。随访期限6~60个月,平均24个月。应用H arris评分标准进行结果评价。结果患者均在术后15 d拄双拐下地负重行走,6~8周弃拐改用手杖,髋关节功能接近伤前水平,生活基本自理。髋关节功能按H arris评分标准,询问骨折前患髋功能及参照健侧予以评分84~97分,平均(90±4)分。人工关节置换术前40~48分,平均(45±3)分;术后82~95分,平均(89±3)分。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效或骨折不愈合可以有效减轻患者髋关节疼痛,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是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效治疗的有效挽救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