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两种溶栓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组链激酶(r-SK)与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患者随机分为r-SK组(40例)和UK组(40例),分别用r-SK1.5×10^6U和UK1.5×10^6U静脉输注,观察冠状动脉再通率、不良反应及5周病死率。结果:r-SK组溶栓后120min血管再通率(85.0%)明显高于UK组(62.5%)(P〈0.05);溶栓后各时间段r-SK组再通率均高于UK组(P<0.05);r-SK组于溶栓治疗4周内其出血、心血管并发症、再闭塞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UK组(P〈0.05);心原性休克并发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K组死亡率(2.5%)明显低于UK组(7.5%)(P〈0.05)。结论:与UK相比,r-SK心肌梗死血管再通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2.
许白生 《当代医学》2009,15(7):118-120
目的探讨国产重组链激酶(r—SK)与尿激酶(U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8例AMI患者均采用静脉溶拴分为UK对照组(36倒)和r—SK治疗组(32倒)。结果溶拴治疗后,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r-SK组为77.8%(28/36),UK组为65.9%(21/32),P〈0.05差异显著;r-SK组住院时间均低于UK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出1血及其他并发症。但r—SK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1.1%,低血压发生率为4%。结论使用国产r—SK治疗AMI,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高于UK,30d病死率与UK相似,但过敏反应及低血压发生率r-SK较UK高,国产r—SK治疗AMI无严重出血,疗效确实.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选择临床应用有效安全的溶栓剂。方法:筛选了5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按治疗时间先后,随机分两组,分别应用国产重组链激酶(r-SK)和合资化泰尿激酶(UK)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根据临床冠脉再通间接指征判断再通率。结果:再通率r-SK组为72.4%(21/29),UK组为51.9%(14/27)。两组比较差异须显著性(P<0.05)。副作用,r-SK发热寒战率10.3%,低血压发生率3.5%,上消化道出血10.3%;UK无寒战发热和低血压,上消化道出血7.4%。两组均未发生脑出血及其他部位严重出血。结论:r-SK静脉溶栓治疗AMI效果优于UK。  相似文献   

4.
国产重组链激酶、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宋梅  陈媛  郭牧  刘慧 《宁夏医学杂志》2004,26(6):335-337
目的 观察国产重组链激酶 (r-SK)和尿激酶 (UK)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溶栓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自 2 0 0 1年 1月 - 2 0 0 3年 12月对 10 0例AMI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各 5 0例 ,一组予 15 0万单位r -SK溶栓 ,另一组予 15 0万单位UK溶栓治疗 ,观察两组溶栓再通率、急性期死亡率、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溶栓再通率r-SK组为 82 .0 % ,UK组为 6 4 .0 % ,r-SK组明显优于UK组 (P <0 .0 5 ) ;(2 ) 6小时内溶栓再通率r-SK组为 85 .7% ,UK组为 6 5 .8% ,两组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3)发病 6小时以上溶栓再通率 ,r -SK组6 2 .5 % ,UK组为 5 5 .6 % ,两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4 )两组间在 35天死亡率及皮肤黏膜轻度出血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无脑出血及严重出血发生 ;(5 )r-SK组一过性低血压发生率高于UK组 (14 .0 %和 4 .0 % ) ,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6 )r-SK组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 4 .0 % ,UK组为 0 .0 %。结论 r-SK和UK都是治疗AMI的疗效肯定、安全的溶栓药物 ,r-SK的疗效明显优于UK ,溶栓时间越早其再通率越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链激酶(rSK)在急性心肌梗塞(AMI)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79例符合溶栓治疗的AMI患者,按用药情况分为rSK组30例和尿激酶(UK)组49例,观察冠状动脉再通率,出血并发症以及rSK的不良反应。结果:rSK组的临床血管再通率76.67%,显著高于UK组的55.10%(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P>0.05)。rSK组发生轻微过敏反应6.7%,低血压10.0%,对症治疗后迅速好转。结论:国产rSK溶栓治疗AMI,血管再通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为一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链激酶(r-SK)与尿激酶(UK)在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中的血管再通率的比较。[方法]采用平行随机单盲对照试验,即r-SK(上海医科大学研制)30例,UK(广东天普生物制药厂出品)3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入选和不入选标准,予r-SK或uK各150×104IU于60 min(UK30 min)静脉输入,观察血管再通的临床判定指标。[结论]在试验组中,30例r-SK血管再通率(24/30,80.0%)与UK(18/30,60.0%)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国产r-SK静脉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冠状动脉造影评价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我院自1994年3月至1997年6月对10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应用国产尿激酶(UK)和德国链激酶(SK)静脉溶栓治疗,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UK和SK血管再通率分别为60.8%及63%,五周死亡率分别为8.6%及7.4%,严重出血并发症l.85%及2.17%,均无统计学意义。加大UK剂量至200万U,并不增加血管再通率反而增加出血并发症。结论 临床观察证明UK和SK用于静脉溶栓治疗AMI是安全有效的。两者均能明显降低AMI的死亡率,来自溶栓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也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8.
国产尿激酶治疗91例急性心肌梗塞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国产尿激酶(UK)100万IU静脉溶栓治疗91例首次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对凝血、纤溶系统的作用。结果发现:1.国产UK的血管再通率为59.3%,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3%.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5%.但无致命性的严重心律失常发生;2.溶栓对AMI左心室功能的改善及病死率的降低.依赖于梗塞相关动脉(IRA)的再通;3.UK静脉注射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明显延长、纤溶酶活性显著升高、纤维蛋白原抗原显著下降。提示,血浆已处于明显的溶解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国产UK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9.
王志男  雷力成 《医学文选》2001,20(5):594-596
目的:观察小剂量(50m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U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rt-PA组和UK组,分别应用rt-PA和UK溶栓治疗。结果:冠状动脉(冠脉)总再通率分别为rt-PA组80.65%和UK组为51.85%,患者在发病后6小时内治疗,冠脉再通率分别为rt-PA组91.18%和UK组67.86%,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5周住院病死率:分别为rt-PA组6.5%和UK组11.1%。结论:小剂量(50mg)rt-PA用于AMI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UK,血管再通率高,尤其在发病后6小时内进行治疗效果更佳,rt-PA溶栓并发症少,可降低病死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临床使用瑞替普酶与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率、开通时间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60例AMI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30例)及重组链激酶组(30例)。瑞替普酶组给予瑞替普酶20mU,分2次,每次10mU,间隔30min快速静脉推注;重组链激酶组予重组链激酶150×104U溶于5%葡萄糖100ml内60min内静脉滴注。通过临床间接指标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血管再通率及血管开通时间,并记录不良反应。血管开通率由临床间接指标评价,随后由急诊或补救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血管开通时间为从静脉给药结束至ST段回落≥50%时间。结果经冠状动脉造影术证实瑞替普酶组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间明显短于重组链激酶组〔(0.94±0.16)vs(1.20±0.29)h,P〈0.05〕,血管开通率略高于重组链激酶组(90.0%vs76.7%,P〉0.05),轻度出血率略低于重组链激酶组(6.7%vs10.0%,P〉0.05)。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AMI,在缩短血管开通时间上优于重组链激酶,在增加血管开通率、减少出血率上较重组链激酶有更大获益趋势,发病6h内的AMI患者可以首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链激酶(r-sk)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的治疗和不良反应,对其安全性和疗效做出评价。方法:所有病例均符合入选和不入选标准,予r-sk150万单位于60分钟内静滴,观察血管再通的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64例患者血管再通率为82.8%,出血发生率为9.38%,表现为胃肠道轻微出血,未经特殊处理自行消失。结论:r-sk静脉溶栓再通率高,不良反应少,为一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尿激酶(UK)与重组链激酶(r-SK)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再通率及安全性。方法:选用28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尿激酶及重组链激酶做静脉内溶栓,比较两者的再通率与安全性。结果:尿激酶与重组链激酶静脉内溶栓的再通率有可比性,重组链激酶再通率较尿激酶高,而尿激酶副作用少。结论:两种溶栓剂均有疗效可靠、安全、方便、监测方便,适合在基层医院使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2例,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链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溶栓治疗同时给予氯吡格雷口服。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和非致死性再梗死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降低梗死复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重组链激酶治疗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的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链激酶(r-SK)对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0例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r-SK治疗组(A组)和UK治疗组(B组),观察疗效的临床指标、过敏反应和出血等并发症。结果:A组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B组(66.7%);A组引起的凝血和纤溶系统变化均比B组明显,不良反应率也较B组高,但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r-SK治疗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安全和有效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链激酶(recombinant streptokinase,r-SK)与尿激酶(urokinase,UK)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acute deep venious thrombosis,ADVT)溶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平行随机单盲对照试验,自2004年1月~2004年10月对5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25例,A组给予r SK50万U溶栓,B组给予UK50万U溶栓治疗,疗程5 d,总量250万U.同时加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观察疗效的临床指标、过敏反应及出血并发症等.结果国产重组链激酶组(A组)溶栓有效率为88%,尿激酶组(B组)溶栓有效率为68%,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及出血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组链激酶和尿激酶都是治疗ADVT疗效肯定、安全的溶栓药物,重组链激酶的疗效明显优于尿激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重组链激酶加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能否提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0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重组链激酶150万U溶栓治疗加持续静脉滴注硝酸甘油5天,观察溶栓再通率、急性期死亡率、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溶栓再通率89.1%,35天内无1例死亡。出血发生率15.8%,无脑出血病例,无过敏发生,低血压发生率3.1%。结论:重组链激酶加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明显提高再灌注率,降低死亡率,不增加不良反应,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研究链激酶加速静脉溶栓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链激酶加速静脉溶栓(链激酶150万U/30min)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5例。结果根据临床血管再通指标判断溶栓治疗再通率为77.14%(27/35)。其中发病6h内溶栓者血管再通率为89.3%(25/28),距发病6—12h溶栓者血管再通率为50%(6/12)。不良反应为轻度出血倾向占12.5%、寒颤2.5%和低血压7.5%,未发生脑出血或严重的内脏出血。急性期5周病死率为2.8%(1/35)。结论与常规链激酶150万U/60rain静脉溶栓治疗相比,链激酶加速静脉溶栓治疗能提高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而不增加出血、变态反应,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李启荣 《广西医学》2002,24(8):1186-1188
目的:观察早期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32例AMI患采用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与55例AMI患的常规治疗对照,观察溶栓治疗的血管再通情况。结果:尿激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59.37%和14.55%(P<0.05),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越短,再通率越高。结论:早期尿激酶静脉治疗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溶栓剂-国产重组链激酶(r-S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安全性.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04年11月间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3例经国产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的血管再通率、急性期死亡率、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为80.9%,严重心律失常11.6%,心源性休克2.3%,脑出血2.3%,4周死亡率4.7%。无其他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发生。结论:国产重组链激酶(r-Sk)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尿激酶和瑞替普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治疗.治疗组采用瑞替普酶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等。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53.8%、94.9%;死亡率分别为7.7%、0%;出血并发症率分别为30.8%、17.9%,两组比较,治疗组血管再通时间早、再通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溶栓后60min的血管再通率为64.1%、溶栓后90min的血管再通率为94.9%、溶栓后120min的血管再通率为97.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冠脉的再通时间早、冠脉再通率高,且药物维持时间长,患者不良反应较少,是临床一种高效、安全的溶栓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