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葛根芩连配方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研究葛根芩连配方颗粒提取的优化工艺。方法:分别以葛根、黄芩及黄连的有效成分葛根素、黄芩苷及盐酸小檗碱为指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葛根芩连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葛根芩连配方颗粒的最佳工艺为:葛根、黄芩和甘草3药合煎,黄连单煎;葛根、黄芩和甘草3药合煎的提取工艺为加水量第1煎10倍,第2煎8倍;提取1.5 h;提取2次。黄连单煎的提取工艺为加水量第1煎12倍,第2煎10倍;提取1.5 h;提取2次。结论:葛根、黄芩和甘草3药合煎,黄连单煎后各成分的提取率较高,保证了葛根芩连配方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筛选出从野葛根中提取葛根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运用单因素考察以及正交试验法对葛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葛根总黄酮的含量;利用HPLC测量提取出的葛根素的含量;以测量得到的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的含量为评价指标,筛选出葛根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以10倍量的70%乙醇提取3次,每次1.5h,为葛根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论该提取工艺成本低,重现性良好,适合于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体外心肌细胞活力的葛根提取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葛根药材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选取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及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以葛根素含量和药效学的体外心肌细胞活力为指标综合分析,优选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葛根的乙醇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加6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结论:化学指标结合药效学指标综合分析葛根的提取纯化工艺可较好地保证制剂的质量,且该优选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葛根异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5种葛根异黄酮的提取量为评价指标综合评分,优选葛根异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优选工艺为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加入15倍量溶媒,提取1 h。结论该5种葛根异黄酮作为葛根药材提取工艺的评价指标,方法科学合理,结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5.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葛根中异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优选葛根中异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葛根异黄酮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葛根异黄酮的提取工艺,并对最佳提取工艺进行工艺验证.结果:葛根异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65%乙醇,超声提取28 min,料液比1∶29,异黄酮的提取率可达4.87%.结论: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对葛根异黄酮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葛根药材最佳的超微振动提取工艺。方法以葛根素和葛根总黄酮的提取率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重复实验法考察葛根超微振动提取过程中提取温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等工艺参数对葛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提取温度是影响葛根素和总黄酮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粗粉加5倍量30%的乙醇,45℃时提取2次,每次10min。结论该工艺简便、快捷、提取率高,可用于葛根中活性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7.
响应曲面法优化葛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响应曲面法乙醇提取葛根总黄酮的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乙醇浓度、固液比和提取时间对葛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醇法提取葛根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68.30%、固液比1:25和提取时间71.98min时,此时葛根总黄酮的提取率达12.05%。结论:响应曲面法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适用于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确定葛根中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葛根中黄酮的抗氧化性进行评价。方法:以葛根粉为原料、乙醇为溶剂,通过不同提取时间、不同提取温度以及不同乙醇浓度对葛根中黄酮化合物进行提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葛根中黄酮进行含量测定,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葛根中黄酮的提取条件,并通过抗油脂氧化反应对葛根中黄酮的抗氧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提取时间60分钟、提取温度72℃、乙醇浓度77.5%。在最佳优化条件下葛根黄酮提取率达到极大值,葛根黄酮提取率为37.18%。结论:响应面法优化了葛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葛根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葛根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与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优化葛根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为探索与改进中药饮片的临床应用形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传统汤剂煎煮方法制备葛根对照药物;筛选、确定葛根提取的溶媒,然后按正交L9(34)设计,对浸泡时间、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四个因素进行试验研究,以葛根素含量与出膏率为指标,予以综合评价(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量的60%乙醇浸泡1h,提取2次,每次1.5h。结论:通过正交试验优选葛根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重现性好,能有效的提取葛根素,且适于大生产,可作为葛根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优选莪葛胶囊提取纯化工艺.方法 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正交试验法优选莪术挥发油提取工艺;以葛根素和葛根总黄酮得率为指标,正交试验筛选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葛根总黄酮.结果 优选的工艺条件为:莪术粉碎成20目粗粉,加8倍量水提取5h;葛根以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50 min;经大孔吸附树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定野葛块根和藤茎的最佳采收年限,为野葛的野生资源保护和规范化种植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生长年限的野葛块根及藤茎葛根素含量。结果一年生块根和藤茎葛根素含量均最低,分别为1.82%和1.25%;而五年生葛根和二年以上藤茎含量最高,分别为7.86%和3.02%。结论采收五年生的野葛块根入药和二年生以上藤茎较好。  相似文献   

12.
HPLC法测定葛根炮制品中葛根素的含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葛根炮制前后有效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HPLC法,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氯仿(25∶75∶1),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除炒炭对葛根素破坏严重外,其他炮制品中葛根素的含量均比生品高。结论:炮制对葛根中葛根素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野葛块根中葛根素积累的动态规律,为确定野葛药材的最佳采收期以及野葛藤蔓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不同生长年限、不同采收时期的野葛块根及藤蔓葛根素含量。结果:野葛块根中葛根素动态积累有一定规律,葛根素含量以4~5年生块根最高,6年生块根含量降低;每年的11~12月块根中葛根素含量达到全年最高值;当年生藤蔓含葛根素约1.4%。结论:野葛的最佳采收期为11月下旬至翌年3月中旬,采挖4年生块根为宜;此时藤蔓葛根素含量不低,值得作为提取葛根素的另一重要原料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葛根素提取过程中的有关工艺参数。方法:以提取时间、料液比为考察因素,葛根素提取率为指标,分别用多元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两个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绘制效应面图,确定较优参数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8.88(W/V),提取时间为150 min;二项式拟合的相关系数为0.9977,提取率预测值与理论值偏差0.59%。结论: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符,该工艺可用于葛根中葛根素的提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取纯化葛根活性部位。方法: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并以葛根素和葛根总黄酮的提取率为指标,优化提取纯化工艺。结果:HPD-300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性能最佳,优化的工艺条件为1.5BV的0.5g.mL–1上样,流速2mL/min;4 BV的60%乙醇洗脱,速度1mL/min;洗脱用水量为4BV。结论:葛根活性部位的葛根素纯度可达27.94%,葛根素转移率87.81%;葛根总黄酮纯度可达76.42%,转移率87.29%。  相似文献   

16.
葛根的品种产地和提取工艺研究进展概况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综述了不同产地不同品种葛根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差异,重点比较了不同溶剂、不同提取方法对葛根有效成分提取的影响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不同产地葛根与粉葛的化学成分进行整体分析。方法:采用FTIR 和HPLC 分析方法,对FTIR 分析结果进行二阶导数谱、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的双指标序列分析和聚类分析;以葛根素为参比峰,对各产地葛根进行HPLC 指纹图谱相似度及聚类分析。结果:葛根在3 400~3 340、2 930、1 730、1 630、1 520、1 450、1 260、1 160、1 050~1 000、930、860~840、765、580 cm-1 等处有明显的吸收峰,主要为葛根素与淀粉的吸收峰。粉葛在上述吸收峰处也存在明显的吸收,说明其两者化学成分基本相似,但在红外指纹区有明显的区别,其中粉葛在1 460、1 420 和720 cm-1 处有特征裂解峰存在。葛根与其HPLC共有峰的相似度在81.4%~99.3%之间。结论:从葛根素的药用效果上考虑要优先使用葛根,FTIR 的方法简便易行且能为药材提供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超声技术提取葛根中葛根素的最佳条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中葛根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技术提取葛根素,并利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优选超声提取葛根素的最佳试验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葛根素为化学对照品,波长:250nm测定葛根中葛根素含量。结果:各因素对葛根素提取率的影响次序为:超声次数(超声时间(甲醇加入量(甲醇浓度。葛根素回归方程为:A=-152791.51+868038.61M,r=0.9997。精密度试验RSD%=1.0,仪器精密度良好;稳定性试验RSD%=1.3,在5h测定葛根素的含量是稳定的;重现性试验RSD%=2.39、平均回收率101.0%;结论:超声提取法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省时,是提取葛根有效成分的较好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The roots of Pueraria thomsonii and Pueraria lobata are officially recorded in Chinese Pharmacopoeia under the same name Radix Puerariae. However, the aqueous root extract of Pueraria lobata showed more potent antioxidant activity than that of Pueraria thomsonii. A qualitative HPLC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compare the chemical profiles of Pueraria thomsonii and Pueraria lobata, which revealed four major common peaks (daidzein 1, daidzin 2, puerarin 3 and 5-hydroxypuerarin 4) and two major different peaks (3-hydroxypuerarin 5 and 3'-methoxypuerarin 6) in their chromatograms. Semi-quantitativ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1-3 in Pueraria lobata are about three, three, and five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of Pueraria thomsonii, respectively. The higher contents of isoflavonoids in Pueraria lobata were inferred to be responsible for its more potent antioxidant activity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Pueraria thomsonii. The HPLC method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and chemical markers 1-6 can be used for the rapid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Radix Puerariae herbs and their aqueous supplements, and the results of this investigation support the use of Pueraria lobata and Pueraria thomsonii in the clinic application and as dietary supplement,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