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术前骶管内吗啡注射对开胸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手术前骶管内吗啡注射对剖胸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找到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的镇痛方法.方法:将45例剖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单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术毕拔管后静脉给予吗啡1~2 mg,术后常规采用PCIA;Ⅱ组为骶管组,手术开始前骶管内注入吗啡1~2 mg/2 mL+2%利多卡因5 mL.术后也常规加用PCIA;Ⅲ组为对照组.Ⅰ、Ⅱ组PCIA泵的设置相同,吗啡30 mg/100 mL,维持量2mL/h.单次负荷剂量0.5 mL/h,锁定时间15 min.3组患者术后均随访2、4、8、16、24、48 h,分别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VAS评分法)、首次应用惠者自控镇痛(PCA)的时间(Tp)、不良反应以及是否合用其他镇痛药物,并对结果做出统计学检验.结果:Ⅰ组、Ⅱ组的镇痛效果均优于Ⅲ组;术后16 h内Ⅱ组的镇痛效果优于I组、Ⅲ组;Ⅰ组患者Tp早于Ⅱ组患者;Ⅲ组的患者术后均使用其他镇痛药物,Ⅱ组合用其他镇痛药物的人数明显少于Ⅰ组;Ⅱ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小于Ⅰ组.结论:术前骶管内吗啡的注入能提高剖胸患者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减少术后全身性镇痛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中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食管癌手术后行PCIA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后镇痛药物为吗啡50 mg+昂丹司琼8 mg+生理盐水至100 ml;B组在手术切皮前和关胸前分别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术后镇痛药物为氟比洛芬酯100 mg+吗啡30 mg+昂丹司琼8 mg+生理盐水至100 ml。两组镇痛泵设置均为背景量2 ml/h,单次负荷剂量0.5 ml/h,锁定时间15分钟。观察术后24、48 h的镇痛评分、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组与B组的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用于食管癌手术后PCIA的镇痛效果与单纯吗啡相似,但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适合应用于食管癌术后的镇痛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妇产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对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的影响。方法56例ASAⅠ~Ⅱ级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PCIA组(n=18),镇痛用药为吗啡1mg/ml+氟哌利多0.1mg/ml;PCEA—Ⅰ组(n=19),镇痛用药为吗啡0.1mg/ml+0.125%布比卡因;PCEA-Ⅱ组(n=19),镇痛用药为吗啡0.1mg/ml+0.125%布比卡因+氟哌利多0.1mg/ml。术后4h、24h、48h分别记录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RameSay镇静评分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低血压、下肢麻木及运动障碍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PCEA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P〈0.01);术后4~24h,PCEA-Ⅱ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PCIA组(P〈0.05),术后追加镇痛、镇吐药的人数也少于PCIA组(P〈0.05)。三组患者皮肤瘙痒、过度镇静等PCA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相似(P〉0.05)。结论PCEA镇痛效果良好,硬膜外持续应用氟哌利多可有效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是妇产科术后镇痛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颈胸段硬膜外注入不同的镇痛药和复合0.125%布比卡因的PCA镇痛效果及其对术后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在颈胸段硬膜外阻滞下手术40例经硬膜外给药作术后PCA,分4组,各组10例,给药总容量为生理盐水100ml,组Ⅰ,Ⅱ,Ⅲ分别含吗啡5mg,曲马多500mg和芬太尼1mg,且各复合布比卡因125mg和氟哌利多5mg,组Ⅳ为对照组,不含任何药物,为生理盐水,用VAS评定镇痛效果,并测定通气功能与SpO2,结果:Ⅰ,Ⅱ,Ⅲ组均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吗啡组和曲马多组的效果较芬太尼组更好,且有利于术后肺活量恢复,所有病例未发生严重的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5.
曲马多用于术后PCIA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曲马多病人静脉自控镇痛 (PCIA)术后镇痛的临床效应 ,评定曲马多用于PCIA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在呼吸循环方面的安全性 ,为临床PCIA用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择期手术病人 6 0例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曲马多组 (n =30 ) ,镇痛药为曲马多 80 0mg +氟哌利多 5mg +生理盐水至10 0ml;Ⅱ组吗啡组 (n =30 )镇痛药为吗啡 4 0mg +氟哌利多 5mg +0 .9%生理盐水至 10 0ml。PCIA选择负荷剂量 +维持剂量 +PCIA给药模式 (持续注射 2ml/h ,PCA剂量 0 .5ml/15min)。镇痛时间为术后 4 8h ,术后 4、8、12、2 4、4 8h随访并记录血压、脉搏、呼吸及药物用量、疼痛评分、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情况。【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曲马多组不良反应低于吗啡组。【结论】曲马多用于术后PCIA静脉镇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副作用及对剖胸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33例(ASAⅠ~Ⅱ级)食道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CEA组(n=16)镇痛用药为吗啡(0.1mg/ml)+布比卡因(0.125%);PCIA组(n=17)镇痛用药为吗啡(1mg/ml)+氟哌利多(0.1mg/ml)。测量术前及术后镇痛期间患者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肺活量(Vc)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术后患者疼痛评分(VAS)及副作用。结果两组患者术后RR均明显快于术前(P〈0.01),而Vt、Vc及SpO2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01),但各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PCEA组VAS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尤其是在患者咳嗽和深呼吸时(P〈0.001)。结论剖胸术后PCEA镇痛效果明显优于PCIA,但对术后早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两者相似。  相似文献   

7.
超小剂量纳洛酮对吗啡PCIA镇痛效能及副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超小剂量纳洛酮对吗啡PCIA镇痛效能及副作用的影响。方法104例联合阻滞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术后行48小时PCIA,随机分成四组(每组26例)Ⅰ组(对照组)吗啡10μg.kg-1.h-1加1.25mg氟哌利多,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Ⅱ、Ⅲ、Ⅳ组分别在Ⅰ组中加纳洛酮0.20μg.kg-1.h-1,0.10μg.kg-1.h-1和0.05μg.kg-1.h-1,负荷量采用0.10ml/kg的复合镇痛液,补救剂量为0.05ml/kg的复合镇痛液,双盲随访48h(若未排气观察到第一次排气)。结果(1)镇痛效能Ⅱ组在术后6h内镇痛效能明显不如Ⅰ组(P<0.05);Ⅲ组与Ⅰ组无明显差异;Ⅳ组在术后12h内好于Ⅰ组(P<0.05);也显著高于Ⅱ、Ⅲ组(P<0.05或P<0.01)。(2)副作用与Ⅰ组相比,Ⅱ、Ⅲ、Ⅳ组恶心、呕吐及瘙痒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肠鸣音恢复及第一次排气时间缩短(P<0.01)。而Ⅱ、Ⅲ、Ⅳ组之间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纳洛酮0.05μg.kg-1.h-1可有效减少吗啡PCIA的副作用,同时增强吗啡的镇痛效能。  相似文献   

8.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术后臂丛神经镇痛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伍用吗啡和利多卡因用于上肢手术后臂丛神经镇痛的效果.方法 90例择期上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0.30%罗哌卡因组(Ⅰ组)(含罗派卡因75 mg、吗啡1 mg、利多卡因200 mg、生理盐水15 ml),0.25%罗派卡因组(Ⅱ组)(含罗派卡因75 mg、吗啡1 mg、利多卡因200 mg、生理盐水20 ml),20%罗哌卡因组(Ⅲ组)(含罗派卡因75 mg、吗啡1 mg、利多卡因200 mg、生理盐水25 ml),术后臂丛神经镇痛(PCRA)负荷剂量15 ml,总剂量15 ml/24h,镇痛时间约50 h.以VAS评分比较三组术后PCRA镇痛效果,Bromage评分评定运动阻滞情况.结果术后6、12、24、48h VAS评分,Ⅲ组显著高于Ⅰ、Ⅱ组,Bromage评分Ⅰ组显著高于Ⅱ、Ⅲ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0.25%罗哌卡因复合吗啡和利多卡因对上肢手术病人术后镇痛效果确切,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用于小儿腺样体和扁桃体切除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36例择期接受腺样体和扁桃体切除手术患儿,年龄3~8岁,体质量14~30 kg,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成Ⅰ、Ⅱ、Ⅲ组,每组12例。Ⅰ组不用术后镇痛药物,Ⅱ组给予舒芬太尼2μg/kg,Ⅲ组给予舒芬太尼2μg/kg、咪达唑仑0.1 mg/kg,Ⅱ、Ⅲ组用药均以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持续泵注,速度2 ml/h。术毕患儿有不耐受气管导管迹象且生命体征稳定时拔出气管导管,同时打开镇痛泵。术后2、4、8、12、24、48 h记录患儿的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镇痛效果(面部表情评分)和Ramsay评分。结果Ⅱ、Ⅲ组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与I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Ⅲ组较Ⅱ组患儿更安静,镇痛效果更佳,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用于小儿腺样体和扁桃体切除术后PCIA具有更好的镇痛、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途径的病人自控镇痛技术(PCA)对剖胸手术病人的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以及对病人术后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肺、纵膈、食道及胃底部需施行择期剖胸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PCEA和PCIA两组,观察两组病人施PCA即刻、PCA后2、4、8、12、24小时镇痛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以及48小时后病人对镇痛的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的镇痛效果、镇痛总体满意度、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CEA组病人术前、术后各观察阶段MAP、HR、SPO2无明显差异;PCIA组病人实施PCA即刻血压较PCA后各时间段升高,但无明显差异;两组间各时间段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PCEA和PCIA对剖胸手术后的疼痛均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轻,有利于改善剖胸手术后的呼吸循环功能;但术后初期,PCEA的镇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的术后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的差异性,为提高老年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减轻认知功能扰乱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行腹部手术患者64例,年龄60岁以上术前无明显认知障碍,不合并脑血管疾患,无呼吸功能障碍,无肝肾功能障碍。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经硬膜外自控镇痛组(PCEA组):术后先给0.25%罗哌卡因6ml+吗啡1~1.5mg+氟哌利多1.25mg负荷镇痛剂量,尔后用100m10.25%罗哌卡因+吗啡5mg+氟哌利多2.5mg作术后2dPCEA。持续注入速率2.0ml/h,PCEA量1.0ml/次,锁定时间为15min。经外周静脉自控镇痛组(PCIA组):吗啡1.0mg/ml+氟哌利多0.2mg/ml,负荷镇痛剂量5.0ml,PCIA量1.0ml/次,持续注入速率1.0ml/h,锁定时间为15min。分别于术前、术后1d和3d进行认知功能测定。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自控镇痛,其疼痛视觉评分无差异,均达到满意效果。术后1dPCIA组有近半数患者认知功能测试异常,与PCEA组比较:P〈0.01,PCIA术后镇痛对认知功能改变更加明显。由此说明,术后镇痛单从认知功能改变考量,PCEA较PCIA优越。结论PCIA与PCEA应用于老年患者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均能达到满意的术后镇痛,但PCIA影响术后认知功能较PCEA明显。因此,术后镇痛选用PCEA较PCIA优越。  相似文献   

12.
Lumbarintervertebraldiscextirpationorvertebralcanaldecom-pressionisonecommonoperation,andepiduralanesthesiaorgeneralanesthesiahavereplacedpreviouslocalanesthesia.Toobservetheeffectsandsideeffectsofdifferentepiduralanalgesiaandfindthemostfavorableformula.1Objectsandmethods1.1TheselectingandgroupingofobjectsThe150caseswithASAⅠ~Ⅱgrade,lumbarintervertebraldiscextirpationand/orver-tebralcanaldecompression,78malesand72femalesaged20~76years,weredividedinto5groups.There…  相似文献   

13.
开胸手术氟比洛芬酯与吗啡超前镇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和吗啡在开胸手术前使用是否有超前镇痛的效果,并对比其副作用。【方法】ASAⅠ~Ⅱ级肺和食管癌手术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氟比洛芬酯组、吗啡组,每组20例。切皮前10min氟比洛芬酯组静注氟比洛芬酯100mg,吗啡组硬膜外腔注入吗啡3mg,对照组切皮前不做处理,观察各组术后30min、1h、4h、12h的VAS评分和24h内的副作用。【结果】氟比洛芬酯组术后30min和1h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但4h和12h和对照组无差别;吗啡组在4个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氟比洛芬酯组;副作用氟比洛芬酯组和对照组无差别,均明显低于吗啡组。【结论】切皮前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和吗啡硬膜外腔注入均能产生超前镇痛的作用,吗啡的镇痛效果和时间均优于氟比洛芬酯,但副作用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阑尾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双育分为凯纷组和吗啡组,每组30例。凯纷组病人在手术前和手术结束后分别缓慢静脉注射凯纷50mg;吗啡组用硬膜外吗啡单次推注做术后镇痛,配方为2mg吗啡加10mg布比卡因用生理盐水稀释到6mL。采用视觉模拟评分WAS)法评估术后疼痛强度,记录术后6h、12h、24h、48hVAS评分,并观察和记录SBP、DBP、HR、SpO2,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VAS均≤5分,差异无显著意义;凯纷组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明显少于于吗啡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用于阑尾切除术的术后镇痛,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吗啡硬膜外超前镇痛对抑制阑尾手术内脏牵拉痛及术后镇痛情况的影响。方法 40例ASAⅠ~Ⅱ级急、慢性阑尾炎患者,均于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即Ⅰ组(对照组):术前不施行超前镇痛;Ⅱ组(实验组):切皮前10 min将吗啡1.5 mg加入利多卡因注入硬膜外腔。所有患者均不行术后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中牵拉反应、术后疼痛情况及并发症。结果Ⅱ组抑制术中牵拉痛的效果明显优于I组(P〈0.05);Ⅱ组首次出现疼痛时间较Ⅰ组显著延长(P〈0.01),Ⅱ组术后尿潴留患者多于Ⅰ组(P〈0.01)。结论吗啡硬膜外超前镇痛能明显抑制术中牵拉痛,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芬太尼、吗啡分别联合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择期肿瘤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各50例。Ⅰ组给予吗啡60—80μg/mL复合0.125%罗哌卡因100mL硬外镇痛;Ⅱ组给予芬太尼5-6μg/mL复合0.125%罗哌卡因100mL硬外镇痛;Ⅲ组单纯给予芬太尼20μg/kg静脉镇痛。比较三组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Ramsay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VAS评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在术后12h、24h、48h的Ramsay评分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率Ⅱ组、Ⅲ组均显著小于Ⅰ组(P〈0.05);头晕、嗜睡的发生率Ⅰ、Ⅱ组显著低于Ⅲ组(P〈0.05)。结论:芬太尼联合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少。  相似文献   

17.
奈福泮和吗啡用于老年人胸腔术后镇痛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胸科术后静脉应用奈福泮和吗啡分别复合氟哌利多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90例ASAⅠ~Ⅱ级食管癌手术的老年患者 ,随机分为三组 ,奈福泮组 (N组 30例 )配方为奈福泮 110mg+氟哌利多 5mg +生理盐水共 10 0ml,负荷量给奈福泮 10mg ;吗啡组 (M组 30例 )配方为吗啡 4 0mg +氟哌利多 5mg +生理盐水共 10 0ml,负荷量给吗啡 2 5mg ;对照组 (C组 30例 )未行术后镇痛。患者手术结束后先给予负荷量 ,后接镇痛泵 (2ml/h) ,并于 4 8h内分别观察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 )、镇静评分 (SS)、视觉模拟评分 (VAS)以及恶心呕吐、瘙痒、排气时间延长等不良反应。结果 SS、VAS在N组与M组和C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呼吸频率和SaO2 在N组和M组与C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奈福泮和吗啡分别复合氟哌利多应用于老年胸科术后镇痛 ,是一种有效的镇痛方法 ,奈福泮比吗啡更安全 ,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8.
张浩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7):1523-1524
目的:观察非甾体消炎镇痛药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胃癌患者术后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影响。方法:Ⅰ组15例术前给予氯诺昔康8mg,手术后经PCA泵以氯诺昔康和吗啡镇痛;Ⅱ组15例仅在术后经PCA泵给予吗啡镇痛。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24h、术后72h抽取外周血,测定血浆皮质醇(Cor)浓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值比较,Ⅱ组患者术毕、术后24h时血浆皮质醇水平升高,Ⅰ组血浆皮质醇水平仅在术毕时高于术前(P〈0.05)。与Ⅱ组相比,Ⅰ组术毕、术后24h血浆皮质醇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氯诺昔康超前镇痛能减轻皮质醇的增高程度,减轻胃癌患者术后的过度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超前镇痛作用。方法 60例择期行LC患者随机分为T组、R组、C组3组,各20例。T组分别于切皮前30 min缓慢静脉推注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 ml),手术结束前30 min缓慢静脉推注0.9%氯化钠溶液10 ml;R组切皮前30 min缓慢静脉推注0.9%氯化钠溶液10 ml,手术结束前30 min缓慢静脉推注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C组分别于切皮前30 min、手术结束前30 min缓慢静脉推注0.9%氯化钠溶液10 ml。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3组各时点的疼痛强度,采用Ramsay系统进行术后镇静评分,并观察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在术后30 min、1 h、3 h、6 h,T组和R组的VAS均比C组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余时点,两组VA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T组和R组的VA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组曲马多用量明显大于T组和R组(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能效缓解腹腔镜手术的术后疼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在LC中超前镇痛的效果与给药时点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0.75%速卡(左旋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中的I临床麻醉效果和可行性。方法60例老年全髋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B组使用0.75%布比卡因,L组使用0.75%左旋布比卡因,两组均行腰硬联合麻醉(CSEA),鞘内各注人15mg。术中必要时经硬膜外导管注入1.5%利多卡因。术中监测BP、HR、SpO:、R的变化并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达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时间、运动阻滞评分以及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最高感觉阻滞平面L组略低于B组,但差异无显著性;达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时间L组略短于B组,但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运动阻滞评分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均无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结论0.75%速卡(左旋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中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其临床麻醉效果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