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5例小儿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福州市儿童医院林雅英多种小儿疾病可致严重呼吸困难,需依靠气管切开建立呼吸通道,保证抢救,挽救生命。现将35例小儿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一、适应症凡各种疾病引起喉源性Ⅲ°~Ⅳ°呼吸困难的患儿,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均...  相似文献   

2.
小儿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危重急症,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或并发症,除及时确诊外,围术期积极有效抢救是关键。我院自1991年1月~1997年3月共收治小儿气管异物100例,除1例因并发支气管哮喘术后死亡外,余均抢救成功。下面就围术期抢救的体会进行讨...  相似文献   

3.
行小儿食道镜检查或取食道异物,有时可并发窒息,甚至死亡。为此,有时需施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几年来我们收治7例小儿食道异物患者,有的异物已存留长达75天,并伴有呼吸困难,采用了先行气管插管方法,均顺利地取出异物而未并发窒息,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气管切开作为解除咽喉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的唯一办法,也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病因繁多,我科收治的气管切开病人大多为小儿急性喉炎、气管异物、喉肿物等。但气管切开术后观察不周,也可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作好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200例小儿气管切开术病例的分析,对小儿气管切开术的指征、手术时间、手术方法和手术后处理等问题进行讨论,认为:(1)由于小儿生理和解剖的特点,小儿气管切开术除一般常用指征外,还应注意小儿先天性喉、气管异常,鼻腔堵塞或闭锁,特别是下呼吸道分泌物梗塞。除注意小儿呼吸困难的机械作用,更应注意呼吸困难对小儿生理的影响。(2)由于缺氧、二氧化碳过多和呼吸困难时胸内负压增加的续发作用对小儿机体组织的危害性大,只要有气管切开术的指征就应早期施行气管切开术,绝不应拖延时间过久,更不应等呼吸困难严重、发绀明显才行手术。(3)小儿气管切开术时应先施行支气管镜检查及当支气管镜在气管内时施行气管切开。小儿气管切开部位不应过低。(4)术后处理甚为重要,除注意消毒隔离。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室内空气湿度和积极治疗原发病外,更应特别注意小儿酸硷平衡、营养和密切注意保护心脏。  相似文献   

6.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绝大多数发生于小儿,特别是婴幼儿[1]。常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道阻塞,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如抢救不及时、处理不恰当,可严重威胁小儿的生命。及时诊治,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气管支气管异物急救、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对本病治疗及预后有  相似文献   

7.
气管切开术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气管套管,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常、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的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是抢救生命的有效措施,因此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  相似文献   

8.
小儿气管异物发生突然,病情危急,异物堵塞和刺激气道常引起缺氧、气道痉挛及呼吸困难,重者甚至窒息,必需紧急手术取异物:然而小儿支气管镜取异物的麻醉危险性极大,术者与麻醉者共同占用气道,呼吸管理较困难,术中气管镜刺激气道易引起憋气、气道痉挛,造成缺氧,重者危及生命,现将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21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朱贻芬 《中国新医药》2004,3(8):125-125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各种常见的手术,常用于解除急性喉梗阻引起的呼吸困难,也用于口腔咽喉及头颈部大手术时预防呼吸道堵塞或术后喉水肿引起的呼吸困难,昏迷病人分泌物隧积于气管内不能咳出也需作气管切开吸出呼吸道分泌物。脱管,是指气管套管从气管中脱出,虽然临床上不多见,但也偶有发生,一旦出现,可危及病人生命安全,必须立即抢救处理,特别是刚行气管切开术后病人。  相似文献   

10.
在耳鼻喉科,由于各种原因如急性会厌炎、急性喉炎、气管异物、喉癌等导致气道阻塞而进行气管切开术的抢救治疗,认真做好气管切开术的围术期护理对患者早日康复至关重要.我科对30例气管切开术患者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刘如冰 《淮海医药》1998,16(4):45-45
气管切开是抢救重危病人生命的一种急救手术.主要用于解除喉阻塞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使病人能迅速吸凡气体解除窒息,抢救病人生命。施行气管切开术,不仅是耳鼻喉科的专业手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治疗,因此护士必须掌握其护理。  相似文献   

12.
小儿气管切开术在近二、三十年来有很大进展,特别对手术的指征、时机、方法、麻醉以及术后护理等方面,都有很大改进。一、气管切开术的指征 1945年以前,气管切开术的唯一指征是喉源性呼吸困难。现在除此而外,更多的是呼吸机能失常及下呼吸道分泌物梗阻。我们在1958—1963年共行小儿气管切开术236例,喉源性呼吸困难占86.5%,呼吸机能失常,下呼气道分泌物梗阻占6.5%。1974—1975年共行107例,喉源性呼吸困难仅占23%,呼吸机能失常及下呼吸道分泌物梗阻则上升至76%。 1.喉源性呼吸困难:在呼吸道中喉腔是最狭窄的部位,如有病变发生,极易引起喉腔狭窄,造成呼吸困难。这种病变包括:先天性喉异常、喉部急性炎症,喉外伤、喉水肿,双侧喉返神经瘫痪、喉  相似文献   

13.
王莉霞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6):87-87,89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是较常见的小儿急诊手术,异物取出危险性极大,因异物的阻塞常合并有较严重的呼吸道并发症,当小儿气管、支气管存在异物时,不仅阻塞呼吸道,而且刺激和损伤局部黏膜,造成黏膜水肿、炎症,导致呼吸困难和缺氧,给麻醉处理带来一定的困难。术中除了要有良好镇静、肌肉松驰、抑制咽喉和咳嗽反射之外,更主要的是保证呼吸道通畅不发生缺氧而致死。我院1998年~2005年共收治80例小儿气管异物,现就麻醉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气管牵线法行小儿气管切开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呼吸道梗阻最有效的方法,但此法在基层医院却很少应用于小儿。原因是医师常认为小儿气管切开困难多、危险大、并发症多而顾虑重重,影响了患儿的有效抢救。小儿气管切开虽有一定的特殊性,不熟悉其解剖生理特点是导致并发症出现的主要原因,临床实践证明,小儿气管切开的危险和困难被过于夸大,如能掌握其  相似文献   

15.
幼儿食管异物致呼吸困难易误诊为气管异物,临床上较少见,现将笔者所遇3例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男,10个月。因呼吸困难8小时急诊入室。8小时前患儿口含一根大螺丝钉,家长发现时大声喊叫,小儿受惊突然咽下,即出现呼吸困难。急诊当地卫生院,行气管切开但未成...  相似文献   

16.
烧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勤莲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1):1495-1496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上抢救和治疗呼吸困难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 ,而大面积烧伤及头面部烧伤的患者 ,常因呼吸道严重灼伤或窒息 ,急需作气管切开方可改善呼吸困难 ,从而挽救生命。因此做好烧伤患者的气管切开护理 ,在整个抢救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我科自1998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气管切开术的烧伤患者30例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30例患者中 ,男24例 ,女6例 ,年龄17~48岁 ,且均因呼吸道灼伤或吸入性气体窒息导致严重呼吸困难而行气管切开术。其中2例因经济困难 ,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带管自动出院 ,1例因呼吸道严重灼伤…  相似文献   

17.
刘光鉴  高明 《云南医药》1998,19(5):365-366
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异物吸入后常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若异物完全阻塞呼吸道可致突然死亡,因此,均需急诊异物取出,否则后果极为严重。我院1986年8月~1996年8月,共行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164例,发生意外和并发症53例,占323%,...  相似文献   

18.
<正>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呼吸困难的主要措施之一。气管切开后作为有创人工气道,患者的呼吸道就与外界相通,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和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而严格规范的人工气道管理是保证患者术后呼吸道通畅的关键。1一般资料我科2009—2011年对28例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其中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575岁。其中喉癌18例,喉梗阻6例,急性喉炎3例,气管异物1例。其中2例再度出现呼吸困难,因及时发  相似文献   

19.
小儿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由于小儿生理、心理发育尚不完全,气管异物的发生率及并发症较成人多见,且可发生窒息、纵隔障炎等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我院1995~2001年共收治小儿气管异物400例,现就临床治疗与抢救等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0.
1969年下半年以前,我们一直是采用传统的钝分离法作小儿气管切开术,感到有些缺点。例如,牵拉切口两侧软组织时力量不易均衡,致使气管受压而偏向一侧;钝分离如用力不当,容易压迫气管,加重呼吸困难,尤不利于两岁以下的婴儿。因此,从1969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在钝分离法的基础上适当加用了锐分离法,克服了全钝分离法的缺点,初学者也较易掌握。到1974年12月止,用锐分离法共做了140例小儿气管切开术,其中男86例,女54例;6个月-1岁32例,2-3岁47例,4-7岁55例,8-11岁6例,患者疾病为白喉112例,急性喉炎10例,气管异物8例,破伤风5例,其他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