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转移病灶大出血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2010年11月—2014年2月收治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转移病灶大出血或有难以控制出血倾向的15例患者临床资料及放射血管介入治疗疗效。结果:15例患者共17次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所有患者均疗效满意。结论:血管介入治疗是控制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转移病灶出血的首选方法,尤其对病情危重的肿瘤大出血患者是一种有效、安全、快捷的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院1998年10月至2000年6月对10例滋养细胞疾病患者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超选择髂内动脉插管化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例患者按FIGO分期,绒癌6例,Ⅱ期4例,Ⅲ期2例;侵蚀性葡萄胎4例,均为Ⅲ期。1例单纯化疗,3例化疗+手术,6例化疗+栓塞。后6例中2例绒癌为弹簧圈栓塞,4例侵蚀性葡萄胎为明胶海绵栓塞。10例中年龄最小25岁,最大49岁,平均30.5岁。1.2 方法1.2.1 动脉插管化疗方法及药物经Seldinger法穿刺右侧股动脉,成功后置入5F或6F的Cobra管,将管头置入对侧髂总动脉,行髂总动脉血管造影,而后…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6,(8):1049-1051
目的:探讨并评价血管内介入栓塞疗法对脑血管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脑血管科收治的150例脑血管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疗法,对照组采用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ADL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0%)显著高于对照组(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DL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疗法治疗脑血管畸形的效果确切,显著优于传统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中出血的处理方式.方法 选取接受颅内动脉瘤血管的患者27例,均采取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将接受不同破裂出血治疗的患者定义为行开颅清除血肿组、侧脑室外引流组、腰大池外引流组.对比开颅清除血肿组、侧脑室外引流组、腰大池外引流组预后情况.结果 开颅清除血肿组、侧脑室外引流组、腰大池外引流组预后情况(恢复良好、轻度瘫痪、重度残疾、死亡)结果 比较无差异.结论 本次研究认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中出血使用开颅清除血肿、侧脑室外引流或腰大池外引流均为较好的治疗方式,大多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王效然  杜耀明  寇爱双 《当代医学》2009,15(23):428-429
目的观察用夹心疗法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方法股动脉穿刺,经髂内动脉超选择性插入子宫动脉,进行先栓塞后注入化疗药,再栓塞的方法。结果5例患者经过2~3次治疗获得了满意疗效。结论夹心疗法是用明胶海绵颗粒及条混悬液栓塞远端末梢血管和近端主干,其中间注入化疗药的疗法,使肿瘤供血动脉局部保持持续较高的药物浓度。可进一步提高效果,且毒副作用明显减轻,完全可替代无全身转移的全身化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难治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及肿瘤出血的疗效.方法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24例,其中侵蚀性葡萄胎13例,绒毛膜癌11例,平均年龄(28.12±2.23)岁.Seldinger技术行双侧子宫动脉超选择性插管,给予肿瘤供血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后,透视监视下低压流控注入聚乙烯醇颗粒(PVA)或明胶海绵颗粒(GF)栓塞,定期复查并随访.结果 侵蚀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基本类同.动脉期肿瘤内血管明显增多、迂曲、紊乱,形态不一,成团状或丛状.7例侵蚀性葡萄胎,1例绒毛膜癌DSA造影显示明显的动静脉瘘,静脉早显.实质期肿瘤组织呈圆形或半圆形染色.24例经1~3次介入治疗后阴道出血3d左右停止,治疗后1周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开始下降,4 ~16周降至正常范围.B超检查显示子宫逐渐恢复至正常大小.结论 超选择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尤其对原发灶或转移所致的出血和难治性病例的处理有独到之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经血管栓塞治疗脊柱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5例脊柱肿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将导管超选插入肿瘤靶血管,并用真丝线段及明胶海绵碎粒栓塞。结果:栓塞治疗后,3例疼痛减轻,4例栓塞后2-5d顺利进行了肿瘤摘除术,出血量分别为600ml、1200ml、1200ml和1600ml,平均1150ml。结论:经血管栓塞是治疗脊柱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介入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临床疗效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烜  吴静 《海南医学》2010,21(8):11-13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栓塞化疗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治疗中的优势。方法对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及相关的文献复习。结果其中1例绒癌行介入治疗2次,余4例侵蚀性葡萄胎行介入治疗1次;介入治疗后行静脉全身化疗2—3次。所有患者治疗后平均3周转移灶消失,平均2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降至正常。5例患者均临床治愈。随访1.5—2年,HCG值正常,临床无复发。结论动脉灌注栓塞化疗应用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同时结合静脉化疗及适时的手术,疗效明显,疗程缩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用全自动图象分析仪对滋养细胞肿瘤的细胞滋养细胞进行形态定量测量。结果表明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的细胞滋养细胞为异常增生所形成。葡萄胎Ⅰ至Ⅲ级到绒毛膜癌之间不存在“连续谱系”的逐渐变化,提示葡萄胎与绒毛膜癌间很可能不存在内在因果关系,即细胞滋养细胞的增生程度与细胞良恶性关系较小。以葡萄胎细胞滋养细胞的增生程度作为评估其将来恶变机会的价值较小。  相似文献   

10.
余永铭  郭奕浩  覃成安 《广西医学》2009,31(12):1802-1803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水解可脱铂金弹簧圈(DCS)及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等对2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包括前交通动脉瘤8例,后交通动脉瘤5例,颈内动脉瘤6例,大脑中动脉瘤3例,椎基底动脉瘤2例,小脑后下动脉(PICA)远端动脉瘤2例。1例梭形推动脉瘤采用血管内支架置入后行介入栓塞治疗,2例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行NBCA栓塞,其余采用GDC或DCS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结果26例动脉瘤均成功栓塞,按动脉瘤的填塞程度分为:完全填塞23例,不完全填塞3例。1例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行GDC不完全栓塞后3个月复发,再次行NBCA栓塞成功;术后无血栓形成及血栓性栓塞并发症,亦无神经功能障碍、瘫痪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随访3~36个月,全组术后均无再出血。结论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选择性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对外伤性大出血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 34例外伤性大出血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后作选择性动脉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再超选择插入出血动脉内注入栓塞材料明胶海绵和(或)弹簧圈栓塞出血动脉。结果 34例患者除1例因合并颅脑损伤术后2 d死亡外,32例一次栓塞成功,1例经二次栓塞成功,总成功率97.1%。所有患者休克症状消失,血压稳定上升至正常水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1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栓塞后综合症,经对症处理后消退,无严重并发症;1个月后复查肝肾功能正常。结论外伤性大出血行介入栓塞治疗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诊疗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肿瘤血管介入治疗的配合及护理。方法 对 5 9例不同肿瘤患者按介入目的、方法、介入部位 ,准备好各种型号的导丝、导管、及其它器械物品 ,并根据术中需要及时给予更换合适的器械 ,协助医生进行药物灌注或栓塞。介入中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变化。结果  5 9例肿瘤血管介入治疗经医生精心操作 ,护理密切配合 ,获得顺利完成。结论 熟悉各种肿瘤介入治疗所需的器械物品、操作过程 ,做好术前准备 ,术中紧密配合 ,是顺利完成肿瘤介入治疗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危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采用BEP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本院2005年2月-2012年9月收治的高危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患者,给予博来霉素+依托泊苷+顺铂(BEP)方案救治,并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0例患者,平均接受BEP方案化疗(6.1±0.2)个疗程,其中完全缓解36例,占90%;耐药者4例,占10%。耐药患者平均进行(4.7±0.1)个疗程时出现耐药,均改用环磷酰胺+长春新碱(CO)/依托泊苷+甲氨蝶呤+放红菌素D(EMA)方案化疗,辅以手术治疗1例,辅以放疗治疗2例,后死亡1例,完全缓解3例。主要不良反应以脱发、消化道不适、骨髓抑制为主,其次为肝功能损害、外周神经炎,脱发与其他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采用BEP方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使患者医疗安全获得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动脉性出血的急诊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介入治疗在动脉性出血病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6例动脉性出血病例进行急诊血管造影,术中根据不同出血原因和部位分别再采用动脉栓塞治疗。结果:16例患者血管造影表现为局部异常血管、造影剂外溢及假性动脉瘤;动脉栓塞治疗即时止血率为100%。结论:各部位动脉性大出血在急诊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的同时行动脉栓塞治疗,该方法是安全、有效的止血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介入方法对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并发出血的治疗价值。方法23例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性出血患者,其中,膀胱癌10例,宫颈癌8例,肾癌2例,盆腔其他恶性肿瘤侵犯3例,因内外科治疗疗效不佳行靶血管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或化疗灌注术。结果4例急性大出血栓塞后24-48小时出血基本停止,有效率100%。19例慢性出血治疗后2-7天内尿液渐清亮或阴道出血渐少,均达到了有效止血的目的。结论泌尿生殖系统晚期恶性肿瘤性出血行介入治疗,能明确出血血管并予以栓塞,是一种可靠且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6.
黄伟彪  张金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0):2681-2682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栓塞疗法治疗盆腔恶性肿瘤急性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6例盆腔恶性肿瘤大出血的患者采用选择性动脉栓塞法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本组患者采用选择性动脉栓塞疗法治疗后,均止血成功,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性动脉栓塞是治疗盆腔恶性肿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有效控制恶性肿瘤的大出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脉血管内栓塞术在肺部咯血性疾病大咯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和价值。方法采用30%的碘海醇非离子型碘剂对71例大咯血患者进行病变区血管造影,造影顺序按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和病变部邻近部位动脉依次进行。根据出血部位血管管径等具体情况,选择明胶海绵颗粒或弹簧钢圈法进行血管内栓塞,栓塞后4周内无咯血者认定治疗成功。结果对71例患者共实施了193支异常血管栓塞处理,其中明胶海绵颗粒法栓塞血管185支(96%),弹簧钢圈法栓塞8支(4%)。一次介入栓塞成功止血63例(89%),再次栓塞成功止血8例(11%)。所有患者除感栓塞部位轻微疼痛外,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动脉血管内栓塞术具有操作简洁、显效快、成功率高、并发症轻且费用相对低廉等优势,值得在肺部咯血性疾病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神经外科显微镜下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微弹簧圈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收益率63.89%,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收益率36.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8.3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9.44%(P〈0.05).结论 介入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相对于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微创安全.  相似文献   

19.
罗光辉  罗鹏飞 《广东医学》1998,19(10):743-744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E)后,反复应用无水乙醇碘油混悬剂经皮肝穿瘤内注射(PEI)治疗巨块型肝细胞癌的疗产。方法:选择原发性巨块型肝细胞癌(HCC)85例,分为联合治疗组(TAE+PEI,n=43),对照组(TAE,n=42),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之间AFP、肿瘤大小、肝功能的变化及总有效率,生存率。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88.4%,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是97.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PCNA在3种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和正常绒毛中的表达找出规律,并观察良性葡萄胎可疑恶变化疗后对PCNA表达值的影响,从而找出预测葡萄胎恶变的阳性指标,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早孕绒毛(人流术)20例,葡萄胎40例,侵蚀性葡萄胎20例,绒毛膜癌20例中PCNA的表达,并采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法进行统计。结果:绒癌,侵蚀性葡萄胎中PCNA阳性细胞数均高于正常绒毛或葡萄胎(P<0.01),绒癌中PCNA阳性细胞数高于侵蚀性葡萄胎(P<0.01),结论:PCNA在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阳性率与滋养细胞疾病的增生程度和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CNA做为预测葡萄胎恶变,及恶变程度和预后的手段是客观,可靠,易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