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雄  黄海舟 《吉林医学》2013,34(18):3559-3560
目的:探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疗效。方法:收集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57例,其中88例采用手术治疗(手术组);另69例采用非手术法治疗(非手术组)。术后随访12个月,以Neer评分方法进行疗效评分。结果:手术组及非手术组的Neer标准优良率分别为92.0%和79.7%,手术组明显高于非手术组(P<0.05)。结论:老年近端肱骨骨折Ⅰ型、Ⅱ型应采用非手术治疗,而Ⅲ型、Ⅳ型患者则应采用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和分析手术和非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2组,其中,手术组40例,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肩关节置换术对患者进行治疗;非手术组40例,应用手法复位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复位完成后,使用夹板进行外固定.根据Neer分型,肱骨近端骨折分为一部分骨折、二部分骨折、三部分骨折和四部分骨折.对于骨折移位不明显的患者可采用保守治疗.对比后三种类型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组二部分骨折患者有7例治疗为优,5例为良,优良率为85.7%(12/14),三部分骨折患者有12例为优,3例为良,治疗优良率为83.3%(15/18),四部分骨折患者有5例治疗为优,1例为良,优良率为75.0%(6/8);非手术组二部分骨折患者有6例为优,5例为良,治疗优良率为84.6%(11/13),三部分骨折患者有2例为优,9例为良,治疗优良率为57.8%(11/19),四部分骨折患者有0例为优,1例为良,治疗优良率为12.5%(1/8).在二部分骨折患者的治疗上,2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85.7% vs 8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三部分(83.3% vs 57.8%)及四部分骨折患者(75.0% vs 12.5%)的治疗上,手术治疗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二部分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相近,优先选择非手术治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在对三部分及四部分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手术治疗的优良率明显高于非手术治疗,优先选择手术治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利用手术和非手术方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随机从2010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接受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出100例,并将其随机分成两个小组,每组50例,对两个小组分别进行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手术组患者接受的是手术内固定治疗,包括钢板固定和切开复位克氏针等技术进行治疗;而非手术组则为患者采取夹板或石膏外固定方式进行治疗。医护人员在患者治愈后还要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利用Neer评价方法对患者整体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后发现,Ⅱ型骨折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并没有较大差距,而Ⅲ型骨折患者在疗效上手术组要优于非手术组,但在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上非手术组患者要优于手术组患者,而手术组患者在接受影像学检查时,其结果要优于非手术组患者。结论两种方法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所起到的效果不同,其中Ⅱ型骨折以非手术治疗为宜,而Ⅲ型骨折患者则应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手术和非手术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其中手术组(88例)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非手术组(69例)给予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采用Neer评分标准评价治疗后效果。结果:根据Neer标准,手术组总优良率为92.0%,非手术组总优良率为79.7%,两组总优良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预后情况与创伤的严重程度有关,所以应根据骨折分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对Neer分型中I型和Ⅱ型部分患者应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Ⅲ、Ⅳ型应采用手术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5.
肱骨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骨折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肱骨近端骨折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其中,手法复位保守治疗17例,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2例。结果:手术治疗组骨折端对位恢复情况优于保守治疗组(P<0.05)。手术治疗组优良率为87.36%(19/22),保守治疗组为88.24%(15/17),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erⅡ型肱骨近端骨折尽可能采用保守治疗,NeerⅢ、Ⅳ型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严辉  刘星  李明  刘舰杭 《重庆医学》2011,40(10):988-989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94例儿童肱骨近端骨折患儿,根据患儿年龄和骨折移位情况不同而采取保守治疗32例(非手术组),手术治疗组切开复位后用克氏针、弹性髓内钉或钢板内固定62例,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94例均得到随访,时间3个月至5年,平均4.1年。非手术组骨折愈合时间4~6周,平均4.5周;手术组为1.5~3个月,平均2个月。按照Neer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非手术组优24例,良6例,一般2例,优良率为93.75%。手术组优49例,良10例,一般3例,优良率为95.16%。手术组病例切口均无感染,无神经损伤及骨不连发生,肩关节功能无明显受限。结论儿童肱骨近端骨折治疗应首选保守治疗。尤其对于小于6岁骨折移位不严重、无神经损伤病例疗效优良。对于骨折移位严重、复位后不稳定、开放性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学龄期儿童可采取手术治疗。骨折复位后内固定可选克氏针、弹性髓内钉固定,儿童钢板内固定应慎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中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76例具有相对手术适应证的青中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3例患者自愿选择手术,设为手术组,其余选择非手术治疗为非手术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6~12个月的随访.结果: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在治疗前Neer评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手术组治疗后疗效明显增加(P=0.00),而非手术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两组治疗后疗效手术组优于非手术组(P=0.00).结论:青中年肱骨外科颈骨折选择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肱骨近端分型Neer Ⅱ~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41例肱骨近端分型Neer Ⅱ~Ⅲ型骨折分为保守组(21例)及手术组(20例),保守组采用手法正骨复位+牵引或夹板固定治疗,手术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12及24周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4周后,两组复位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0.05)。结论对于肱骨近端分型Neer Ⅱ~Ⅲ型骨折,保守方法和手术方法治疗各有长短,也均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朱鹏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0):145-146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3月应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28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其中二部分骨折8例,三部分骨折16例,四部分骨折4例。同时与25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非手术治疗患者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术后随访,LPHP固定治疗组中27例骨折全部愈合,无骨折再移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1例三部分骨折出现肱骨头缺血坏死。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6例,良7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2.1%。而25例非手术组的优良率为56.0%。结论 LPHP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疗效满意,特别是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的患者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提高疗效。方法将90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手术组55例和保守治疗组35例,保守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手术组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结果通过临床对比分析,手术组55例中2例发生肘内翻畸形,保守组35例,有6例出现肘内翻畸形,手术治疗手术者比保守治疗肘内翻发生率低。结论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手术治疗比保守治疗肘内翻发生率低,保守治疗较手术治疗引起肘关节功能障碍率更小。  相似文献   

11.
肱骨近端移位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肱骨近端移位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分析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8例资料。患者平均年龄24.4岁,平均随访2年6个月;手术均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钢板固定15例,交叉克氏针固定11例,单纯螺丝钉固定15例;采用Neer分类及评分方法评价手术结果。结果:两部分外科颈骨折优良率为64.7%,无头坏死及不愈合,三部分骨折和四部分骨折切开复位的满意率较低。结论:两部分骨折和三部分骨折可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但尽量避免使用钢板;对四部分骨折,内固定满意率较低且肱骨头坏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肱骨近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对57例肱骨近端骨折分别采用切开克氏针与螺钉、解剖钢板、锁定钢板及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所有患者随访11~28个月,平均19月,采用Neer评分方法评定疗效。[结果]采用手术方法和非手术治疗Ⅱ型骨折的优良率分别是87.5%和81.8%,两者疗效无显著性差异;采用手术方法和非手术治疗Ⅲ型骨折的优良率分别是82.4%和44.4%,两者疗效有显著性差异;切复内固定和切开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Ⅳ型骨折的优良率分别是85.7%和80.01%,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Ⅰ型和Ⅱ型骨折无明显移位者尽量采用非手术治疗,而Ⅲ型和Ⅳ型宜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具体选择近端解剖钢板还是关节置换,需结合患者全身状况合理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四动五步法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肱骨干骨折的不同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闭合性肱骨干骨折患者8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非手术组(n=44)与手术组(n=44),非手术组患者给予四动五步法治疗,手术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骨折治疗优良率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手术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手术组(P<0.05),肩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肘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动五步法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均较好,但四动五步法治疗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患者的肩功能恢复更快,且操作简单、治疗费用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刘明军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1):129-131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以锁定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20例以常规手术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8例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采用Neer分类,二部分骨折23例,三部分骨折10例,凹部分骨折5例。其中18倒二部分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5例二部分骨折及6例三部分骨折采用有限切开复位三叶草钢板内固定;4例三部分骨折及2例四部分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剖定;3例四部分骨折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进行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5—40个月,平均20.1月。所有行内固定术者骨折均愈合,无发生畸形愈合。愈合时间为6-10周。平均8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者,未出现段体松动等并发症。对术后所有患肩功能采用Michael Reese医疗中心评分标准进钉评估,其中优良率86.84%。结论:通过术前对患者的骨折情况进行充匀的评估,选用合迫的手术方莱,术后给予积极合理的功能锻炼,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背景 肱骨近端骨折分为不稳定骨折与稳定骨折,目前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与发展,针对不同Neer分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选择手术或保守治疗仍存在争议,而锁定钢板治疗相较于传统治疗方案具有成角固定、肩袖损伤程度小以及可尽早康复锻炼等优势。目的 探讨不同Neer分型肱骨近端骨折经锁定钢板治疗后的疗效并评价其生物力学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8年5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49例,经X线确诊,其中NeerⅡ型16例、NeerⅢ型16例、NeerⅣ型17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价患肢功能。结果 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不同Neer分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Neer分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不同Neer分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NeerⅢ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低于NeerⅡ型,NeerⅣ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低于NeerⅡ型和NeerⅢ型(P<0.05)。不同Neer分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eer分型与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呈正相关(r=0.894,P<0.001;r=0.783,P<0.001);与术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呈负相关(r=-0.431,P<0.001)。结论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在治疗NeerⅡ型、Ⅲ型、Ⅳ型肱骨近端骨折时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临床上治疗建议考虑锁定钢板治疗,但损伤基础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情况,术后的治疗及康复需根据损伤基础,提高肩关节优良率。  相似文献   

17.
易疆莺  李浩  杏建东  吴旭东  邹远云  边防 《四川医学》2011,32(10):1536-1538
目的探讨有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的合理手术治疗方案。方法自2003年9月~2009年1月,采用手术治疗有移位肱骨近端骨折75例,按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29例,其中肱骨外科颈骨折13例,大结节骨折16例;三部分骨折33例;四部分骨折13例。16例二部分大结节骨折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48例(二部分外科颈骨折13例、三部分骨折29例、四部分骨折6例)行钢板螺钉内固定,11例(三部分骨折4例、四部分骨折7例)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结果本组7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40个月,平均15.4个月。1例合并肱骨中段骨折的二部分外科颈骨折行钢板螺钉内固定后9个月出现内固定松动,外科颈骨折不愈合,其余采用内固定的骨折全部愈合,无肱骨头坏死发生。肱骨头置换者术后无假体周围骨折、假体松动、肩关节不稳及脱位等并发症出现。Neer评分优24例,良37例,可13例,差1例,优良率81.3%。结论肱骨近端骨折用可吸收螺钉固定大结节及钢板螺钉固定外科颈,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对于5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三、四部分骨折,尤其伴骨质疏松者,宜行人工肱骨头置换。肩关节术后早期、合理的康复训练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9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对照组48例,临床采用传统T型钢板、三叶草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3、6、12个月对患者定期随访,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螺钉松动、钢板断裂、骨折不愈合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2个月,观察组全组优良率85.0%,对照组优良率为58.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可允许肩关节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首选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