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郑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44例脑瘫患儿进行分析,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72例)和综合康复组(72例),比较两组患儿生存质量和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GMFM-88、社交功能、情感功能和生理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综合康复组GMFM、社交功能、情感功能和生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儿运动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家长参与联合引导式康复训练在痉挛性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4例痉挛性脑瘫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家长参与联合引导式康复训练。干预后3个月观察两组患儿社会适应能力[盖什尔(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分]和粗大运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评分],评估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3个月,两组Gesell、GMFM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Gesell、GMF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痉挛性脑瘫采用家长参与联合引导式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及患儿家长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2010年3月~2011年12月在本中心就诊的痉挛型脑瘫患儿10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观察组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康复护理,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观察时间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巴氏指数(Barthel)评定量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进行康复评定,判定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ADL评分、GMFM得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后ADL评分、GMFM得分改善更明显(P<0.01、P<0.01)。结论:康复护理能够提高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康复辅具对小儿脑瘫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于通许县中医院接受脑瘫康复治疗的6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康复辅具家庭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GMFM康复评定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GMFM康复评分以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辅具家庭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患儿的大脑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采取本体感觉训练对平衡能力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104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入本体感觉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平衡能力与肢体运动功能。结果两组干预后GMFM与FMFM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治疗组GMFM与FMFM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结合本体感觉训练有助于促进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运功功能提高,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脑瘫患儿86例作为观察对象,依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运动功能(GMFM量表)及综合能力(PEDI量表)。结果:护理后两组GMFM、PEDI量表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对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和综合能力及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合康复疗法联合神经节苷脂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综合康复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和儿科生活质量调查表(Peds QLTM)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GMFM评分(D、E区)和Peds QLT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MFM评分(D、E区)和Peds QLTM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可改善其粗大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脑超声对脑瘫患儿运动能力的作用,选取40名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及观察组(n=20),对照组只接受运动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接受运动功能训练的同时辅以脑超声治疗。治疗90 d后,使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GMFM)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GMF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脑超声能明显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有效提高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针灸推拿配合康复措施对脑瘫患儿功能的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脑瘫患儿360例进行研究。遵循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现代康复措施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现代康复措施结合针灸推拿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GMFM)、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FMFM)、Barthel指数(BI)、韦氏智力量表评分(WISC-IV)和综合功能评分;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发症的发生状况和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 11%(164/1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 44%(125/1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患儿GMFM评分、FMFM评分、BI指数、WISC-IV评分、综合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评分、FMFM评分、BI指数、WISC-IV评分、综合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P 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8. 89%(34/180),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32. 78%(59/18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73. 33%(132/180),对照组总满意率为52. 78%(95/180),两组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灸推拿配合康复措施治疗脑瘫患儿,可以使患儿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智力、综合功能都得到明显改善,临床疗效得到明显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运动功能训练在脑瘫患儿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2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运动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GMFM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GMFM评分均比治疗前高,且观察组上升幅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功能训练能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躯体运动功能,降低伤残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针刺治疗小儿脑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究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针刺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及对肢体运动功能与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96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现代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肢体运动功能和脑血液循环情况以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型同工酶(CK-BB)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肌张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大脑动脉血流速度(VP)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管搏动指数(PI)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患儿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均P0.05);治疗后两组VEGF及CK-BB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针刺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脑细胞代谢功能,增加血流量,有效改善患儿的运动能力,增加关节的活动度,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红  童光磊  张敏  易昕  蔡云飞 《安徽医学》2013,34(8):1070-1073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效果。方法 75例下肢痉挛脑瘫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运动疗法;研究组37例采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配合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MAS)、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MAS评分、GMFM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可以快速降低肌张力,有效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背景 痉挛型脑瘫的康复治疗对患儿身心健康十分重要,常规综合训练的康复效果不够理想。经颅磁刺激通过脉冲磁场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促进大脑功能恢复;核心肌力训练是对核心肌群的针对性合力康复方法,可系统性解决患儿身心状态。目的 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核心肌力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2017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44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148例)、对照组(150例)与研究组(1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与核心肌力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经颅磁刺激。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及3个月时采用改良Tardieu痉挛量表(MTS)及粗大运动功能测评量表(GMFM)对患儿肌肉痉挛及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并对比三组患儿踝关节活动度及步行速度。结果 训练方法与时间对MTS评分、GMFM评分均存在交互作用(P<0.001),训练方法及时间对MTS评分、GMFM评分主效应均显著(P<0.05)。三组治疗1个月及3个月时,MT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GMF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MTS评分均低于治疗1个月,GMFM评分均高于治疗1个月(P<0.05)。治疗1个月及3个月时,对照组和研究组MT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GMFM评分均高于常规组;研究组MT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MF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时,三组患儿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对照组和研究组踝关节活动度大于常规组,研究组大于对照组(P<0.05)。三组治疗3个月时踝关节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P<0.001)。三组步行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1.695,P<0.001);其中对照组和研究组步行速度快于常规组,研究组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经颅磁刺激联合核心肌力训练可促进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痉挛及运动功能改善,并可提高踝关节活动度及步行速度,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同康复锻炼治疗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脑性瘫痪患儿分A、B两组,每组20例。A组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B组进行单纯康复锻炼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及3、6个月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估,比较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进步程度。结果干细胞组17例受试者顺利完成临床研究,康复组18例完成临床研究。A组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GMFM总分及A、B、C功能区得分均较移植前显著提高(P<0.05);B组患儿接受康复锻炼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均接受综合测评,结果显示该组患儿康复锻炼3个月后患儿粗大运动可有明显改善(P<0.05),二者比较干细胞移植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提升分值较单纯康复锻炼组明显。结论 BM-MSCs移植治疗小儿脑瘫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可改善脑瘫患者的粗大运动功能,疗效以术后一个月改善最明显,术后6个月仍会继续改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干细胞移植后行康复锻炼相比单纯康复锻炼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提升效果更明显,二者具有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量表定量评定矫形器对脑瘫患儿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年龄2~4岁的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Ⅱ~Ⅲ级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踝足矫形器组25例与非矫形器组28例,同时进行康复功能训练。两组训练前后利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中的D区(站立位)及E区(行走、跑、跳)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定,利用Berg平衡量表进行平衡功能评定,利用踝关节活动范围角度的改变进行关节活动度(ROM)评定。比较两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结果干预前两组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差异。而干预前与干预后非矫形器组、矫形器组组间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踝足矫形器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关节活动度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经过康复治疗改善脑瘫(cerebralpalsy)患儿的跪位姿势控制能力并结合应用踝足矫形器在提高脑瘫儿步行水平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7月收治的脑瘫患儿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重点强化跪位姿势控制训练并佩戴踝足矫形器(anklefootorthoses,AFO),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跪位姿势控制能力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rossmotorfunctionmeasure,GMFM)的c区评定,步行水平采用Gillette功能性步行量表评定。结果:对照组中途脱落2例,共有48例患儿进入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治疗后GMFMC区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并且治疗后治疗组GMFMC区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Gillette功能性步行量表步行水平分级评定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步行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跪位姿势控制能力(髋关节运动控制)、踝足控制的稳定性在脑瘫儿步行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这2方面的作用主要在于维系步行中控制重心的稳定,在此基础上步态才能改善,步行水平才能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脑性瘫痪(脑瘫)儿童给予双乳突法头部低频电刺激对其运动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收集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瘫患儿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康复对照组53例,给予常规治疗,电刺激治疗组53例,给予常规治疗+双乳突法头部低频电刺激;正常对照组为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结果与康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电刺激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及其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电刺激治疗组患儿具有显著较高的GMFM评分(P<0.05)。与电刺激治疗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ACA、MCA及PCA的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对脑性瘫痪(脑瘫)儿童给予双乳突法头部低频电刺激可以使其运动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疗效得到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140例高血压脑出血康复期患者,依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专科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专科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同时应用FMA评分和BI评分评价两组治疗的效果,应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关注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FMA评分(49.78±5.91vs 40.61±7.24)和BI评分(56.78±8.60 vs 46.79±10.85)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护理可以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弹性绷带的应用对脑瘫儿立位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立位及步行功能异常的脑瘫患儿71例,随机分为矫正组50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均采用以Bobath技术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矫正组同时据患儿情况配备弹性绷带进行训练。2组治疗前后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对爬和跪、立位、步行等项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儿GMFM得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01),矫正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配备弹性绷带并采用神经生理学疗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更有利于患儿立位及步行功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综合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的认知能力、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基础训练治疗方案;治疗组患儿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案。治疗12个月后,记录患儿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记录患者的治疗有效率、Ashworth痉挛评定结果及评价患者的综合功能。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Ashworth痉挛评定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社会适应性、运动功能及自理动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PDI评分、MD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脑瘫患儿,能明显提高患儿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提高患儿的PDI评分及MDI评分,对临床应用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