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史明杰 《中外医疗》2009,28(29):94-95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方法46例患儿随即分为2组。IVIG(22)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白蛋白、菌栀黄静点,光疗,肝酶诱导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的基础上给予IVIG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续3d,观察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的动态变化,以及黄疸消退时间,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红细胞的变化。结果3d后IVIG组在血清总胆红素降低及皮肤黄疸消退时间方面与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2组的光疗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的末梢血RBC、HB、和HCT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而IVIG组此3项指标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VIG对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有显著疗效,可有效防止或减轻溶血和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IVIG)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IVIG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观察血清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的动态变化,血清高峰期胆红素值、黄疸消退时间、住院天数、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红细胞的变化。结果IVTG组血清总朋红素及间接胆红素较治疗后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IVIG组血清高峰期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0.1301);IVIG组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红细胞较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IVIG组治疗后黄疸消退怏(P〈0.01),住院天数少(P〈0.01)。结论IVIG治疗新生儿溶血病:IVIG具有免疫封闭作用,能阻止溶血过程,呵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阻止向胆红素脑病的发展,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疗效。②方法将48例ABO—HDN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滴IVIG0.5~1g/(kg·d),两组均在治疗前后检查血清总胆红素(TBIL)并观察记录黄疸消退的时间。③结果观察组TBI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黄疸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④结论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来我院就诊的ABO溶血病新生儿43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23例,给予丙种球蛋白1g/(kg.d),连用2d;对照组20例,给予丙种球蛋白0.5g/(kg.d),连用2d。记录患儿血清胆红素变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和黄疸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黄疸消退时间较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清胆红素,减少黄疸消退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赵翠梅 《黑龙江医学》2014,38(4):462-463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与光疗联合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ABO溶血症患儿52例,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及时纠正缺氧,避免低体温及低血糖出现,同时给予光疗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研究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也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丙种球蛋白与光疗联合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症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症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的ABO溶血症 2 7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 12例 ,治疗组 15例 ,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蓝光照射 (光疗 )累计时间及皮肤黄疸消退时间。结果 治疗组 72小时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5 ) ,皮肤黄疸消退时间及光疗时间均较对照组短 ,两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症能有效地降低血中胆红素水平 ,减少光疗治疗时间 ,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足月新生儿 ABO 血型不合溶血病不同时期光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新生儿中的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76例,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监测和记录光疗过程中血清胆红素变化,比较2组血清胆红素峰值、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血清胆红素峰值(205.20±34.20)μmol/L低于对照组(261.15±37.40)μmol/L(P<0.01),观察组平均每日胆红素下降(25.6±7.1)μmol/L多于对照组(22.1±6.1)μmol/L(P<0.05),观察组平均光疗疗程(4.5±1.1)d短于对照组(6.5±1.0)d(P<0.01)。结论新生儿 ABO血型不合溶血病达到考虑光疗标准时即予光疗为主综合治疗,可降低血清胆红素峰值,缩短平均光疗疗程及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01月至2012年05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79例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时间.结果治疗后48h,丙种球蛋白联合蓝光治疗组的血清总胆红素、黄疸消退时间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可抑制ABO溶血过程,减少红细胞的破坏,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黄疸消退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对新生儿ABO溶血在光疗基础上结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效果。方法 纳入2017年1月—2022年3月樟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新生儿ABO溶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光疗,28例)和观察组(光疗+丙种球蛋白,28例),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指标、临床指标(光疗治疗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光疗治疗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血红蛋白(hemoglobin,Hb)、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ALT)和谷氨酰转肽酶(gamma 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BIL、AST、ALT和GGT水平低于对照组,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并间断蓝光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ABO-HDN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蓝光照射、酶诱导剂、葡萄糖及白蛋白等常规治疗,治疗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IVIG 0.5~1g/kg·d~(-1),光疗改为间断照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红蛋白(Hb)水平,并观察记录黄疸消退的时间。结果治疗组TBIL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Hb明显升高;而黄疸消退时间也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均<0.05)。结论静脉注射大剂量IVIG间断蓝光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病治疗中的作用和临床效果。方法 :将 36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随机分为免疫球蛋白治疗组 (1 9例 )和对照组 (1 7例 ) ,两组在给予综合退黄治疗的基础上 ,免疫球蛋白治疗组加用单次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 ,并动态观察两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红蛋白水平和光疗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入院后 2 4、48、72h免疫球蛋白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 ,血红蛋白水平逐渐升高 ,光疗时间缩短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或 <0 .0 1 )。免疫球蛋白治疗组无一例换血 ,对照组有 3例需要换血治疗。结论 :早期及时应用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 ,能阻断溶血的继续发生 ,快速降低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防止血红蛋白进一步下降 ,避免换血治疗 ,是早期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早期大剂量静脉滴注(IVIG)治疗新生儿 ABO 溶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院儿科治疗的90例 ABO 溶血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早期组48例(出生后即进行血清学试验确诊后给予 IVIG2.0g/kg/d,连续3d),常规组42例(出现黄疸症状后,待血清学试验确诊后给予0.4g/kg/d 丙种球蛋白静滴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早期组和常规组患儿的 Hb、TBIL、血尿 Cysc 测定值、NBNA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早期组的 TBIL、血尿 Cysc 测定值显著的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早期组的 NBNA 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早期组的退黄时间、光疗时间显著的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 IVIG 治疗新生儿 ABO 溶血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不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儿童重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该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7例儿童重型病毒性脑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IVIG 1.0 g/(kg?d),连用2 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IVIG 400 mg/(kg?d),连用5 d,两组单例患者应用丙种球蛋白总量相同,分别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以及统计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热退时间、意识障碍好转时间、抽动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5±0.6)、(1.5±0.5)、(1.5±0.7)d及(9±3.6)d均显短于对照组,两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应用相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前提下,增加单次应用剂量,早期饱和冲击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溶血病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IVIG)治疗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ABO-HDN)的疗效。方法将121例确诊HDN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61例)和常规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IVIG(400mg/kg·d,2 ̄3次),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第3天血清总胆红素值、日均血清总胆红素降低值分别为(153.42±45.21)μmol/L和(56.49±24.05)μmol/L,均低于常规组(P<0.01);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23.51±11.19)h,累计光疗时间(3.01±0.89)h,均短于常规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大剂量IVIG能有效阻断溶血的继续发生,快速降低血清总胆红素,降低核黄疸的发生率,大大缩短光疗时间,是早期治疗新生儿ABO-HDN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9):142-144+148
目的 分析光疗联合小儿推拿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温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入住的122 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1 例,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方案,研究组在蓝光照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小儿推拿治疗。观察两组经皮胆红素值(TCB)、血清总胆红素值(TSB)及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胆红素和白蛋白比值,记录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经皮胆红素值和血清总胆红素值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期间经皮胆红素均值为(12.21±1.41)mg/d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84±1.22)m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住院时间为(3.54±1.27)d,也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10±1.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清总蛋白值、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和白蛋白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光疗联合小儿推拿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更多优势,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高胆红素血症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泗洪县人民医院胸心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96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后是否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分为观察组46例(有高胆红素血症)和对照组50例(无高胆红素血症),分别在手术前与手术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记录患者血清胆红素含量水平上升的时间,统计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分析观察组患者术后高胆红素血症与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肺炎、吻合口瘘、感染、乳糜胸及心律失常的比例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分别为13.04%、8.70%、13.04%、15.22%、13.04、63.0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0、0、2.00%、0、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7 d的血清胆红素水平达到最大值(5.72±1.27) mg/dL,且术后1~3 d、4~7 d以及8~14 d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为(2.46±0.13) mg/dL、(5.72±1.27) mg/dL、(2.01±0.23) mg/dL,均明显高于术前的(1.78±0.21) mg/d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高胆红素血症与其各类并发症及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之间均呈正相关(r=3.278、3.149、3.301、4.677、3.353、4.231,均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高胆红素血症与其并发症之间具有正相关联系,因此,临床工作中应为术后食管癌患者积极监测其血清胆红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艾秋萍  陶莉  周晓红 《河北医学》2012,18(4):466-468
目的:观察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使用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98例ABO溶血病新生儿,均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按照丙种球蛋白的使用剂量分为A组(大剂量组)和B组(小剂量组),各49例,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①两组患儿治疗后总胆红素、RBC、Hb、HCT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儿皮肤黄疸消退及蓝光照射治疗的时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效果理想,可缩短黄疸消退及蓝光照射的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三字经派推拿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于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住院的154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纳入研究,按住院先后顺序依次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7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光照疗法,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三字经派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total serum bilirubin,TSB)和经皮胆红素(transcutaneous bilirubin,TCB)下降率、光疗时长、住院天数和疗效。结果 治疗第3天,试验组患儿的TSB和TCB下降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儿的光疗时长和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第3天,试验组患儿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字经派推拿结合蓝光治疗可促进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缩短胆红素消退时间,减少光疗时长及住院天数,安全有效,临床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新生儿小时胆红素百分位列线图(Bhutani曲线)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方便选择90例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1—12月,随机分为3组,持续光疗组、间歇光疗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比较治疗后的不同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48 h及72 h胆红素值分别为(233.27±32.11)μmol/L、(183.27±32.11)μmol/L,低于间歇光疗组,观察组住院时间(5.23±0.73)d较间歇光疗组短(P﹤0.05),观察组总光疗时间(42.7±8.89)h,较持续光疗组短,且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7%,较持续光疗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运用新生儿小时胆红素百分位列线图(Bhutani曲线)来合理安排光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对川崎病丙种球蛋白治疗无效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行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40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和实验室结果,根据治疗结果分为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组352例,丙种球蛋白治疗无效组48例。结果丙种球蛋白治疗无效组患者的血小板、血红蛋白、白蛋白明显低于治疗有效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川崎病丙种球蛋白治疗无效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低血小板、贫血、低白蛋白血症等,临床应给予足够重视,减少对患儿冠状动脉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