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92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和肠溶阿司匹林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检测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 经颅多普勒超声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峰值.结果 ①血脂: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峰值: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临床效果评定: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梗死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能够显著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脂情况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TIA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将2008年2月~2010年12月我科收入的106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单纯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随访2年,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血脂、MCA血流速度峰值及临床疗效评定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TIA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杨柳三   《中国医学工程》2011,(4):83-83,8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疏血通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02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尼莫地平、胞二磷胆碱、阿司匹林等药物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控制血压、降血糖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以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口服,每天1次,连续服用4周;疏血通注射液4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应用2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疏血通能够显著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王郁 《基层医学论坛》2013,(10):1299-130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0年1月8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阿托伐他汀钙口服,20 mg/d,长期应用。结果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6.36%(P<0.05);随访(2.56±0.63)年,观察组进展为脑梗死11.36%,病死率为4.55%,均低于对照组的34.09%和18.18%(P<0.05)。观察组发生肝功能损害轻度升高3例,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无肌病、肌炎发生。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改善频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预后,且药物不良反应小,临床应用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接受治疗的6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除了进行常规,还加用丹红注射液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7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0.6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疗效。方法:2020年1-12月收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焦虑(SAS)及抑郁(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面积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均可以有效改善IMT和斑块面积,甚至消除颈动脉斑块,但瑞舒伐他汀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7.
肖育 《中外医疗》2012,31(34):86-87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TIA的临床疗效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连用15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变化,并观察有无药品不良反应,随访1年观察两组TIA患者脑梗塞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凝血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TIA疗效较单纯抗血小板治疗为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入院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Ⅰ组(常规治疗组)、Ⅱ组(20 mg阿托伐他汀组),各30例.治疗12周后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12周后Ⅱ组颈动脉斑块IMT与Ⅰ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Ⅰ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阿托伐他汀除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外,还具有稳定斑块,甚至减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疏血通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于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就诊的7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于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疏血通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血脂水平、颈动脉内膜厚度、斑块面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5.71%(23/35)、88.57%(31/3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C、LDL、TG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斑块面积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疏血通可有效提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减小颈动脉内膜厚度及斑块面积。  相似文献   

10.
李刚 《吉林医学》2012,(26):567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合并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6例糖尿病合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8例)给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38例)患者在应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的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变化,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TC、LDL-C及HDL-C比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性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于糖尿病合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能够降低TC、LDL-C及HDL-C,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林晖 《医学综述》2012,18(5):798-800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住院的TIA患者35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76例)和对照组(175例),对照组在对症、病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75 mg/d,持续应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持续应用。观察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①近期疗效:观察1周,两组均取很好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达85%以上,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远期疗效:所有病例均进行3个月至5年的随访,治疗组TIA再发和脑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TIA近期总有效率高,安全有效,远期可预防TIA再发和非致死性脑梗死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对阿司匹林抵抗(AR)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TIA服用阿司匹林后诊断存在AR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持续服用阿司匹林,观察组停用阿司匹林,改用西洛他唑治疗,均持续服用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测定由花生四烯酸(AA)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观察治疗后复发及进展为脑梗死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AA、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4.29±2.48)%、(53.29±6.58)%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洛他唑可降低AR的TIA血小板聚集率,能够抑制疾病呈进展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龙海丽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9):1547-1548,1545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肝素对照组32例和联合治疗组31例。肝素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奥扎格雷钠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结果:与肝素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均有明显改善(P<0.01)。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总有效率81.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梅  张利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8,40(12):1462-146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在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方法:将187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组、阿司匹林组和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组。阿托伐他汀组(ATT组)予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阿司匹林组(ASA组)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100mg,1次/d,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组(ATT+ASA组)予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肠溶阿司匹林片100mg,1次/d。3组均治疗2年。观察3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血脂水平、急性脑梗死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ATT+ASA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明显下降,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脑梗死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肯定,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5.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120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患者根据病例资料分为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以及联合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3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Fb)、血沉(ESR)、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nbl)、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nbh),比较治疗效果。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血清 hs-CRP 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联合组治疗后血清 hs-CRP 水平和血液流变学 Fb、ESR、nbl、nbh 水平低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能有效改善老年脑缺血患者血流指标,降低炎症因子对机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沈黎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7):111-112
目的 比较40mg与20mg辛伐他汀分别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attack,TIA)的疗效。方法90例TIA患者,随机分成20mg组和40mg组。20mg组:20mg/d辛伐他汀+氯吡格雷;40mg组:40mg/d辛伐他汀+氯吡格雷。结果治疗后,40mg组与20mg组总有效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LDL、TG、CRP均显著性降低(P〈0.01),HDL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TG、LDL、CRP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40mg/d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TIA患者疗效好,安全性也高,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李和侠  赵玉飞 《中华全科医学》2012,(7):1057-1058,1130
目的探讨并分析比较频繁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采用尿激酶降纤治疗与普通常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个临床病例根据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分组,实验组患者进行尿激酶早期降纤治疗,同时加用对照组治疗方案,对照组单纯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血管内膜斑块治疗,对两组在治疗后3,7,14 d的临床治愈率以及在1周、1周~1个月内、1~3个月TIA与脑梗死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早期给予降纤治疗的频繁发作TIA患者在不同观察时间段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发展为脑梗死几率远小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前者临床疗效显著。结论频繁发作TIA的临床患者早期给予尿激酶降纤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治愈率,同时可以降低其发展为脑梗死几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合并抑郁的重要作用。方法:对276例TIA患者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项)心理测试,筛选出合并抑郁患者129例作为研究组,无抑郁症状的147例为对照组,均进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试,比较两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因子及支持利用度的差异。结果:TIA合并抑郁发生率46.74%,研究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支持利用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A患者易合并较明显的抑郁症状,社会支持因素对其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DSA检查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供血脑动脉病变的关系,探讨TIA发病机制。方法:选择TIA患者30例行DSA全脑血管造影,观察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颅内、外段血管有无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结果:行DSA检查60例中48例(80%)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重度狭窄即狭窄程度≥50%的有30例(50%)。结论:DSA检查在诊断TIA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从而可以明确TIA患者血管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狭窄程度,对指导有效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