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观察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双切口三联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2例(80眼),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40眼)予以双切口三联术治疗;对照组31例(40眼)予以单切口三联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视力、眼压、术后过滤泡、散光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视力和眼压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功能滤过泡眼数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对照组患者散光较观察组增大(P<0.05),术后6个月,两组散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合并症发生率为17.50%(7/40),与对照组的20.00%相当(8/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给予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与单切口术式治疗疗效相当,其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和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双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选取112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单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研究组实施双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眼内压和滤泡形成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滤过泡形成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及眼内压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1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效果优于单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4)与对照组(n=45)。对照组行单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组行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小梁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及眼内压进行测量统计,记录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视力、眼内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视力及眼内压均得到显著改善,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82%,低于对照组的25.58%(P<0.05)。结论单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与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均可取得显著疗效,但后者较前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双切口联合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3—8月泌阳县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7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行单切口联合手术治疗)和观察组(行双切口联合手术治疗),各35例。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前房深度均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切口联合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视力,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30例应用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视力、眼压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视力和眼压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殷小敏 《中外医疗》2014,(20):53-54
目的探讨单切口术式以及双切口术式用于白内障联合青光眼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1月—2013年2月间于该院行单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患者34例(47只眼)为对照组;选取同时期采用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患者33例(47只眼)为观察组,在术后进行6~1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滤过泡、眼压、视力、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对照组功能性滤泡形成有效率为87.23%,观察组功能性滤泡形成有效率为85.10%,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术前平均眼压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患者术后平均眼压为(16.37±4.29)mmHg,观察组为(17.34±4.91)mmHg,单切口组以及双切口组分别在术后有2眼以及1眼发生浅前房,经治疗后均康复,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眼压、视力、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单切口与双切口术式均可用于超声乳化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手术;但双切口术式更简单且易于掌握,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巩膜瓣下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以下简称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4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队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联合手术治疗。观察患者视力、眼压及前房角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0.5±0.3),眼压(17.2±5.0)及前房角(3.8±1.3);对照组患者术后视力(0.08±0.04),眼压(38.5±12.0),前房角(1.9±0.9);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患者,术后患者视力显著提高,眼压和前房角明显改善,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单切口和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单切口和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病例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术后随访半年视力均有明显提高(P<0.01),术后半年眼压单切口组从平均(33.28±4.51)mmHg降为(15.26±4.51)mmHg,双切口组从(35.33±3.98)mmHg降为(14.48±4.11)mmHg,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差异,两组间相比无明显差异.半年后功能性滤过泡数量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除1例患者术中出现脉络膜暴发性出血外,其余病例术中、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单切口或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均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安全、有效、经济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微切口和常规切口超声乳化分别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106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试验组给予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眼压、散光、视力等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眼压均显著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散光恢复与术后视力改善均比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76%)比对照组(12.9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对于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两种不同方式对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患者治疗的价值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患者80例,时间为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随机分为2组,均接受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单切口小梁切除术治疗,实验组给予双切口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2组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结果 2组术前、术后视力、眼压相比,差异较小(P0.05)。实验组并发症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患者接受超声乳化联合双切口小梁切除术治疗,安全性更高,可促进患者眼内压力的降低,改善其视力水平。  相似文献   

11.
张鹏 《河北医学》2013,19(7):1018-1021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青光眼白内障患者71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4例,观察组37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取小切1:7手术。对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散光度以及眼压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术后1周、2周、4周。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散光度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眼压变化比较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青光眼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在不影响眼压控制的基础上可以取得较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12.
赵艳辉  李莉洋  祖静 《医学综述》2013,19(10):1889-1890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武警辽宁总队大连医院2010年4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15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76例共85眼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另外76例共86眼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对照组),总结分析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4、12周时视力良好率分别为91.8%、85.9%、75.3%,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同期视力良好率,分别为76.7%、66.3%、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1):73-76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技术在青光眼性白内障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9年6月接收的70例青光眼性白内障患者(单眼患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技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眼压、视力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角膜内皮细胞的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平均眼压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眼压和视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术后1周、4周、12周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均有所减少,观察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超声乳化技术治疗青光眼性白内障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稳定患者眼压,有利于内皮细胞的生长,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65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且分别行单切口(白内障小切口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和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的眼压、视力和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视力明显改善(P<0.05);两种手术方式对视力、眼压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切口组术后前房炎性反应高于双切口组。结论 单切口与双切口两种手术方式均能良好的控制眼压和改善视力,对患者术后的视力和眼压没有影响,但双切口术后并发症较单切口少。  相似文献   

15.
张新颖 《中外医疗》2016,(25):55-57
目的:探索粘弹剂钝性房角分离在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眼科治疗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0例(90只眼﹚,按手术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40例,46只眼﹚: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粘弹剂钝性房角分离手术;对照组(40例,44只眼﹚:单纯小梁切除术。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自第3天开始,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眼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尤其是1个月后对照组的眼压为(16.31±3.75),观察组为(13.05±2.89),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浅前房的患者例数为2眼,占5.00%。对照组患者为11眼,占27.50%,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较术前深度增加;对照组患者术后第一日前房浅的较多,经过加压包扎或降低后房压力后,前房逐渐恢复至术前,术后仍然觉得前房很浅。结论粘弹剂钝性房角分离术能明显减少术后发生浅前房的情况,显著降低眼压,可应用于闭角型青光眼角膜条件不好或视力好不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的青光眼治疗。  相似文献   

16.
母开红 《医学综述》2014,20(21):3990-3992
目的分析不同联合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探讨各种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4月到2012年12月西昌市人民医院五官科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行人工晶状体置入术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其中观察组另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对照组另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视力均显著升高[0.12±0.05 vs0.67±0.21;0.13±0.04 vs 0.63±0.19],观察组和对照组眼压均显著降低[(25.67±7.54)mm Hg vs(12.17±5.71)mm Hg;(25.65±7.31)mm Hg vs(13.27±5.03)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角膜散光显著低于对照组(1.31±0.36)D vs(6.42±2.03)D(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6%vs 38%)(P<0.05)。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钟文慧 《中外医疗》2016,(14):185-187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及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疼痛、眼压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2例,随机抽签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1例(34眼)行超声乳化及小梁切除术,对照组31例(32眼)行超声乳化及房角分离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眼压变化、手术前后矫正视力构成比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 术后疼痛评分(VAS)较对照组显著较低(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眼压较对照组显著较低(P﹤0.05);术后观察组视力在0.2~0.4区间的人数较对照组显著较少,视力在1.0~1.5区间的人数较对照组显著较多(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2%较对照组28.13%显著较低(P﹤0.05)。结论超声乳化及小梁切除术可有效降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眼压,疼痛程度轻,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小切口劈核法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老年性硬核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择70例(78眼)老年性硬核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39眼)。对照组患者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小切口劈核法白内障摘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视力水平、散光程度、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结果:2组患者术前视力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视力水平较术前均显著改善 (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4周和8周视力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术前2组散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散光度术后1周均明显升高,8周后均呈下降趋势(P<0.01和P<0.05);术后同时期2组散光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4%,低于对照组的48.72%(P<0.05);2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考虑视力水平、散光程度、生活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小切口劈核法白内障摘除术可作为基层医院治疗老年性硬核白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切121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患者60例(60眼);另选同期应用常规切口手术治疗白内障患者60例作对比,比较两组的视力恢复及散光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视力≥0.5时,观察组最佳视力眼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4周两组平均散光度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O.05)。结论小切121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散光小,组织损伤小,术后视力恢复快,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