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上颌前牙单牙种植患者在种植修复过程中采用粘接桥和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对软组织形态进行维持并成型的临床效果,探讨在种植修复的不同阶段采用临时修复体对软组织进行干预的可行性和技术细节。方法: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间上颌前牙单牙种植修复患者29例(男17例,女12例)作为实验组,在拔牙窝愈合期使用粘接桥进行临时修复,种植体植入后则采用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诱导牙龈,对软组织形态进行干预和诱导;同期符合相同入组条件的2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拔牙后戴压膜过渡义齿(或不戴义齿),直至永久修复完成。在拔牙前、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戴用结束时对软组织进行美学评价,计算粘接桥的存留率、再粘接率,种植体支持的过渡义齿完好率,并请患者对修复美学效果和治疗过程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粘接桥戴用时间为2.2~5.1个月,平均3.7个月;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戴用时间为6.2~13.1个月,平均8.3个月。至戴用期结束时,粘接桥存留100%,再粘接率为16.2%;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存留率为100%。在永久修复完成时,实验组的软组织美学评价分值高于对照组(7.48±0.51 vs.5.69±0.71,P<0.000 1)。实验组患者在各治疗阶段对修复美学效果的评价满意率均为100%,粘接桥的再粘接率为16.2%。结论:采用粘接桥和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在上颌前牙单牙种植美学修复中对软组织的维持和成型技术临床可行、近期美学效果可靠,患者满意度较高,但需严格把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上颌前牙区种植术后临时冠修复短期美学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口腔科2008年1月-2012年6月上颌前牙区修复患者60例,其中30例为临时冠修复组,30例为非临时冠修复组,随访1-5年,通过牙龈乳头外形及满意度调查,评价2组患者的美学效果和满意度。【结果】临时冠修复组的牙龈乳头外形明显好于非临时冠修复组(P〈0.05),临时冠修复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非临时冠修复组(P〈0.05)。【结论】上颌前牙区种植术后使用临时冠对牙龈塑形可很好地恢复龈乳头外形,与不用临时冠塑形相比,具有更好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修复中Straumann种植体对牙冠美观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修复患者86例,应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即刻种植修复,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条件上联合Straumann种植体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6月骨吸收水平、种植体长度、种植体直径、根部突度与牙龈色质、远中龈乳头、唇侧牙龈高度、近中龈乳头、唇侧牙龈曲线等美观状况、边缘骨高度变化。结果 研究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6月骨吸收水平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种植体长度、种植体直径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根部突度与牙龈色质、远中龈乳头、唇侧牙龈高度、近中龈乳头、唇侧牙龈曲线等美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边缘骨高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 论 在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修复过程中,应用Straumann种植体,其美观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种植体不同基台连接方式对上颌单个前牙种植修复美学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锦陈牙科实施上颌单个前牙种植修复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8例,采用士卓曼穿龈式植体,研究组28例,采用ankylos平台转换种植体,对比两种种植体基台连接方式对种植修复美学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种植修复美学评分(12.45±1.02)高于对照组(10.21±0.66),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平台转换种植体在上颌单个前牙种植修复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上颌前牙即刻种植义齿修复的临床美学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43例单个上颌前牙损坏患者分为观察组(n=23)与对照组(n=20),观察组行单个前牙即刻种植,对照组行单个前牙延期种植,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牙龈乳头指数、骨吸收情况,评估其美学效果.结果 1年后两组患者种植体均发生了骨结合,种植体全部成功,成功率100%.观察组牙龈乳头指数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吸收均在正常范围内,骨吸收前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上颌前牙区行即刻种植获得的软硬组织外形较延期种植更佳,牙龈乳头美学效果尤其更理想.  相似文献   

6.
龚乃胜  郑先雨 《安徽医学》2020,41(2):164-167
目的 探讨采用临时冠诱导牙龈成形进行美学区种植二期修复的美学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的上颌单颗前牙缺失延期种植的病例50例,采用就诊序号随机分组方法,将病例分为A、B组,每组25例。A组二期修复采用临时冠诱导牙龈成形,B组二期修复只安装愈合基台过渡。永久修复完成后当天及12个月,以红色美学指数(PES)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进行美学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在最终冠修复12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美观满意度评估。结果 A组在永久修复术后当天及12个月的PES评分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永久修复12个月后VAS评分,A组患者的美观满意度评分(91.80%)高于B组(8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学区种植后二期修复,采用临时冠诱导牙龈轮廓塑形,可获得理想的软组织美学效果,患者美学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上颌前牙单牙种植患者在种植修复过程中采用粘接桥和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对软组织形态进行维持并成型的临床效果,探讨在种植修复的不同阶段采用临时修复体对软组织进行干预的可行性和技术细节。方法: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间上颌前牙单牙种植修复患者29例(男17例,女12例)作为实验组,在拔牙窝愈合期使用粘接桥进行临时修复,种植体植入后则采用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诱导牙龈,对软组织形态进行干预和诱导;同期符合相同入组条件的2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拔牙后戴压膜过渡义齿(或不戴义齿),直至永久修复完成。在拔牙前、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戴用结束时对软组织进行美学评价,计算粘接桥的存留率、再粘接率,种植体支持的过渡义齿完好率,并请患者对修复美学效果和治疗过程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粘接桥戴用时间为2.2~5.1个月,平均3.7个月;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戴用时间为6.2~13.1个月,平均 8.3个月。至戴用期结束时,粘接桥存留100%,再粘接率为16.2%;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存留率为100%。在永久修复完成时,实验组的软组织美学评价分值高于对照组(7.48±0.51 vs. 5.69±0.71,P<0.000 1)。实验组患者在各治疗阶段对修复美学效果的评价满意率均为100%,粘接桥的再粘接率为16.2%。结论:采用粘接桥和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在上颌前牙单牙种植美学修复中对软组织的维持和成型技术临床可行、近期美学效果可靠,患者满意度较高,但需严格把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改良骨劈开技术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BR)种植修复上颌前牙美学区单颗牙缺失的效果。方法选取江门市口腔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30例上颌前牙美学区单颗牙缺失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改良骨劈开技术联合GBR技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GBR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种植体唇侧骨宽度、种植体颈上骨高度、红色美学指数(PES)、牙冠白色美学指数(WES)。结果植入即刻两组患者种植体唇侧骨宽度和种植体颈上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后6个月、12个月研究组种植体唇侧骨宽度和种植体颈上骨高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种植修复即刻、修复后6个月、修复后12个月两组患者PES、WE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骨劈开技术联合GBR技术种植修复上颌前牙美学区单颗牙缺失患者可提高骨增量效果,获得良好的美学效果,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临时冠牙龈成型后的上前牙种植修复负重1年后的牙龈形态学变化,探讨临时冠对牙龈组织进行干预的可靠性.方法:选择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2010年3月至2011年11月间因上前牙缺失要求种植修复的患者78例(男37例,女41例),在行种植上部修复前采用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进行牙龈形态的诱导,直至永久修复完成.在修复即刻及1年后测量近、远中牙龈乳头及唇侧龈缘水平高度的变化.结果:所有病例在经过牙龈成型后再进行种植上部修复,修复1年后近、远中牙龈乳头高度变化分别为(0.16±0.58) mm和(0.10±0.53) mm,唇侧牙龈水平变化仅为(0.10±0.41) mm.经临时冠诱导成型后的牙龈形态在种植修复1年前后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采用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在前牙美学区的种植修复中对软组织的成型技术临床可行,近期美学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上颌前牙区美学种植体修复后的美学成形及评价其效果.方法:上颌前牙区单颗牙缺失患者36例使用ITI前牙标准美学种植体修复,其中骨量不足者用Bio-Oss人工骨植入以及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覆盖,定期复诊维护,在第12个月和第24个月进行评估.拍摄X线片观察骨吸收情况,进行牙龈美观度评估.结果:33例种植体未见明显垂直骨吸收,牙龈形态满意;2例龈乳头恢复不良;1例龈缘高度不满意.结论:上颌前牙区单颗牙缺失时使用美学种植体可得到较好的美学修复效果,短期成功率100%,软组织恢复情况与骨缺损的情况及手术方法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良修复体致前牙区残根残冠患者的相关牙周手术治疗及美学再修复,阐明牙周手术治疗配合美学再修复在上前牙区的治疗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方法:患者上前牙修复后2年余,修复体松动,患牙咬物不适伴牙龈出血,上唇系带附着过高,左上侧切牙根尖区可见低密度影。经牙周、牙体牙髓病和修复等学科会诊,行根管再治疗,牙周基础治疗,并采用牙冠延长术联合系带修整术恢复生物学宽度,引导骨再生术(GBR)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修复根尖骨质缺损。术后1个月行暂时冠修复,术后3个月行永久冠修复。结果:术区牙龈及龈乳头形态恢复理想,与邻牙的牙龈高度协调性佳,上唇系带附着正常,中切牙未见明显缝隙;上前牙区修复体形态美观,功能良好;术后跟踪随访X线片显示术区骨密度同邻近骨质相似,已无明显界限。结论:涉及前牙区薄龈型牙龈生物型的美学修复,特别是再治疗的复杂病例,适当的牙周手术治疗手段介入,不但易于获得明显的短期效果,对远期疗效的稳定也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修复手术在前牙缺失修复中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上颌前牙缺失患者72例,随机分成A、B、C三组,其中A组采用骨增量技术中的种植方法进行修复手术,B组采用隐形义齿的方法进行修复手术,C组则采用烤瓷冠桥技术进行前牙缺失修复手术,观察所有患者的愈合情况,并对比植体植入上颌后3-6个月的二次修复前以及修复后9个月的情况进行X片检查,观察植体和周围的组织的愈合情况。结果:A组种植体和周围骨组织愈合良好的有22例,愈合优良率91.67%;B组愈合良好的有14例,愈合优良率58.33%;c组愈合良好的有15例,愈合优良率62.50%,A组患者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增量技术中种植修复对于上颌前牙缺失的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并且修复过后骨组织和植体之间也获得了良好的覆盖,保证了修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前牙区即刻种植和常规种植两组病例在修复2年后其软、硬组织稳定性的差异。方法:选择2010 年10月至2011 年12月来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就诊的拟在前牙区1~2颗不相邻的牙位进行种植治疗的健康患者38名,共植入43颗种植体。在行种植上部修复前均采用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进行牙龈形态的诱导,直至永久修复完成。在修复即刻及2年后测量近远中牙龈乳头、唇侧龈缘水平高度以及种植体近远中侧骨水平的变化。结果:前牙即刻种植组完成16例,植入种植体17颗;常规种植组完成22例,植入种植体26颗。两组病例在永久修复前种植体稳定性系数值(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种植组和常规种植组在修复2年后近中龈乳头高度平均增高分别为(0.15±0.42)mm和(0.06±0.65)mm,远中龈乳头高度平均增高分别为(0.06±0.50)mm和(0.02±0.57)mm;唇侧龈缘水平平均丧失分别为(0.15±0.23)mm和(0.15±0.46)mm;种植体骨吸收量在近中侧分别为(0.67±0.35)mm和(0.69±0.49)mm,远中侧分别为(0.73±0.31)mm和(0.75±0.48)mm;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病例在修复后2年内都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其软、硬组织均很稳定,提示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获得可靠的修复效果。在严格掌握适应征的前提下,前牙区的即刻种植与常规种植在修复后的近期效果相当,但即刻种植在缩短疗程方面显然要优于常规种植。  相似文献   

14.
孙建军 《中外医疗》2014,(30):36-37
目的探讨和研究不同修复手术在患者前牙缺失修复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上颌前牙缺失患者159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A、B、C 3组,A组采用骨增量技术进行牙种植修复,B组患者采用隐形义齿,C组患者则运用烤瓷冠桥技术进行修复,手术以后第6个月复检,记录和观察患者的愈合状况。结果在牙缺失修复6个月以后,A组患者的种植体和周围骨组织的愈合率为92.5%(49/53),明显高于B组患者(58.5%,31/53)和C组患者(60.4%,32/53),其愈合优良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82,5.609;P〈0.05)。结论对于上颌前牙缺失患者,运用骨增量技术进行种植修复,有着良好的修复效果,并且在修复后的骨组织与种植体之间,能够有较好的覆盖,大大提高了修复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在上颌前牙残冠残根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210颗)需行桩冠修复前牙的患者随机分为玻璃纤维桩制作复合树脂桩核组(A组,105颗)和铸造金属桩核粘固形成桩核组(B组,105颗)后,用烤瓷全冠进行修复,随访2年,比较其临床修复效果。结果:160例患者临床修复2年,失访15例,成功回访145例,共计185颗患牙。A组77例患者95颗患牙,成功82颗,失败13颗;B组68例患者90颗患牙,成功69颗,失败21颗,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牙根折裂、桩核折断、桩核松动或脱落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全冠松动或脱落、牙龈边缘变色的发生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在防止根折、脱落等方面优于金属铸造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上颌前牙根管治疗术后聚瓷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口腔门诊患者145例294颗牙,一次法根管治疗术后。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全冠修复:实验组73例147颗牙Ceramage聚合瓷冠修复,对照组72例147颗牙金属烤瓷冠修复。观察其修复体的色泽、边缘适合性、耐磨性以及龈染、患者的满意度。结果Ceramage聚合瓷冠修复73例,失败2例,成功率为97.3%;金属烤瓷冠修复72例,失败10例,成功率为86.1%。实验组在色泽、边缘适合性、有无龈染、患者的满意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一次法根管治疗术后Ceramage聚合瓷冠修复上颌前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方便选取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口腔医院于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3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抽签分成义齿佩戴组(n=41)和种植牙组(n=42),义齿佩戴组行常规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种植牙组行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结果①种植牙组相比于义齿佩戴组总有效率更高,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和75.61%(P﹤0.05);②修复前,种植牙组的牙槽骨近中和远中骨吸收量分别为(0.49±0.12)、(0.53±0.11),义齿佩戴组分别为(0.48±0.12)、(0.54±0.11);修复后种植牙组相比于义齿佩戴组牙槽骨近中和远中骨吸收量变化更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准确。  相似文献   

18.
李正全 《中外医疗》2016,(35):82-84
目的:探讨骨劈开、牙槽嵴扩张结合GBR技术同期上颌前牙区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1年1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96例上前牙种植区剩余骨量不足的患者采用骨劈开、牙槽嵴扩张结合GBR技术治疗,1年随访后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初期、术后3个月、术后1年牙槽骨高度分别为(10.25±1.19)、(9.35±1.24)、(9.15±1.19)mm,ISQ分别为(76.88±4.51)、(91.88±4.91)、(92.98±2.19)。种植前牙槽骨唇腭向平均宽度为(3.2±0.3)mm,、治疗后平均增加骨量、牙槽骨唇腭向平均宽度分别为(4.4±0.1)、(7.5±0.2)mm。修复后1个月、修复后3个月、修复后1年满意度评分分别为(72.2±5.1)分、(90.4±5.3)分、(92.4±7.3)分。术后3个月和术后初期的牙槽骨宽度、牙槽骨高度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与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后牙槽骨唇腭向平均宽度和平均增加骨量与种植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的满意度评分、种植体稳定性评分与术后初期进行统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劈开、牙槽嵴扩张结合GBR技术同期上颌前牙区种植可取的理想的短期治疗效果,但需进一步观察和评定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