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卒中便秘患者的护理实施.方法 将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在脑卒中便秘患者护理中,实验组采取责任小组24小时包干制的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整体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的满意度、情绪变化、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疾病基础知识知晓等进行比较,实验组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脑卒中便秘患者护理中,能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依从性,提高满意度,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田秀芹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3):480-482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6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8例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7—1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护理,治疗之后告知患者药物使用情况,观察组患者给予全程优质护理服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二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率100.0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76.76%,二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不仅可提升患者满意度,还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主动性,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整体优质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将2010年4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08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办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整体优质的康复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入院3周和5周时观察组患者的ADL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入院5周时差异更加明显.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和家庭应提早介入进行整体优质的康复护理治疗,可有效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减少残疾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与分析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延续护理改善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包括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此外,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采取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护理满意度,该种护理方式值得被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8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研究组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ADL评分情况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ADL评分为(56.8±7.6)分,对照组为(47.8±7.0)分,研究组预后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4.1%,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61.8%,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可以切实改善预后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田勇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9(3):231-231
目的探讨和建立完善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训练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在康复训练30d后采用Fugl-Meyer评分法评价两组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关节活动及疼痛觉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训练能有效恢复脑卒中患者的相应功能,减轻伤残率,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合并癫痫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2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脑卒中合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6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能力的评分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能力的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能力的评分均有明显的提高,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能力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6.1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76.92%。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合并癫痫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生活能力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改善其生活质量。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后肠造口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Miles术后肠造口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而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费用、造口并发症以及术后6个月生命质量等指标.结果 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18,2.604,P=0.000,0.000).试验组患者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5,P=0.007).试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生命质量评分(76.71±15.1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5.56±13.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9,P=0.000).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减少了患者住院天数和费用,降低了造口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促进了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改善卒中患者院前急救气道护理的效果。方法2014年2月由我院急救中心10名工作人员组成品管圈,确定活动主题为“改善卒中患者院前急救气道护理效果”。根据PDCA操作程序进行卒中患者院前急救气道护理现状和护理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制定活动目标并根据5 W2 H原则制定对策,实施对策并以改善前后患者预后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对护理的综合满意度及圈员素质改善情况评价本次品管圈活动效果。结果改善后患者死亡、呼吸衰竭、昏迷、肺不张、呼吸道梗阻等的发生率分别低于改善前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改善前比较,改善后患者对护理操作技术、生活护理、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整体印象等方面的满意度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改善后全体圈员在品管圈手法应用、护理品质意识、自信心、责任感、团队凝聚力等方面的素质均较改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应用于卒中患者院前急救气道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提高患者对护理的综合满意度和圈员素质,提高卒中患者院前急救气道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影响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调查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17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量表评定。结果: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依次为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卒中次数、婚姻状况、陪护情况、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论:日常生活能力、卒中次数、婚姻、家属陪护、抑郁是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观察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锻炼的实施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肢体功能锻炼的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品管圈组与常规锻炼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治疗,品管圈组按照品管圈原则设计锻炼方案并进行治疗,常规锻炼组按传统的肢体功能锻炼流程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肌力指标恢复情况、肢体运动能力等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品管圈组患者肌力恢复情况、肢体运动能力等指标明显优于常规锻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卒中偏瘫患者可以有效提高其肢体功能锻炼的治疗效果,加快运动功能的改善和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脑卒中患者集束化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需卧床或者有肢体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100例采取集束化的管理,为集束化组。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需卧床或者有肢体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100例采取常规护理管理,为常规组。均护理两周,比较两组患者7 d、14 d血栓发生率,MCMQ评分及满意度。结果常规组血栓总发生率为8%,集束化组血栓总发生率为2%,(P0.05);护理前,常规组与集束化组患者面对、回避、屈服评分无差异,护理后,集束化组面对评分升高较常规组明显(P0.05),两组回避评分均升高,但没有统计学差异,集束化组屈服评分降低较常规组明显(P0.05);集束化组患者满意度96.00%高于常规组84.00%(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脑卒中患者,可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5S护理模式对手术室普外科患者护理质量提升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于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手术室接受外科治疗的普外科患者134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有67例.对照组术前及术后采用常规方案进行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5S护理模式进行处理.对护理后护理质量、职业素养、护理综合评分、护理满意度及SCL-90评分.结果 对照组器械准备、巡回护士配合、仪器管理、消毒隔离质量等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职业素养、护理综合评分、护理满意度等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躯体化、焦虑及恐惧等症状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病性、人际关系、偏执、强迫症状、敌对等症状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5S护理模式可提高手术室普外科患者护理质量,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黄晶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10,(9):175-176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设计,将100例脑卒中伴偏瘫的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康复护理组,康复护理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早期康复护理,评定前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躯体运动能力得分,运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康复护理组日常生活能力和躯体运动能力评分都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极大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两年间收治的14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对照组7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同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在治疗与护理的过程中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并对记录数据进行观察对比。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医院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加快患者肺功能能力恢复速度,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广为推广。 相似文献
18.
易化技术配合感应电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运用易化技术和感应电治疗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影响情况。方法:64例患者为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易化技术加感应电治疗)和对照组(单予易化技术治疗)。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病情稳定后即接受康复治疗。通过治疗前后采用Brunnstrom法评定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同时评定并发症情况。首次评定在接受康复治疗前,再次评定在康复治疗后第10周,由同一医师进行。结果:治疗前两组上肢运动功能Brunnstrom分级及并发症种类及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上肢运动功能Brunnstrom分级2级8例,3级22例,4级17例,5级6例,对照组2级13例,3级27例,4级11例,5级2例。治疗后优于治疗前,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并发症种类及数量分别做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明显少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易化技术配合感应电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能减少瘫肢并发症,使上肢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恢复,加快康复进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将52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均予常规的脑卒中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人性化护理,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安全护理、健康教育、基础护理,观察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HAMD评分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症状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恢复其社会功能、肢体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上肢功能康复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252位脑卒中偏瘫患者(1个月内),随机分为康复组(T1组,n=84)、康复+针刺组(T2组,n=83)和对照组(C组,n=85)。治疗前(V0)及治疗1个月后(V1)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综合功能评定量表及生活质量指数分别评估上肢运动能力、认知和ADL能力、QOL。结果:(1)V0期,3组的各项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3组的各项功能指标在V1均较V0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3)V1期,T1组及T2组除认知功能外,其它各项指标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在T1组与T2组之间这些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上肢的运动功能与患者的ADL及QOL有显著正相关性(P<0.01)。结论:早期规范化康复治疗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提高患者的QOL;上肢功能的恢复对改善患者的ADL能力及QOL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