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6):74-77
目的探讨应用1/3管型防滑钢板治疗三踝骨折中后踝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5年1月间我院58例三踝骨折包含后踝骨折患者,其中男26例,女32例。年龄21~72岁,平均46.5岁。对于后踝骨折使用1/3管型防滑钢板固定48例,单纯拉力螺钉固定10例。手术入路采用外踝外侧切口,外踝骨折复位固定后,沿跟腱外侧前缘切开深筋膜,显露踇短屈肌,切开部分骨膜或部分踇短屈肌,显露近端骨折线,然后复位、透视,并放置内固定。术后1周开始无负重功能锻炼,6周后拐杖或助行器下逐步部分负重,60岁以上患者术后8周开始逐步负重。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3.5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获得Ⅰ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4.2个月,平均3.5个月。随访期内无术后复位丢失,无创伤性骨关节炎发生。术后采用Olerud-Molander评分标准对踝关节功能评分,钢板固定组术后6个月平均93.7分,单纯拉力螺钉固定组术后6个月平均91分。结论对于患者使用1/3管型防滑钢板治疗三踝骨折中后踝骨折具有复位精确、术后并发症少、实现早期功能锻炼及负重行走、能有效减少畸形愈合的优点,为三踝骨折中后踝骨折较理想的手术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评价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该院2009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62例后踝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1.5±6.5)个月,62例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9.5±2.5)周,按照美国AOFAS推荐的评分系统有43例为优,17例为良,2例为可,优良率为96.8%。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经皮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0月至2005年4月在C臂电视透视下采用经皮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36例,其中单踝骨折11例,双踝骨折16例,三踝骨折9例,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5个月。结果:36例患者均愈合良好,无感染及骨折不愈合病例,按Mazur的踝关节功能评分,优18例(50%),良14例(38.9%),可4例(11.1%),优良率达88.9%。结论:采用电视透视下经皮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符合微创原理,能获得满意疗效,适宜骨科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本组22例踝关节骨折,对内踝骨折复位采用螺钉及张力带固定;外踩骨折行金属板螺钉内固定;后踝骨折大于关节面1/4时,从前方置入4.5mm加压螺钉固定;下胫腓韧带损伤者,以全螺纹螺钉固定下胫腓关节。结果随访6个月~12个月,平均8.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2周-19周,平均14.5周。根据AOFAS评定标准,优12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909%:结论良好的复位、稳定的内固定及积极的术后锻炼可使大多数踝关节骨折患者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5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对外踝骨折行金属板螺钉内固定,对内踝骨折复位后分别采用空心拉力螺钉或可吸收螺钉固定;后踝骨折大干关节面1/4时,从前方置入加压螺钉固定;下胫腓韧带损伤者,以全螺纹螺钉固定下胫腓关节.结果 随访5-12个月,平均8.2个月.全部患者骨折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2~20周,平均15周.根据Baird-Jackson系统进行疗效评定,优42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96.15%.结论 及时良好的复位、稳定的内固定及有序的术后锻炼可使踝关节骨折患者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本组22例踝关节骨折,对内踝骨折复位采用螺钉及张力带固定;外踝骨折行金属板螺钉内固定;后踝骨折大于关节面1/4时,从前方置入4.5 mm加压螺钉固定;下胫腓韧带损伤者,以全螺纹螺钉固定下胫腓关节。结果:随访6~12个月,平均8.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2~19周,平均14.5周。根据AOFAS评定标准,优12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90.9%。结论:良好的复位、稳定的内固定及积极的术后锻炼可使大多数踝关节骨折患者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空心螺钉经前踝内固定治疗后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3年6月收治的后踝骨折患者57例,均采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经前踝内固定术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术后57例患者均获得6~36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周。依据美国AOFAS协会足踝评分系统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估。57例患者得分为76~100分,平均96分,其中优54例(94.7%),良3例(5.3%),差0例,优良率为100%。结论闭合复位空心螺钉经前踝内固定治疗后踝关节骨折,具有创伤小、对周围血运破坏少,骨折愈合快,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胫腓骨关节分离的治疗治疗。方法本组40例踝关节骨折,对内踝骨折复位采用螺钉及张力带固定;外踝骨折行金属板螺钉内固定;后踝骨折大于关节面1/4时,从前方置入4.7mm加压螺钉固定;下胫腓韧带损伤者,以全螺纹螺钉固定下胫腓关节,另加石膏外固定。结果随访6~15个月,平均9.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合并胫腓骨关节分离13~120周,平均14.5周。根据AOFAS评定标准,优35例,良3例,差2例,有效率95%。结论良好的复位、稳定的固定及积极主动地术后锻炼可使大多数踝关节骨折腓骨关节分离患者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从2006年1月~2008年10月,实施42例踝关节骨折手术,对内踝骨折复位采用螺钉及张力带固定;外踝骨折行金属板螺钉内固定;后踝骨折大于关节面1/4时,从前方置入4.5 mm加压螺钉固定;下胫腓韧带损伤者,以全螺纹螺钉固定下胫腓关节.结果 随访6~12个月,平均8.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2~19周,平均14.5周.根据Baird-Jackson系统进行疗效评定,优30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为90%.结论 良好的复位、稳定的内固定及积极的术后锻炼可使大多数踝关节骨折患者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技巧及疗效.方法:应用4.0 mm空心拉力螺钉治疗后踝骨折29例,包括旋后外旋型Ⅳ度12例,旋前外旋型Ⅳ度17例,术前行CT扫描并进行骨三维重建,术中首先复位固定外踝和内踝,C型臂X线透视踝关节,根据术中情况采用闭合或直视下复位后踝,垂直骨折线打入导针,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后踝骨折.结果:所有患者获得平均12个月(6~24个月)随访,后踝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推荐的踝足评分系统评分:优23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9.7%.结论: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是治疗后踝骨折较为满意的内固定方式,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疗效。方法:采用前内侧孤形切口暴露内踝、后踝。腓骨后缘直切口暴露腓骨及外踝骨折,按照后踝、内踝、外踝和下胫腓联合顺序,行骨折复位及内固定。结果:随访12~36周后,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制定的踝关节评分标准,52例中优30例,良17例,可5例,优良率90.4%,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4周。结论:旋前外旋、旋后外旋三踝骨折通过切开复位、恢复踝关节的解剖关系、骨折的可靠固定,可有效恢复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齐东彪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9):150+152-150,152
目的探讨和改进踝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6月-2010年11月采用分叉克氏针、医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内、外踝骨折45例。结果随访8.5~24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9—20周(平均12周)。按苟三怀提出标准评定,优38例,良5例,可2例,无差病例,优良率95.6%。结论分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外踝骨折,固定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可作为外踝骨折方法的一种补充,尤其适用于靠近外踝尖的骨折。手术治疗内踝骨折应用可吸收内固定螺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费用低,创伤小,无须二次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张君 《中外医疗》2011,30(9):42-43
目的讨论踝关节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方法,并观察他们的预后情况。方法分析于我院手术治疗的3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手段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外踝用钩状钢板固定,内踝用全螺纹松质骨螺钉及张力带固定。结果患者术后定期复查,随访时间为6个月~2年,平均随访时间为13个月。根据AOFAS评定标准,优27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为94.7%。良好的愈合与术中准确的解剖学复位、稳定的坚固内固定以及术后的积极锻炼密切相关。结论手术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的重要手段,术中准确的解剖学复位、稳定的坚固内固定及术后积极锻炼踝关节功能,可促进踝关节骨折的愈合,恢复良好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用腓骨钩钢板治疗Danis—WeberA/B型踝关节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对30例伴有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踝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受伤至接受手术的时间为8h~18d。手术顺序为外踝、内踝和后踝。外踝骨折使用腓骨钩状钢板固定,内踝骨折使用可吸收螺钉固定,后踝骨折根据骨折块大小及形态使用螺钉或钢板固定。术后石膏托外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0-36个月,平均23.45个月。术后4~6周x线片均可见骨折线模糊;30例患者于术后12周达到临床愈合,伤口均I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局部不良反应及踝关节不稳。AOFAS踝与后足评分平均为90分(65~95分),优14例,良1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结论使用腓骨钩钢板治疗Danis—WeberA/B型踝关节不稳定骨折内固定的牢靠度高,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方便,能维持关节稳定性,可早期、大范围地活动踝关节,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比较经后外侧入路切开与闭合复位内固定于后踝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合并后踝骨折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7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切开组(n=44)和闭合组(n=43)。切开组采用经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闭合组采取闭合复位内固定。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术后12个月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术前、术后2周、4周骨代谢指标[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arboxy Ⅰ terminal peptide,β-CTX)、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rocollagen type Ⅰ carboxy-terminal peptide,PICP)、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踝关节活动度。 结果 闭合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切开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切开组(P<0.05)。2组血清β-CTX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PICP、BGP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闭合组血清β-CTX、PICP、BGP水平变化幅度较大,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切开组(P<0.05)。2组术后6个月、12个月跖屈、背屈、外翻、内翻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2个月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经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具有手术便捷、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骨代谢指标改善及骨折愈合快等优点,且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0月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23例,单纯内、外踝骨折采用2枚可吸收螺钉固定;同时内、外踝骨折分别采用2枚可吸收螺钉固定;合并有下胫腓联合分离者,从腓骨向胫骨植入1枚可吸收拉力螺钉固定胫腓联合;内踝合并腓骨下段骨折者,内踝用1或2枚...  相似文献   

17.
张武  赵烽  张仲子  熊鹰 《吉林医学》2009,30(7):595-596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2003年1月-2008年1月,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三踝骨折45例。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18-75岁,平均42.5岁。闭合性骨折38例,开放性骨折7例,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10例。结果: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未发生骨不连、畸形愈合、胫腓下联合处螺钉断裂等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为12-18周。踝关节功能按O lerud与Mon lander评分系统进行评定,其中优34例,良6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8.9%。结论: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三踝骨折可提高复位质量、重建踝关节稳定性,对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远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芶印尧 《医学综述》2014,20(17):3234-3235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2012年2月武汉市武昌医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54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患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踝关节骨折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2±1.5)个月,手术伤口均为Ⅰ期甲级愈合,未见骨折不愈合、踝关节僵直、内固定螺钉断裂和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内固定取出平均时间为术后(1.0±0.2)年。根据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37例,良12例,可5例,优良率为90.7%。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具有创伤程度轻微、骨关节复位准确、内固定牢靠、可早期行功能锻炼和疗效显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两种同是微创的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比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114例内、外、后三踝骨折,内、外踝双骨折,内、后踝骨折或者单纯内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他(她)们均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术治疗,根据内固定物不同分为常规空心螺钉组和无头加压螺钉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感染及皮肤坏死、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时间)后的AOF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感染及皮肤坏死差异无显著性,但无头加压螺钉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固定牢固程度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常规空心螺钉组,AOFAS踝关节-后足评分:优76例,良29例,一般9例.结论:虽然同是经皮螺钉内固定微创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但是无头双加压螺钉内固定方法具有固定更牢固、骨折愈合时间短、无内固定物外露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手术重建旋前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下胫腓联合稳定性的效果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分析2008年3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53例Ⅳ度不伴有三角韧带损伤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手术病例。手术方法为外踝钢板固定,内踝2枚螺钉固定,修补下胫腓联合前韧带,依后踝骨块大小决定是否进行螺钉固定。然后进行拉钩试验检测下胫腓联合稳定性。若不稳定,加行下胫腓螺钉固定。术后定期随访复查。结果随访12-48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术后均未发现下胫腓联合分离。后踝固定33例,未固定后踝20例。术中拉钩试验共发现14例下胫腓联合不稳,均为未固定后踝患者。末次随访时按AOFAS踝关节-后足评分标准,后踝固定组优良率为84.8%;未固定后踝组优良率为75.0%。两组优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后踝固定与否是决定能否有效重建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