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频电疗、推拿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90例肩周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中频电疗和推拿治疗,观察组同时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每天1次。结果治疗20天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病情程度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频电疗、推拿结合关节松动术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肩周炎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配合中频电疗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配合中频电疗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熏蒸配合中频电疗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调制中频电疗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8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推拿治疗组,每组44例.推拿治疗组只选用推拿疗法,综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调制中频电疗.结果综合治疗组愈显率79.55%,推拿治疗组愈显率50.00%,两组愈显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调制中频电疗配合推拿可提高肩周炎的愈显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许海燕 《中外医疗》2011,30(20):140-140
目的探讨针灸与手法推拿疗法结合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采用针灸疗法,治疗组60例,在针灸疗法的基础上配合推拿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3%,2组病例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手法推拿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针灸和推拿手法相结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56例单纯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2月~2013年1月间56例采用针灸与推拿相结合疗法治疗的肩周炎患者作为观察组,追踪调查两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并统计数据结果结果:观察组56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56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9.29%,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实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讨论推拿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15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推拿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推拿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和活动度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活动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推拿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可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减轻患者疼痛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关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刘仿林 《右江医学》2010,38(2):155-156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推拿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推拿治疗。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10天为一疗程,完成一疗程后,间隔2天继续另一疗程。3个疗程后对比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45,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结论应用推拿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李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7):105-106
目的观察超短波结合中频电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超短波结合中频电疗,对照组仅给予超短波治疗,每天1次,10d为一个疗程,连续两个疗程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为7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短波结合中频电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圆利针按照解剖结构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肩周炎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观察组肩周炎患者给予圆利针解剖结构针刺治疗,对对照组肩周炎患者给予传统针灸治疗,比较两组肩周炎患者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改善肩关节活动度、疼痛减轻程度上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圆利针解剖结构针刺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是临床治疗肩周炎的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方法及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介入时机。方法将11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治疗组56例,进行针灸中频电疗结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54例,进行中频电疗结合超短波电疗。针灸、中频电疗、超短波电疗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疗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急性期治疗与恢复期治疗,痊愈率比较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灸中频电疗结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优于中频电疗结合超短波电疗。周围性面瘫早期进行针灸、中频电疗结合超短波电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以针灸推拿为主的非药物综合方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以物理疗法为主的非药物综合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以针灸推拿为主的非药物综合方案.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疗效、治疗前后主症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1)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29%,显著低于观察组(9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颈肩肢痛VAS评分、颈肩肢痛频度、颈肩肢痛持续时间、上肢麻木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上述主症评分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得分为(172.10±35.9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26.12±23.2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针灸推拿为主的非药物综合方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探讨痛点注射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将 11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 5 8例给予痛点注射加推拿手法 )和对照组 ( 5 4例给予单纯痛点注射 )。治疗 5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0 5 ,P <0 0 1) ;且对风寒湿型和瘀滞型效果更佳 (P <0 0 5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肩三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疼痛和肩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浙江省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174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87例。对照组给予肩三针针刺,观察组给予肩三针温针灸。治疗后,统计2组患者疼痛[Mcgill疼痛量表(感觉痛、情感类别、视觉疼痛评分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肩功能[Neer评分(疼痛、功能、活动度)]及临床疗效。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而探讨肩三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疼痛和肩功能的影响。 结果 治疗后,2组Mcgill疼痛量表中感觉痛、情感类别、视觉疼痛评分VAS、现有疼痛强度PPI指标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Mcgill疼痛量表中感觉痛、情感类别、视觉疼痛评分VAS、现有疼痛强度PPI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eer评分中疼痛、功能、活动度指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Neer评分中疼痛、功能、活动度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7%(P<0.05)。 结论 相比于肩三针,肩三针温针灸可有效降低肩周炎患者疼痛、提高肩功能,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臂丛麻醉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中护理干预价值。方法选择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实施臂丛神经阻滞联合推拿结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则仅实施臂丛神经阻滞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依从性、术中生命体征、术后恢复情况及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前主动配合治疗的比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试一试态度和抵触治疗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现循环抑制、呼吸抑制和术中明显疼痛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患者将患肢主动爬墙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出现患肢压伤和烫伤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联合推拿结合护理干预治疗肩周炎,解除患者术前紧张焦虑情况,更好地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保证治疗效果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手法分离粘连术联合体位训练对冻结肩患者治疗效果,以期为冻结肩患者的康复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7年9月在永康市中医院诊治的冻结肩住院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手法分离粘连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体位训练(包括医生介入训练、患者独立或在家属协助下训练),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肩关节功能情况。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肩关节活动范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肌力、关节局部形态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肩关节功能总分为(84.62±9.56)分,对照组肩关节功能总分为(71.42±8.37)分,观察组肩关节功能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手法分离粘连术联合体位训练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且能较大程度的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针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症状体征总积分及椎动脉血流状态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CSA患者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观察组给予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体征和椎动脉血流状态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猝倒、颈部压痛和旋颈试验阳性率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A、RVA和BA的VP、VE和VM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推拿联合针灸对CSA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善患者椎动脉血流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针刀联合推拿与牵引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手法推拿治疗,对照组在推拿基础上行牵引治疗,观察组则联合针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及麻木视觉模拟评分、颈椎活动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20分法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与常规的牵引联合推拿疗法相比,针刀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更好,能更有效缓解患者肩颈部的疼痛、麻木感,并增加患者颈椎活动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Z型拨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入选的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4例。治疗组:Z型拨针治疗,对照组:电针治疗。2组治疗后指导患者行肩关节上举、后伸、内收、外展等功能锻炼,并评估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2个疗程,治疗前后的患侧肩关节活动程度2组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关节活动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2组VAS评分,治疗组疼痛评分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UCLA评分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4.38%),P<0.05。结论?Z型拨针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酮ⅡA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配合推拿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性。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37.5%和62.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探讨应用腹针联合足底反射区按摩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临床研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腹针联合体针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足底反射区按摩治疗。1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Baithel指数)量表、社交焦虑量表(SIAS量表)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ai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比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Bai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IAS量表评分与本组治疗前对比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SIAS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腹针联合足底反射区按摩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症疗效显著,明显减轻症状体征,加快促进患者机体、机能的恢复,缩短治疗时间,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活周期,降低患者社交焦虑评分,促使患者融入社会,恢复正常社交能力及生活。腹针联合足底反射区按摩可提高患者生活信心,为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