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韩廷跃  王冰  陈炳辉  戴刚  王月 《海南医学》2008,19(4):114-115
目的比较机械吻合与一层内翻缝合法,在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后,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方法将食管癌、贲门癌192例患者随机分为机械吻合(A组),手工吻合(B)组,行食管—胃吻合,比较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及吻合口狭窄率。结果机械吻合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98%,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8.91%,一层内翻吻合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5.49%,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2.20%。结论二种吻合方式比较,机械吻合的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手工吻合,吻合口狭窄率高于后者,并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贲门癌器械吻合2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器械吻合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2年2月~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410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消化道重建中使用器械吻合280例,进行手工吻合130例,比较两组手术进行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器械吻合组和手工吻合组比较:总手术时州、吻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胃肠减压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O.05)。结论食管癌、贲门癌器械吻合手术方便、安全、有效,能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叶钳辅助下手工分层吻合技术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行消化道重建手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分层吻合组60例和器械吻合组60例。分层吻合组的患者在三叶钳辅助下行手工分层吻合,器械吻合组的患者行吻合器吻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心脏并发症、肺部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分层吻合组术后吻合口瘘0例,器械吻合组7例(1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吻合组术后吻合口狭窄1例(1.7%),器械吻合组8例(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吻合组平均住院时间(10.6±2.2)天,器械吻合组(11.9±2.9)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吻合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2.5±0.2)万,器械吻合组(2.9±0.3)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心脏并发症、肺部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叶钳辅助下手工分层吻合消化道重建技术在基层医院是安全可行的,不仅可以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还可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吻合位置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EC)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 年3 月-2017 年4 月该院336 例EC 手术患者,根据术中管状胃吻合口的位置分为前壁组、 后壁组及侧壁组(胃底大弯侧)。总结3 组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短期并发症发生率等,分析不同吻合 位置对EC 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3 组的吻合口狭窄、反流性食管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侧壁组的吻合口瘘、残端或胸胃瘘及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前壁组和后壁组(P <0.05)。前壁组死亡5 例(4.24%), 后壁组死亡4 例(3.77%),侧壁组死亡1 例(0.89%);3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选择管状 胃侧壁吻合有利于降低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率,该技术能有效保证吻合口的安全性,特别是术后吻合口瘘、残 端或胸胃瘘等,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机械吻合与手工吻合在食管癌手术切除颈部吻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13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手工吻合组(56例)和机械吻合组(57例),比较两种吻合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机械吻合组的吻合时间为(18.5±3.0)min,明显短于手工吻合组的(30.0±5.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吻合组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8%,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1.8%,手工吻合组分别为10.7%和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吻合在食管癌手术切除颈部吻合治疗中疗效更佳,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食管癌手术中采用器械吻合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180例食管癌切除手术患者按手工吻合和器械吻合重建消化道分为两组,手工吻合组539例,器械吻合组641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及与吻合技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器械吻合组胃食管吻合时间、总手术时间均较手工吻合组缩短(P〈0.01).而术后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呼吸循环并发症发生率和围手术期病死率器械吻合组均较手工吻合组低(3.1%,2.4%,0.2%,2.3%,0.6%伪6.5%,4.0%,0.8%,3.5%,1.8%),两组患者胃食管反流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器械吻合重建消化道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一次性使用管型消化道吻合器,在食管癌手术重建消化道后,采用吻合口部减张缝合的疗效观察.方法:应用一次性使用管型消化道吻合器对160例食管癌切除患者进行机械吻合,吻合口减张处理.弓上吻合55例,弓后吻合16例,弓下吻合89例.结果:发生食管胃吻合口瘘1例(0.6%);发生术后吻合口狭窄3例(1.9%);无其他并发症及术中器械故障.结论:一次性使用管型消化道吻合器机械吻合加吻合口减张缝合在食管癌手术中应用,可以简化手术操作,同时达到了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机械吻合及手工吻合两种手术方式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 2004年9月~2008年6月,将颈段及胸中、上段食管癌并具有手术适应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手工吻合组(手工组)和圆形吻合器机械吻合组(机械组),比较两组吻合口瘘、狭窄等的并发症。结果手工组125例,机械组102例,吻合瘘发生率分别为14.4%(18/125)、2.9%(3/102),狭窄需扩张分别为8.8.%(11/125),3.9%(4/102)。颈部吻合时间分别为(52±12)min和(25±5)min,差别显著(P<0.01)。结论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采用圆形吻合器端侧吻合吻合口瘘发生率低,手术时间缩短,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及标准化,有利于降低吻合口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食管、贲门癌手术中手工吻合与吻合器吻合对食管胃吻合口的影响。方法:通过手工吻合2223例与吻合器吻合3832例的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手工组吻合口瘘137例(6.2%),狭窄43例(1.4%);吻合器组吻合口瘘54例(1.4%),狭窄13例(0.35%)。结论:两组资料的吻合口瘘、狭窄经χ~2检验,P值均<0.005,说明两种方法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计食管癌行机械吻合及应用带蒂胸膜片包埋吻合口的优点.方法对食管中下段癌采用机械吻合器行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或胸顶吻合,并以带蒂胸膜片包埋吻合口;同期行常规手工吻合及胃壁包埋吻合口作为对照组.结果机械吻合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0.6%,死亡1例,吻合口狭窄发生7%,无死亡,手术死亡率0.2%;对照组吻合口瘘发生2.3%,死亡5例,吻合口狭窄发生2.7%,无死亡,手术死亡率1.9%.结论食管胃机械吻合及应用带蒂胸膜片包埋吻合口的方法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低,死亡率低,但吻合口狭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猪小肠移植模型中的技术改进。方法建立20例猪小肠移植模型,在血管吻合技术、消化道重建方面进行了改进。结果在没有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有90%的动物术后生存时间超过72h,且吻合口瘘、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我们在血管吻合技术、消化道重建方面的技术改进能有效简化手术操作,减少术后可能的并发症,可为临床移植或实验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次性国产吻合器在食管和贲门癌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食管癌和贲门癌205例患者随机分为吻合器组,手工吻合组。吻合器组患者术中应用常州WH-Y型一次性圆型吻合器吻合,手工吻合组常规手工吻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吻合口瘘发生率及吻合口狭窄率。结果吻合器组平均手术时间102.5min,无吻合口瘘发生,吻合口狭窄率为0.8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国产吻合器吻合在食管和贲门癌手术中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食管空肠分层吻合术应用于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15例全胃切除术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食管空肠全层吻合术、观察组采用食管空肠分层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1例(1.72%)发生反流性食管炎,X线钡餐检查显示,钡剂可顺利通过吻合口.对照组患者9例(15.79%)发生并发症,其中3例为吻合口瘘,6例为反流性食管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空肠分层吻合术应用于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机械吻合器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Zhou NK  Liu X  Liang CY  Tian XD  Liu Y  Yuan Y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1):1450-1452
目的评价消化道圆型吻合器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80年8月至2004年9月期间应用圆型吻合器对3322例食管、贲门癌切除后进行机械吻合,其中男性2642例,女性680例;食管癌2312例,贲门癌1010例;食管胃颈部吻合102例,胸顶吻合147例,弓上吻合1838例,弓下吻合1235例。结果术后出现吻合口瘘18例(0.54%),包括胸内吻合口瘘11例和颈部吻合121瘘7例。因胸内吻合口瘘死亡9例(81.8%)。发生术后吻合121狭窄66例(2.0%),术中吻合出现器械故障36例(1.1%)。结论消化道圆型吻合器在上消化道重建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机械吻合是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15.
何森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34-1135
目的:评价不同形式消化道重建术式在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的应用比较.方法:将我院行全胃切除术的86例胃癌患者,根据所行消化道重建术方式不同,分为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组和袢式Braun吻合术组,将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营养指标等进行比较.结果: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袢式Braun吻合术组,平均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增加值均显著高于袢式Braun吻合术组,P<0.05;两种消化道重建术的患者进食量均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是胃癌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较为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三吻合器法在全胃切除“双S”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福  何建平  段体德  郑南 《吉林医学》2010,31(21):3408-3409
目的:总结吻合器在全胃切除,"双S"代胃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8例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双S"消化道重建术,其中12例使用三吻合器。20例使用双吻合器,12例使用单吻合器,4例全部采用手工吻合。结果:使用吻合器者手术时间短,无吻合瘘及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手工吻合有1例发生食管空肠吻合口瘘。结论:使用吻合器行"双S"空肠代胃术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保证吻合质量,有利于患者的康复。缺点是费用昂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弧形切割闭合器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双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分析比较2006年10月-2011年12月对50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应用弧形切割闭合器行双吻合术(以下简称双吻合组)与70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使用荷包钳荷包闭合行单吻合术(以下简称单吻合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双吻合组保肛率为98.0%,手术时间为145~270 min,术中出血量为153~247 ml,吻合口瘘为4.0%,吻合口出血为4%;单吻合组保肛率为82.9%,手术时间为220~350 min、术中出血量为246~354 ml,吻合口瘘为11.4%,吻合口出血为8.6%。双吻合组保肛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优于单吻合组;吻合口瘘和吻合口出血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弧形切割闭合器的应用能扩大直肠癌保肛手术,操作简单,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和肠腔内容物溢出对术区的污染,并没有增加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消化道吻合器在消化道重建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分析探讨56例消化道重建手术运用吻合器的方法,其中胃癌28例,门静脉高压症6例,结肠癌10例,低位直肠癌(6-8cm)12例。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吻合口出血2例,占3.6%;1例出现吻合口痿,占1.9%;3例出现吻合口狭窄,占5.3%。全部经对症治疗痊愈出院。结论应用吻合器进行消化道重建具有使用方便,吻合效果安全可靠,减少手术创伤,节省手术时间的优点。但使用不当或选择病例不当也可引起相应的并发症,严格掌握使用吻合器的适应症,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可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管胃端端吻合在食管胃交界部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8例食管胃交界部癌行常规近半胃切除及区域淋巴结清扫后,采用食管胃端端吻合重建消化道,并重点观察术后切缘癌残留率、吻合口瘘以及术后3个月胃肠功能,包括吻合口狭窄、胃食管反流、进食量、进食频率、胃排空情况及体重恢复情况。结果:本组4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无切缘癌残留、吻合口瘘、胃排空障碍以及胸胃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3个月吻合口狭窄3例(6.3%),胃食管反流症状者13例(27.0%),进餐量与术前进餐量之比为(0.83±0.14)kg,每天进餐频率为(4.1±1.2)次,体重恢复到术前的患者占41.5%。结论:食管胃端端吻合在食管胃交界部癌切除手术中安全可行,能降低食管胃切缘癌残留的发生率和全胃切除的可能性,预防术后胃排空障碍,减小术后饭量损失,利于患者树立生活信心,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特别适用于贲门肿瘤较大(胃体侵犯较多)和胃体较小者。  相似文献   

20.
Li LH  Ma L  Xiao YL  Mao WZ  Li Y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14):961-964
目的 探讨近端胃癌根治术中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至2009年,120例手术治疗的近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皆行近端胃癌根治术,其中包括3种消化道重建方式:食管胃前壁吻合组50例,间置空肠组26例,管状胃组44例,比较并分析3组术后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管状胃组烧心症状、反流性食管炎评分高于其他两组(Ⅲ级评分分别为6、3、27和6、6、27),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18.2%)明显高于其他两组(4.0%、3.8%),而患者血红蛋白增加值、体重增加值小于其他两组(P<0.05);在实验中120 min以及180 min胃排空百分数,管状胃组与食管胃前壁吻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间置空肠组(P<0.05);食管胃前壁吻合组与间置空肠组各个指标差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近端胃癌手术中胃前壁食管侧端吻合对于近端胃癌来说是一种良好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可以使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optimal technique of digestive tract reconstruction for radical proximal gastrectomy.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for 120 cases of proximal gastric cancer undergoing radical proximal gastrectomy at our hospital from 2000 to 2009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y included three approaches of digestive tract reconstruction.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esophagogastric anterior wall anastomosis group ( n = 50 ), jejunal interposition group ( n = 26 ) and gastric tube group ( n = 44 ). The quality of life was evaluated and compared among 3 groups. Results The rates of anastomotic fistula,anastomotic obstruction and the scores of heart burn and reflux esophagitis were higher in gastric tube group.And the increments of hemoglobin and body weight were less in gastric tube group than those in other groups (P < 0. 05 ). The rates of gastric emptying in gastric tube group had no obvious differences with esophagogastric anterior wall anastomosis group at 120 min and 180 min ( P > 0. 05 ). And they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jejunal interposition group ( P < 0. 05 ).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any parameter between esophagogastric anterior wall anastomosis and jejunal interposition groups ( P > 0. 05 ). Conclusion The anastomosis of esophagogastric anterior wall is an ideal approach of digestive reconstruction for radical proximal gastrectomy. And it ma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surgical patients with proximal gastric canc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