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韩中仁 《当代医学》2013,(24):32-3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2年10月驻马店市汝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给予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疼痛、切口疝、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方法及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7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38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2组患者手术均成功进行,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参考组,P0.05;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参考组,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彻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胆道镜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9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和胆道镜手术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情况和术后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对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良好,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少、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4年3月~2017年6月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4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全部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取石成功率100%,全部T管引流,中转2例,术后残留结石5例,平均手术时间(150±20)min,平均出血量(60±5)m L,术后腹腔引流时间为4~6 d;术后平均(24±2)h即可进食,平均(2±0.5)d可下床活动,平均(8±2)d即可出院。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微创、安全高效、价格相对低廉的治疗方法,尤其适合伴有胆囊结石的病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胆总管取石34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12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加T管引流术13例。结果 5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一期缝合术后2例发生短暂胆漏,经3~5d引流后胆漏自行愈合。手术时间65~165min;术中出血40~180ml;住院6~10d,随访1~2年无复发结石。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替代传统的开腹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  相似文献   

6.
黄泽文 《中外医疗》2013,32(1):53+55-53,55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来该院行腹腔镜下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200例患者临床资料。2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临床随即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与患者腹腔镜弹道探查术和开腹弹道探查引流术进行治疗。术后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手术切口大小、并发症、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切口显著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完成治疗后的预后情况差异也较大,观察组的恢复时间明显较短,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2001年2月-2010年1月我院对160例术前经CT或BUS、MRI确诊的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别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观察组)或开腹手术(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食时间、腹腔流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止痛剂使用率、住院时间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进食时间、腹腔流量、术后止痛剂使用率、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有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的推广.  相似文献   

8.
井红民   《中国医学工程》2013,(6):92-92,96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最近几年收治的8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都获得成功,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的长,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失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要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早,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残石率以及胆漏发生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其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安全、痛苦少、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560例胆囊胆总管结石门诊住院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280例)与对照组(280例),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总住院天数等指标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总住院天数等指标,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成功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对照组,腹腔镜组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取石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腹腔镜组切口疼痛及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是目前胆总管结石治疗的一种较佳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腹腔镜、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间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江分院外一科实施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53例,不置T管引流.结果手术成功53例(100%),手术时间100~180 min,术后住院时间6~12 d,发生胆漏4例(7.5%),经腹腔引流治愈,所有病例随访2~14个月,无胆漏、胆管狭窄、胆道出血及残余结石发生.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条件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更加微创、康复更快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汪意青  顾强  徐红星  王益 《河北医学》2012,18(3):363-365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其注意事项,探讨胆管结石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胆管结石患者,上述患者均采取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总结上述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该术式的注意事项.结果 上述患者手术时间93.2±11.3min,术中出血量68±9.6mL,住院时间7.6±2.3d,住院费用9022.5±316.4元,无胆漏、感染及皮下气肿发生,术后残石患者1例(2.9%),2个月后经T管窦道取石成功.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临床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治疗费用低.同时应做好各项处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确保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入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Olympus CHF p20胆道镜经胆囊管入路施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27例,其中直接置入胆道镜19例,经胆囊管胆总管汇合处微切开胆总管侧壁置入胆道镜8例.结果 27例均痊愈出院,无胆漏、腹腔感染、结石残留、出血、胆管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住院时间5~10d.结论该术式对有适应症的患者,可避免和减少胆总管完整性的破坏和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为部分胆总管结石患者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与传统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治疗胆总管下段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于2008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住的40例中晚期胆总管下段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LPD组)12例,行传统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OPD组)28例。结果 LDP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拔除胃肠减压时间、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绝对卧床及住院时间均低(短)于OPD组患者,但LPD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及手术时间高(长)于OPD组患者(P<0.05)。术后两组共15例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其中,LPD组患者5例,OPD组患者10例,两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PD组的胆瘘发生率均高于OPD组(P <0.05),而胰瘘、全身感染、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胃延迟排空的发生率均无异于OPD组(P>0.05)。术后40例患者均随访,随访1~36个月(中位数为27个月)。随访期间,LPD组复发8例,转移6例,死亡8例;OPD组复发18例,转移13例,死亡18例。两组的复发率、转移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对于胆总管下段癌患者而言,LPD在术后恢复方面优于OPD,而在减少胆瘘、胰瘘、感染、胃延迟排空等并发症方面以及提高患者生存时间方面与OP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由于两组的样本量相对较小,对本研究结果可能带来一定的偏倚,两种术式的疗效对比仍需更多临床对照研究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王世超 《中外医疗》2016,(14):108-110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收治的68例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该术式治疗结石的方法与效果。结果通过探查,该组68例患者胆总管无异常的有31例、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6例,呈现松软泥沙样。手术过程中进行冲洗,并使用胆道镜推入十二指肠中。患者的住院时间在3~10 d之间,通过6个月的随访未见复发现象。结论手术前加强筛查,严格掌握禁忌症的情况下行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李福智 《中外医疗》2014,(25):48-49
目的探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胆总管结石患者56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胆总管探查且行T管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均有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8.3±1.6)d、术中出血量(24.7±4.6)mL及血清TNF-α水平(9.3±6.7)pg·mL显著优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15.4±1.4)d、术中出血量(53.5±6.1)mL及血清TNF-α水平(20.7±1.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治疗,有效的减少了患者术后胆漏的发生率,降低了患者术后血清TNF-α的水平,促进了患者术后的恢复,安全有效,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张学军  李巍  杨云鹏  杨曙光  康庆民 《河北医学》2007,13(10):1209-1211
目的:探讨与研究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手术疗效,总结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至2004年4月共实施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术24例,均疗效满意。结果:手术时间80~240min,平均120min,一期缝合4例,留置T管20例。术后5~10d拔除腹腔引流管,住院时间6~11d。留置T管者,6周后来院行T管造影,证实无胆漏、胆总管狭窄及残留结石后予以拔除T管。1例术后出现胆漏,早期每日引流胆汁300ml,腹腔引流6d愈合,2例发生剑突下操作孔感染,经换药愈合。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可以达到开腹手术同样满意的疗效,术后病人痛苦小,病人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但术后因窦道形成缓慢,T管拔除时间长于开腹手术,病人不很方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胆总管探查术中、术后胆道镜探查取石治疗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2月至2009年8月经治132例行胆总管探查术中经胆道镜取石及术后经T管窦道胆道镜检查、取石治疗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132例患者,术中取石12例,95%可信区间为4.21%~13.97%,成功8例;术后胆道镜检查发现残余结石41例,95%可信区间为23.28%~38.84%,成功取石39例.术后黄疸加重3例,经保肝支持治疗治愈;3例术中胆道出血,局部处理血止;均无窦道损伤穿孔,无胆管炎及胰腺炎发生.结论术中术后的胆道残石处理仍是胆道外科难题,而纤维胆道镜在治疗胆道结石中的作用无可替代,但胆道镜取石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只要处理及时、方法妥当,均可避免产生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适用范围。方法:68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治疗,观察统计各项指标。结果:68例全部治愈。无胆漏、腹腔出血、结石残留、胆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熟练掌握内镜及腔镜微创技术,把握好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适应证,该法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2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从1998年5月~2007年8月施行的2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98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中转开腹12例;胆总管一期缝合15例,置T管引流195例。术后发生拔T管胆漏3例,胆总管残石3例.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是一种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