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29岁,全身泛发丘疹、斑块3年,于2002年11月20日来笔者所在科室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于面部、颈部出现淡红色、粟粒至绿豆大丘疹、斑块,无水疱、脓疱,伴瘙痒,天热时加重,曾按“扁平苔藓”、“痒疹”、“发疹性汗管瘤”治疗,约1~2周消退,以后再发,并蔓延到躯干,四肢及手足背,可自行消退,遗留瓷白色萎缩性小斑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HED)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5年以来收治的5例HE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文献,讨论其临床表现与治疗策略。结果 5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65岁,以中老年人为主。皮损类型以红斑、丘疹、结节为主。3例患者行FIP1L1-PDGFRA融合基因检测阴性。5例患者血清IgE均明显升高。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类药物对HED治疗有效。免疫调节剂(α干扰素、卡介菌多糖核酸)和生物制剂具有良好疗效。结论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及定期随访对HED管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5-2013年本科收住院的19例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入选19例,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50~81岁,病程均反复迁延不愈,表现为泛发性、多形性、瘙痒性皮炎样皮损。血常规、外周血涂片、骨髓像均显示嗜酸粒细胞增多。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及皮下组织血管扩张,周围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以嗜酸粒细胞及淋巴细胞为主。结论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以皮肤损害为主,治疗方面应采用个体化方案。  相似文献   

4.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996~2006年间收住院的9例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以中老年男性为主,病程反复迁延,皮损泛发、多形、剧烈瘙痒,以光泽坚实的红色丘疹、浸润肥厚性斑块、浸润水肿性肿胀颇为特殊。结论: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以皮肤损害为主,同时存在着内脏器官受累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指一组病因不明、外周血及骨髓中嗜酸粒细胞长期持续增多、仅累及皮肤的一组疾病,具有明显异质性。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临床上易发生误诊及漏诊,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该文旨在总结该病发病机制的进展,以便明确疾病本质,找出有效的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经治的23例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皮疹泛发、多样,但有其自身特点,伴有剧烈瘙痒,其诱因与长期口服某些药物有关,如抗高血压药物等.临床上极易误诊;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采用序贯疗法,取得明显治疗效果.结论: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早期诊断对其临床治疗、病程长短及预后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67岁.因阴囊红斑、丘疹伴瘙痒20年,泛发全身1年.于2008年5月入住我科.20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阴囊出现红斑、丘疹伴瘙痒.10年前阴囊红斑、丘疹仍未消退,瘙痒加重,腰骶部出现豌豆大红斑及丘疹,伴瘙痒.搔抓后无渗液.1年前红斑、丘疹逐渐泛发全身,部分红斑上散在豌豆大结节,瘙痒剧烈.严重影响睡眠.在当地诊所诊断为"湿疹样皮炎",治疗后(具体药物不详)病情未得到控制.患者一般情况可,既往史、家族史及个人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8.
嗜酸细胞增多性皮炎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581年Nit等提出嗜酸细胞增多性皮炎,认为不同于嗜酸细胞增多综合征,其特征是泛发性、多形性、瘙痒性皮疹伴血中明显嗜酸细胞增多,不累及或极少累及其它器官.  相似文献   

9.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4年4月~2005年4月在上海华山医院住院的16例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HED)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方法进行统计分析。HED是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HS)病谱的良性一端,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皮肤损害特点是多样性、泛发性和反复发作性,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常获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嗜酸细胞增多性皮炎(Hypereosinophi-lic Dermatitis简称HED)为Nir等[1]于1981年首次提出的一种以多形性瘙痒性皮疹、血嗜窿细胞增多及真皮血管周围嗜酸细胞浸润为特点的皮病。近来笔者见到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45岁。因全身皮疹伴剧烈瘙痒9月余就诊。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双前臂出现散在性丘疹,以后头面部、躯干等处也相继出现。丘疹初起为绿豆大小,色暗红,后逐渐增大,部分融合。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22岁.因全身皮疹十余年,加重1年伴痒,于2006年7月31日入院,患者10年前不明原因双肘部、双小腿屈侧出现红斑,瘙痒明显,抓后出现糜烂、渗出及浸润,在外院就诊,诊断为湿疹,给予治疗(用药不详),皮疹持续存在.近1年皮疹增多,泛发躯干、四肢,皮肤出现潮红、瘙痒明显,颈部、腋下、股内侧淋巴结肿大.患者父母非近亲结婚,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3.
以红皮病为主要表现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告1例以红皮病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患者男,78岁。全身红斑、丘疹反复30年,泛发红皮8个月。全身皮肤弥漫潮红,粗糙,部分呈苔藓样改变,可见散在圆顶丘疹,色素沉着,细白脱屑,头皮为甚。外周血EOS明显升高超过半年,并随皮疹反复而增多,未发现其他器官损害,结合皮肤组织病理及骨髓象检查,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  相似文献   

14.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肤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对嗜酸粒细胞大分子物质及其生物学作用的研究取得显著进展,深化人们对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疾病的认识和关注。Sade等对100例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疾病住院患者的回顾性分析中发现,哮喘和其他特应性疾病占13%,嗜酸性肺炎10%,肿瘤10%,感染10%,原因不明34%,而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Churg-Strauss综合征、皮肤病、药物过敏和真菌过敏占23%。足见与皮肤病相关疾病占相当大的比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对2003年6月—2010年6月间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住院的12例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以中老年男性为主,皮疹表现多形,可合并多项实验室检查改变及系统损害,临床易误诊,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单独或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常获较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临床资料患者女,33岁。因全身反复起红斑、丘疹,伴瘙痒2年,皮损再发2周于2005年4月入院。2年前无明显诱因双腋下出现小片状红斑、丘疹,微痒,皮疹初为散在,渐累及躯干及四肢,融合成环状、半环状,皮疹可自行消退。此后全身反复起环形红斑、丘疹,先后诊断为过敏性皮炎、玫瑰糠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HED)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后期转归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2019年16例HED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男女发病比为7:1,皮疹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约70%),多全身泛发,伴有明显瘙痒.误诊10例(62.50%)....  相似文献   

18.
分析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的湿疹的临床特点.根据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值,将55例湿疹患者分为嗜酸粒细胞正常组、轻度升高和中度升高组,从一般情况、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中度组患者皮损严重,多伴体温的升高且白细胞计数及多种酶学指标高于正常组和轻度组;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的湿疹尤其是嗜酸粒细胞计数在1×109/L以上者,皮损重,多伴发热、白细胞和多种酶学的升高,治疗困难,糖皮质激素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报告1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患者男,77岁.全身红斑、斑块伴反复发热2年余,加重2个月入院.入院检查外周血和骨髓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组织病理改变符合嗜酸性粒细胞改变.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给予糖皮质激素、抗感染及支持对症等治疗17天后出院.现随访中.  相似文献   

20.
报告1例以皮肤损害为突出表现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者男,70岁,反复皮肤瘙痒伴增厚、红色斑块半年,加重1月,同时伴肝、肾损害、脾大。皮损组织病理:真皮水肿,真皮浅深层及血管周围可见以嗜酸粒细胞和单一核细胞为主的浸润,部分血管壁可见嗜酸粒细胞移入,伴嗜酸粒细胞脱颗粒现象。诊断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