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的致病血清群是A、B、C、Y和W135群。近几年发生了由A群向B群及W135群变迁的趋势,我们分析了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脑脊液中脑膜炎奈瑟氏球菌菌群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感染人体后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发病率高,传染性强,病死率高[1]. 相似文献
4.
5.
6.
7.
脑膜炎奈瑟氏菌致败血症死亡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摘要患者尹××,男,15岁,中学生。因头痛、头昏、乏力、皮肤瘀斑约13h于2006年3月13日20:15入院。既往无特殊慢性病史。查体:体温不升,脉不清,血压为0,意识模糊,面部、口唇及四肢远端重度紫绀,四肢冰凉,全身皮肤散在瘀斑、瘀点,压之不退色,肝、脾不大,脑膜刺激征阴性。血象WBC16.9×109/L,外周血涂片瑞氏染色见中性粒细胞内有大量空泡,示中毒性改变,其他无异常;凝血酶原时间>120s,部分凝血活酶时间>120s,纤维蛋白原<0.6g/L;总胆红素37.6μmol/L;直接胆红素10.8μmol/L,谷丙转氨酶77U/L,谷草转氨酶149U/L,碱性磷酸酶786I U/L,尿素…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对2013年1月北京市1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死亡病例标本进行脑膜炎奈瑟菌检测,了解感染病原及分离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患者脑脊液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通过常规细菌学试验对分离菌株进行脑膜炎奈瑟菌鉴定、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方法检测患者脑脊液和抗凝血中脑膜炎奈瑟菌核酸,同时对鉴定的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外膜蛋白PorA分型和FetA分型,以及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从患者脑脊液和抗凝血标本中均检测到脑膜炎奈瑟菌种特异基因ctrA和血清群B特异基因siaD。从患者脑脊液中分离到1株可疑阳性菌,经实验确诊为B群脑膜炎奈瑟菌。PorA为P1.20,23-9,FetA为F1-91;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显示基因型为ST10051,属于ST4821序列群。该菌株对复方新诺明为中等耐药,对环丙沙星和四环素耐药,对青霉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氯霉素、利福平等药物均敏感。从密切接触者咽拭子中未分离到脑膜炎奈瑟菌。结论该菌株经鉴定为B:P1.20,23-9:F1-91:ST10051(ST4821序列群)。北京地区人群中已经存在高致病性ST4821克隆群B群脑膜炎奈瑟菌,并引发死亡病例,提示应全面掌握本地区脑膜炎奈瑟菌健康人群携带情况及病例菌株分子流行病学资料,为流脑的预防控制提供实验室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通过检测健康人群W135、Y群脑膜炎奈瑟菌人群免疫抗体水平,了解自然感染情况,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按年龄分层随机抽样,采集浙江省诸暨市0~74岁人群血清1084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流脑W135、Y群多糖抗体IgG含量。 结果 1084名调查对象流脑W135群抗体阳性率为25.65%,人群保护性抗体比例为11.81%,人群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1.49 g/ml,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6.973,P0.01),阳性率以30~39岁组为最高(39.66%);流脑Y群抗体阳性率为10.98%,人群保护性抗体比例为6.55%,人群抗体GMC为1.32 g/ml,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7.832,P0.01),阳性率以20~29岁组为最高(17.21%)。 结论 人群对流脑W135、Y群普遍易感,应加强对脑膜炎奈瑟菌的监测,严防流脑W135、Y群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2.
RELEASE OF ENDOTOXIN IN THE FORM OF CELL WALL BLEBS DURING IN VITRO GROWTH OF NEISSERIA MENINGITIDIS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38 下载免费PDF全文
Multiple cell wall blebs were observed on the surface of three strains of N. meningitidis taken from log phase cultures. The blebs originated as evaginations of the outer layer of the cell wall. Bleb production was noted on both defined or complex media either as broth or a solid medium. The addition of 10% normal bovine serum to the various media did not affect the production and release of these surface blebs. However, as broth cultures progressed into the stationary phase of growth, the blebs disappeared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cells. Blebs were present in substantial quantities in culture supernatant fluids and on cell surfaces and were readily isolated by ultracentrifugation. Analysis for 2-keto-3-deoxyoctonate in cultures revealed that 18% of the total endotoxin of log phase cultures was present in blebs from the cell wall. 相似文献
13.
HUANG Hong-yan HU Zhong-wang WANG Xiao-ping Jin Yu-hui JIN Jing YUE Feng.Hefei Municip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Prevention of Anhui Province Hefei China 《疾病监测》2008,(4)
目的掌握合肥市健康人群A、C群脑膜炎奈瑟菌(Nm)抗体水平现状。方法应用重复横断面监测研究模式,以合肥市辖3县4区划分为7个研究地区,在2005-2006,2006-2007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季节流行前期和流行期,采用整群重复抽样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健康人群A、C群Nm抗体水平进行调查。结果连续监测健康人群2次流行前期和流行期,实际抽样范围672~690人。2次流行前期和流行期之间A群无差异,C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次流行期之间A、C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5岁和≥21岁组相对较低,11~15岁、16~20岁、≥21岁组流行期明显上升。同期不同地区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肥西县、长丰县呈现明显低抗体水平。结论健康人群中存在一定A、C群Nm抗体水平,结合现状应确保儿童和青少年疫苗有效接种率,加强成人流脑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2006年浙江省流脑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脑菌株的药物敏感性特点.方法 对2006年全省上报的流脑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设立3个监测点进行健康人群抗体水平和带菌率检测,并对分离到的流脑菌株进行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结果 2006年浙江省流脑发病率为0.16/10万,病例以A群为主,同时存在C群和B群病例.健康人群中A群抗体保护率(70.65%)远远高于C群(6.52%),流脑菌株带菌率为1.71%,B群占62.50%.所有菌株均对青霉素、氯霉素等9种抗生素敏感,部分菌株对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且不同血清群、不同来源菌株的耐药程度不同.结论 浙江省流脑病例以A群为主,C群比例有上升趋势.流脑菌株对一些抗生素具有耐药性,需全面监测病例和健康带菌者流脑菌株的耐药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金华市2005年春季流脑流行状况,探索流脑高发的原因,为制定控制流脑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1日至4月30日金华市的流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市共报告流脑病例43例,报告发病率为0.81/10万,是继1996年以来发病率最高的一年;病例年龄构成以15岁以上人群为主;职业构成以外来民工和学生为主,儿童所占比例下降。结论2005年春季金华市流脑呈现高发态势。在民工中开展流脑疫苗接种,将A+C群流脑疫苗纳入常规免疫,预防性服药和有效的应急接种等是当前控制流脑发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浙江省东阳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高危人群免疫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3-15岁儿童采集有效血样601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5岁的健康人群A群流脑Nm抗体阳性率为93.67%,几何抗体平均滴度(GMT)为1:28.07.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群流脑Nm抗体阳性率为83.53%,GMT为1:25.96,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及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东阳市健康人群对A群、C群流脑具有较高的免疫力,在继续做好常规基础免疫接种和免疫水平监测的同时,还应注重流脑的加强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17.
季明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2,6(6):509-511
目的 :评价扩增片段长度技术 (AFLP)分析对淋球菌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的能力。方法 :2 6株淋球菌分离株基因以EcoRI和MesI酶切及AFLP分析。结果 :同一地区的淋球菌分离株之间存在相当大的DNA多态性。性伙伴之间分离的淋球菌菌株同源性大于 95 % ,无性关系患者中分离的淋球菌菌株同源性为 70 %~ 95 % ,而不同地点分离株、WHO参考株均不能和本地区分离株聚类。结论 :AFLP是鉴别淋球菌临床分离株有用而敏感的分子技术 ,有助于了解菌株来源、菌株间的克隆相关性及抗生素耐药性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实验室免疫血清学方法监测合肥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患者感染状况以及易感人群免疫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诊断研究模式,采集合肥市辖区内医疗机构流脑监测病例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患者流脑感染状况,通过急性期抗体浓度研究易感人群免疫水平。 结果2005-2008年流脑流行季节流脑监测病例数186份,C群流脑病例检出率72.6%(135份)。易感人群急性期C群脑膜炎奈瑟菌(INm/I)抗体浓度大于2 g/ml 组监测病例数为29份,INm/I抗体阳性病例1份,阳性率3.4%(1/29)。结论在合肥市流脑监测病例中流脑感染以C群INm/I为主,易感人群急性期抗体浓度大于2 g/ml时有明显保护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河北省2007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监测结果。方法 对2007年河北省流脑流行病学监测、实验室监测和流脑疫苗接种率监测工作进行分析;对部分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个案和密切接触者调查、标本采集和病原学监测。结果 2007年,全省共报告流脑病例57例,死亡3例,发病率0.083/10万,死亡率0.004/10万,病死率5.26%。与2006年(报告发病102例,死亡10例)相比,发病率下降44.53%,死亡率下降69.86%。全省无流脑暴发疫情发生。病例实验室诊断率15.79%。结论 河北省2007年流脑发病数继续下降,发病呈散发状态,以小年龄组为主,冬春季节高峰存在,未接种疫苗者多发。健康人群带菌调查显示,以C群、B群和A群为主,5~24岁年龄段带菌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消毒剂对淋球菌杀灭效果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选择消毒剂对淋球菌杀灭效果的较好检测方法,对不同培养基与接种方法进行了试验比较。结果,用平皿倾注(即将菌悬液接种平皿后倾注琼脂并混匀)接种,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1 mm或不透明;用平板浸润法(即将菌悬液接种平板后轻轻旋转,让菌悬液均匀浸润平板)接种,在普通营养琼脂、酵母浸膏琼脂上生长的菌落<2 mm,菌落计数<2 515 000 cfu/ml,在酵母浸膏血琼脂、巧克力琼脂上者2~3 mm与>3 320 000 cfu/ml。结果表明,对淋球菌用平板浸润法接种比常用的平皿倾注法好,用酵母浸膏血琼脂培养结果与现用巧克力琼脂者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