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不同前牙He型者咀嚼运动时关节与为轨迹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前He型者下颌关节点和切点轨迹的特征。方法:用新型下颌三维运动轨迹描记仪MT-1602测量了55名不同前牙覆He覆盖者下颌咀爵运动关节与切眯的轨迹,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下颌双侧关节咀嚼轨迹与切点轨迹之间具有普遍的正相关性;深覆He者关节与切点轨迹的侧向幅度均小于正常(P〈0.01);额状面轨迹窄于正常(P〈0.01);前牙深覆盖者的轨迹与正常者无差别(P〉0.05)。结论;深覆H  相似文献   

2.
磨牙症患者的下颌运动轨迹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磨牙症患者下颌运动轨迹的特征。方法:用新型下颌三维运动轨迹描记仪MT-1602测量了17名磨牙症患者治疗前及10名患者治疗后下颌运动轨迹,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磨牙症患者下颌运动轨迹与正常人相比存在差异:(1)张闭口及前刀迹侧向位移增加(P〈0.05),且发现有明显“弹跳切迹”的特征;(2)侧方运动切点轨迹前后与垂直位移及水平面角度均增加(P〈0.05);(3)咀嚼运动切点轨迹侧向、垂直  相似文献   

3.
观察磨牙症患者下颌运动轨迹的特征。方法:用新型下颌三维运动轨迹描记仪MT-1602测量了17名磨牙症患者治疗前及10名患者治疗后下颌运动轨迹,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磨牙症患者下颌运动轨迹与正常人相比存在差异:(1)张闭口及前伸运动髁突轨迹侧向位移增加(P<0.05),且发现有明显“弹跳切迹”的特征;(2)侧方运动切点轨迹前后与垂直位移及水平面角度均增加(P<0.05);(3)咀嚼运动切点轨迹侧向、垂直幅度减小,额状面闭口角度增加(P<0.05),咀嚼循环重复性差。治疗前后轨迹对比分析未发现明显差异。结论:磨牙症患者的下颌运动轨迹有特征性改变。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老年非甲状腺疾病重危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变。老年患者组118例,其中重危患者54例。结果:老年正常对照组T_3较成年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老年患者组血清T_2较老年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FT_3显著降低(P<0.01);rT_3显著增高(P<0.01);恶性肿瘤有广泛转移者与未发现较移者、有重度心衰与心功能代偿者,有呼吸衰竭与无呼吸衰竭者,前者较后者血清T_3、FT_3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rT_3明显增高(P<0.05或P<0.01)。这种变化可以作为估计老年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几丁糖预防兔膝关节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以兔为动物模型,将膜关节造成实验性损伤,实验组于关节腔内放入2%几丁糖溶液0.5ml,对照组不放,下肢管形石膏固定,分别于3周,6周后处死,结果示:实验组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1),大体标本粘连等级对照组重于实验组(P<0.01)。光镜,透射电镜组织学观察示:实验组粘连轻,纤维结缔组织少,细胞形态正常,基质胶原少,结果证实:几丁糖有预防兔外伤性膝关节粘连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应用放射性免疫检测技术测定不同时期高血压患者血浆TXB_2/6-keto-PGF_(1α)含量,并与正常对照分析。结果表明:各期高血压患者血浆TXB_2均较正常明显升高(P<0.01),且随高血压的进展血浆TXB_2逐渐升高,各期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浆6-keto-PGF_(1α)含量在高血压一期显著升高(P<0.01),三期则明显降低(P<0.01),各期之间变化有显著性差异;血浆TXB_2/6-keto-PGF_(1α)比值随高血压的进展逐渐升高,各期间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提示:TXA_2/PGI_2失衡可能参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用流式细胞术,对45例胃癌、11例胃癌前病变及5例正常人组织细胞中P ̄(21)蛋白表达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P ̄(21)蛋白阳性表达在胃癌组为75.56%,与胃癌前病变组比较(36.36%)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05;胃癌前病变组P ̄(21)蛋白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 ̄(21)蛋白含量在胄癌组与胃癌前病变组比较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01;胃癌前病变组P ̄(21)蛋白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我们认为,P ̄(21)蛋白含量反映了胃粘膜病变的增生程度,可做为早期胃癌诊断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观察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和肺癌患者血浆内皮素(ET)及心钠素(ANP)各30例。结果表明:肺心病急性加重组(下简称肺心加重组)血浆ET及ANP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及P<0.05),且ET水平与ANP及PaCO2呈正相关(r=0.78,P<0.01;r=0.66P<0.01),而与P3O;及pN呈负相关(r=-0.95P<0.01;r=-0.53P<0.05);肺癌组ET,ANP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且ET与ANP呈正相关(r=0.79P<0.01)。此结果提示在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的形成和发展、肺癌的发生发展以及ANP分泌调控中,内皮素可能起着重要作用。缺氧和高碳醚血症可能是ET合成、分泌的刺激因子。  相似文献   

9.
调查120例肺气肿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有心理障碍者(n=75)较无障碍者(n=45)6min步行试验、自我感觉得分均显著降低(P<0.01);呼吸困难-疲劳指数总分降低(P<0.05),其中的活动强度与活动受限程度两项得分降低(P<0.05).活动速度得分无明显降低(P>0.05);静息状态下心率明显加快(P<0.01)。提示:心理障碍是肺气肿病人生活质量下降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冠心病社区有效控制方法。方法:运用具有中国特色综合心理干预方法对社区216例冠心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结果:干预组比对照组观察以下指标有明显差异:住院人次数、心绞痛发作显著减少(P<0.01);猝死率明显下降(P<0.05);心律失常明显减少(P<0.05);ECG的ST-T显著改善(P<0.01);A型行为显著改善(P<0.01);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降低(P<0.01;P<0.05);HDL-C增高明显(P<0.05),全血比粘度、纤维蛋白原显著降低(P<0.01)。结论:综合心理学干预法是冠心病社区控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混合牙列期矫治安氏Ⅱ类前牙深覆的体会,探讨早期矫治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0例7~10岁安氏Ⅱ类前牙深覆患儿的研究模型及临床资料。结果:矫治结束后6例患儿覆覆盖基本正常;4例下颌后缩严重的患儿覆覆盖控制在Ⅰ°以内;所有患者的软组织侧貌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对于安氏Ⅱ类前牙深覆儿童,尽早解除下颌发育障碍,引导口颌系统正常发育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下颌恒切牙先天缺失与牙颌畸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下颌恒切牙先天缺失情况,与牙颌畸形的关系以及下尖牙近远中径的变化。方法:从962例门诊正畸患者中选取下颌恒切牙缺失者27例,并测量下前牙牙冠的近远中径。结果:下颌恒切牙先天缺失96%是中切牙,92%伴有前牙深覆He,下尖牙无显著性增大。结论:下颌中切牙先天缺失与前牙深覆He的形成有密切关系,下尖牙无代偿性增大。  相似文献   

13.
曲幸辉  ;张月兰 《医学综述》2014,(22):4099-4101
下颌先天性缺失一颗恒切牙在我国有较高发生率,引起下颌先天缺牙的病因繁多,但遗传倾向或家族聚集性被推测为其首要病因,可能与同源盒基因TGFA、MSX1和PAX9的突变有密切的联系。下颌缺失一颗恒切牙后容易引起下颌骨发育不足和下颌切牙向内倾斜,进而导致Ⅱ类面型和Ⅱ类错牙合增多,前牙覆牙合覆盖加大,下颌中线不调,Bolton指数减小等临床表现,给正畸矫治增加了难度。临床上正畸医师常通过对患者面型、牙列拥挤度、磨牙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Bolton指数以及患者自身诉求等方面综合考虑,必要时行诊断性蜡合排列试验协助建立组牙保护牙合,选择拔牙、邻面去釉或开辟间隙修复等方法进行正畸矫治。  相似文献   

14.
汪夕云  李玲 《吉林医学》2012,33(16):3409
目的:观察深覆颌深覆盖患者上前牙缺失活动桥反做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口腔门诊选择上前牙缺失,深覆颌深覆盖患者11例,活动桥胶托修复,因颌间距离小,通常放于腭侧的基托改放在唇侧,观察患者修复后使用效果。结果:修复后3个月、1年,随访观察患者在功能和美观的使用满意度。结论:上前牙缺失活动桥修复反做法,患者临床使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先天缺失2颗下切牙患者的侧貌特征,探讨该类患者拔牙矫治前后的侧貌变化。方法:收集64例先天缺失2颗下切牙患者的头颅侧位片。64例患者的初诊侧位片用于分析患者的侧貌特征,其中38例患者拔除上颌2颗前磨牙进行矫治,初诊和治疗结束侧位片用于比较矫治前后的侧貌变化。对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包括硬组织和软组织项目),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值比较,先天缺失2颗下切牙患者覆盖、覆牙合、ANB、U1-NA角、面角、Y轴角、Pg-NB、面突角、软组织面角、H角和颏唇沟至H线距较大,SNB、L1-NB角、L1-NB距、L1-MP、牙合平面角和颏唇沟角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牙矫治后,覆盖、覆牙合、U1-NA角、U1-NA距、U1-SN、H角和鼻唇沟至H线距变小,L1-NB角、L1-NB距、L1-MP、牙合平面角、Pg-NB和颏唇沟角变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缺失2颗下切牙患者下颌发育不足但颏部发育充足,覆牙合覆盖较大,下颌切牙舌向倾斜,颏唇沟较深较锐。拔除上颌2颗前磨牙矫治后患者侧貌整体面型基本未变,但前牙咬合关系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萌出诱导矫治器治疗混合牙列期儿童个别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例存在个别前牙反牙合的混合牙列期患儿,共计12颗前牙,用藻酸盐采取上、下颌印模并灌制硬石膏模型,送做萌出诱导矫治器,应用该矫治器进行治疗。通过SmartOptics Activity 880牙颌模型扫描仪,获取患儿治疗前、后的三维牙颌数字模型,应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 2012构建三维重叠模型,利用Imageware 13.2软件测量反牙合的上、下切牙在三维方向上的移动变化,对矫治前、后的覆牙合、覆盖进行测量。应用铜丝测量法直接测量上、下颌牙弓弧长,相应的牙冠宽度(未萌出的恒牙按照X线片法预测牙冠宽度)减去牙弓弧长计算上、下颌牙弓的拥挤程度。使用SPSS17.0 软件对同一患儿的术前、术后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首先对测量指标的术后改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发现符合正态分布,然后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双侧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5。结果:疗程为(5.6±2.7)个月,矫治过程中,上、下切牙在三维位移上均主要表现为唇倾(P<0.001、P=0.025)。经过萌出诱导矫治器的治疗,覆牙合减少了(1.01±0.9) mm (t=-3.531,P=0.00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前、术后覆盖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771,P=0.460)。上颌拥挤度减少了(1.9±0.99) mm (t=-6.042,P<0.001),下颌拥挤度减少了(1.9±0.74) mm (t=-8.143,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萌出诱导矫治器可以治疗混合牙列期个别前牙反牙合,同时有建立正常覆牙合、覆盖,排齐牙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器治疗乳前牙(合)的疗效。方法对2011-01~2014-03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自愿选择固定矫治器进行矫治的15例牙(合)畸形病例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5例患者最长反牙(合)解除时间2个月,最短3周,平均疗程(4±0.5)个月。矫治后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追踪2年,13例牙性及功能性反牙(合)疗效稳定,无复发。2例有骨性反牙(合)遗传史,反牙(合)复发。结论固定矫治器治疗乳前牙反牙(合)能够减少患儿的不配合及就诊次数,并顺利地解除乳前牙反牙(合),是一种治疗乳前牙反牙(合)的高效矫治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金瓷联冠修复因牙周病松动伴深覆盖的上前牙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患牙截冠、核桩改向,将患牙和相邻1~2颗健康牙构成一个联合式修复体.结果松动伴深覆盖的上前牙得以稳固,改向、延长患牙使用时间,并有利于美观.结论利用金瓷联冠治疗因牙周病导致松动伴深覆盖的上前牙有明显的疗效和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3~6岁儿童母乳喂养和奶瓶喂养的持续时间以及口腔不良习惯与乳牙列牙合特征的关联。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检查北京市3所幼儿园734名儿童的牙合特征;并使用调查问卷收集儿童的喂养方式和口腔不良习惯资料。牙合特征由经标准化训练的儿童口腔科医师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是否存在深覆牙合、开牙合、前牙反牙合、后牙反牙合、深覆盖、牙列拥挤、生理间隙、尖牙关系以及第二乳磨牙的末端平面类型。喂养方式和口腔不良习惯与牙合特征的关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统计。结果: 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未超过6个月(≤6 个月)增加乳牙列后牙反牙合以及上颌牙弓无间隙的风险,增加使用安慰奶嘴习惯和咬物习惯的风险;奶瓶喂养大于18个月增加形成非近中型末端平面以及Ⅱ类尖牙关系的风险;安慰奶嘴习惯增加乳牙列深覆盖及无下颌发育间隙的风险;吮指习惯增加前牙开牙合的风险;吐舌习惯增加前牙开牙合及后牙反牙合的风险。结论: 母乳喂养持续时间长于6个月可减少错牙合的风险以及形成口腔不良习惯的风险,口腔不良习惯与乳牙列错牙合的发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9):99-102
目的分析和探讨固定矫治与无托槽矫治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固定矫治治疗,观察组采用无托槽矫治治疗,比较两组美观度、便捷性、语言功能及咀嚼功能评分、牙周指数、前牙覆盖距离、前牙覆深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美观度、便捷性、语言功能及咀嚼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LI、GI、SB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治疗后6个月、矫治结束时及保持3个月时,观察组前牙覆盖距离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治疗后1个月、6个月、矫治结束时及保持3个月时,观察组前牙覆深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托槽矫治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疗效更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