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大肠息肉癌变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08年3月有病理证实的大肠息肉627例,共872个息肉,对年龄、单发与多发、大小、形态、病理组织类型与癌变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年龄、患肉大小及病理为腺瘤的癌变率与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及绒毛状腺瘤的恶变率分别是1.27%、9.64%、32.6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发患肉的患者较癌变率较单发息肉者高(7.06% vs 2.23%),但两组息内数与癌变率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70% vs 2.23%),4组不同形态息肉(平坦,无蒂隆起,亚蒂,有蒂)的癌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的年龄、息肉大小、腺瘤性伴绒毛状病理表现是大肠息肉癌变的主要相关因素.患肉数目不是其癌变相关因素,息肉的形态学与癌变无统计学相关.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息肉就是在胃肠道黏膜隆起局限性增生而形成的肿物.按其所在病变部位可分为胃息肉、十二指肠息肉、小肠息肉、结直肠息肉,以结直肠为主要发病部位. 胃肠息肉的危害不小,可引起消化道梗阻等并发症;严重的部分息肉具有恶变倾向,可形成肿瘤,部分息肉为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3.
息肉可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包括管状腺瘤、乳头状腺瘤、管状乳头状腺瘤和多发性息肉病。常见于胃、十二指肠、小肠、结肠和直肠,以结直肠为主要好发部位,肠镜检出率为10%~20%。 管状腺瘤 亦称腺瘤性息肉,绝大多数发生在直肠及乙状结肠,约占  相似文献   

4.
康医生:最近我们单位体检,超声检查发现我的胆囊有一颗3×4毫米大小的赘生物,医师要我定期复查。请问:胆囊赘生物会不会癌变?我应该多长时间复查?若赘生物长大怎么办?王虹(湖南)王虹读者:胆囊赘生物是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统称,包括(1)胆固醇性息肉,占大多数,大小一般在10毫米以下,常为多发,高回声一强回声多见,基底部较窄或带细丝状蒂,表面呈桑葚状。(2)腺瘤性息肉,大小可超过10毫米,以单发和等回声多见,基底部较宽也可带蒂。(3)炎性息肉,多合并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需要与胆囊腺瘤以及息肉型胆囊癌鉴别。腺瘤多孤立存在,小的病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NBI与NICE分型的东莞市结直肠息肉病变数据库建立与医防融合应用研究。方法采用Microsoft Access2019软件建立东莞市结直肠息肉病变数据,录入东莞市辖区附近2020年1~12月在我院进行结肠镜检查的312例中老年结直肠息肉患者的病历资料,同时筛查结直肠息肉病变患者癌变情况。结果 通过Microsoft Access2019软件建立了东莞市结直肠息肉病变数据库;在312例结直肠息肉病变患者中,男性有180例占总人数的57.69%,女性有132例占总人数的42.31%,男性结直肠息肉病变患者明显高于女性(P<0.05);通过NBI内镜以及病理检查结果得知,在312例结直肠息肉病变患者中有26例患者发生癌变,病变发生率为8.33%;60~69岁的结直肠息肉病变患者癌变发生率高于50~59岁的结直肠息肉病变患者,而70~79岁的结直肠息肉病变患者癌变发生率高于60~69岁的结直肠息肉病变患者;在26例结直肠息肉癌变患者中男性有14例占癌变总数的70.00%,女性有8例占癌变总数的30.77%,男性结直肠息肉病变患者癌变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结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结直肠息肉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为阻断息肉癌变进程提供参考.方法:回顾结直肠息肉电切术病例103例资料,按年龄分为青年组(<45岁)、中年组(45~60岁)和老年组(≥60岁),分析结直肠息肉的临床表现、分布部位、病理类型、巨大息肉癌变的不同特点.结果:老年组便血明显高于中年组,中老年组在直乙结肠的息肉分布、腺瘤性息肉数目、巨大息肉癌变均较青年组有明显差异.结论:结直肠息肉的老年患者便血的发生率较高、腺瘤性息肉的数目较多、直乙结肠息肉的发生率较高、巨大息肉癌变较多,故对老年患者应适当放宽结肠镜指证,及时发现并切除息肉,对早期发现结肠癌并阻断其进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肠息肉就是肠黏膜表面长出了肉疙瘩。肉疙瘩刚开始很小,绝大多数患者不会有什么不适症状。肠息肉很常见,多为单发或者多发,按病理类型可以分为腺瘤样息肉、潴留性息肉、凳}生息肉、增生性息肉和错构瘤息肉五种。虽然这五种息肉里只有腺瘤样息肉会恶变,但偏偏是这种息肉占了绝大多数,所以对肠息肉决不能轻视。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大肠腺瘤性息肉489例,男314例,女175例。年龄18—81岁,高峰年龄为51—60岁。分布以乙状结肠和直肠最多见(占65.8%)。大肠腺瘤性息肉的癌变与患者的年龄、息肉的形态、大小、不典型增生程度和组织类型有关。息肉越大、不典型增生程度越重、恶变率越高。绒毛状息肉较混合型及管状息肉易恶变。广基息肉的癌变率为有蒂和亚蒂的三倍。本文对息肉癌变的治疗,特别是内镜下摘除后是否要追加根治性肠切除,认为必须根据息肉的形态,大小及类型,手术的危险性作全面考虑决定。强调定期随访、复查,是预防复发和癌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结直肠息肉的内镜表现和病理特点.方法 将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5019例,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60岁,3324例)和老年组(≥60岁,1695例).比较分析两组结直肠息肉的内镜表现和病理特点.结果 共检出结直肠息肉1168例,年龄(53.4±6.1)岁.老年组结直肠息肉检出率和息肉癌变率[31.92%(541/1695),14.05%(76/541)]均高于中青年组[18.86%(627/3324),8.29%(52/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单发率[79.74%(500/627)]明显高于老年组[59.89%(324/541)],且多发患者癌变率高于单发患者[中青年组:40.94%(52/127)比0,老年组:33.18%(72/217)比1.23%(4/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和中青年组癌变息肉的数量、基底和表面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腺瘤占60.93%(382/627),老年组腺瘤占73.20%(396/5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镜是发现并处理息肉的有效手段,息肉的直径、数量与息肉癌变有一定关系,结直肠息肉尽可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并定期随访,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我院1986年1月~1994年11月手术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PLG)38例。病理诊断:(1)胆固醇性息肉18例;(2)炎性息肉12例;(3)腺瘤性息肉6例;(4)纤维性息肉2例。从形态学与病理学的性质而言,可分为两大类型:1、多发型:主要是胆固醇性息肉,其特征为多发性、直径<10mm、形态各异,病理纯属良性表现。2、单发型:指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病理特征有恶变倾向,单发、宽基底,直径>10mm。因而为治疗提供依据,前者可姑息治疗,定期随访,对症处理;后者应及早行胆囊切除,以除癌变后患。  相似文献   

11.
<正>什么叫大肠息肉?人体大肠黏膜表面见有大小不等、形似小球状物凸入腔内,少者可呈扁平状隆起,这均称为大肠息肉。大肠息肉多数有蒂,少者无蒂(见图)。按病理之不同肠息肉分为哪两种?一种是炎性息肉,又名假息肉,是肠黏膜慢性增生引起,可见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患者。炎性息肉常为多发,息肉较小。另一种是腺瘤,在肠镜下看到的大小不一的息肉,其病理特点有细胞分裂增快,未成熟细胞增多等。研究证实,炎性息肉可渐变成腺瘤,若腺瘤未被及时发现并切除,则会变成癌。所以说息肉是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2.
左云领 《中国校医》2010,24(8):589-589,591
直肠是息肉的多发部位。直肠息肉是泛指直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多发于5~10岁小儿或40岁以上成人,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病理上常将息肉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瘤和混合性腺瘤。发生在直肠者以单个较多,有蒂。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及幼年性息肉等。  相似文献   

13.
正"我的胆囊息肉会不会癌变?需不需要手术治疗呢?"是许多患者拿到B超胆囊息肉诊断单会产生的疑问。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对胆囊息肉的病因、病理和发病机制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胆囊息肉是一个统称,泛指向胆囊腔突起或隆起的病变,可以是球形或半球形,有蒂或无蒂。胆囊息肉大多为良性,包括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胆囊腺肌增生,其中胆固醇息肉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胆汁内的胆固醇在胆囊壁上沉积的产物;另有少部分为肿瘤性息肉,如腺瘤性息肉、腺癌。发现与诊断胆囊息肉主要靠B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的病理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盐城大丰人民医院结直肠息肉患者病理诊断及临床表现结果。结果:258例检出息肉患者病理结果中腺瘤174例(67.68%),非腺瘤82例(32.31%);腺瘤组平均年龄、便血、息肉直径1cm、数量3个、分叶、腺瘤上皮内瘤变、癌变的发生比例均高于非腺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息肉发生率较高,恶变与患者便血、年龄、息肉大小、发生部位、癌变状况等情况有关,腺瘤样息肉与结直肠癌关系密切,临床上应尽早完善全结肠镜检查及时发现息肉并给予摘除,同时应注重监测及随访预防癌变。  相似文献   

15.
郑杨 《保健医苑》2010,(1):24-24
<正>结肠息肉是指隆起于结肠黏膜表皮,向腔内突起的赘生物。结肠息肉多发生于乙状结肠和直肠,男性多于女性,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结肠息肉的癌变率与息肉的组织类型、大小及上皮异型增生有关。一般来说,腺瘤性息肉的癌变率较高,其中乳头状腺瘤癌变率为30%~70%,腺瘤越大癌  相似文献   

16.
小王在年度体检时,医生说有胆囊息肉,提示要他去做进一步检查治疗。小王听别人说胆囊息肉会发生癌变,因此忧心忡忡,询问医生是否需要手术切除。胆囊息肉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大多数患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往往是在健康查体,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查B超发现的。胆囊息肉是指发生于胆囊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或胆囊壁向腔内突出病变的总称。其形态不一,常见半球形或球形,单发或多发,有蒂或无蒂。可分为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前两者为非肿瘤性息肉,占  相似文献   

17.
咨询医生诊室乌鲁木齐市读者王小强来信咨询:大肠息肉为啥要及时切除大肠息肉是指大肠内腔粘膜上有向腔内生长的赘生物。根据大肠息肉的组织学改变,可分为腺瘤性、炎性、增生性等几种类型,其中以腺瘤性息肉最多见,而这种息肉癌变的可能性最大(但也不是所有的腺瘤性息...  相似文献   

18.
结直肠息肉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结直肠息肉是指上皮源性隆起性的赘生物。日本第53次消化器病学会建议提出消化管息肉的定义为非癌性的上皮粘膜隆起性病变。大量资料证明大多数结肠癌来自腺瘤样息肉 ,但不能预测哪一位患者的哪一个息肉发生癌 ,为此临床医师对结直肠息肉的诊断及干预治疗的研究 ,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1 发生率结直肠息肉内镜的检出率 :国内 14 8~ 17 8% ,国外在日本高达 4 0 % ,应该说明国内资料主要见于有症状性的结直肠息肉。尸检报告腺瘤样息肉的总流行率 30~ 4 0 % ,同时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50岁内 30 % ,6 0岁 4 0~ 50 % ,70岁则高达 50~ 6 0 %。…  相似文献   

19.
霍晓辉 《医药与保健》2007,15(12):26-26
结肠息肉是指任何隆起于结肠黏膜表面病变的总称。在胃肠道息肉中。以结肠最为多见,尤以直肠及乙状结肠为甚。根据息肉的特征可分为幼年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淋巴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等。其中增生性息肉是最常见的一种息肉,分布以远侧大肠为多,一般均较小,直径很少超过1厘米,其外形为黏膜表面的一  相似文献   

20.
健康咨询     
大肠息肉会癌变吗?问我今年63岁,近几年胃肠不好,2009年首次发现大肠息肉,2010年1月和9月两次肠镜继续切除了多个息肉(病理结果为腺瘤),后腹痛症状仍在,我担心是否癌变,特请求解答。(上海高某)答大肠息肉是否会癌变取决于以下几方面:在40岁后,大肠息肉发生率逐渐升高,50~70岁更常见。大肠息肉大小不一,多少不一,息肉长大可变成"腺瘤"。息肉和腺瘤均属良性病变,腺瘤再发展可变成"癌瘤",故医生称"腺瘤"为"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