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QT间期离散度 (QTd)、心率变异性 (HRV)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 41例NYHA分级心功能Ⅱ级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组 )QTd和HRV时域指标 ,并与 2 3例健康体检者 (对照组 )对比 ,分析QTd与HRV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 2 4hHRV各指标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QTd、QTcd明显延长 (P <0 .0 1 )。冠心病有心肌梗死病史者其QTd、QTcd大于无心肌梗死病史者 (P <0 .0 1 ) ;HRV指标rMSSD、pNN5 0较无心肌梗死病史者均明显降低 (P <0 .0 5 ) ,而其余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QTd、QTcd与HRV各指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结论冠心病患者 ,尤其有心肌梗死病史者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心肌电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2.
杨保忠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1999,16(5):270-272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 患者QT 离散度(QTd) 与心率变异性( HRV) 的时晨变化及相关性。方法:CHD 患者28 例,采取自身对照方法进行每4h 时段的QTd 比较与HRV 时晨变化的相关性研究。结果:CHD 患者QTd 平均值59-76 ±10-53 ms,各时段无显著差异,F= 1-73 ,P> 0-05 ,但8∶00(53-57 ±18-2ms) 比20∶00(65-18 ±18-08 ms) ,P< 0-05 。心率(HR) 与HRVI比,P< 0-01 ,有显著负相关性,HR 与能谱密度(PSD) 比,r = 0-62 ,P< 0-1 ,正相关。HR、HRVI、PSD 和R- R 间期标准差(SD) 与QTd 比,P> 0-05 ,无相关性。结论:QTd 有明显时晨节律变化,与HR、HRV 无统计学相关性。提示自主神经影响并非主要原因,QTd 变化与其它因素,尤其缺血心肌局部电不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心梗患者QT离散度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旨在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Q-Td)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 方法作者对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和35例健康者,通过12导联体表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进行了QTd与心率变异性的检测,并进行了心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非配对性t检验、QTd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 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QTd与心率变异性呈显著的负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49(P<0.01). 而且心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t检验显示,QTd和心率变异性均有显著差异. 结论 HRV与QTd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两者对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判断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QT离散度与心肌梗死(MI)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它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预后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目前对基于动态心电图记录的三导联QT离散度检测方法及其作用研究甚少.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基于动态心电图记录的三导联QT离散度检测方法以及其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符合WHO诊断标准的48例AMI患者均于发病6小时内接受动态心电图监测.采用Oxford Prima Holter System动态分析仪,计算基于动态心电图记录的三导联QT离散度指标(QTd、QTpd)及心率变异性指标,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AMI病人QTd、QTpd与SDNN、HF、LF/HF之间均有显著相关性(r绝对值=0.614~0.808,P分别<0.05).结论:基于动态心电图记录测量的QT离散度、QTp离散度与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SDNN及频域指标LF/HF有很好的相关性,它们能用于评价AMI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心率变异性 (HRV)和QT离散度 (QTd)均为心脏无创伤性检查 ,用于监测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对判断冠心病预后有临床意义[1] 。本文回顾了冠心病病人的HRV和QTd特征 ,并选择 1998~ 2 0 0 2年我院住院冠心病人 6 5例。健康体检者 5 0例 ,测量HRV和QTd、QTc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HRV与QTd、QTcd有显著相关性。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根据WHO诊断标准确定冠心病组 6 5例 ,分 2组 :无心肌梗塞冠心病组 5 0例。男 2 8例 ,女性 2 2例 ,年龄4 5~ 75岁 (6 2 .12± 9.5 7)岁 ;心肌梗塞组 15例 ,男性 9例 ,女性 6例 ,年龄 4 9~ 76 (… 相似文献
6.
张淑花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10(1):23-24
①目的探讨心绞痛患者QT离散度(QTd)、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②方法选择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A组),53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B组),同时选择49例健康体检者这对照(C组),分别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经电脑分析得出HRV时域指标,并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测QTd。③结果A组的24小时HRV各指标均较B组明显降低,QTd、QTcdQT间期离散度明显延长(P〈0.05);B组HRV指标较C组明显降低,QTd、QTcd明显延长(P〈0.05)。QTd与HRV时域指标呈负相关。④结论心绞痛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心肌电稳定性降低,且与病情稳定程度有关,与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QT离散度和心率变异性变化特点及关系.方法 56例心力衰竭患者和54例健康对照者为观察对象,全部入选者作静息状态下12导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分析心衰组及健康对照组QT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结果 心衰组QT离散度为(48.4±17.45)ms,对照组为(27.87±10.74)ms,有显著性差异(P<0.001).心衰组IIRV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0.01).结论 心衰时,由于自主神经受损,导致QT离散度及HRV异常;QT离散度和HRV改变与心衰程度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冠心病(CAD)患者与QT离散度(QTd)、心率变异(HRV)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冠心病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的HRV5项时域指标及QTd,并作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24h时域及QTd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HRV的显著降低,QTd增大,反映了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失衡,更易发生心律失常及心脏猝死。 相似文献
10.
《医学综述》2015,(23)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动态心电图、QT离散度(QTd)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泰安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8例实施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对98例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及接受3个阶段不同放射剂量(分别为15~25 Gy照射、35~45 Gy照射和55~65 Gy照射)的放射治疗后,每完成1个放射治疗疗程,分别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观察患者的心律失常和ST-T改变发生率、QTd、校正后QT离散度(QTcd)值,并比较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的变化。结果鼻咽癌患者在放射治疗前、接受不同剂量放射治疗后,窦性心律失常发生率、NN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NN间期均值的均方根(r MSSD)、NN相邻间期差值超过50 ms的心搏数所占百分比(p NN50)、极低频功率(VLF)、低频率(LF)、高频率(HF)、总功率(T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5~65 Gy放疗后SDNN、r MSSD、VLF、LF、HF、TP显著低于放疗前和15~25、35~45 Gy放射治疗后;15~25、35~45、55~65 Gy放疗后p NN50均显著低于放疗前,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ST-T改变的发生率、QTd、QTcd、NN间期均值标准差(SDNN)、超低频功率(ULF)、LF/H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咽癌患者进行QTd与心率变异性分析能了解放射所致的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改变,间接评价放射性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既往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减低明显,本研究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探讨心率变异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3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或双源冠脉CT检查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50例经双源冠脉CT、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无明显冠脉血管病变者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即85例患者均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对2组的心率变异性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包括SDNN、RMSSD、pNN50、SDNN index和SDANN。结果 对照组的SDNN为(128.32±42.27)ms,RMSSD为(49.29±19.75)ms,pNN50为(14.86±16.67)%,SDNN index为(49.07±33.69)ms,SDANN为(102.61±35.02)ms,冠心病组的SDNN为(98.84±25.76)ms,RMSSD为(43.07±21.81)ms,pNN50为(5.42±5.62)%,SDNN index为(31.42±10.99)ms,SDANN为(89.37±24.06)ms。冠心病组的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RMSSD、pNN50、SDNN index和SDANN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明显降低,可能与其迷走神经功能受损有关。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来进行心率变异分析,是一项进行心脏自主神经张力检测的无创技术,可用于评估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系统损伤及其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总负荷值(TIB)、心率变异性(HRV)及校正Q—T离散度(QTcd)的变化,并探讨它们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者131例,根据造影结果及临床病史,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35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35例和冠状动脉造影无异常组(对照组)30名。每组均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得出TIB、HRV指标(PNN50、SDNN、SDANN、RMSSD)及校正QTcd,进行对比分析;采用Gensini积分评定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析冠心病患者HRV指标与TIB、QTcd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比较所有研究对象不同范围QTcd的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结果:SAP组、UAP组和AM!组的HRV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P〈0.01);UAP组的HRV指标均较SAP组显著降低(P〈0.01);AMI组的HRV指标较UAP组显著降低(P〈0.01);UAP组和AMI组的TIB均较对照组和SAP组显著升高(P〈0.01);AMI组的TIB较UAP组显著升高(P〈0.01)。SAP组、UAP组和AMI组的QTcd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UAP组和AMI组的QTcd均较SAP组显著升高(P〈0.01);AM1组的QTcd值较UAP组显著升高(P〈0.01)。UAP组和AMI组的Gensini积分均较SAP组显著升高(P〈0.01);AMI组的Gensini积分较UAP组显著升高(P〈0.01)。I-IRV指标与Gensini积分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TIB和QTcd与Gensini积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QTcd〉60ms者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最高(P〈0.05)。结论: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TIB、HRV指标、QTcd和Gensini积分有明显差异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严重,TIB、QTcd越大,而HRV越小;QTcd越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越高。TIB、HRV、QTcd对判断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活动平板试验前后冠心病患者与冠状动脉正常者的QT离散度 (QTr)变化的意义。方法 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 34例冠心病患者与 32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活动平板试验前后体表 12导联心电图QTr变化。结果 运动前、后冠心病组QTr分别为 (5 3 88± 14 6 8)ms与 (6 6 0 3± 11 4 0 )ms (P <0 0 0 1) ,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分别为 (35 4 7± 9 95 )ms与 (36 75± 7 2 2 )ms (P >0 0 5 ) ,运动前、后两组相比P均 <0 0 0 1;冠心病组QTr运动后与运动前相比P <0 0 0 1,而冠脉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以运动后QTr≥ 5 0ms判为异常 ,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 94 1% ,特异性为 90 6 % ,预测准确性为 92 4 %。结论 冠心病组活动平板试验后QTr进一步显著增加 ,提示运动后的QTr有助于反映冠状动脉病变及心肌缺血程度 ,并提示QTr是活动平板试验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敏感而特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的心率变异(HRV)、室性心律失常(VA)与QT离散度(QTd)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0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北院62例健康对照者(A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B组)、71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C组),分别做24 h动态心电图,分析其HRV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参数及其VA的发生情况;做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定QT间期及QTd。[结果](1)C组的HRV各项参数均低于A组和B组(P<0.01),并有随着VA程度的加重而降低的趋势;时域分析中的SDNN、SDANN、SDANN-index、RMSSD、PNN50与VA程度呈弱负相关(P<0.05);QTd均大于A组和B组(P<0.01,P<0.05)。(2)B组和C组的VA、QTd与SDNN、SDANN、SDNNA-index、RMSSD、PNN50均存在着负相关(P<0.05)。[结论]T2DM合并CHD者心脏自主神经损害较单纯T2DM者重,前者迷走神经受损较后者更重。对T2DM及T2DM合并CHD者常规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测量QTd是有益的,有利于筛选出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5.
16.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踝臂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HRV)与踝臂指数(ABI)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冠心病患者(A组)及76例非冠心病患者(B组),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取时域指标SDNN代表HRV,同时测量ABI,分析冠心病患者HRV与ABI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A组)与非冠心病组(B组)相比,其HRV明显降低,同时ABI也明显降低,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HRV与ABI呈正相关(r=0.358,t=2.338,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HRV及ABI降低,并且HRV是ABI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衰患者糖代谢调节激素的变化与植物神经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47例(B组)冠心病心衰患者治疗前、后和正常对照组(A组)空腹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c肽水平及短程心率变异指标。结果:①各组间血糖无显著差异(P〉0.05);②B组治疗前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均显著高于A组(P〈0.05),其中B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③B组治疗前后AVLF、ALF、AHF、TP均显著低于A组(P〈0.05),且治疗前明显低于治疗后(P〈0.05);④B组治疗前后ALF/AH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存在植物神经功能的损害,不仅损害迷走神经,同时也损害交感神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对扩张性心肌病(DCM)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及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比索洛尔治疗组及常规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RV及QTd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应用比索洛尔和常规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HRV和QTd均有一定的改善;两组间HRV参数及QTd变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可明显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活动,可能起到减少猝死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