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托"生命网"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娟 《现代临床医学》2010,36(4):305-306
目的:探讨依托"生命网"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150名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2组均进行高血压的一般健康教育,除此以外观察组患者入"生命网"对其进行认知干预、心理干预、行为干预.12个月后通过问卷调查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评定、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其遵医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托"生命网"实施健康教育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三高"特点,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的沉默"杀手".众所周知,高血压患者需终身服药.在坚持服药的同时如能配合按摩,将进一步增强降压效果.下面介绍4种效果不错的按摩降压法,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高血压(简称"两病")由于并发症多、易复发、治疗周期长且较难根治,患者通常面临沉重的疾病经济负担.因此,为进一步保障"两病"患者的门诊补偿水平,国家医疗保障局联合3部门出台了《关于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本文通过探讨该城乡居民"两病"政策的落地情况,发现其促使"两病"门诊用药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是在家里自己服用降压药治疗.可目前各种各样的"降压药"铺天盖地,进了药店,就像进了"自助餐馆",店员或药师会鼓励你"敞开肚皮",尽情挑选.然而,降压药这个"自助餐",可不能随便吃!  相似文献   

5.
李望  王琛  陈林波  陈晖 《上海医药》2017,(12):56-57
目的:探讨初步实施以"家庭健康教育"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对居家养老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招募宜川辖区内居家养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42人,其中男性36人,女性106人,平均年龄(84.61±6.51)岁,开展为期6个月的家庭健康教育干预,评价干预前后高血压防治知识水平、防治态度与信念、服药依从性以及血压控制水平.结果:干预后研究对象在高血压防治知识水平、防治态度与信念、服药依从性有显著提高(P均<0.001),血压控制水平明显提高(P<0.001).结论:家庭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提高居家养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防治知识水平、防治态度与信念、以及服药依从性,从而达到改善血压控制水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临床研究证实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方法, 但关于高血压控制满意的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转归与非高血压患者相比有无差异, 现阶段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期"科研课题专栏"首篇文章——广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杨东恒等作者撰写的《广州社区高血压控制满意患者颈动脉斑块转归分析》一文对广州社区高血压和非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探讨高血压控制满意患者、高血压控制不满意患者和非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转归情况, 结果显示对所有年龄的高血压患者, 血压控制满意后, 颈动脉斑块进展情况与非高血压患者无明显差别, 为指导临床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了更多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7.
食盐与血压高低有直接关系.研究发现,在摄盐量高的地区,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摄盐量低的地区.而控制食盐摄入不仅可预防高血压,还能让部分高血压患者症状得到缓解,有些轻微高血压患者的症状甚至有可能消失.  相似文献   

8.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往往血压较高、病程较长、心脑肾血管并发症较多,是引起高血压人群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最危险因素.引起难治性高血压的因素较多,在临床上,我们要特别注意分析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的原因,从而给予适当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四联动"健康教育模式对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自我管理效能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中信惠州医院收治的82例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联合社区教育,观察组给予药物治疗联合"四联动"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  相似文献   

10.
难治性高血压的"难治",可能是因为血压测量不准确、"白大衣高血压"、未按照医嘱服药而导致"疗效不达标"等造成的假象,大多情况却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降压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南充市读者王先生有10年高血压病史.最近,王先生看到电视、广播在大吹特吹"香港五洲医药集团"出品的中药软胶囊"黄金九号",说能"从根本上控制血压,不需要长期服药.  相似文献   

12.
据统计,我国至少有2亿高血压患者! 然而,由于本病十分常见,又常常没有症状,不少人并不把它当回事.但它却很可能是导致中风(我国每年中风患者超过300万)的罪魁祸首,也是诱发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引起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很遗憾,目前绝大多数高血压病因不明,因此尚无根治之法,必须坚持长期甚至终生服用降压药.  相似文献   

13.
药物带给人体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其中包括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比如,长期服用利尿药的高血压患者,很可能会感觉乏力、腹胀;而长时间服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则会出现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4.
上期<用药指南>我们推出了"掌控高血压"的上半部分,主要是介绍了高血压的诊断症状和化学药物疗法,本期我们继续为大家介绍高血压的药物控制,包括传统中药疗法以及生活中的相关细微注意事项,希望能为大家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一点启示和帮助.--编者  相似文献   

15.
孙女士今年72岁,多年来一直受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困扰,50岁左右的时候就成为一名"三高"患者.年轻的时候不太在意,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孙女士越发感到身体的不支,对很多事情感到力不从心了,这才开始关注自己所患的疾病.  相似文献   

16.
马明信 《家庭医药》2002,(12):23-23
血液常被誉为"生命之河",正常人一刻也离不开它.但是,对于献血,在民间却流传着"年轻人不应该献血,尤其是还没有结婚的人"、"人过三十不宜献血,否则易患高血压或贫血"等种种说法.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同约有高血压患者1.3亿,并以每年300万左右的速度增加,这种状况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预测心脑血管病,夜间血压价值高 高血压患者都知道,血压过高可以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换句话说,也就是血压的高低可以预测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可能性--血压越高,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可能性也越高.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患者在选用降压药时一般很盲目:选择一种药后如无效便换药;如感觉某药降压效果好就一直使用下去;剂量固定,很少根据病情增减等等.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是有许多原则和注意事项的,只要掌握了这些原则和注意事项,合理应用降压药,就能稳定血压,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尤其是空巢老年患者对社区药学服务的需要.方法 选取欧阳街道在住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空巢和非空巢两组.对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高血压监测频率、在服高血压药物、在服其他药物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在"血压监测频率"项上,空巢组每天测压占33.6%、非空巢组每天测压占1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