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利用多巴酚丁胺同时兴奋β1、β2和α受体增加心脏负荷的作用,评价血压正常非冠心病Ⅱ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功能的早期变化,探讨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部分指标的敏感性.方法: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的常规方案检测3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功能在负荷状态前后的变化,并与20例正常人做对照.结果:糖尿病患者的收缩功能指标(SV)负荷后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的(SV)下降无显著性意义,其余各项收缩功能指标的改变两组相同.对照组负荷试验前后左室舒张功能指标VE/VA、VS/VD、Ea/Aa及LVFP的改变均无显著性意义,而糖尿病组负荷试验前后上述指标改变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01).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在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表现时已存在左心功能障碍,尤其是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可提高超声心动图对糖尿病早期左心功能障碍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33例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的冠心病人和38例正常人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前后左室舒张功能各指标的变化。用药后左室舒张功能各指标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值<0.05),用药前后左室舒张功能各主要指标变化量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值<0.0001),多巴酚丁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97.4%、98.6%。因此认为该试验是诊断冠心病特异、敏感而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检测冠心病患者心肌功能指数(Tei指数)在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中的变化.方法对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证实的冠心病患者30例,健康人16例,分别在静息及多巴酚丁胺负荷状态下行TDI检测,采集左房室瓣环、右房室瓣环及室间隔房室瓣环部的多普勒组织频谱图,测定并计算等容舒张时间 等容收缩时间(IRT ICT)、射血时间(ET)及Tei指数,并对静息及多巴酚丁胺负荷状态下检测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患者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前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在多巴酚丁胺峰值负荷状态下较对照组Tei指数升高,IRT ICT延长(P<0.01),也较自身静息状态下Tei指数升高,IRT ICT延长(P<0.05),其他参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DI技术检测Tei指数为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评价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状态及心功能改变提供了一种较为准确且重复性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联合环磷腺苷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所选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33例)给予多巴酚丁胺针3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以2.5~5.5μg/(kg·min)的速度静脉滴入,每日1次,环磷腺苷针8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入,每日1次;B组(32例)予以洋地黄制剂、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C组(33例)单用多巴酚丁胺治疗,方法、剂量、滴速与A组相同。治疗前后分别观察各组心功能、心率变化。结果应用多巴酚丁胺的A、C组,左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均有改善,但以合用环磷腺苷者左室收缩功能改善较单用多巴酚丁胺及传统的洋地黄类、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均有显著改善。结论多巴酚丁胺联合环磷腺苷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疗效明显,较单用多巴酚丁胺及传统的治疗方法更佳。  相似文献   

5.
正性肌力药物联合应用对心功能影响的超声心动图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分析西地兰对其它非甙类药物正性肌力作用的影响。方法:先用家兔16只,体重2.0-2.5kg,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静脉注射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DOB)和心先安(Meglumine Cyclic Adenylate,MCA)观察西地兰(Cedilanid)预处理前后心功能的变化,超声心动图测量心功能指标为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后壁收缩速度(SPWV),同时ECG监测心率(HR)。结果:静注多巴酚丁胺:EF、SPWV、HR均明显增高,西地兰预处理后各指标的增长率显著低于未经处理的增长率(P<0.05);静注心先安:EF、SPWV明显增高,HR无明显改变,西地兰预处理对各指标的增长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西地兰对多巴酚丁胺的正性肌力作用有抑制作用,而对心先安无明显影响。提示心衰治疗时,西地兰与心先安合用效果优于西地兰与多巴酚丁胺合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巴酚丁胺心内膜自动检测技术(ABD)测量左室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低剂量多巴酚丁胺心内膜超声自动检测技术对23例二尖瓣病变虱和27例心肌病患者的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 ABD技术和二维超声测量的左室容积和射血分数无显著性差异;ABD技术测量的A组患者的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指标均低于B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结合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评价射血分数(EF)正常的糖尿病 DM)患者左室短轴收缩功能.方法 30例排除冠心病、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并且经常规的超声心动图检查EF值>50%的DM患者,另选2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分别在静息状态、多巴酚丁胺负荷(10、20、30、40μg·kg-1·min 1)状态存储胸骨旁左室短轴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动态二维图像.应用Sygno VVI软件进行脱机分析,获得各个节段的心肌最大收缩速度 Vs)、应变 ε)、应变率 SR).结果 对照组和DM组组内比较,自基底段至心尖段Vs、ε、SR均呈递减趋势.对照组和DM组间比较,静息状态下,DM组心尖段SR较对照组显著减低 P<0.05),其余各指标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 μg·kg-1·min-1多巴酚丁胺负荷后,DM组中间段和心尖段的SR均较对照组显著减低 P<0.05);心尖段的Vs和ε亦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20μg·kg-1·min-多巴酚丁胺负荷后,DM组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的SR均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中间段和心尖段的Vs和ε亦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多巴酚丁胺最大负荷后,DM组各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结论 DM患者早期收缩功能的减退最早表现在心尖段的心肌组织;SR比Vs、ε更为敏感;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与速度向量成像相结合,可以明显增加各指标检出糖尿病心肌收缩功能障碍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并评价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DEST)中心绞痛病人左室容积(LVV)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LVV采用3-DE方法测定,DEST使用多级负荷方法,并进一步计算左室容积指数和射血分数(EF);同时观察民主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RVMA)的发生情况。结果:DEST中正常组随多巴酚丁胺(Dobu)剂量增加,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和收缩末期容积(ESV)逐步缩小;而心绞痛组在小剂量时亦呈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结合组织多普勒成像,通过测定冠心病患者静息及峰值负荷前后舒张功能参数,观察其负荷前后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方法选择12例冠心病患者,在静息及多巴酚丁胺峰值负荷(20ug/kg/min)下获取二尖瓣、肺静脉血流频谱及标准心尖二腔、长轴和四腔观的二维彩色组织多普勒图像,脱机测量左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段心肌及侧壁、室间隔二尖瓣环舒张期速度。结果与静息时比较,冠心病患者在多巴酚丁胺峰负荷时二尖瓣血流E、A均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QTVI所测心肌Em增加(P〈0.05),E/Em减小(P〈0.05);QTVI所测侧壁二尖瓣环Ea’和平均二尖瓣环Ea’增加(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Em/Am与二尖瓣血流频谱E/A(r=-0.84,P〈0.01)、肺静脉血流频谱AR(r=-0.70,P〈0.05)、S/D(r=-0.71,P〈0.05)相关,E/Ea’与E/Em显著相关(r=0.78,P〈0.001),而E/Ea’在静息及峰值负荷时均与二尖瓣血流频谱的E/A无显著相关。结论DSE结合OTVI技术可定量探查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并评价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DEST)中心绞痛病人左室容积(LVV)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LVV采用3-DE方法测定,DEST使用多级负荷方法,并进一步计算左室容积指数和射血分数(EF);同时观察心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RVMA)的发生情况。结果:DEST中正常组随多巴酚丁胺(Dobu)剂量增加,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和收缩末期容积(ESV)逐步缩小;而心绞痛组在小剂量和中等剂量时亦呈逐步缩小趋势,但大剂量时反呈增加趋势。EF值和RVMA的变化和发生情况在两组间亦有明显不同。结论:DEST中用3-DE方法测定LVV是评价心绞痛病人冠脉储备和左室功能的客观指标,并可检出心绞痛病人心肌缺血发生时的左室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多巴酚丁胺对心肌梗塞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有何影响。方法:在静注多巴酚丁胺的同时应用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33例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室壁运动及心内血流。结果:在多巴酚丁胺峰值剂量时,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和心率校正后的IVRT(IVRTc)存活心肌(VM)组比无存活心肌(NM)组明显缩短,VM组的二尖瓣口血流A峰用药后比用药前明显增高。结论:本研究提示,在多巴酚丁胺注射时IVRT和IVRTc的变化对于检测存活心肌是一项敏感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对急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衰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多巴酚丁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10 d后对比心功能、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炎症介质。结果: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同型半胱氨酸、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巴酚丁胺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衰患者,可明显提高心功能,控制急性心力衰竭进展,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速度向量成像结合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在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左室长轴心肌应变功能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30例排除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并且经常规的超声心动图检查LVEF值>50%的糖尿病患者,另选2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分别在静息状态、各级多巴酚丁胺负荷状态存储心尖四腔观、两腔观及左室长轴观的动态二维图像.用Sygno VVI软件进行脱机分析,获得左室各节段的长轴最大收缩速度(Vs)、应变(ε)、应变率(SR).结果 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组内比较,左室各壁Vs、e、SR自基底段至心尖段均呈递减趋势,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组间各相应节段(18节段)配对比较,静息状态下,糖尿病组7个节段的SR、4个节段的ε、3个节段的Vs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多巴酚丁胺最大负荷后,糖尿病组各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其中,静息状态下,糖尿病组心尖段67%的指标低于对照组,而中间段11%的指标低于对照组,基底段各参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左室长轴的Vs、ε、SR从基底段向心尖段逐渐减弱;糖尿病患者早期长轴心肌Vs、e、SR减退最早表现在心尖段的心肌组织;多巴酚丁胺负荷能提高VVI各参数检出心肌收缩功能障碍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对扩张型心肌病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应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对 25 例扩张型心肌病 (DCM ) 合并二尖瓣返流 (M R) 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进行了检测。结果: 在静息状态下,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呈限制性充盈方式, E/A 为2.3±1.5, E 波减速时间 (DT) 为117.6±13.2m s; 肺静脉血流收缩期与舒张期最大流速 (S/D) 比值为0.54, 心房收缩期逆向血流速度 (PA) 为28.2±14.3cm /s; 左室-dp/dtm ax、dp/dtm ax 和EF 均减小, 左室松弛时间常数 (T) 延长, 收缩期左房压 (SLAP) 升高。应用多巴酚丁胺后E/A 明显减小, DT 延长, S波增加, PA 波减小 (P 均< 0.05), -dp/dtm ax 和dp/dtm ax 显著增加, T 值缩短; 主动脉血流量增加, 二尖瓣返流量和返流口面积均减小。结论: DCM 合并M R 患者存在心肌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的降低, 应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可改善这部分患者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参数与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在评价小儿扩张型心肌病(DCM)预后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DCM患儿31例,分为两组:I组(16例)为病情好转组;Ⅱ组(15例)为病情恶化、死亡组。正常组30例。行超声心动图、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检查。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3个月-4年(Ⅰ组患儿6例失访,10例目前仍存活,病例稳定;Ⅱ组8例患儿病情无明显好转,3例院内死亡,4例1年内死亡)。正常组分别与DCMI、II组比较,超声心动图参数: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肺动脉压力(PAM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左心室壁应力(LVWS)、舒张期左心室后壁与左心室内径比值(PWd/Dd)、心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ESVI)和收缩压与心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SP/ESVI)、ESVI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01),DCM两组比较,除PCWP和LVWSII外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P<0.001)。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正常组反应增强,而DCM组反应性均差,但两组比较,Ⅱb组(7例)反应较Ⅱa组(8例)反应更低。且Ⅱb组生存时间与负荷后左室功能参数EF、Fs的反应性呈正相关(r分别为0.88,0.75,P<0.01、P<0.05)。结论 DCM小儿有以下表现者预后差:①EF、Fs和PWd/Dd显著减低,可能提示心肌细胞的减少和纤维的增生;②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无明显反应;③肺动脉压力和左心室壁应力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6.
运动疗法对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汪涛  徐收刚 《现代康复》2000,4(4):534-535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老年Ⅱ型糖尿病患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超声心动仪分别测定了51例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运动前后的反映心功能指标的相关参数:CO、EDT、ET、EAT/EDT、VA、VAm、VE/VA、EDV等。结果:运动后患的舒张功能改善较明显。收缩功能亦有部分改善。结论:采用适当的运动疗法对改善老年Ⅱ型糖尿病患的心功能有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糖尿病Ⅱ型患者心脏变化情况,以达到早期诊断,积极防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56例糖尿病Ⅱ型病人与50例正常对照组的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左室重量,左房左室内径。结果 (1)糖尿病患者的左室结构改变,心肌重量增加,较早出现舒张功能障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01)。(2)随病程延长,病情加重,左室左房明显扩大,左室舒张功能以“假性正常化”形式表现,同时有收缩功能障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糖尿病性心肌病的诊断、心功能监测、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危险因素对心肌梗塞患左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冠心病心肌梗塞患,根据冠心病患的危险因素分组:①单纯心肌梗塞组76例;②伴有高血压病史的心肌梗塞组66例;③伴有糖尿病史的心肌梗塞组22例,④伴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的心肌梗塞组36例。结果:左室重量(Lvmass)除在糖尿病组与无糖尿病组的比较无显性差异外,其它各组间比较均有显性差异(P<0.01);左室舒张功能E、E/A在糖尿病组与单纯心肌梗塞组比较有显性差异(P<0.01)。结论:有高血压病史的心肌梗塞患左室重量明显增加,伴有糖尿病病史的心肌梗塞患舒张功能明显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同时存在较单一因素更为严  相似文献   

19.
心律失常是儿科的常见病 ,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较大影响 ,心律失常儿童的心功能尤为重要 ,本文前瞻性运用极量活动平板试验 (TMT)及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 (DSE)评价室早患儿的左心储备功能。资料与方法1.设备 :美国美林公司生产儿童平板机 ;HP/Sonos2 5 0 0多功能超声心动图仪 ,探头频率 3.5MHz,2 .5 MHz,便携式心电监护仪 ,微量输液泵。2 .运动试验 (treadmill test,TMT) :采用改良Bruce方案 [1]。3.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 (dobutaminestress DSE) :2 DE、M- mode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期内径、舒张末期后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空气净化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心功能的改善。方法;对29例老年2型糖尿病疗养员所处的疗养室进行24h/d空气净化,1个月后进行二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功能指标,并与净化前对比。结果:空气净化1个月后,左心室容积、左室舒张晚期充盈峰值流速及平均流速、左室舒张早期充盈时间有显下降;射血分数、心输出量有显增加。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行空气净化治疗,有益于改善其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