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氧暴露对运动性血红蛋白低下机体红细胞参数和某些造血因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6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建立大鼠运动性血红蛋白低下模型,人工常压低氧环境下(14.5%O2)分别采用每天1h、2h和(1+1)h三种暴露方式进行恢复,3周后测定运动性血红蛋白低下大鼠血红蛋白含量(Hb)、红细胞数目(RBC)、红细胞压积(Hct)、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与血清白细胞介素-3(IL-3)含量,并与常氧恢复组比较。结果:1h、2h和(1+1)h低氧暴露恢复组大鼠的Hb、RBC、Hct水平均显著高于常氧恢复组(P<0.05,P<0.01),肾脏EPO水平显著高于常氧恢复组(P<0.05),而血清IL-3水平虽有增高趋势,但无显著意义(P>0.05)。三种低氧暴露方式大鼠各指标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氧暴露能加速红细胞的生成,有助于运动性血红蛋白低下的恢复,其作用机理可能与低氧暴露提高机体某些红细胞造血生长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职业锰暴露对作业工人外周血铁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个体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锰,确定锰的时间加权平均暴露剂量(TWA),按照不同暴露剂量将工人分为暴露组(n=85,TWA>0.2mg/m3)和对照组(n=80,TWA<0.05mg/m3)。采用火焰原子吸收仪和石墨炉原子吸收仪测定工人血浆、血细胞中锰和铁的含量,ELISA法等检测两组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总铁结合力的浓度。结果暴露组血浆锰、血细胞锰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工人比较,工龄<5年的暴露组工人血浆铁、血细胞铁、血清转铁蛋白受体、血清总铁结合力均降低(P<0.01),而血清转铁蛋白升高(P<0.01),血清铁蛋白升高(P<0.05),工龄≥5年的暴露组工人血浆铁降低(P<0.05),血清转铁蛋白升高(P<0.01),血清转铁蛋白受体降低(P<0.01)。与工龄<5年的暴露组工人比较,工龄≥5年的暴露组工人血细胞锰降低(P<0.05),血细胞铁升高(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工人工龄与血浆锰、血细胞锰、血浆铁、血细胞铁、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总铁结合力等指标之间无线性相关性(P>0.05)。结论长期锰暴露可致外周血铁代谢失衡,具体表现为血浆铁、血清转铁蛋白受体降低及血清转铁蛋白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低氧、低氧运动对大鼠血红蛋白以及血清、骨髓、肝脏总铁含量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机体铁代谢上游调节因子肝脏转铁蛋白受体2(TfR2)和骨骼肌可溶性铁调素调节蛋白(s-HJV)的调节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常氧安静组(NC)、常氧运动组(NE)、低氧安静组(HC)和低氧训练组(HE)。NC组在标准环境下安静饲养;NE组进行跑台训练:速度21~25 m/min,每周增1 m/min,坡度为0,1 h/天,6天/周;HC组进行低氧暴露:13.6%氧,8 h/天,6天/周;HE组同NE组同时进行跑台训练后再与HC组同时进行低氧暴露。应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大鼠血红蛋白浓度,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大鼠血清铁,原子吸收法检测大鼠骨髓、肝脏总铁含量,RT-PCR检测大鼠肝脏s-HJV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骨骼肌TfR2的表达。结果:(1)与NC组相比,NE、HE、HC组大鼠血红蛋白和血清铁浓度明显升高,而HE组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2)与NC组比,HC组骨髓总铁含量明显升高(P<0.05),HE组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P<0.01);与NC组相比,NE组肝脏总铁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HE组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5);(3)与NC和NE比,HC组和HE组骨骼肌s-HJV mRNA明显升高(P<0.05)。(4)与NC组比,NE、HC和HE组肝脏TfR2明显降低,而HE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适度运动和单纯低氧刺激均使大鼠机体铁代谢能力提高,而低氧训练更有利于机体铁动员,增加肝脏和骨髓铁的利用,血清铁浓度明显升高,用于红细胞生成增加,其中大鼠机体铁代谢上游调节因子肝脏TfR2和骨骼肌s-HJV mRNA表达的适应性变化是引起大鼠机体铁代谢发生变化的重要调节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小肠铁吸收蛋白DMT1和FPN1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小肠铁吸收蛋白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1,DMT1)和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1,FPN1)表达的变化,探讨运动性低血色素的发生机制。方法:1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G)和实验组(EG)。实验组进行5周跑台训练,建立运动性低血色素模型。5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后,检测两组大鼠血常规和血清铁,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小肠上皮细胞DMT1和FPN1表达。结果:(1)实验组H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运动性低血色素造模成功。(2)实验组大鼠小肠上皮细胞DMT1表达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FPN1表达比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3)实验组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合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长时间大强度运动会减少机体肠铁吸收,降低机体运铁能力,是引发运动性低血色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住高练低训(HiHiLo)对青少年男子业余中长跑运动员血液铁代谢的影响。方法:11名男子中长跑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组(n=5)和实验组(n=6)。实验组每晚20∶00至次日晨6∶30在低氧房内休息和睡眠(≥10h/day),氧浓度为14·7%(相当于海拔2700m高度),对照组在常氧环境里居住。两组日常训练安排基本保持一致,每周均进行3次低氧训练,时间30min,负荷为72%VO2max强度。所有受试对象于实验前1天,实验第7、21、28天晨安静状态下空腹取静脉血测定血常规、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sTf)、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总铁结合力(TIBC)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结果:实验组Hb与实验前相比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铁代谢各指标在组内和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iHiLo对青少年业余中长跑运动员血液铁代谢各指标无明显影响,提示低氧训练期间补铁应慎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运动负荷训练期间采用间歇低氧暴露预防运动性血红蛋白低下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将53只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安静组和常氧运动组、运动低氧暴露1h组、运动低氧暴露2h组、运动低氧暴露(1+1)h组。各运动组进行6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各低氧暴露组从第4周起在运动后分别进行人工常压低氧(14.5%O2)暴露1h、2h和(1+1)h。6周实验结束后安静时测试血液Hb、RBC、Hct及血清IL-1、IL-3、IL-6、G-CSF、T、EPO、GM-CSF含量。结果:(1)6周递增负荷运动后,常氧运动组大鼠Hb、RBC、Hct显著低于常氧安静组,而各运动低氧暴露组与常氧安静组比较未见显著下降且显著高于常氧运动组。(2)与常氧运动组相比,仅运动低氧暴露(1+1)h组IL-6显著升高,而各运动低氧暴露组G-CSF、IL-3、EPO未见显著变化,但均出现上升趋势,且运动低氧暴露(1+1)h组上升幅度最大;而GM-CSF、T和IL-1未见规律性变化。结论:间歇低氧暴露能有效预防大运动负荷训练期间血红蛋白降低的发生与发展,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间歇低氧暴露提高机体红系造血生长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低氧对大鼠炎症反应和肠铁吸收相关蛋白的影响,阐明低氧影响机体铁状态的调节机制。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组)、大强度运动组(E组)和运动后低氧恢复组(HE组)。E组和HE组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坡度0,速度30 m/min,6 d/周,前2周1次/天,后2周2次/天,共4周。训练第1次为1 min,每次递增2 min。HE组每天运动后在13.6%O2的低氧舱中休息,8 h/d。检测各组血清铁,ELISA法检测血清铁调素(hepcidin)和白介素6(IL-6),Western Blot法检测十二指肠铁转运蛋白:血红素转运体1(Heme transport protein1,HCP1)、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 1,DMT1)和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 1,FPN1)表达。结果:(1)HE组血清铁和Hb显著高于C组和E组(P<0.01,P<0.05),血清hepcidin、IL-6、白细胞数显著低于E组(P<0.05);而E组血清铁和Hb显著低于C组(P<0.05,P<0.01)。(2)HE组HCP1、DMT1、FPN1均显着高于C组和E组(P<0.01,P<0.05)。结论:适度低氧降低运动机体炎症反应,减少肝分泌hepcidin,促进肠铁吸收,改善机体铁状态,预防运动性铁缺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住高练低训(HiHiLo)对贫血和铁缺乏运动员铁代谢及Hb的影响,为运动性贫血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14名少年女性贫血和铁缺乏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n=6)和对照组(n=8)。实验组每晚在低氧房(模拟海拔2500米)内居住11h,白天照常训练,每周进行3次低氧下70%VO2max蹬功率自行车训练;对照组常氧居住、训练,每周再进行3次常氧下80%VO2max蹬功率自行车训练。两组运动员的平原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相同,实验共进行25天。测试指标包括Hb、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结果:实验组Hb、SI、TIBC在实验后较实验前显著提高(P<0.05),SF显著下降(P<0.05),sTfR在第22天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各指标均无显著性改变。结论:(1)25天模拟海拔2500米的HiHiLo可提高贫血和铁缺乏运动员的Hb水平,可促进运动员对铁的转运、细胞内摄入以及铁储备的动用;(2)两组运动员均存在严重的铁缺乏,且在实验后缺铁状态并未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与中等强度运动联合作用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50只12周龄雌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正常对照组)、去卵巢组(OVX)、去卵巢+大豆异黄酮组(OVX+IF)、去卵巢+运动组(OVX+EXE)及去卵巢+大豆异黄酮+运动组(OVX+EXE+IF),每组10只。补药组大鼠以50mg/kg体重大豆异黄酮灌胃,其余组以等量溶剂灌胃。各运动组大鼠进行跑台训练。实验期包括2周适应期和8周训练期。实验前后称重。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测量其股骨骨密度。结果:实验后,去卵巢组大鼠体重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去卵巢+运动组和去卵巢+大豆异黄酮+运动组大鼠体重均显著低于去卵巢组(P<0·05)。去卵巢组大鼠股骨骨密度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去卵巢+运动组和去卵巢+大豆异黄酮组大鼠股骨骨密度与去卵巢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P<0·01)。去卵巢+大豆异黄酮+运动组大鼠的股骨骨密度非常显著高于去卵巢组(P<0·001)。结论:大豆异黄酮和运动联合对抑制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减少有一定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女大学生运动性血红蛋白低下与红细胞参数的相关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女学生15人,进行持续4周、每周5天、起始负荷强度为60%最大心率、每周强度递增10%的跑步训练。训练前及训练过程中每周末测试受试者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网织红细胞计数(Re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红蛋白含量分布宽度(HDW)、平均网织红细胞体积(MCVr)、平均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CHCMr)及血清铁(Fe)和铁蛋白(Fer)。结果:经4周递增负荷跑步训练,女大学生Hb呈进行性显著下降(P<0.01),表现为运动性血红蛋白低下,MCV、MCH、MCHC、CHCMr、HDW、血清铁蛋白呈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RDW呈显著递增(P<0.05);Ret、血清铁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发现,血红蛋白浓度与MCHC和CHCMr相关性最大。结论:4周递增负荷跑步训练可诱导体育教育系女大学生产生运动性血红蛋白低下,其变化与MCHC和CHCMr相关性最大,而与血清Fe、RDW、HDW及MCV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低氧训练模式对运动员血清CK和BUN的影响。方法:24名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被随机分为4组,即低住低练(LoLo)组(对照组)、高住低练(HiLo)组、低住高练(LoHi)组和高住高练低练(HiHiLo)组,每组6人。对照组按正常计划训练;HiLo和HiHiLo组每周进行6天低氧睡眠,每次10~12h,同时HiHiLo组每周再进行3次低氧训练,每次1·5~2h;LoHi组除正常训练外每周进行3次低氧训练,每次1·5~2h。各组进行低氧训练和睡眠时氧分压为15·4%(模拟海拔2500m),大气压为常压。各组运动员常氧训练计划完全相同。分别于训练前3天,低氧训练第1、2、3、4周末以及低氧训练结束后第1、2周末进行血清CK和BUN的测试。结果显示:(1)4组运动员血清CK在低氧训练过程中的总体变化趋势表现为:先迅速上升,而后逐渐下降,低氧训练结束后第2周又迅速上升;各组间变化趋势有所不同,且训练第2周末,HiLo组与LoLo组、LoHi组与Hi-Lo组、HiHiLo组与LoHi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2)4组运动员BUN在低氧训练开始后均呈逐渐上升趋势,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低氧训练结束后第2周基本恢复至训练前水平,整个训练过程中各组BUN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模式低氧训练对机体造成的刺激程度虽有差异,但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跑台训练大鼠肝铁调素调节蛋白(hemojuvelin,HJV)及转铁蛋白受体2(transferrin receptor2,Tfr2)mRNA的变化,探讨HJV和Tfr2在运动性低血红蛋白发生中的作用。方法:18只雄性Wistar大鼠(300±10g)随机分为对照组(CG)、适度运动组(MG)和过度运动组(SG)。对照组大鼠不运动,适度运动组和过度运动组大鼠分别进行不同负荷的递增负荷跑台训练。于运动5周后安静时取材,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Real Time RT-PCR)检测大鼠肝组织匀浆中HJV、neogenin(HJV受体)和Tfr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细胞Tfr2蛋白表达。结果:(1)过度运动组大鼠HJV、neogenin和Tfr2 mRN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适度运动组(P<0.01,P<0.05);(2)适度运动组大鼠肝Tfr2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JV和neogenin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后肝HJV和Tfr2表达增加,这可能与运动性低血红蛋白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复元活血饮抗小鼠运动性疲劳作用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初步观察和探讨复元活血饮口服液的抗运动性疲劳作用。方法:以小鼠为受试动物,采用转笼法、转棒法、旷野法,观察小鼠灌服复元活血饮口服液后进行耐力运动、协调运动及其运动后的自发性活动情况,同时测定RBC(红细胞)、Hb(血红蛋白)及血乳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补充复元活血饮小鼠耐力运动持续时间和协调运动持续时间(低药量组除外)较正常对照组和运动组显著延长(P<0·05),2min活动格数(低药量组除外)显著多于正常对照组和运动组(P<0·05)。耐力运动后高药量组小鼠自发性活动后血乳酸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运动组(P<0·05),RBC和Hb含量分别显著高于运动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协调运动后高药量组和中药量组大鼠2min活动格数显著多于正常对照组和运动组(P<0·05),RBC、Hb含量和血乳酸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复元活血饮口服液有一定的抗运动性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对骨骼肌BMP6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阐明运动性低血色素的发生机制。方法:12只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50±10)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其中,对照组不运动,常规饲养;运动组进行4周、6 d/w、坡度为0、速度为30 m/min的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前2周每天训练1次,时间从1 min开始,后2周每天训练2次,每次递增2 min,最后1次训练时间达到71min。4周末取材。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测定大鼠血红蛋白(Hb)等血常规;RT-PCR检测大鼠骨骼肌BMP6 mRNA和肝脏Hepcidin mRNA表达;原子分光光度计法测血清铁和骨髓铁含量。结果:(1)运动组Hb低于对照组(P<0.05);(2)运动组骨骼肌BMP6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肝Hepcidin 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3)运动组骨髓铁贮存和血清铁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可引起大鼠骨骼肌BMP6表达增强,机体贮存铁和运载铁能力均降低,导致Hb合成减少,这可能是引发运动性低血色素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高住低练对大鼠肝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持续时间低氧后运动训练(高住低练)对大鼠肝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安静对照组不训练,不进行低氧暴露;两低氧暴露组和两高住低练组每天分别进行8小时或12小时低氧暴露(氧浓度12.6%,相当于海拔4000m);同时,训练对照组和两高住低练组每天均以25m/min的速度进行跑台训练1h,每周5天,共4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HIF-1α的蛋白表达,并采用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系统进行HIF-1α定位及阳性表达定量分析。结果:与安静对照组相比,不论是单纯低氧暴露组、单纯训练组或者高住低练组HIF-1α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12小时低氧暴露组HIF-1α蛋白表达灰度值比8小时稍增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阳性物质表达面积和PI显著增加(P<0.05);与训练对照组比较,8小时和12小时高住低练组HIF-1α蛋白表达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8小时高住低练组HIF-1α蛋白表达比8小时低氧暴露组显著增加(P<0.05),12小时高住低练组HIF-1α蛋白表达比12小时低氧暴露组显著增加(P<0.05,P<0.01);与8小时高住低练组相比,12小时高住低练组HIF-1α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1)不论单纯低氧暴露、单纯训练或者高住低练均能促进肝组织HIF-1α蛋白表达增加;(2)高住低练过程中肝组织HIF-1α蛋白表达高于单纯低氧暴露或单纯训练方式,不同持续时间低氧后运动对大鼠肝组织HIF-1α蛋白表达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住低练对大鼠肝细胞凋亡与相关调控因子线粒体Ca2+、肝糖原和白细胞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安静对照组(C)不训练不进行低氧暴露;8h和12h低氧暴露组(HE),8h和12h高住低练组(Hilo)四组每天低氧暴露(氧浓度12.6%,相当于海拔4000m)8h和12h,5d/周,共4周;常氧运动组(T)和两高住低练组每天均以25m/min的速度训练1h,5d/周,共4周。4周实验结束后取肝组织置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采用TUNEL法定量分析凋亡细胞阳性表达;取新鲜肝组织检测肝糖原含量和线粒体Ca2+浓度;取血采用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结果:与C组相比,其它各组细胞凋亡指数著升高(P<0.01),Hilo组凋亡发生率及凋亡指数显著高于HE组和T组(P<0.01);与C组相比,其它各组肝组织线粒体Ca2+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Hilo组随着低氧暴露时间的延长,Ca2+显著降低并显著低于T组(P<0.01);与C组相比,其它各组肝糖原含量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12Hilo组显著低于C组(P<0.01),也显著低于8Hilo组(P<0.05);T组WBC比C组显著升高(P<0.01),与T组相比,Hilo组WBC显著下降(P<0.05),8Hilo与12Hilo组差别不大。结论:4周高住低练使大鼠白细胞数下降、胞浆Ca2+超载、肝糖原含量下降,这可能诱导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对去卵巢大鼠心内神经节细胞中胆碱乙酰化酶(ChAT)和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去卵巢对照组,去卵巢+低强度运动组,去卵巢+中等强度运动组及去卵巢+大强度运动组。8周实验后,采用免疫组化法结合图像分析比较大鼠心内神经节细胞中ChAT和nNOS积分光密度值(IOD)的变化。结果:去卵巢+中等强度运动组ChAT和nNOS的IOD值与去卵巢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0·01);去卵巢+低强度运动组ChAT和nNOS的IOD值与去卵巢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去卵巢+大强度运动组ChAT和nNOS的IOD值与去卵巢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结果表明,中等强度运动可上调卵巢摘除大鼠心内神经节细胞中ChAT和nNOS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模拟HiLo对女子赛艇运动员血液铁代谢及红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标的影响。方法:以上海赛艇队13名女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为HiLo组(实验组,7人)和LoLo组(对照组,6人)。HiLo组每周6天低氧睡眠(氧分压为15.4%),每天10~12h,共4周,其余时间在常氧环境下生活和训练;LoLo组在常氧环境下生活和训练。分别在训练前,训练中第5、12、26天和训练后第5、12天进行血清铁、血清总铁结合力以及红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标的测试与分析。结果:(1)HiLo组Hb、RBC在HiLo期间的第26天和HiLo后第5天显著高于HiLo前(P<0.05),HiLo后第12天基本恢复至HiLo前水平。(2)HiLo组血清总铁结合力在HiLo期间和HiLo后均高于HiLo前水平,其最大值出现在第12天,第26天血清总铁结合力降低,HiLo后第5天又开始回升,并且在HiLo后第12天显著高于同期LoLo组(P<0.05);HiLo组血清铁在HiLo期间和HiLo后与Hi-Lo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女子赛艇运动员RBC和Hb在4周模拟HiLo后期明显升高,在时相上表现为血清总铁结合力升高之后RBC、Hb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益中生血片联合输血治疗重度与极重度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重度与极重度缺铁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50例。给予A组患者输血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给予益中生血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铁四项指标(血清铁、铁蛋白、总铁结合力、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免疫功能指标(CD4+、CD4+/CD8+、Th1/Th2)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50/50),与A组的98.00%(49/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高于A组,红细胞分布宽度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血清铁、铁蛋白高于A组,总铁结合力、可溶性转铁...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运动性低血色素形成中大鼠十二指肠铁转运蛋白血红素转运蛋白1(heme carrier protein 1,HCP1)、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1,DMT1)及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1,FPN1)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运动性低血色素的发生机制。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大鼠进行为期5周、6 d/周、坡度为0、速度30 m/min的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前2周每天训练1次,时间从1 min开始,每次递增2 min。从第3周开始,每天训练2次。分别于运动第3、4、5周末取材,采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Hb)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十二指肠上皮细胞HCP1、DMT1及FPN1表达。结果:(1)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后大鼠Hb含量逐渐降低。运动组3周末Hb与其对照组相比有下降趋势,4周和5周末显著低于其对照组(P<0.05,P<0.01)。(2)运动组大鼠3周末小肠上皮细胞HCP1、DMT1及FPN1表达均显著高于其对照组(P<0.01),4周末与其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5周末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强度运动开始阶段,机体通过增加肠铁吸收维持运动机体对铁的需求,随运动时间延长,机体肠铁吸收能力降低,这是引发运动性低血色素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