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毒通腑法治疗温病气分发热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温病气分发热主要是毒邪入里,毒无出路。毒邪是致热、致变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观察解毒通腑法治疗温病气分发热的疗效,选用解毒通腑法的代表方加味凉膈散为基本方作观察组,并设立西药对照组,治疗气分发热患者73例,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用肺炎双球菌接种制造家兔气分发热模型,对解毒通腑法治疗气分发热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在多数观察指标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提示解毒通腑法是气分发热的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反治法在温病过程中的应用作了较为全面地论述,认为在温病的治疗中“寒因寒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的实质是清泻内郁之邪热,通下实热积滞,滋阴润燥以充化源。指出反治法是针对疾病过程中出现的某些表象而言的,就疾病的本质来说依然遵循“治病求本”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下法具有通腑泻热 ,荡涤积滞 ,通瘀破结等作用。适用于温病热结肠腑或湿热积滞交结胃肠 ,以及血蓄下焦等证候。常用的具体治法有 ,通腑泻热法 ,导滞通便法 ,增液通下法 ,通瘀破结法等等。温热之邪伤阴是温病的基本矛盾 ,故温病之治重在救液。然救液之法 ,不外祛邪与扶正。其祛邪之中的下法尤为历代温病学家所重视 ,因此有“伤寒下不厌迟 ,温病下不厌早”之论。清·柳宝诒指出“胃为五脏六腑之海 ,位居中土 ,最善容纳……温热病热结胃腑 ,得攻下而解者 ,十居六七。”可见下法在温病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吴鞠通作为温病大家尤善使用下法。…  相似文献   

4.
宣肺通腑活血法治疗温病卫气分发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认为温病卫气分发热的主要病机是阳热郁结,邪无出路,血瘀是致热的重要因素。提出宣肺通腑活血的治疗方法,探讨了活血化瘀法应用于温病卫气分发热的可行性,选用宣白承气汤加赤芍、丹皮为主方作实验组,设立宣白承气汤为主方作对照组,共治疗卫气分发热患者86例,结果实验组体温完全降至正常时间30.3±3.5h,对照组为31.9±3.9h,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动物实验表明卫分证两组无显著差异,气分证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多数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病在气分早用活血化瘀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非典”之病,肆虐临床,危害健康,甚及生命。然而观之,此当属温病,其主证为发热,证情急骤,变化瞬息。若对其主证,辩证迅速准确,遣方用药正确果断,在诊治中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温病辩证角度,对温病发热进行论治,以期有益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伤寒“存津液”与温病“救阴”思想的联系与区别。[方法]比较《伤寒论》与温病代表著作中与“存津液”“救阴”治疗思想相关的治法、方药与病证。[结果]阴液的存失对伤寒与温病均有重要影响,两者联系之处在于,温病医家继承了《伤寒论》中的清热法、攻下法与滋阴法,化裁经方,立新治法,并拓展了临床运用范围。两者区别之处在于,在解表祛邪方面,伤寒以汗法为治疗手段,而温病以汗法为治疗目的;伤寒并有温阳、利水、通津等其他治法,温病以清热存阴、滋阴养血法治疗动风病证;伤寒治疗“护阳气”思想占主要地位,“存津液”则处次要地位,而温病治疗“救阴”思想占主要地位。[结论]在《伤寒论》中,阴液损伤可以是某一经病的病机,也可以是某病证的主症之一,或者可作为防患于未然思想,寓于解表祛邪之中;而温病阴伤作为病机,贯穿病程始终。伤寒部分存阴治法,被温病医家继承并发展,形成了温病坚阴育阴的治疗体系。  相似文献   

7.
南京中医学院温病教研组给温病下了一个新频的定义:温病是由外感温热病邪引起、以发热为主要特征并具有传染性和季节性的一类疾病。它包括了多种急性传染病和某些传染性小而不严格规定隔离的感染性发热疾病。综观近年各地对温病的治法,括言之有五:祛邪解毒法、扶正养阴法、通里攻下法、活血化淤法、辨  相似文献   

8.
透邪,是一个含义广泛的祛邪治疗主张。尤其在温病治疗学中内容丰富,值得研究。本文对温病“透邪”说的五个主要问题试作粗浅讨论,以就正于贤明. 基本涵义“透”者,通也:彻也:显也.温病“透邪”说,则为针对温热怫郁之机,通过解除怫郁,畅遂火热张扬、向上向外的特性,从其性以促邪外达的一种祛邪治疗主张.  相似文献   

9.
湿温病是儿科最常见的发热性、流行性、时令病之一。与现代医学之病毒感染、黄胆型传染性肝炎、沙门菌感染、伤寒、付伤寒等疾病相类似。已故中医儿科主任康诚之订“温胆三仁汤”治疗湿温病临床效果较好,成为我院儿科经验方剂之一。现将我们对小儿湿温病的初浅认识,使用“温胆三仁汤”的一点体会,经治的部份病例报导如下,提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0.
1通腑法治疗重症脑血管病的理论依据〈br〉 通腑法是以“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1]为理论依据的。医圣张仲景对此论述颇多,涉及“下法”之治,就有50余方。金元时期,攻下派医家张从正认为“下药乃补药也”,对“大积大聚,大病大秘,大涸大坚”,均给予下法,使通腑法在医林中占据重要一席之地。温病学派吴鞠通把“下法”运用于温病之中,制定了牛黄承气汤、增液承气汤、宣白承气汤及导赤承气汤等5个承气汤,从而更加丰富了“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清代杰出温病学家吴鞠通治疗老年温病患者的医案,分析其遣方用药规律,总结出“气血同清、肺肠合治、增液通腑、固阴守中”之法,并详细阐释吴鞠通对此四法的运用,以期进一步探索温病学治疗体系,为预防现代老年温病患者向重症和危重症转变提供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2.
宣肺通腑法治疗温热病卫气分发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认为阳热郁结,邪无出路是温热病卫、气分发热的基本病机,调理肺肠是治疗温病发热的重要途径。选用宣白承气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温热病卫、气分发热41例,并设立西药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1%,其首次退热时间为14h30min,完全降至正常时间为23h40min;对照组总有效率80.0%,其首次降温时间为19h20min,完全降至正常时间为38h,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动物实验亦表明,宣肺通腑法  相似文献   

13.
温病“微观血瘀”证治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形成机制、诊断意义及治疗特点等方面,对温病“微观血瘀”证治作了初步探讨。提出“毒”是温病血瘀的病理核心。并认为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如凝血因素,血液动力学检验,可在微观阶段诊断温病血瘀,对于温病过程中仅见“微观血瘀”而无宏观血阏征象者,提出治疗上应早用化阏之药,以防微杜渐,所转病势。  相似文献   

14.
通过吴鞠通《温病条辨》对热病针刺的认识分析,阐述了《温病条辨》在《内经》、《金匱要略》的基础上丰富了对热病针刺的一些认识,认为“益阴以留阳,实刺法之所短”,“刺法能泄能通,开热邪之闭塞最速”,对“热入血室”刺期门“针力比药力尤捷”,这和他所制定三焦温病治疗原则,治疗温病注重养阴的学术观点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下法也称通下法,它具有泻下邪热、通导积滞、通瘀散结的作用,在温病治法中居有独特地位,也是运用较多的一种祛邪方法。在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的治疗中,亦已被称之是有效的“导泻疗法”而为临床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6.
自金元时期,医家对医学的理论问题注重独立思考,开始了创制新法新方的风尚。如在病因方面,提出“伤寒皆热证,非有阴寒之病”;“闻秽毒之气”为传染之由,后者为口鼻受病的先机。这一时期在温病治疗方面的贡献比较突出,明确提出:不宜麻桂发汗而应辛凉清解;伤寒吐法;内伤与外感的不同治法;以气分血分及上中下三焦划分泻热法,等等。金元医家创制的新方,如凉膈散、防风通圣散、普济消毒饮等,为后世温病治法提示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温病病因学观点指导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病病因学观点指导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68例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福州350004)李学麟,许闽福州市公费医疗第二门诊部(福州350009)李学尧小儿外感发热是儿科常见病之一,笔者于1992年到1994年根据温病病因学观点,采用自拟"抗感Ⅰ号"和"...  相似文献   

18.
温病纵谈     
一、温病的概念温病是感受四时不同温热病毒所引起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温病学说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通天论》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其次见于《伤寒论》,如《太阳篇》第六条指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到了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三大温病家,在《内经》、《伤寒论》温病学说的基础上,发展了温病辨证  相似文献   

19.
温病的治疗,从刘河间提出寒凉为主的治法以后,经过历代医家,特别是叶、薛、吴、王诸温病学家的发展和补充,已经形成一整套以清热养阴为主的治疗学体系,近年来,更有人对清热解毒法,通下法、养阴法,进行了专题探讨和研究,使温病的寒凉治法发展到了新的阶段。温病治热以寒本无可非议,然过分褒凉贬温以致一闻温热就投寒凉且一清到底,“至死而不悟”反谓“药未胜病”就成为偏见,因此,本文提出了治温病用温热变法的理  相似文献   

20.
《温病条辨》禁忌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以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为特征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其发生大多起病急骤,来势凶猛、变化较多、传变较快,病情严重。若治疗不当,轻则病程迁延,重则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故温病治疗尤当慎重,前人根据温病的病机特点,提出了各种治疗禁忌,内容十分广泛,以下从治法、方剂、药量、煎法服法、饮食等方面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