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甘丽霞 《广西医学》1999,(2):222-223
目的:研究异丙酚或氯胺酮在小儿硬膜外阻滞中的应用,方法:3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第Ⅰ组为异丙酚组,剂量3mg.kg^-1.h^-1第Ⅱ组氯胺酮组,剂量1.0mg/kg,观察HR,BP,SO2RR,苏醒时间的变化。结果;异丙酚组苏醒快而完全,术后循环稳定,无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经过及苏醒情况,重点观察麻醉诱导插管及CO2 人工气腹过程呼吸循环功能的变化,以探讨其优点和实用性。对30 例ASA 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以芬太尼2 ~4μg·kg -1 及异丙酚2 ~2 .5 mg·kg - 1、卡肌宁0 .5 mg/kg - 1静注快速诱导气管插管,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注异丙酚10 ~12 m g·kg -1·h -1 、20 ~30 min 间断静注卡肌宁0 .25 ~0 .5 mg/kg - 1 维持麻醉及肌松,连续监测Fio2、SpO2 、PETCO2 、TV、Ppeak 、m Paw 、HR、SBP、DBP、MAP、ECG 的变化。结果本组平均麻醉时间为79 .5 ±5 .2 min ,异丙酚平均总用量为605 ±135 mg ,诱导后插管前SBP、MAP、HR 分别下降3 .63kPa 、1 .98kPa 、17 次/ min( P < 0 .01) ,DBP 也下降1 .25kPa( P < 0 .05) ,完成插管后迅速回升;PETCO2 、Ppeak 、m Paw 在CO2 气腹后10 ~15 min 上升到最高值( P < 0 .01) ,并在气腹期维持在较高水平。全部病例均于拔管后  相似文献   

3.
何向东 《医学文选》2000,19(2):137-138
目的:观察异丙酚-芬太尼麻醉诱导过程中的心血管反应,方法择期全麻手术病人30例,分为〈50岁(A)组和≥55岁(B)组。A组用异丙酚2.5mg/kg、芬太尼3μg/kg、维库溴铵0.1mg/kg;B组用异丙酚2.0mg/kg、芬太尼1.5μg/kg、维库溴铵0.1mg/kg,静脉诱导气管插管。观察两病人不同时期SBP、DBP、MAP、HR和SpO2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诱导后SHP、DBP、MAP、  相似文献   

4.
异丙酚的复合麻醉对自主通气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才  谢健 《广州医药》2000,31(5):32-34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或芬太尼麻醉对自主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早孕行人工流产术病人,随机分为PK(n=21)和PF(n=25)两组。在异丙酚200mg中分别加入氯胺酮50mg(PK组),或芬太尼0.1mg(PF组)。以异丙酚2mg/kg快速输注诱导,4mg.kg^-1.h^-1持续输注维持麻醉。麻醉手术过程通过面罩和CAPNOMACULTIMA仪观测呼吸功能,参数包括SpO2、呼吸  相似文献   

5.
观察阈下剂量氯胺酮复合硬膜外麻醉对失血性休克代偿期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硬膜外麻醉下36例无失血性休克表的外伤性脾破裂,异丙嗪0.5mg.kg-1,哌替啶1mg.kg^-1静脉滴进行对照。连续监测麻醉前后SBP、DBP、MAP、HR、SPO2、ECG。结果LⅡ组SBP、DBP、MAP下降显著(P〈0.01),HR代偿性增加。Ⅰ组BP、HR变化不大。组间对照,术中BP两组差异性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6.
异丙酚和苏芬太尼联合用药对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异丙酚和苏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全麻诱导期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29名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组(9例)用异丙酚1.5mg/kg,第2组(10例)用异丙酚2.0mg/kg;第3组(10例)异丙酚1.5mg/kg加苏芬太尼0.8μg/kg。注入异丙酚后4min行气管插管,连续监测插管前后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显示,第1组患者插  相似文献   

7.
吴励文  郑慧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8,18(7):729-729,734
腹盆腔手术200例行硬膜外阻滞,局部药为2%利多卡因10ml+0.3%地卡因10ml+1:20万U肾上腺素,麻醉平面出现后,随机分组,异丙酚组100例,术前5min静滴异丙酚稀释(5%GS4份+异丙酚1份),负荷量为10mg/kg,维持量2 ̄4mg/kg。氟芬合剂组100例,术前5min静注氟芬合剂2 ̄3ml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均能满足手术要求,术中P、R、MBP、SPO2、ETCO2等指标两组无  相似文献   

8.
异丙酚、咪唑安定和依托咪酯全麻诱导对眼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单次诱导剂量的异丙酚、咪唑安;定和依托咪酯对眼压的影响,并进行对比。方法 选择45例择期外科手术的病例随机分为3组(n=15),于插管前测基础状态的眼压值(IOP),并监测血压、平均动脉压、心率等。诱导用药为:静注安定10mg,氟芬合剂1单位;A组;异丙酚1.0~2.0mg.kg^-1,B组,咪唑安定0.1~2.0mg.kg^-1,插管后接麻醉机,吸入异氟醚。分别在插管瞬间、插管后5mi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阈下剂量氯胺酮复合硬膜外麻醉对失血性休克代偿期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硬膜外麻醉下36例无失血性休克表现的外伤性脾破裂,异丙嗪0.5mgkg-1,哌替啶1mgkg-1静脉滴注后随机分成2组,Ⅰ组(n=17),切皮前氨胺酮0.5mgkg-1静脉滴注;Ⅱ组(n=19),不加氯胺酮进行对照。连续监测麻醉前后SBP、DBP、MAP、HR、SPO2、ECG。结果:Ⅱ组SBP、DBP、MAP下降显著(P<0.01),HR代偿性增加(P<0.05)。Ⅰ组BP、HR变化不大。组间对照,术中BP两组差异性极显著(P<0.01),HR无差异性(P>0.05)。结论:提示阈下氯胺酮复合硬膜外麻醉能产生较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可用于休克代偿期的病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静吸复合麻醉行脑皮层癫痫灶切除术20例。用r-OH50-60mg/kg、2.5%SP6-8mg/kg、芬太尼0.2-0.3mg、司可林1-2mg/kg静脉注射诱导,气管插管后2%普鲁卡因100ml内加芬太尼0.2mg静脉点滴,普鲁卡因滴速0.4-0.6mg/kg/min;同时间断吸入小剂量氨氟醚或异氟醚,吸入浓度〈1MAC;17例加肌松剂用机械呼吸维持。普鲁卡因、芬太尼为主,间断吸入小剂量  相似文献   

11.
利多卡因预防异丙酚静注痛的最佳剂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洪珍  莫籍基 《广东医学》1997,18(12):818-819
为探讨利多卡因预防异丙酚静注痛的最佳剂量,120例ASAI~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四组,I组:异丙酚,Ⅱ组:异丙酚+利多卡因0.1mg/kg;Ⅲ组:异丙酚+利多卡因0.3mg/kg,Ⅳ组:异丙酚+利多卡因0.5mg/kg。异丙酚的用量均为2.5mg/kg,结果:Ⅱ,Ⅲ,Ⅳ组异丙酚静注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I组(P〈0.01~0.05),而Ⅱ,Ⅲ,Ⅳ组间异丙酚静注痛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  相似文献   

12.
异丙酚或异丙酚与氯胺酮合用对心血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0例ASA1~2级病人,分别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1(简称P组,n=15),和静脉注射氯胺酮1mg.kg^-1后再注射等同剂量的异丙酚(简称K+P,n=15),观察注药前、后1min,3min,5min,10min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发现,K+P组病人的血压下降较P组病人明显减轻。表明氯胺能较好地防治异丙酚所致的血压下降,又能加强其麻醉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在气管插管时减轻心血管应激反应和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选出尼卡地平的理想剂量。方法 45例(ASA-Ⅰ、Ⅱ)乳腺肿瘤切除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在喉镜窥视前3min,分别静注生理盐水10ml(组Ⅰ)或尼卡地平15ug.kg^-1(组Ⅱ)或30ug.kg^-1(组Ⅲ),麻醉诱导药为:芬太尼2.0ug.kg^-1、异丙酚1.5mg.kg^-1(不少于30s)。气管插管一次完成。记录麻醉前(  相似文献   

14.
不同诱导剂量异丙酚辅助硬膜外阻滞麻醉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丙酚辅助硬膜外阻滞麻醉行上腹部手术时最佳的诱导剂量、注入时间及镇静、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病人分为两组:组1异丙酚诱导量1.5mg·kg-1、1min静脉注入,3min后接维持量2~3mg·kg-1h-1;组2诱导量0.7~1mg·kg-1,2min注入。即接同组1的维持量,均以微量药物注射泵(Grasby3100)持续注药,用药时间40~250min。结果:组2诱导后血压下降幅度小,无呼吸暂停和SpO2严重降低,Ramsay均值低于组1,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异丙酚注药后10min内,两组血压、心率、SpO2均达到用药前水平(P>0.05)。结论:以异丙酚低诱导剂量0.7~1mg·kg-1,2min注入,维持量2~3mg·kg-1·h-1微量泵持续静注方式给药,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的效果确切,对呼吸、循环抑制轻,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5.
可乐定增效丁丙诺啡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或乐定增效丁丙诺啡术后镇痛效果,以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施行中,下腹部择期手术45例行术后镇痛治疗。病人分为3组,每组15例。药物配方为A组可乐定2μg.kg^-1,B组丁丙诺啡2g.kg^-1,C组可乐定1μ.kg^-1加丁丙诺啡2μg.kg^-1两药混合。术后病人疼痛采用VAS评分,4分以上者从硬膜外导管注药。结果:C组镇痛效果,起效、持续时间优于A,B组(P  相似文献   

16.
探讨异丙酚和苏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全麻诱导期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29名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组(9例)用异丙酚1.5mg/kg.第2组(10例)用异丙酚2.0mg/kg,第3组(10例)异丙酚1.5mg/kg加苏芬太尼0.8μg/kg。注入异丙酚后4min行气管插管,连续监测插管前后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WAP)及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显示,第1组患者插管后各项指标显著升高,第2组患者插管后1min30s血压急剧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意义(P<0.01)。第3组患者插管前后各参数无明显波动。结果提示单独应用小剂量异丙酚不足以对抗插管时的高血流动力学反应,加大剂量可导致循环功能过度抑制,与苏芬太尼小剂量联合应用,可有效而又安全地维持诱导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30例急诊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组和硬膜外麻醉(EA)组,各15例。CSE组用重比重0.5%布比卡因2~3ml,EA组用1^利多卡因+0.25%丁卡因13~20ml,观察两组阻滞平面出现时间、给药至手术开始及胎儿娩出时间;麻醉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及术中辅助用药情况。结果 CSE组阻滞平面出现时间、注药至手术开始、胎儿娩出时间明显短于EA组;麻醉后CSE组血压、心率  相似文献   

18.
祝胜美  徐建红  陈庆廉  项燕 《浙江医学》2000,22(11):672-673
老年高血压病人麻醉手术期间循环功能变化较大,本文旨在观察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老年高血压手术病人循环功能的影响。1.病例选择:70岁以上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40例,男23例,女17例,术前合并Ⅰ~Ⅱ期高血压(按WHO标准确诊),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全麻组(G组)和全麻加硬膜外阻滞组(G/E组),每组20例。两组年龄、性别、体重等的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2.麻醉与监测:术前半小时肌注哌替啶1mg/kg。G/E组病人入手术室后根据手术部位作相应的硬膜外穿刺(一般是T9~10)并留管待用。全麻诱导:…  相似文献   

19.
比较气管内插管、高频喷射给氧、静脉复合麻醉与强化表面麻醉、双侧喉上神经及舌下神经阻滞在支撑喉镜显微手术中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选择行支撑喉镜声带手术52例病人,随机分二组,每组26例,组Ⅰ用芬太尼2.0μg/kg、氟哌啶5mg、异丙酚2.0-2.5mg/kg及氯化琥珀胆碱1.5-2.0mg/kg诱导后,经口插入F26气管导管,按喷射呼吸机常频控制呼吸,泵入2%普鲁卡因0.8mg-2.0mg/kg诱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吗啡配伍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效应及对吗啡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45例,ASAI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术毕经硬膜外导管分别注入Ⅰ组;氯胺酮0.5mg.kg^-1;Ⅱ组,吗啡0.03mg.kg^-1;Ⅲ组:氯胺酮0.4mg.kg^-1,吗啡0.02mg.kg^-1,于术后4,8,12,24,48,72小时记录镇痛效果及副反应发生情况,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