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痤疮患者心理量化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痤疮患者的心理并进行量化分析及护理。方法采用Cardiff痤疮心理评估量表对来我院门诊就诊的331例痤疮患者进行问卷式调查。结果痤疮影响了部分患者的心理健康,主要表现为焦虑、易怒和不自信,甚至干扰了他们的生活、影响择业。结论痤疮对于患者的心理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应该引起皮肤科医护人员的重视,尤其是重度痤疮和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对不同程度的患者对其实施心理护理会达到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殊护理干预对改善痤疮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57例痤疮患者,在健康宣教和基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特殊的护理干预,采用SAS量评表、SCL-90自评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比较特殊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特殊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情绪较护理前明显减轻,SAS评分差异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殊护理干预后患者SCL-90自评量表结果显示,抑郁、人际关系、精神病性、恐怖、焦虑、躯体化等相关因子的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相关因子的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痤疮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同时给予特殊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其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改善痤疮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90例痤疮患者,给予基础护理与健康宣教,同时实施心理护理,选择SCL-90自评量表、SAS量表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经过护理后,患者治疗后的焦虑(SAS评估)明显优于患者治疗前,患者治疗前后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治疗前的SCL-90人际关系、抑郁、恐怖、躯体化、精神病性、焦虑等因子得分明显高于患者治疗后,患者治疗前后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SCL-90因子得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痤疮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负性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谢四荣 《中外医疗》2021,(33):104-107
目的 探讨对寻常型痤疮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面部护理干预后获得护理效果,并观察对负性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6例寻常型痤疮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为单一护理组(对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联合护理组(对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面部护理干预),各33例;比较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结合面部护理对寻常型痤疮患者护理效果及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122例寻常型痤疮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结合面部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痤疮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痤疮愈合时间为(19.26±3.1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3.54±4.9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36%(60/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89%(5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结合面部护理应用于寻常型痤疮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缩短痊愈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女性痤疮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女性痤疮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做好该类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4例门诊美容科的女性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女性痤疮患者SCL-90总分、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等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痤疮轻重程度与SCL-90总分、各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上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女性痤疮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其相关因素实施心理护理,以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痤疮患病情况及患者心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寻常性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病,皮损好发于颜面部,若治疗不当可留下凹坑状萎缩性疤痕和瘢痕疙瘩,有损容貌,且易导致严重心理压力.为了解包头市大学生的痤疮患病情况及患者的心理状况,以探索如何进行早期预防及进行有效治疗,减轻甚至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对包头市一所大学的975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女性青春期痤疮治疗和预防中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方法采用统一的自制生活事件量表及Eysenk个性问卷(EPQ),调查了100例女性青春期痤疮患者(病例组)和100例年龄相当正常女性(对照组)的生活事件发生频数、发生情况及问卷得分情况。结果女性青春期痤疮患者生活事件发生率高于正常女性(P〈0.01),而EPQ结果中的情绪稳定度(N)分值均数也高于正常女性(P〈0.01)。结论心理社会因素与女性青春期痤疮相关,在其治疗中应尽量进行科学的心理干预,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面部皮肤护理对痤疮患者疗效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红蓝光照射治疗,同时口服维胺酯胶囊。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面部皮肤护理。护理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焦虑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抑郁状态。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22/3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面部皮肤护理可有效缓解痤疮患者负面情绪,利于面部皮肤转归。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了探讨护理在面部痤疮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我院选择确诊面部痤疮患者108例,其中58例为观察组给予护理,50例为对照组未护理.结果 8w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2.00%,P<0.01.结论 经过护理的面部痤疮患者康复快、病程短、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1.
何梅  尚卫东 《河北医学》2000,6(10):938-939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年龄 4 5至 79岁 ,平均年龄 6 4 .5岁 ,男 38例 ,女 2 0例。文化程度大中专 18例 ,初高中 2 6例 ,小学 10例 ,文盲 4例。家庭经济状况良好 19例 ,一般 30例 ,较差 9例。1.2 方法与结果1.2 .1 方法 :调查与观察相结合 ,详细记录 ,综合分析。调查是通过与患者和家属交谈了解患者对疾病的态度、思想、心理活动以及家庭背景 ,经济状况。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患者言谈、举止、情绪等各方面并记录综合调查和观察的情况 ,然后分析结果。1.2 .2 结果 :对 5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调查分析发现…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分析化妆品痤疮患者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经惠州市皮肤病医院治疗的化妆品痤疮女性患者80例,对其进行临床观察,并给予针对性治疗、护理干预,分析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可疑致病因素及治疗效果。结果皮损多位于双下颌及颏部,皮肤体征主要表现为炎症丘疹。同时期使用多种化妆品致病率为38.75%,护肤类致病率为33.75%,洁肤类为25.0%、防晒类20.0%;患者购买途径中网购率、商店购买率较高;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距来院就诊时间较长。治疗总有效率为95.0%。结论引发患者出现化妆品痤疮的原因众多,而患者意识、痤疮预防及处理方式不当是主要原因,因此,临床中要对患者展开有效治疗,并给予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5.
戴月娟 《海南医学》2003,14(5):87-88
本文对80例抑郁症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心理分析、心理护理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技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菁  王京枝  李双雪 《中国全科医学》2001,4(8):637-637,639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 ,通过人际交往 ,以行为来影响、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促进其康复的方法和手段 ,它始终贯穿于一切护理过程中[1] 。手术护理是躯体护理与心理护理综合运用的过程。近年来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实施 ,心理护理正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十几年对心理护理的学习和运用 ,我们认为对已进入手术室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 ,有许多方法和技巧。首先 ,要了解患者进入手术室时的心理状态 ,心理需要和存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需要主要有 3方面。 (1)每个患者都希望被注意、被认识、被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分析痤疮患者的日常生活方式情况及其心理状态。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00例痤疮患者,选择Cardiff心理评估量表、生活方式问卷调查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方式。结果经过分析后得知有64.0%患者有熬夜习惯,有55.0%患者习惯吃刺激性、辛辣性食物,有65.0%患者的心理障碍评分中度以上。结论大部分痤疮患者日常具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且处于极差的心理状态,有必要给予健康指导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针对不同的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护理对策。结果 16例患者均临床好转出院。结论心理护理是保证艾滋病患者顺利接受治疗的前提和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葛朝荣 《河北医学》2001,7(4):362-363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 ,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全社会及广大护理者的关注。正确实施对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 ,不仅能够帮助病人提高尚存生命的质量 ,维护其人格生命的尊严 ,而且能缓解病人身体上的痛苦 ,延长生命 ,使病人平静安宁地走向人生的终点。1 临终病人的心理特点1.1 临终病人的心理状态和病情变化都是很复杂的 ,由于每个病人的病种、病情不同 ,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 ,通过多年对临终病人的观察 ,其心理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 :1.2 怀疑与否认 :临终病人因病情严重 ,思想负担很沉重。他 (她 )们往往从自身的感觉中或从亲属的表情中…  相似文献   

20.
当病人住进病房,整个机体对所处环境的改变以及对手术的恐怖状态,迫切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